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安徽合肥地區
我國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又稱“人造太陽”,成功實現了1億度1066.82秒運行,即17.7分鐘,這標誌着我國聚變能源研究從基礎科學向工程實踐的重大跨越
那麼,這意味着什麼呢?核聚變與核裂變有什麼區別?這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星際航行真的要來了嗎?……
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閱讀這篇文章
相信各位盒友們能收穫不少知識!
1066.82秒記錄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EAST發展時間線
- 2006年,EAST裝置於2006年8月建成
- 2006年9月26日,EAST成功獲得等離子體
- 2010年,運行1兆安等離子體電流
- 2010年,EAST成功實現了大於60多倍能量約束時間高約束模式(H模)等離子體放電,100秒1500萬度偏濾器長脈衝等離子體放電,最高等離子體平均電流達1兆安
- 2018年,獲得1億度高溫等離子體
- 2018年11月12日,EAST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
- 2021年,實現大於1000秒運行
- 2021年5月28日,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可重複的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
- 2021年12月30日,EAST實現1056秒的長脈衝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這是目前世界上託卡馬克裝置高溫等離子體運行的最長時間
核聚變裝置示意圖
←核裂變丨核聚變→
核裂變與核聚變的區別
兩者僅一字之差,但是在工作原理上卻是各有所異
- 核裂變
核裂變(Nuclear Fission)是指一個重原子核在吸收一箇中子後,分裂成兩個或多個較輕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和中子的過程
- 核聚變
核聚變(Nuclear Fusion)是指兩個或多個較輕的原子核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克服原子核之間的庫侖斥力,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
- 核裂變一鏈式反應
中子增殖:每個核裂變反應釋放的2到3箇中子可以繼續引發新的核裂變反應,形成鏈式反應
控制與調節:在覈反應堆中,通過控制棒等裝置來吸收多餘的中子,以調節鏈式反應的速度,確保反應的安全和穩定
燃料:主要是鈾和鈈,這些資源相對有限,且開採和提煉成本較高
- 核聚變一燃料需求
氘和氚:核聚變的主要燃料是氘(重氫)和氚(超重氫),其中氘可以從海水中提取,資源極其豐富
其他燃料:氦-3等也是潛在的核聚變燃料
核聚變
有盒友就要問了,那麼這兩者優缺點有什麼區別呢?
我簡單做一個縱向對比你就知道了
核裂變一優缺點
優點:核裂變能源密度高,發電效率高,不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缺點:核裂變反應會產生高放射性廢物,核廢料的處理和儲存是一個長期問題
此外,核裂變反應堆存在覈泄漏和熔燬的風險
核聚變一優缺點
優點:核聚變能源密度高,燃料資源豐富,不產生高放射性廢物,安全性高,一旦反應條件失控後,反應會立即停止,不會發生鏈式反應,並且不存在覈泄漏和熔燬的風險
缺點:核聚變技術目前尚未成熟,實現商業化應用面臨許多技術難題,如等離子體約束、材料耐高溫和耐輻射、能量提取等
細心的盒友不難發現,核聚變可以說是核裂變的Pro版本,幾乎彌補了核裂變的所有缺點
相比核裂變,核聚變作爲一種潛在的清潔能源,具有資源豐富、安全性高、環境影響小、能量效率高、不產生溫室氣體等優勢
唯一可惜的是,
距離核聚變實現商業化還有一段路程要走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如果真的實現商業化後,對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影響?星際航行能否實現?
遊戲名:Roblox
核聚變對生活的影響
- 1. 提供清潔、可持續的能源
減少環境污染:核聚變反應不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不會產生大量的高放射性廢物,因此可以大幅減少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
緩解能源危機:核聚變燃料(氘和氚)資源豐富,尤其是氘可以從海水中提取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長期滿足人類的能源需求
- 2. 降低能源成本
燃料成本低廉:核聚變燃料(氘)可以從海水中提取,成本低廉
運行成本低:核聚變反應一旦啓動,可以持續釋放大量能量,運行成本相對較低
- 3. 提高能源安全
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核聚變能源可以減少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能源進口風險,提高能源自主性和安全性
分佈式能源系統:核聚變能源可以支持分佈式能源系統,使得能源生產更加分散和靈活,減少對大型集中式電廠的依賴
- 4. 促進經濟發展
創造就業機會:核聚變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包括科研、工程、製造、運營和維護等多個領域
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核聚變能源的應用將推動電力、交通、製造等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
- 5. 改善生活質量
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核聚變能源可以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減少停電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支持偏遠地區發展:核聚變能源可以支持偏遠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電力供應
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和現代化
- 6. 推動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
促進相關領域發展:核聚變技術的研發將推動材料科學、等離子體物理、核工程等多個相關領域的發展
技術創新: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將帶來一系列技術創新,包括高溫超導材料、等離子體控制技術、先進製造工藝等
- 7. 支持太空探索
喜歡看科幻電影的盒友都知道,衆多科幻電影星際航行技術實現的前提大部分是實現可控核聚變,例如在《流浪地球2》中,人類就通過重核聚變“燒火石”驅動整整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可見動力之大
因此核聚變能源可以提供強大的能源支持:用於太空飛船的動力系統,支持深空探測和星際旅行
相信在未來的不久,核聚變可以成功實現商業化
正如《流浪地球2》中所言“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於星空之下”
關於核聚變這件事情,盒友們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互相交流哦~
感謝您對本文章的閱讀,您的點贊、收藏、充電等互動就是對我更新的最大支持!!
我們一一下期再見(。・∀・)ノ゙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文章編輯:Solar-銀河系
文章字數:2432 字
圖片素材:知乎、電影截圖、遊戲截圖等
參考文獻:Science、維基百科、新華社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