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德軍總部》中的敵人:德國武裝部隊(上)

閱前提示:本文爲介紹《德軍總部》(MachineGames)系列中《德軍總部:舊血脈》和《德軍總部:新秩序》(1946-1960 年時間線)中的德軍部隊,文中所有內容均爲虛構,堅決反對文中任何不當行爲

想象一下勒子哥治下的德國贏得二戰,並且比《高堡奇人》裏的實力還要強大得多的世界,依託靈知會社所留下的先進科技,德國人幾乎統治了整個世界,而且開始把手伸向了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然而德國的統治並非堅不可摧,看似平靜的湖面下早已暗潮湧動,無數的人隨時準備讓這個千年政權變爲歷史。

德國旗幟(審查版本),是最常見的德國標識之一

德國武裝部隊(German Armed Forces)是二戰德國所控制的武裝力量,包括國防軍及黨衛軍在內,負責保護德國國防並充當其侵略戰爭的打手。由於得到了靈知會社的先進科技,德軍幾乎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軍隊,截至 1960 年,地球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正面擊敗德軍。

1918 年戰爭的失敗和魏瑪德國動盪的政局讓德國人極度渴望能夠有一位強人來帶領德國走出陰霾,而這個人就是勒子哥。實際上,勒子哥的奪權故事和現實別無二致,藉着德國人對戰爭失敗和現今局勢的不滿,他所帶領的德國國社工人黨很快奪得了德國政權。到 1933 年,勒子哥已經官至德國總理,他利用國社黨的力量徹底控制了德國政壇,並在興登堡總統死後獨攬大權,加冕爲“元首”。自此之後,勒子哥便開始大肆擴軍備戰。

在 1935 年,勒子哥首先設立了德國國防軍(德語:Wehrmacht)作爲德國的正規武裝力量。之後他又逐步將自己的親衛隊黨衛軍/武裝黨衛隊(德語:Die Waffen Schutzstaffel/Waffen-SS)的權力大幅擴大,以至於能夠與國防軍一較高下。在擴軍備戰之後,勒子哥就開始把目光轉向歐洲其他國家,準備發動一場戰爭來爲德國爭奪所謂“陽光下的土地”。

從 1939 年德國入侵波蘭一直到 1940 年中期,德國戰爭機器的步伐和現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順利的佔領了波蘭和一衆西歐國家,並準備掉頭去打蘇聯。就在這時,一隊國防軍士兵偶然發現了靈知會社的某個祕密金庫,其中找到的大量先進科技讓德軍如獲至寶,立刻將其轉交給了日後被稱爲德軍大腦的“死顱”威廉·施特拉斯將軍進行研究。戰爭的天平從此開始傾斜,得到先進科技加持的德軍一路勢如破竹,在東線投入的裝甲獵犬成功撕開了蘇軍的防禦,莫斯科也遭淪陷;隆美爾長驅直入,成功佔領了英屬印度,嚴重打擊了英國的戰爭實力;德國海軍也贏得了大西洋海戰,皇家海軍從此一蹶不振。

在莫斯科鎮壓異見者的德軍部隊

到 1944 年,德軍在各個戰場都已取得大量優勢,諾曼底登陸從盟軍重返歐洲大陸的偉大軍事行動變成了德軍單方面的屠戮,盟軍在海灘上拋下了 15.6 萬士兵的屍體,而德軍僅有 89 人陣亡。即使遭遇如此重大的失敗,盟軍依然拒絕放棄抵抗,並於 1946 年在突襲德軍總部城堡後對死顱將軍的基地展開了一次自殺式襲擊。當時的美國陸軍遊騎兵上尉威廉.J.布拉茲科維奇(也被叫做“B.J.”)也全程參與了這次行動(包括突襲德軍總部城堡),但沒有取得任何成功,B.J.自己也受了重傷下落不明。死顱將軍沒有因此受到嚴重影響,他繼續爲德軍部隊提供大量先進的技術以幫助他們確保戰爭優勢。

由於襲擊死顱將軍的行動失敗,盟軍雖然在 1946 年阻止了德軍利用超自然力量進一步稱霸世界的企圖,還得到了靈知會社的幫助,卻也已經無力迴天了。到 1948 年,全世界幾乎都淪陷在德軍鐵蹄之下,而抵抗到最後的美國最終也在 1948 年 12 月 21 日遭到了德軍原子彈的襲擊,紐約成爲世界上第一個遭受核彈襲擊的城市,這次襲擊也迫使美國政府宣佈投降。至此,德國已經佔領了世界上幾乎一半的土地,除了日本和意大利等國家因其與德國相同的理念而被接納爲附庸國外,其他國家一律被德軍消滅,以爲德國人提供所謂的“生存空間”。不過即使到 1960 年,德軍依然在全球許多地區繼續進行軍事行動以確保德國對當地的控制。

從 1950 年到 1960 年,德國已經成爲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要得益於靈知會社的無數先進技術和死顱將軍馬不停蹄地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德軍中。全球的抵抗勢力要麼被清除,要麼就是轉入地下狀態苟且偷生。勒子哥作爲德國的靈魂人物被提升到了神一般的地位,但他在戰爭勝利後不久就離開了公衆視線,把國家事務交給了手下人處理(根據勒子哥實際的情況和《德軍總部:新巨像》中的描述,他很可能把身體嗑壞了)——包括讓德軍勢如破竹,科技遙遙領先的首席功臣死顱將軍和被德國用來宣揚其所謂“男女平等”典範的艾琳·恩格爾將軍等。似乎在這些得力干將的協助下,勒子哥千年帝國的願景真的能夠實現。

就在德國統治世界的十二年後,也就是 1960 年,曾經的美國戰士 B.J.在昏迷了十多年後終於在波蘭的馬瓦維謝(波蘭語:Maławieś)精神病院醒來。此時恰逢德軍部隊前來強制關閉精神病院,甦醒的 B.J.很快找回了他的戰鬥本能,幹掉了來犯的德軍部隊,並且帶着救了他一命的安雅離開了精神病院。

B.J.對德國統治了世界的事實感到震驚,但他依然下定決心要反抗德國的統治,哪怕只有他一個人。在審訊了他們所俘虜的德軍軍官凱勒後,B.J.得知了抵抗組織被關押在柏林的艾森瓦爾德監獄,B.J.和安雅隨後立即動身前往柏林。在去柏林的火車上他們遇見了日後負責管理貝利卡營地和德屬美國的恩格爾指揮官,好在事情沒有出什麼差錯。在安雅的幫助下,B.J.偷偷溜進了艾森瓦爾德監獄。

艾森瓦爾德監獄除了關押着抵抗組織的成員外,當年和 B.J.一起參與突襲死顱將軍基地行動的弗格斯/懷亞特也被關押在那裏。B.J.立刻帶着他的老戰友和其他抵抗組織成員一同逃離監獄,來到了位於柏林地下的抵抗組織“克萊稍集團”(Kreisau Circle)總部。B.J.和他曾經一起戰鬥過的戰友卡羅琳·貝克爾重聚,雙方都以爲對方早已經死了——顯然兩人的運氣都非常好。

隨着 B.J.的歸來,抵抗組織認爲是時候反擊德軍的殘暴統治了。他們首先從倫敦的諾蒂卡大樓——德國的主要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奪取了一架“輕語項目”(Project Whisper,德國的新型航空直升機計劃)直升機,然後藉助德國的超級混凝土順藤摸瓜找到了靈知會社的剩餘成員塞特·羅斯,並把他從克羅地亞的貝利卡滅絕營救了出來。在塞特的幫助下,抵抗組織找到了靈知會社的一處海底祕密金庫位置,又設法奪取了德國海軍的 U 型潛艇“伊娃之錘”號好到達那裏。

得到了靈知會社技術和伊娃之錘號的抵抗組織決定繼續對死顱將軍展開斬首行動,使用潛艇上搭載的核彈徹底摧毀死顱將軍的波羅的海堡壘。唯一的問題是核彈發射密鑰在德國的月球基地上,B.J.只能先下地後上天,殺進月球基地奪取發射密鑰,然後逃回倫敦。在降落至倫敦時 B.J.駕駛的太空飛船被諾蒂卡設施的防空設備擊落,爲了逃脫 B.J.只能把臭名昭著的倫敦監視者幹掉,這一行動也大大激勵了全世界的抵抗組織。

萬事俱備之後,抵抗組織發起了對死顱將軍堡壘的突襲。B.J.一人以一當百把死顱將軍的堡壘攪了個底朝天,並在最後和死顱將軍勢均力敵的對決中擊敗了他,並用核彈摧毀了他的堡壘。B.J.自己也在戰鬥中身受重傷,幸好被抵抗組織設法搶救回來。

死顱將軍的死亡對德軍而言是一個重大打擊——德軍能夠在 1944 年力挽狂瀾全是靠的死顱將軍所創造的各種清場式領先武器,由於這天大的功勞加上勒子哥戰後不久就已經有點唐的跡象,死顱將軍實際上已經成爲了德國的核心人物之一。沒有死顱將軍爲德軍繼續開發武器,德軍自己的科研人員壓根搞不懂靈知會社的東西該怎麼用。從 1960 年開始,不到 30 年的時間德國就快速地衰落下去。

從 1946 到 1960 年是德軍最強大的時期,他們征服了地球上所有的國家,甚至開始向太陽系進軍,其所使用的技術甚至在 1980 年仍然十分先進。得益於充足的資源和穩定的局勢,德軍甚至專門訓練部署了一支太空部隊來應對可能的太空中衝突,這支部隊在被 B.J.襲擊之後似乎就再也沒有組建過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德軍裝備最爲精良,足以稱之爲地球上最先進的軍隊,儘管似乎由於不斷的鎮壓行動德軍看起來更像是一支鎮暴部隊而不是真正的軍隊。

組織架構

二戰開始時的德軍和現實中一樣,主要由國防軍和黨衛軍組成。在死顱將軍發現了靈知會社的祕密之後,黨衛軍又成立了一個超自然部專門研究這些神祕技術以及超自然現象。到 1960 年,黨衛軍似乎已經成爲了德軍的主要力量,他們幾乎接管了德國所有的武裝部隊,而國防軍似乎只被派遣到鎮壓行動前線,例如非洲軍團。

國防軍(德語:Wehrmacht)

國防軍是德國的正規武裝部隊,其前身是魏瑪德國的魏瑪防衛軍(德語:Reichswehr)。勒子哥上臺後重組了國防軍,並大力發展其軍事力量,使得國防軍成爲了戰爭初期德國侵略擴張的主要力量。但在死顱將軍發現靈知會社技術之後不久,國防軍似乎就被邊緣化了——實際上到 1960 年,除了部分非洲軍團的部隊被認爲隸屬於國防軍之外,歐洲許多地方所能看到的德軍部隊都是黨衛軍的部隊。一些人認爲國防軍實際上已經成爲了黨衛軍的一部分。武裝黨衛隊/黨衛軍(德語:Die Waffen Schutzstaffel/Waffen-SS)

黨衛軍旗幟(審查版本)

黨衛軍是勒子哥的嫡系部隊,是在 1934 年的長刀之夜後取代原先的衝鋒隊成立的國社黨武裝力量。黨衛軍成立之後很快成爲德國主要的戰爭力量,特別是在死顱將軍發現靈知會社技術之後,黨衛軍幾乎承擔了德國所有重要設施和人員的保護工作,這也讓他們的地位不斷上升。到 1960 年,德軍部隊的主要力量已經變成了黨衛軍的部隊,國防軍反而被邊緣化了。黨衛軍擁有兩個特殊部:專職研究超自然現象的超自然部(德語:SS Paranormal Abteilung)和負責新式武器裝備研發的特殊項目部(德語:SS Spezielle Projekte Abteilung),兩者後來似乎合併了。

德國海軍(德語:Kriegsmarine)

德國海軍標識

德國海軍是國防軍的一部分,負責保護德國的海域,併爲德軍的其他軍種提供支援。在靈知會社的技術幫助下,德國海軍如今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其最著名的標誌性裝備就是 U 型潛艇。在 1960 年,德國海軍至少損失了一艘 U 型潛艇,也就是伊娃之錘號。

德國空軍(德語:Luftwaffe)

德國空軍標識

德國空軍是國防軍的一部分,由於一戰戰敗後德國禁止擁有空軍,早期德軍只能以飛行俱樂部和前往他國訓練的形式維持空軍戰鬥力。後來德國於 1935 年正式承認擁有空軍,在靈知會社技術的幫助下,德國空軍幾乎清場式領先其他國家的空軍,甚至有能力製造空天飛行器。目前尚不清楚德軍的太空部隊是否是空軍的一部分,還是單獨成立的兵種。

德軍太空陸戰隊標識

武器裝備

德軍的武器裝備至少在 20 世紀 60 年代之前遙遙領先全世界,這都得益於靈知會社的先進技術和死顱將軍的天才頭腦。儘管在單兵武器和裝備方面進展有限,但諸如機器人技術、核技術、生化技術以及航空技術等方面的進步爲德軍部隊提供了難以置信的優勢,能夠讓德軍在諾曼底以近 1.5 萬比 1 的驚人傷亡比輕鬆擊敗盟軍。但隨着死顱將軍在 1960 年死亡,缺少有能力繼續進行靈知會社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的德軍技術開始停滯不前。

德軍的士兵在 1960 年仍在繼續使用 1946-T 型自動步槍的改進版本,這種武器基於現實中的 StG-44 自動步槍設計,被認爲是世界上第一款批量裝備的自動步槍。即使是在 1946 年,德軍也已經列裝了 1946-T 型自動步槍,使得他們在與盟軍的戰鬥中佔盡優勢。

除了標準化配發的 1960 年式自動步槍之外,德軍還爲自己的特殊部隊配備了許多專門武器,例如經過大量改造的爆彈槍(儘管如此,它只是經過改造的毛瑟栓動步槍,也不能打出爆炸子彈)、能夠反彈彈丸的霰彈槍和爲太空部隊專門設計的可使用實彈和等離子彈藥的 AR 精確步槍。

使用等離子射擊模式的 AR 精確步槍

1960 年的德軍部隊沒有使用現實中普及的凱夫拉防彈衣,而是使用金屬護甲保護自己。這些沉重的護甲爲士兵帶來了一定的保護,並且讓他們看起來比穿着凱夫拉防彈衣的士兵更加具有壓迫力。但一些特殊部隊依然會使用軟質防彈材料保護自己,例如負責守衛監獄的獄警和太空作戰部隊。

得益於靈知會社的技術,德軍的機器人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半智能機器人在 1946 年已被大量使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軍的裝甲獵犬。這種形態像狗一樣的機械怪物曾經在東線大顯神威,而現在這些金屬怪獸再次得到了裝甲加強,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戰爭獵犬。除此之外,德軍的無人機和大型戰鬥機器人也變得十分普遍。一些巨型機器人,比如倫敦監視者和波羅的海之眼則被設計爲自動化裝甲堡壘,爲德軍提供終極火力解決方案。

在生化技術上,德軍也有新式武器裝備。用生化改造技術生產的超級士兵在 1946 年就已經投入生產,當時的版本還比較簡陋,供能裝置必須暴露在外,也不能承受過多的傷害。1960 年的超級士兵比前者更爲完善,配備了更多的護甲,並且不再將供能裝置暴露在外。這種技術後來陰差陽錯的用到了 B.J.的身上,反而使他更有能力繼續反擊德軍。

1960 年的德軍除了空軍和海軍所使用的載具相當先進之外,其陸軍的載具顯得比較傳統,儘管依然使用大量技術進行了改造。在 1960 年最常見的德軍車輛就是兩棲突擊裝甲車,它們配備了類似天啓坦克的雙管炮塔,並且能夠在戰鬥中釋放無人機協助戰鬥,雖然其武器本身並不能對敵人造成任何傷害。

基地與設施

在 1960 年,世界上除了部分附庸國和仍在抵抗的地區之外,幾乎全世界都成爲了德國的領土。從柏林的超級混凝土叢林到倫敦的諾蒂卡,再到克羅地亞的滅絕營和直布羅陀的連接大橋,到處都有德軍部隊的身影。

位於巴伐利亞的德軍總部城堡

在征服了地球之後,德國繼續放眼太陽系,開始了對其他行星的殖民征服旅途。他們在月球和金星上建立了基地,但這些基地更多的是爲軍事用途而設計,通過物理上的隔絕徹底防止抵抗組織的滲透——然而隨着德軍因爲佔領世界而變得驕傲自滿起來,這些物理上的屏障也無法徹底阻止抵抗組織。

月球一號基地

兵種

攻擊犬(1946 年)

這些德國軍犬屬於德國牧羊犬,在一戰中它們就已經大顯神威,而在死顱將軍的手下,這些軍犬都得到了特殊的基因改造、化學藥劑注射和裝甲加強,使得它們要比一般的軍犬更兇猛,更迅速,更可怕。

士兵(1946 年)

配備基本裝備的德軍士兵

配備重型裝備的德軍精英士兵

在死顱將軍找到了靈知會社的祕密技術之後,德軍部隊的科技水平就如同火箭般往上竄。到 1946 年,大部分的黨衛軍士兵都已經配備了自動步槍和特殊的揹包(似乎用於敵我識別,防止德軍的機器人誤傷),還配備了基本的金屬護甲。這些士兵負責守衛德軍的重要設施,包括巴伐利亞的德軍總部城堡和死顱將軍在波羅的海的堡壘。

1946 年的德軍士兵依然穿着傳統的黨衛軍制服,穿着金屬護甲,佩戴德式鋼盔。這些士兵都揹着一個可能用於進行敵我識別的能量揹包,如果他們死亡,揹包就會自動關閉。精銳的德軍士兵會配備更厚重的護甲。

指揮官(1946 年)

任何軍隊都需要領導者,德軍也不例外。這些指揮官通常更喜歡待在後方指揮戰鬥,但爲了晉升他們不得不硬着頭皮上前線和大兵們一起喫硝煙。指揮官配備有一副無線耳機用來呼叫增援,但其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反擊能力。安靜的幹掉他們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戰鬥。

1946 年的指揮官穿着傳統的黨衛軍制服,佩戴一副無線耳機。

狙擊手(1946 年)

這些可能是在戰場上行動的裝備最簡陋的德軍士兵,幾乎和他們現實中的同行差不多。然而這些士兵也得到了死顱將軍先進技術的進化——使用某種先進的光學裝置幫助他們提升射擊精度。正因如此,他們通常不會選擇靠近敵人,而是更喜歡在遠距離利用他們手上的大威力步槍挨個點殺對方。

狙擊手身着黨衛軍制服,頭戴一頂德式鋼盔。他們除了配備一副特殊的光學瞄準輔助裝置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先進技術。

重裝兵(1946 年)

雖然這些士兵看起來就像是要用火焰噴射器燒光一切東西的那種瘋子,但實際上他們並不使用火焰噴射器。重裝兵配備了霰彈槍,這種武器使得他們能夠在近距離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並且其所穿着的防護服也可以讓他們承受更多的傷害。但相對應的,他們無法有效對付遠距離的敵人,而且他們背後的氣罐也很容易被破壞。

重裝兵身着橙色的防護服,配備了某種類似於潛水員的呼吸裝置,身後揹着一個氣罐,可能是用來提供氧氣。

超級士兵(1946 年)

這種渾身披甲的生化怪物是死顱將軍從他的瘋狂理想中創造出來的產物,通過用化學藥劑和基因改造加強士兵,並且用厚重的裝甲保護它們的肉體。爲了最大化它們的戰鬥力,所有的超級士兵都被人爲降低了智力,只保留最基礎的殺戮本能和對德軍的服從性。配備 MG-46 機槍的它們極度危險,但這一早期版本仍未完全解決供能問題,需要連接到外部電纜,導致其很難部署到實際戰場中;後來的改進增加了供能裝置,然而這些脆弱的供能裝置被暴露在外,很容易成爲攻擊的目標。

1946 年的超級士兵只是用一些裝甲加強過的早期產品,許多脆弱的地方都被暴露在外。

攻擊犬(1960 年)

1960 年的德國軍犬和 1946 年的前輩相比已經少了許多字面意義上的“肉體”了,除了全身被防彈材料包裹之外,原先的狗嘴也被換成了鈦金屬鉗,可以輕易撕開最堅固的防彈衣。據說這些攻擊犬除了大腦之外,已經沒有什麼東西還屬於原本的生物了。

士兵(1960 年)

隨着德軍在世界大戰中贏得最後的勝利,世界上幾乎所有地方都成爲了德國領土。得益於死顱將軍的先進技術,即使是底層的士兵也能得到良好的保護,包括更好的防護頭盔和增加的金屬護甲,讓他們可以輕易對付潛在的抵抗組織。

1960 年的德軍士兵配備了金屬胸甲和手臂護甲,配備一頂附帶了防彈面罩的頭盔,使得外表看起來更具壓迫力。

死顱突擊隊員

這些士兵是死顱將軍的精英部隊成員,可能是在 1946 年盟軍襲擊死顱將軍堡壘後成立以保護他的。所有的突擊隊員都在烏拉爾山脈北部的訓練基地中接受了殘酷的訓練,使得他們的戰鬥力相當強悍。後來一批突擊隊員被派到 B.J.所在的精神病院“處理”病人,很不幸的遇上了“恐怖威廉”,在克萊稍集團襲擊死顱將軍的堡壘時他們也參加了戰鬥。

死顱突擊隊員身着黑色制服,配備了胸甲和可能用於識別的右臂護甲,佩戴一頂改裝過的,類似“蛙盔”的頭盔。

指揮官(1960 年)

普通指揮官

監獄指揮官

空軍指揮官

海軍指揮官(U 型潛艇艦長)

太空部隊指揮官

就像 1946 年的前輩們一樣,1960 年的德軍指揮官角色定位依然沒有改變,還是爲友軍部隊提供增援。只不過選擇他們配備了更新的武器,並且制服變得更時尚了而已。安靜的幹掉他們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戰鬥。

1960 年的指揮官根據所屬部隊的不同而穿着不同的制服,但他們一般都會帶着自己的大檐帽以彰顯自己身份的不同。

監獄衛兵

監獄衛兵

防暴衛兵

勒子哥治下的德國最不缺的就是囚犯,因此需要大量的獄警來看着他們。想要成爲一名德國的獄警必須要在性格測試裏拿到反人類的評分纔行,不夠殘忍甚至沒有資格加入獄警的行列。由於絕大部分德國監獄都很難發生真正的暴亂,因此這些獄警只配備了警棍,但爲了以防萬一他們也會配備突擊步槍。如果情況發酵,就會部署防暴衛兵來撲滅騷亂,這些士兵和常規意義上的“防暴”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根據所謂的《公平待遇法案》(the Fair Treatment Act),他們有權採取任何措施阻止騷亂——至於是哪種措施就看他們有多惱火了。

監獄衛兵身着深藍色的制服,配備一件軟質防護背心,頭戴經過特殊改造的防暴頭盔。防暴衛兵配備了與普通士兵相同的裝備,但把頭盔換成了防暴款式。

空軍士兵

空軍是德國的驕傲,大量的先進技術讓德國空軍幾乎成爲世界上最先進的空軍部隊,甚至能夠進行星際航行(儘管這很可能歸屬他們的太空部隊管轄)。爲了配得上這份榮耀,空軍的作戰人員也必須精挑細選,這些士兵必須擁有最純正的日耳曼血統。在德國空軍把倫敦的諾蒂卡大樓設爲研發中心之後,空軍的人員就被部署到這裏和其他部隊一同保護德國空軍的重要資產。

空軍士兵身着德國空軍制服,這種制服由白色和橙色組成。由於諾蒂卡大樓被嚴密保護,守衛大樓的空軍士兵一般只戴着軍帽,同時還佩戴一副護目鏡。

海軍陸戰隊員

得益於靈知會社的技術升級,德國海軍擁有了大量先進的艦艇,甚至可以將噴氣式戰鬥機塞進潛艇使用。這些士兵隸屬於德國海軍,平日裏主要負責協助艦長操控船隻,並且保護他們的船隻——雖然概率極低,但敵人潛入德軍艦艇的概率並不爲零。

海軍陸戰隊員身着藍色的海軍制服,配備一件軟質防護背心。這件背心經過改造,可以掛載氧氣罐,並於同樣經過改造的頭盔相連接,以爲使用者提供氧氣。

支援兵

支援兵(德語:Feuersoldat/Fire Trooper)雖然名字裏帶有火,但他們實際上和火焰沒什麼交集。首先他們並不使用火焰噴射器(和 1946 年的重裝兵一樣),其次他們的活動環節一般都在潛艇裏,敢玩火那怕是不要命了。這些士兵是德國海軍的蛙人部隊,他們配備的是能夠使用彈跳彈藥的自動霰彈槍,在潛艇的狹小空間內效果非常顯著。經過升級的戰鬥潛水服允許他們承受大量傷害。然而,這套衣服必須配備有氧氣罐以供呼吸,而氧氣罐很容易被子彈打壞,使得他們必須時刻提防背後。

支援兵身着特製的戰鬥潛水服,這套潛水服可以抵禦大量傷害,並且額外加裝了一些護甲。

非洲軍團士兵

即使已經佔領了全世界,但德軍在非洲的行動依然有些緩慢。雖然德軍擁有冠絕全球的先進科技,但非洲的抵抗組織依然不讓德軍舒舒服服地佔領那裏,導致德軍必須不斷地從直布羅陀海峽的大橋調兵到非洲鎮壓抵抗組織。這些士兵隸屬於德軍的非洲軍團,與其他德軍部隊一同在北非鎮壓抵抗組織。

非洲軍團士兵身着極其少見的荒漠迷彩制服,這讓他們成爲了德軍 1960 年幾乎唯一身着迷彩服的部隊。他們也配備了一頂德式鋼盔和一件軟質防護背心。

火箭兵

火箭兵(德語:Raketensoldaten/Rocket Soldier)是德軍的重型支援部隊,配備厚重的護甲,使用突擊步槍和下掛火箭彈發射器爲其他部隊提供支援。在中遠距離火箭兵會使用小型火箭彈攻擊目標,近距離則換爲使用突擊步槍。一般的輕武器射擊對其傷害感人,只有爆炸性武器(例如他們自己使用的小型火箭彈)、激光和等離子能夠對其造成大量傷害。

火箭兵身着沙色重型護甲,這身護甲能夠讓他們承受大量傷害。其背後揹着的裝置可能是用於降溫。

太空陸戰隊員

德國的技術飛躍讓星際航行變得不再遙不可及,到 1960 年,德國已經在月球建立了月面基地(同時可能也在金星建設基地),爲了保護這些珍貴的設施,德軍建立了太空部隊,只有參加過實戰並且經驗豐富的士兵纔有資格加入這支隊伍,因爲就目前而言外太空的戰鬥非常罕見。身爲太空部隊的一員,他們有資格使用德國最好的武器裝備,包括具備雙重射擊模式的 AR 精確步槍和戰鬥宇航服。

太空部隊士兵

如果說太空部隊是德軍的精銳的話,那麼太空部隊士兵就是太空部隊中的精銳。他們的戰鬥力比太空陸戰隊員還要強悍,所有的人都是從太空陸戰隊員中精挑細選而出的。太空部隊士兵能夠承受大量傷害,但他們很難抵擋能量武器的傷害,尤其是 MG-60 機槍。

太空部隊士兵身着戰鬥宇航服,並且用大量護甲進行了進一步加固。他們身後的揹包用途不明,可能是允許他們在月面惡劣環境下行動的維生系統。

超級士兵(1960 年)

和 1946 年的版本相比,1960 年的超級士兵是對老版本原型的全面改進。最緊迫的供能問題得到了解決,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連接外部電纜或是暴露供能裝置了;裝甲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裝甲板幾乎覆蓋了超級士兵的每一寸身體;外表看起來也更具美學,用希臘雕像一般的面具取代了原先醜陋的金屬面罩。輕型武器對他們傷害極其感人,除非迫不得已,否則試圖用輕武器攻擊它們簡直是下策中的下策。和德軍的機器人一樣,使用爆炸性武器、激光和等離子攻擊它們纔是最靠譜的選擇。

1960 年的超級士兵渾身披甲,看起來比 1946 年的超級士兵更恐怖。類似於希臘雕像的面試使得它們看起來更像是大號的士兵而不是生化怪物。

載具

軍用越野車(Kubel Wagon)

它基於著名的德國大衆 VW82 桶車,但現在已經得到了一些改進,大概加強了動力,並且增加了一些裝飾和實用配件。德軍將其作爲快速機動車輛使用。

軍用卡車(Opel Blitz)

德軍所使用的軍用卡車,基於著名的歐寶“閃電”卡車,可能得到了動力方面的加強。德軍將其用於物資和人員運輸用途。

轎車(Sedan)

德國境內最常見的民用轎車,除了大量用作當局用車外,相當一部分車輛也被作爲警車使用。顯然作爲一輛民用轎車它不具備任何裝甲,但也能勉強抵禦一些輕武器的射擊。

軍用吉普車(Military Jeep)

德軍在 1960 年使用的六輪戰術車輛,可以搭載一定的物資和人員,使得其實用性很高。不過它似乎缺乏裝甲。

兩棲突擊車(Assault Amphibious Vehicle/AAV)

德軍使用的重型兩棲突擊車輛,似乎配備兩門 50 毫米機炮,同時配有 50 毫米的裝甲。它可以釋放攻擊無人機。

裝甲獵犬(德語:Panzerhund)

裝甲獵犬(1946 年)

裝甲獵犬(1960 年)

顯然死顱將軍對德國引以爲傲的軍犬仍然感到不滿足,畢竟它們再怎麼強悍,也很難與持有武器的敵人對抗。裝甲獵犬便是他所創造的新產物,這種金屬怪獸一開始出現在東線戰場,輕易撕開了蘇軍的防禦;戰爭結束後這些大號金屬狗就被安排到各地擔任守衛。這一版本的裝甲獵犬還只是由金屬拼湊出來的骨架。然而到 1960 年,死顱將軍已經對裝甲獵犬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增加了大量裝甲板,把脆弱的機械部件保護了起來。雖然輕型武器很難傷害到它們,但使用大口徑武器(比如機炮)、爆炸性武器、激光和等離子還是可以比較容易地幹掉它們。

守衛機器人(德語:Wachroboter/Guard Robot)

守衛機器人是死顱將軍所創造的新型機器人,爲德軍提供步兵支援火力。在戰爭結束後,這些機器人大多被送到各地充當機器保安使用。由於其體型小巧(與超級士兵和其他機器人相比),可以用專門車輛運輸,因此即使是在列車上也可以使用。它配備了能量武器,可以迅速把目標化爲灰燼,如果可以的話,用爆炸性武器、激光和等離子攻擊是最有效的方法,使用特斯拉手榴彈禁用它們後再使用毀滅性的輕武器火力掃射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重型機器人(德語:Schwerer Roboter/Heavy Robot)

這些機器人是德軍裝備序列中最先進的一批,代表了德國機器人設計的一個里程碑。它們身披堅硬的鋼製裝甲板,能夠承受大量傷害。不過由於它們技術先進,因此還相當少見。常用的對付機器人的辦法在它身上同樣有效。

原型機器人(德語:Prototype-Roboter/Prototype Robot)

原型機器人是死顱將軍開發的一款機器人,不同之處在於它使用的是人的大腦而非人工智能控制。在 1946 年盟軍襲擊死顱將軍堡壘失敗之後,死顱將軍用 B.J.的一名戰友的大鬧創造了這一機器人,並最終用它來對付上門的 B.J.。最終 B.J.摧毀了這個機器人,讓他的戰友安息了。

動力機甲(Mechanical Powered Armor)

死顱將軍生前創造的最後一件作品,它配備了四挺激光轉輪機槍和能量武器,並且能夠利用與其相連的齊柏林飛艇收集閃電能量爲其提供無限的能量護盾。死顱將軍正是駕駛着這一機甲與 B.J.作戰,但 B.J.最終還是設法擊敗了他和他的機甲,最終這套機甲和死顱將軍的堡壘一同被伊娃之錘號的核子炮化爲了灰燼。

浮士德先生(德語:Herr Faust)

浮士德先生是一個巨型機器人,在貝利卡營地裏充當保安兼劊子手,負責收拾和處決那些不聽話的囚犯。它配備了一挺轉輪機槍和導彈發射器,B.J.在塞特·羅斯的幫助下操控了它並用它逃離了營地。

波羅的海之眼(德語:Baltisches Auge/Baltic Eye)

這個超級機器人是死顱將軍所監督建造的,用來保護他的堡壘。在 1946 年盟軍襲擊死顱將軍堡壘時,它造成了大量傷亡。其本身通過巨量電流來擊殺敵人,因此德軍士兵都必須揹着特殊的揹包以防止誤傷。機器人本身也非常堅固,只有使用 88 毫米高射炮打擊其特殊弱點才能將其摧毀。

倫敦監視者(德語:Das Auge von London/London Monitor)

在盟軍襲擊死顱將軍堡壘失敗之後,不論波羅的海之眼有沒有被摧毀,它都被從死顱將軍的堡壘中撤走,運到了倫敦充當德軍鎮壓周邊抵抗組織的最強有力武器。經過改造的倫敦監視者現在可以使用大量機槍、導彈和激光攻擊任何敵對人員,並且額外配置了三個火焰噴射器用來保護它脆弱的發動機。後來 B.J.從月球返回後與之鏖戰摧毀了它,這一壯舉極大鼓舞了世界各地的抵抗組織。

伊娃之錘號潛艇(Eva's Hammer)

1961 年被德軍“滅絕者號”空中平臺襲擊的伊娃之錘號

伊娃之錘號潛艇是德軍乃至全世界最大的 U 型潛艇,從它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伊娃·布勞恩是勒子哥的情婦)。作爲德軍的主力艦,它不僅體型巨大,並且配備了核子炮,可以對世界上任何一處地點進行核打擊。克萊稍集團在 1960 年設法奪取了這艘潛艇,用它摧毀了死顱將軍的堡壘。後來在第二次美國革命中它成爲了抵抗組織的總部。到 1980 年,伊娃之錘號很可能已經成爲新生的美國海軍主力艦。

霍頓 Ho 229 噴氣式戰鬥機(Horten Ho 229)

這種劃時代的戰鬥機是德國在航空技術上的一大成就,其機動性遠遠強於傳統的螺旋槳戰鬥機。它也是德國空軍唯一一種噴氣式戰機——即使到 1980 年,德軍也只是對其進行了改進而不打算生產一種新的戰機。它配備有四門重型機炮。

“輕語計劃”直升機(Project Whisper Helicopter)

輕語計劃是德軍高度保密的最新研究項目,旨在爲德軍特種部隊創造一種垂直飛行器,速度快並且較爲安靜,滿足其快速部署需求。這個項目由倫敦諾蒂卡大樓負責,後來克萊稍集團把全部三架原型機盜走。後來這些直升機成爲了抵抗組織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德軍似乎也開始小批量配備它們。在美國重新建立後,這些直升機被拿來仿製,重組後的聯邦調查局就擁有至少兩架。

航天飛機(Space Shuttle)

這些航天飛機是德軍在成功進行星際殖民之後用來從地球運輸物資和人員到其他星球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們通常在防守嚴密的起降場活動,防止有人偷偷藏在機艙裏溜上德國安全係數最高的外星基地。

無人機(德語:Drohne/Drone)

無人機(1946 年)

無人機(1960 年)

得益於德國的技術飛躍,無人戰鬥機械很快被髮明出來供德軍使用。一開始這些無人機只是被用來執行空中偵察任務,但後來它們就被加裝上武器承擔巡邏和攻擊任務。第一代無人機速度很慢,而且噪音很大,它們配備小型火箭彈,可以爲德軍提供火力支援。第二代無人機提升了引擎數量和配置,速度更快並且更安靜,但武器則砍成了威力更弱的 MG-60 機槍。由於無人機對惡劣環境的高度適應性,它們被安排保護德軍在月面的基地外圍。

著名人物

威廉·施特拉斯(Wilhelm Strasse,又名“死顱”〔Deathshead〕,1860--1961)

威廉·施特拉斯是德國人,被認爲是一個天才科學家。他是所謂種族主義理論的狂熱信徒,堅信德國是最優越的國家,並且完全缺乏任何意義上的道德。顯然他在勒子哥上臺之後得到了賞識,併爲德軍提供技術支持。在一次偶然發現靈知會社的先進技術之後,他就完全迷上了它們,即使它們是猶太人的產物,但威廉·施特拉斯完全不在意這些。這也是德軍在如此嚴重的反猶太環境下仍能利用靈知會社科技的重要原因。他所創造的戰爭機器讓德軍在各個戰線如狼似虎,直接決定了戰爭的勝敗,以至於盟軍拼盡全力也要發動對他堡壘的襲擊好阻止德軍的完全勝利。因爲這些巨大的功勞,威廉·施特拉斯官至和養雞場主一樣的職級(德語:SS-Oberst-Gruppenführer),幾乎成爲了德國的核心人物,並且輕鬆的取代了已經陷入偏執和瘋狂的勒子哥。即使已經百歲高齡,但他依舊思維敏銳,繼續一心一意地研究靈知會社的技術。最終在 1960 年,威廉·施特拉斯被 B.J.和克萊稍集團殺死,他的堡壘也被核子炮化爲灰燼——沒有了他,德軍的技術立刻開始停滯不前,德國再也沒有人可以破解靈知會社的那些神祕技術。

艾琳·恩格爾(Irene Engel,1905--1961)

艾琳·恩格爾是德軍的一名重要指揮官,早在 1936 年就加入了德國少女聯盟(德語:Bund Deutscher Mädel),後來成爲國防軍中的一名高級指揮官。她有一個情人漢斯·“布比”·溫克爾,並且是六個孩子的母親,這讓她覺得自己是新德國女性形象的某種完美詮釋。由於她的成就,最終在 1956 年恩格爾得到了勒子哥親自接見,但是她 14 歲的超重女兒西格倫讓勒子哥有些不高興,這讓恩格爾一直耿耿於懷。到 1960 年,她已經官至黨衛軍全國副總指揮(德語:Obergruppenführer),也是貝利卡營地的長官,並且曾經在前往柏林的列車上與 B.J.打了個照面,還和 B.J.開了個雅利安人玩笑(當然她猜錯了,B.J.不是純種雅利安人)。後來 B.J.潛入了貝利卡營地並大鬧了一番,恩格爾在阻止他的過程中被毀了容。因爲這一事件,復仇心切的恩格爾帶頭襲擊了克萊稍集團的總部,殺死了包括克勞斯在內的抵抗組織成員。在克萊稍集團襲擊死顱將軍的堡壘時,她和布比伏擊了 B.J.,但布比被 B.J.反殺,目睹這一切的恩格爾幾乎完全崩潰了。後來恩格爾被委派管理德國的美洲領土,並親手殺死了 B.J.。然而 B.J.在塞特的幫助下成功復活,最終在好萊塢殺死了她,宣告第二次美國革命的開始。

瑣聞趣事

  1. 在《德軍總部:新秩序》的遊戲文件中可以發現身着迷彩服和灰色制服的 1946 年德軍士兵。灰色制服的士兵後來似乎出現在了《德軍總部:舊血脈》中(即狙擊手),但迷彩制服的 1946 年德軍士兵從未出現過。實際上,遊戲中的德軍直到 1980 年才爲部分士兵配備了迷彩服。

  2. 德國海軍陸戰隊員的藍色制服和《德軍總部 3D》中黨衛軍士兵很相似,但他們的靴子是白色而不是黑色的。

  3. 所有的德軍士兵袖口都有“國土防衛”(德語:Heimatschutz)字樣。這可能代表着他們屬於某種國內安全部隊。

  4. 非洲軍團的存在意味着德軍並沒有在非洲達成自己的目標或是遭受到致命損失。實際上,他們直到 1960 年還在使用在直布羅陀海峽修建的大橋(現實中勒子哥是想建大壩)向非洲運送物資和士兵。

  5. 雖然裝甲獵犬看起來像是一個完全由金屬和機械部件組成的怪物,但似乎它們依然保留着犬類的本能——比如試着叼住任何丟出去的東西,哪怕是手榴彈。它們的行爲也表明這些裝甲獵犬似乎是以狗的大腦控制的。

  6. 死顱將軍的動力機甲實際上是對《德軍總部 3D》中勒子哥的動力機甲的致敬,勒子哥的動力機甲就是死顱將軍送給他的。然而在《德軍總部 II:新巨像》裏勒子哥也提起了這件事,這意味着要麼 MachineGames 把前作的內容全部推翻重來,要麼就是死顱將軍不止造了一套動力機甲。

  7. 威廉·施特拉斯的名字很可能是對現實中德國威廉大街(德語:Wilhelmstraße)的引用,現實中德國蓋世太保總部就位於這裏,後來這個詞也被用於代稱黨衛軍和蓋世太保。

  8. 實際上當時德國禁止女性從政和擔任直接參與戰鬥的軍事職務,除了像德國少女聯盟這樣的女性組織領導人和德國高官的夫人之外。1940 年後,女性被允許進入國防軍、黨衛軍和集中營擔任輔助人員,但依然不能上戰場。其中許多女性在集中營成爲了罄竹難書的戰爭罪犯,例如赫爾米娜•布勞恩施泰納(Hermine Braunsteiner,被叫做“跺腳母馬”〔德語:Stute von Majdanek〕)。①

  9. 恩格爾的臉是由死顱將軍本人帶領的醫療團隊操刀修復的,但並沒有完全修復,而是留下了許多疤痕。

  10. 現實中當時德國對積極生育的女性會給予獎勵,並讚揚她們。恩格爾生育六個孩子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爲了進一步提高自己在德軍中的地位。

  11. 恩格爾的情人布比的名字也是現實中德國二戰王牌飛行員埃裏希·哈特曼(Erich Hartmann)的暱稱。

  12. 超級士兵到 1960 年似乎是在月球基地生產的。它們生產的方式類似於《戰錘 40K》中的星際戰士,使用化學藥物和基因改造來強化它們的身體,但星際戰士的智力並沒有被降低。

  13. 雖然《德軍總部 II:新巨像》發生的時間緊接《德軍總部:新秩序》之後(即 1961 年),但美洲領土的德軍和歐洲本土的德軍區別非常大。這可能是因爲管理不同地區德軍的指揮官不同。

  14. 在死顱將軍死後,德軍似乎就無法再繼續製造 1960 年的超級士兵了。儘管德國科學家嘗試對已有的超級士兵身體進行改進,但後來卡羅琳·貝克爾搶走了原型,這一計劃也就告吹。從 1961 年開始,德軍的超級士兵看起來更像是某種經過改造的機器人士兵。

  15. 雖然僅過了一年,但 1961 年的德國似乎已經不再有所謂的太空部隊了。駐紮在金星和月球的德軍士兵只是穿着防護服的普通士兵(類似於部署在紐約核爆地區的原子士兵)。這可能是因爲 B.J.1960 年在月球上造成的破壞大量消耗了德國太空部隊的人力,而他們難以補充兵員。

  16. 實際上德國軍隊非常厭惡使用霰彈槍——這是因爲一戰時期美國人使用的霰彈槍對德國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整個二戰裏,除了 M30 三管救生槍之外,德軍幾乎不使用任何霰彈槍。

參考資料

[1]Wolfenstein Fandom Wiki

注 釋

①感興趣者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