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 開工大吉!2025年年後春季裝機如何搭配性價比最高?

今年這個年對於PC玩家來說可真是個抓心的年份:年初CES2025發佈了一大堆新產品,可基本都是光發佈不開賣,搞得人年前裝機也不是,不裝機也不是;然後皮衣黃拖了這麼久的50系顯卡算是趕着年前快遞基本停擺的時候“強勢開賣”,可結果拉了坨大的,5090D價格上天,5080性能提升基本靠拉功耗——就這還耍猴!

那麼趁着還沒有開學,物流已經恢復,年後裝機要怎麼搭配,這次就重點從性價比最高的角度來梳理一下!

CPU和主板:銳龍是唯一選擇

毫無疑問,2025年的CPU市場是屬於銳龍的。在Intel肩負重任的“15代”也就是Core Ultra 2代性能倒吸還不如上代翻了個大車後,徹底是性能、功耗全輸了,結果13、14代還在持續翻車,至今還在推出“解決”暴死問題的BIOS——根本就是設計和工藝問題,靠BIOS根本無法完全解決,除非大幅度降頻降壓降低性能,那可就連僅剩的一點點裏子都徹底沒了!

因此除非是老平臺升級,都2025年了,新裝機強烈不建議考慮任何Intel 13、14代K、KF系列產品,畢竟這可是Intel官方承認的有瑕疵產品,不然也不會“發善心”提供兩年延保,而且現在保修難度極高,不是盒裝帶發票一手貨的話,基本就是“兩個不保”:這也不給保、那也不給保,而盒裝帶發票的Intel CPU價格,那真是誰買誰知道,而如果選擇便宜的散片,本身CPU就有瑕疵,又保修困難,誰敢買?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ZEN5銳龍雖然超強,但是內部不同型號的產品性價比也是有高有低的,像是9800X3D,雖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強遊戲CPU沒有之一,但是目前持續缺貨+黃牛炒作的雙重夾擊下,其性價比並不突出,畢竟追求極限總是有代價的。既然這次我們研究的是“性價比”,那9800X3D這種仍有溢價的產品就不在考慮範圍了,這裏我推薦兩款新銳龍:

八核全能手:銳龍R7 9700X

由於9800X3D的風頭太盛,同爲ZEN5 8核的銳龍R7 9700X就有點默默無聞的感覺了......但是實際上9700X的性能還是相當強,單核最高頻率5.5GHz,默認TDP功耗只有65W,8核ZEN5全大核,遊戲性能相當能打,網遊直追14900K,3A差距也不大——這149K還是最新微碼前的baseline版,現在打了最新的降頻補丁以後差距更小!2000左右的價格更是9800X3D的一半左右!

遊戲全能打:銳龍R5 9600X

如果說日常生產力要求不高,或者說對多核性能要求不大,更直白點說攢機就是爲了打遊戲的,從遊戲性能的角度來說其實銳龍R5 9600X的性價比更高:9700X同樣的ZEN5架構,單核頻率僅僅低了0.1GHz,6核心12線程對於遊戲來說也完全足夠,和9700X相差很小,TDP功耗同樣是清涼節能的65W,少了25%的核心數,價格則低了35%——相比2000元左右的9700X,1300元左右的9600X無疑性價比更優秀。

主板方面,由於功耗低、頻率高,再加上AMD平臺出了名的好養活,實際上總平臺成本要低不少:由於CES上發佈了新的800系主板,因此舊的600系主板進入清貨渠道了,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開始降價的B650主板功能沒有少多少,但是價格便宜了10-20%,比如華碩重炮手TUF B650M PLUS主板現在京東自營價格已經到了1100元左右,接近雙11史低價了,而新的B850M重炮手則要1300,功能沒有差太多,對比之下B650非常合算。

顯卡:

高端顯卡老黃耍猴耍得飛起,幾十張卡讓10W+的人來搶,簡直就是黃牛的盛宴。自然這些卡也和“高性價比”關係不大了,連帶着整個顯卡市場都躁動起來——代際更換之時,更需要穩住陣腳、擦亮眼睛!

首先,銷量最大的2000元檔次性價比之王——6750GRE系列顯卡存貨已經不多,導致價格略有上漲,10G版本都來到了2000元左右,12G則要更高。即便如此,6750GRE系列仍然是當下性價比最高的顯卡之一,畢竟2000出頭這個性能表現依然是王者級的。不過根據小道消息,AMD會在月底推出一款瞄準1000-2000價位的新顯卡,性能和6750GRE 10G在一個水平,不過顯存是8G,據此估計價格會比6750GRE便宜一點,不着急的可以等等新卡。

再上一檔顯卡的話,強烈推薦已經降到3000元檔次的RX7800XT和RX7700XT,尤其是RX7800XT,坐擁16G超大顯存的它如今已經來到了3400元左右的價格,其對位的N卡4070/4070Super還要5000多元,而和它同價格的N卡是.......4060TI,這巨大的性能差距不要說是傳統光柵性能,就算是加上光追,7800XT也完全不虛4060TI啊!可見如今N卡的溢價到了什麼地步,A卡再給力些!

高端顯卡方面,也同樣可以等等RX9070系列顯卡,從之前的消息來看,性能似乎還不錯,價格也不會像50系這麼扯淡,至少也不能讓老黃這麼囂張耍猴!

存儲:

銳龍是出了名的“好養活”,不管是昂貴的9950X3D還是最親民的9600X,內存都是DDR5 6000左右就完全能跑滿了,個別體質好一點的能跑個6400,不過意義也不大,當然也支持8000這樣的超高頻率,但是對於打遊戲來說8000內存的價格差遠不如升級顯卡甚至增加內存容量。因此超過6400對於銳龍來說就是浪費,隨便買個看着順眼的DDR5 6000 16G×2或者24G×2就好了(最好是支持EXPO,省事兒)。

SSD方面,B650主板一般都至少有兩個M.2插槽,B850還會有一個PCIE 5.0的,不過現階段來看PCIE 5.0的硬盤遠沒有到普及的階段,性能價格甚至發熱都不是很令人滿意,現階段直接按銷量排序,然後買個大牌子的PCIE 4.0 SSD即可,推薦一步到位上個2T左右的,這樣還留有升級空間。

散熱和電源:

機電散方面目前更是AMD的強項,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是AMD功耗低發熱小,不論是9700X還是9600X,TDP功耗都僅有65W,也就是說默認狀態下隨便找個散熱器都可以輕鬆壓住。不過這麼低的功耗不拉一下PBO感覺有點對不起銳龍的性能,就算考慮上PBO自動超頻,125W的發熱水平也非常容易搞定,像是利民AX120這種4熱管單塔,只要60來塊錢,給9800X3D用都沒問題,當然要是考慮到9700X畢竟也是個2000塊的CPU,上一個單塔雙風扇RGB的散熱器,也不過100來塊錢,比起Intel動不動就要水冷還是240、360,穩定靠譜不會壞的AMD+風冷方案省心太多了!

電源同樣是很好選,一個簡單的公式:CPU TDP功耗×2+顯卡功耗×2,差不多就是合適的電源瓦數,比如說9700X+7800XT加起來大約是320W,兩倍就是650W左右的電源,然後選擇瓦數×0.6-0.8價格的大牌自營電源就比較穩妥了。

每年的一季度作爲傳統的更新季、消費淡季,其實是個不錯的“撿漏”時機。尤其是像今年這樣新產品又貴又不給力,或者是沒貨,但是OEM廠商還得硬着頭皮出新,此時去看看進入甩賣階段的上代產品,或許是個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