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沒有喜歡上閱讀的時候,我總在想,人們都說讀書好,它到底好在哪裏?我還沒有想清楚這個事情就在前任文藝少女的要求下趕鴨子上架硬着頭皮讀起了文學經典,在這之前,我還是個只會修仙爽,轉生爽的理工男。
文學少女和我熱情的分享紅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而我只能像個缺氧的金魚瞪大眼睛不停的張嘴想說話卻一句話也說不上來。不出意外,我們和平分手了,但閱讀的習慣卻被我一點點保留了下來,爲什麼要閱讀給我的困惑卻一直沒有解開。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的聽到了某期播客讓我的疑惑得到了一點點解答。
根據鄧巴數理論,人類能夠維持的穩定社交關係數量約爲150人,但深入交流的朋友數量則要少得多。一般來說,人一生中能建立深入交流關係的朋友平均大約有5個左右,這是我們在人際關係上費盡心力的結果。這意味着,與他人推心置腹開啓一場讓人所有啓迪的深入對話的機會太少太少。而我們的朋友也非聖賢,他可能有心卻也無力去滿足我們這樣的對話要求。那如何才能在我們光滑的大腦,留下一點點智慧的腳印呢。閱讀,似乎是這個時代呼之欲出的最好的方式(以後會是AI),它便於獲取,承載着不同時代的思想,每一場閱讀都是一場跨時空的對話,不用承受任何人際壓力,你就能獲取人類最大的智慧,對I人來說就是一場奇蹟。
文字擁有兩大功能,承載信息,傳達思想。我們可以在書籍上找到幾乎所有最優質的信息,幫助我們學會各種技能,也能讓我們感受承載作者生命情感的思想。閱讀是一個人的狂歡。
可能有人會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流媒體短視頻等也能擁有承載信息傳達思想的能力,那閱讀究竟還有什麼優勢呢。或許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從承載信息來講,視頻的效率和靈活性可能不及文字,閱讀時我們隨時可以停下來去琢磨一句話的含義和好壞,但是視頻的形式讓我們很容易產生一口氣看完的慣性;視頻中過於口語化的表達終究比不過作者在文字上的推敲來的精確;閱讀我們可以快速的查閱,十分靈活的找到我們想要的信息,視頻在查閱方面卻相對笨重。從傳達思想的角度上講,流媒體和視頻的存在太短,大多的智慧與思想可能都是二創和信息的整合,書籍的歷史很長,閱讀可以讓我們從信息的源頭出發,真真切切的去與思想誕生之人對話。然後是自媒體所面臨的可能的不足,自媒體的創作有逐利的特點,這使得創作者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採取一些吸引流量的方式將自己的產品推出,他們通常都簡單易懂,卻難以涵蓋信息的複雜性。
上面的這段話,是我家貓把我迷糊暈了,自己在電腦前敲的,如果讓你感受到了拉踩,還請原諒貓貓的一片苦心,它已經被我關進籠子裏了,可能貓貓只是想凸顯閱讀的小小優勢。如果看到這裏的你能對爲什麼要閱讀有一點點的動心,我家貓貓就知足了。
最後,我家貓貓在籠子裏說,希望大家都能成爲愛自己的人。祝大家蛇年大吉,萬事勝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