五分鐘告訴你vr佩戴區別!3年vr睡眠黨總結

第一次嘗試寫黑盒長文章,有任何錯誤望各位海涵

搓搓小狗

vr發展到現在,技術說不上特別成熟,但佩戴模式已經

基本定型,我認爲很多人選擇vr時有點忽略佩戴了。

目前主流的佩戴大致分三種:

第一種:以quest爲代表的全綁帶式佩戴

quest原裝全綁帶式頭戴

quest原裝全綁帶式頭戴

優點:輕,便攜,後腦勺不會因爲躺下硌到

缺點:受力不均勻,不適合長時間遊玩,壓臉

正所謂揚長避短,我們來解決一下這個缺點

受力不均勻,可以通過增加受力點或面積解決

壓臉,可以通過調整重心和前後重平衡解決

第二種:以pico4原廠模型爲代表的pancake電池後置

方案

pico4,4pro,4ultra全都是這個模子打出來的

優點:pancake方案讓機器更輕薄,電池後置完美解決

了前後配重問題,

相較於全綁帶,壓臉問題緩解了不少

缺點:電池後置,躺下會硌到,只能側睡,並且鏈接

電池的側邊帶是硬塑料,韌性不強,側睡還會硌腦袋

並且!!由於後枕角度不可調,戴緊之後側邊帶會剛好落在耳朵上方一點,如果再側睡,這個地方壓到腦袋會超級痛

相較於全綁帶,我認爲這樣的佩戴模式可調節部

分太少,如果頭型不匹配,戴緊後壓臉問題仍然存在

正所謂揚長避短…既然我的vr是睡覺用的,那正睡側睡

總得有一個吧!!拿來睡覺的話pico實在太折磨了

第三種:以古早遊戲vr爲代表的頭環式佩戴

我自己的rifts

優點:多了一個頭環,直接多了一個受力點,再配合可調節關節,完美解決了壓臉問題。沒有電池後置讓它的後枕更加輕薄,相較於pico的厚枕頭,更舒服

缺點:缺少便攜性,只適合遊戲。且由於少了後配重,就算不壓臉,機器也會有下墜感

所以揚長避短,

下墜感,可以通過電池後置解決

我們來做個小總結

受力不均勻,可以通過增加受力點或面積解決

壓臉,可以通過調整重心或前後重平衡解決

頭型不容易匹配,可以通過增加受力點或受力面積解決

下墜感,可以通過電池後置解決

這個時候老玩家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對,就是那個!

quest精英頭戴!!

頭環簡單分析,共三個調節點

bobovr(無廣無廣真心推薦)的這個頭戴設計,從機

器本體的前後,到頭梁的角度,到後枕的角度。所有

這些全都可以調節。

三點調節搭配頭環設計,讓這款頭戴成爲了精英頭戴裏的代表(個人觀點)。調好角度之後也不會有pico那樣的壓迫感

並且材料方面,因爲不需要和電池鏈接,使用了更廉價,韌性更強的低等級塑料,佩戴起來會更好兼容不同頭型,側睡不會硌腦袋

受力什麼的都解決了,下墜感怎麼辦?

我們提到,下墜感可以使用電池後置解決

於是vr老道出現了!目前市面上最頂級的佩戴方案(個

人觀點):

頭環設計,quest經典三調節點,還有電池後置

電池後置示例圖

多點調節,解決了頭型問題

多受力點,受力點面積更大,解決了壓臉問題

電池後置,解決了佩戴時的下墜感,同時增加了續航

且由於電池不是包在後枕裏面的,後枕本身還是比較輕薄的

下面是對最不適合睡眠的pico受力的簡單分析….

pico4pro,AMVR全套,pico用戶公認最好用的頭戴

面罩前後沒法機械調節,我圖中凸出來就是用了兩個原裝的眼鏡支架疊一起用

但pico這邊最大的敗筆在於頭枕角度不可調

正常情況下,這會造成受力分配不均。

前面兩個後面一個,但後面的角度沒法調

力學都知道吧,受力分析圖看得懂吧

最佳受力角度圖

如果前面兩個力是固定的,那分配兩個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兩個力中間。如果分配用的這個力不在中間,絕對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分配偏差。

帶來的體驗就是,明明戴緊了,但感覺頭盔在對你用

力,想從你腦袋上下來一樣

同樣是精英頭戴,quest這邊...

超級誇張的360度可調後枕,能讓vr做出誇張角度

面罩不僅可以機械調節,可調距離還非常大

所以正常情況下,quest精英頭戴這邊幾乎可以調節任何受力

受力角度分析圖

這就是爲什麼我個人一直在說pico不好戴,最大原因

還是佩戴沒法diy,因爲側邊帶需要鏈接後枕裏面的電

池。

希望這個簡單的分析能對你的vr選擇有幫助!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