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蜘蛛俠的版權歸屬

在《漫威蜘蛛俠2》PC發售前在這和盒友嘮嗑下:因爲我發現還是有很多新玩家、老玩家不太懂索尼對“蜘蛛俠”版權的一些掌控情況,有電影再加上《漫威蜘蛛俠》系列的獨佔情況,讓不少人有了“索尼擁有蜘蛛俠”的誤解;儘管我幾年前也寫了一篇類似的,但當時的文章不夠簡潔直觀,科普效果不太理想。閒話少說,相信這次盒友們就能知道這事兒的來龍去脈了:

一、蜘蛛俠版權的持有情況

電影版權:

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目前擁有蜘蛛俠的“電影拍攝權”和“部分角色使用權”。1999年漫威(當時未併入迪士尼)因財政危機將蜘蛛俠的電影版權以7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索尼。根據協議,索尼需在5年內定期推出蜘蛛俠電影以維持版權,否則版權將回歸漫威;由於當時的協議中未涉及迪士尼(當時漫威尚未被收購)的分成條款,索尼全權掌控電影收入(票房、衍生品等)。

財政危機,賤賣版權

索尼呢,則在這二十多年來則通過持續推出《蜘蛛俠》系列,衍生電影如《毒液》《莫比亞斯》《蜘蛛夫人》《獵人克萊文》等系列,以此來保續版權。

《蜘蛛俠》系列

2015年,索尼與迪士尼達成協議,允許蜘蛛俠出現在漫威電影宇宙(MCU)中,作爲配角或主演電影(如《美國隊長3》《復仇者聯盟》系列、荷蘭弟《英雄三部曲》),但索尼仍保留最終控制權。協議的主要要點:

  • 迪士尼:獲得蜘蛛俠電影票房收入的5%,以及周邊商品銷售的全部利潤(如玩具、服裝)。
  • 索尼:保留電影票房大頭(約95%)及發行權,但需承擔全部製作與營銷成本。

蜘蛛俠在《美國隊長3》中的驚豔登場

2019年協議破裂與重新談判:

迪士尼認爲原協議分成比例過低,要求未來合作中:

  • 票房分賬比例提升至50%(共同投資製作成本)。
  • 保留蜘蛛俠周邊商品的全部收益。

索尼拒絕該提議,導致談判破裂(2019年8月),蜘蛛俠一度退出MCU,這事兒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被稱爲“分手事件”。

分手事件

新協議達成(2019年9月):

在這裏荷蘭弟其實有不少的功勞,作爲蜘蛛俠演員在這幾個月內一直在和迪士尼和索尼高層遊說,最終雙方同意了重新談判。雙方妥協後的條款:

  • 迪士尼分賬:獲得單部蜘蛛俠電影票房的25%,同時承擔25%的製作成本(例如《蜘蛛俠:英雄無歸》成本2億美元,迪士尼出資5000萬)。
  • 索尼收益:保留75%票房收入及發行權,仍需支付全部營銷費用。
  • 衍生品權益:迪士尼繼續獨享蜘蛛俠形象的周邊商品收益。
  • 合作範圍:蜘蛛俠可再參演一部MCU電影(後來的《蜘蛛俠3:英雄無歸》),並推出一部索尼主導、漫威影業CEO凱文·費奇擔任製片人的蜘蛛俠電影(這部電影目前沒有下文)。

雙方重歸於好

其他版權:

蜘蛛俠的漫畫、動畫、遊戲等版權仍歸漫威(迪士尼)所有。索尼僅擁有真人電影相關權益。

二、《漫威蜘蛛俠》系列的版權與獨佔

版權歸屬:

  • 漫威(迪士尼)授權索尼使用蜘蛛俠及相關角色的遊戲改編權。
  • 索尼擁有《漫威蜘蛛俠》系列遊戲的發行權及部分獨佔權益,但蜘蛛俠角色本身的版權仍屬漫威。

《漫威蜘蛛俠》系列

爲什麼會獨佔?

簡單來說,主要有3點原因:

  1. 祖傳商業策略:索尼在之前很長一時間裏都在借獨佔內容推動PS主機銷量,《漫威蜘蛛俠》系列也毫無疑問成了獨佔內容中的一環。
  2. 雙方授權協議:漫威與索尼的合約包含了主機獨佔條款,而PC版(《漫威蜘蛛俠》2022年的PC移植)則是另外單獨協商的結果。
  3. 第一方工作室:Insomniac Games(失眠社)於2019年被索尼收購,成爲其第一方工作室,因此遊戲變成了由索尼全權主導。

索尼於2019年收購了失眠工作室

三、常見的誤解

電影與遊戲版權分離:索尼的電影版權不直接影響遊戲領域。遊戲授權需漫威單獨許可,其他廠商如動視也曾推出蜘蛛俠遊戲:《神奇蜘蛛俠》、《破碎維度》。

迪士尼的角色控制權:儘管迪士尼擁有漫威,但無權直接干預索尼的蜘蛛俠電影或遊戲,除非涉及MCU聯動(需雙方協商)。

在索尼之前,漫威與動視合作開發過不少蜘蛛俠主機遊戲

總結

索尼:擁有蜘蛛俠真人電影版權、失眠工作室開發的《漫威蜘蛛俠》系列遊戲發行權。

漫威(迪士尼):蜘蛛俠的漫畫、動畫、遊戲等版權仍歸漫威(迪士尼)所有,可授權其他遊戲或動畫項目。

獨佔本質:《漫威蜘蛛俠》系列的PS獨佔是索尼的商業決策,非因完全持有角色版權,現在已和漫威重進行協議調整,上線了PC版。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