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告诉你vr佩戴区别!3年vr睡眠党总结

第一次尝试写黑盒长文章,有任何错误望各位海涵

搓搓小狗

vr发展到现在,技术说不上特别成熟,但佩戴模式已经

基本定型,我认为很多人选择vr时有点忽略佩戴了。

目前主流的佩戴大致分三种:

第一种:以quest为代表的全绑带式佩戴

quest原装全绑带式头戴

quest原装全绑带式头戴

优点:轻,便携,后脑勺不会因为躺下硌到

缺点:受力不均匀,不适合长时间游玩,压脸

正所谓扬长避短,我们来解决一下这个缺点

受力不均匀,可以通过增加受力点或面积解决

压脸,可以通过调整重心和前后重平衡解决

第二种:以pico4原厂模型为代表的pancake电池后置

方案

pico4,4pro,4ultra全都是这个模子打出来的

优点:pancake方案让机器更轻薄,电池后置完美解决

了前后配重问题,

相较于全绑带,压脸问题缓解了不少

缺点:电池后置,躺下会硌到,只能侧睡,并且链接

电池的侧边带是硬塑料,韧性不强,侧睡还会硌脑袋

并且!!由于后枕角度不可调,戴紧之后侧边带会刚好落在耳朵上方一点,如果再侧睡,这个地方压到脑袋会超级痛

相较于全绑带,我认为这样的佩戴模式可调节部

分太少,如果头型不匹配,戴紧后压脸问题仍然存在

正所谓扬长避短…既然我的vr是睡觉用的,那正睡侧睡

总得有一个吧!!拿来睡觉的话pico实在太折磨了

第三种:以古早游戏vr为代表的头环式佩戴

我自己的rifts

优点:多了一个头环,直接多了一个受力点,再配合可调节关节,完美解决了压脸问题。没有电池后置让它的后枕更加轻薄,相较于pico的厚枕头,更舒服

缺点:缺少便携性,只适合游戏。且由于少了后配重,就算不压脸,机器也会有下坠感

所以扬长避短,

下坠感,可以通过电池后置解决

我们来做个小总结

受力不均匀,可以通过增加受力点或面积解决

压脸,可以通过调整重心或前后重平衡解决

头型不容易匹配,可以通过增加受力点或受力面积解决

下坠感,可以通过电池后置解决

这个时候老玩家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对,就是那个!

quest精英头戴!!

头环简单分析,共三个调节点

bobovr(无广无广真心推荐)的这个头戴设计,从机

器本体的前后,到头梁的角度,到后枕的角度。所有

这些全都可以调节。

三点调节搭配头环设计,让这款头戴成为了精英头戴里的代表(个人观点)。调好角度之后也不会有pico那样的压迫感

并且材料方面,因为不需要和电池链接,使用了更廉价,韧性更强的低等级塑料,佩戴起来会更好兼容不同头型,侧睡不会硌脑袋

受力什么的都解决了,下坠感怎么办?

我们提到,下坠感可以使用电池后置解决

于是vr老道出现了!目前市面上最顶级的佩戴方案(个

人观点):

头环设计,quest经典三调节点,还有电池后置

电池后置示例图

多点调节,解决了头型问题

多受力点,受力点面积更大,解决了压脸问题

电池后置,解决了佩戴时的下坠感,同时增加了续航

且由于电池不是包在后枕里面的,后枕本身还是比较轻薄的

下面是对最不适合睡眠的pico受力的简单分析….

pico4pro,AMVR全套,pico用户公认最好用的头戴

面罩前后没法机械调节,我图中凸出来就是用了两个原装的眼镜支架叠一起用

但pico这边最大的败笔在于头枕角度不可调

正常情况下,这会造成受力分配不均。

前面两个后面一个,但后面的角度没法调

力学都知道吧,受力分析图看得懂吧

最佳受力角度图

如果前面两个力是固定的,那分配两个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个力中间。如果分配用的这个力不在中间,绝对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分配偏差。

带来的体验就是,明明戴紧了,但感觉头盔在对你用

力,想从你脑袋上下来一样

同样是精英头戴,quest这边...

超级夸张的360度可调后枕,能让vr做出夸张角度

面罩不仅可以机械调节,可调距离还非常大

所以正常情况下,quest精英头戴这边几乎可以调节任何受力

受力角度分析图

这就是为什么我个人一直在说pico不好戴,最大原因

还是佩戴没法diy,因为侧边带需要链接后枕里面的电

池。

希望这个简单的分析能对你的vr选择有帮助!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