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夢女了你讓讓我吧”
疊紙前幾天正式起訴了rapper,乙女圈大戰哈圈的回憶湧入腦海,筆者才後知後覺意識到,這場事件的導火索好像就是女明星公屏夢。
和此前筆者“乙遊只有非典型夢女”的想法不一樣,乙遊,好像、似乎、大概也是有典型夢女的,並且還不少。
接受了這個設定之後,筆者抱着好奇的心理去了解了乙遊中的夢女。如同所有其他圈子中的夢女一樣,關於乙遊夢女的負面刻板印象不少,但理解她們,好像也沒那麼難。
乙遊夢女≠代入黨
“夢女”一詞來源於日語的「夢女子」,指的是幻想自己或自己OC和某個角色之間存在親密關係(愛情、友情、親情等都有可能)的少女。這裏的角色不止包括三次元愛豆,也包括動漫、遊戲裏的角色。
不管是喜歡看夢向文,還是喜歡由自己構造情節,創造夢女文,都屬於「夢女子」的範疇,乙遊夢女雖然隨了「夢女子」多數幻想戀愛關係的大流,但稍稍有點不一樣。
一是乙遊夢女往往沒那麼“雜食”,在其他非乙遊圈子,既嗑CP又當自推夢女的“一體機”並不少見,但是在國產乙遊中,男主不可能會有其他CP相方存在,就算真的有乙遊夢女想嗑CP,也沒這個條件。
二是夢女的個人意識較強,儘管現在大部分乙遊都可以自己設定女主名字,直接用自己cn(圈內暱稱)或本名的玩家不在少數,遊戲官方也樂得用這種方式增加玩家代入感,比如《世界之外》的男主能叫出玩家暱稱。
但部分乙遊夢女並不會代入乙遊女主設定,更不會覺得玩家就是女主,而是喜歡用自己/自己OC的形象來夢男主。如果情感潔癖分等級的話,乙遊夢女絕對在最高的那級。所以較真來說,即便代入黨和夢女都覺得自己和自己的男主是官配,兩者也不能完全畫上等號。
在國乙當夢女其實挺爽的,不必擔心自推塌房,不用考慮現實中的差距,更不需要懷疑男主對自己的愛。可以說,每個乙遊男主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爲愛。
或許有人會認爲乙遊玩家愛上的其實是男主背後女文案們的靈魂,進而覺得對紙片人的熱愛只是一場空虛愛戀。但正如羅蘭·巴特的“作者之死”,在愈發強調代入感的國乙環境中,玩家個體的認知和感受影響着男主魅力和戀愛感的塑造,並且這份影響力還在不斷上升。
“怎麼辦啊李澤言”恐怕是國乙中知名度最高的臺詞了。這句臺詞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麼出圈,或許正是因爲許多玩家將這句話與自己生活中感到焦慮的場景相結合。這些場景並不限定於原劇情裏的“等郵件”,做Pre前的緊張、面試前的焦慮、期末周時的疲憊······這些都是玩家和男主產生情感聯結的瞬間。
其它乙遊男主也都有類似能應用在現實裏的臺詞,這些容易和玩家當下個人經歷結合起來的臺詞,是乙遊男主愛的信物,能夠加深玩家和男主之間的羈絆,也會成爲夢女和自推雙向奔赴的鐵證。
獨佔欲和愛自己互不衝突
雖然“每個人的乙遊男主都是獨一無二的”是國乙的默認規則,但部分夢女對男主的獨佔欲顯然要超過這種鬆散的限度,同擔據否是乙遊夢女間心照不宣的社交禮儀。
有人認爲乙遊男主生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也有人覺得代碼被賦予意義就能變成小王子裏的玫瑰,夢女們試圖和乙遊男主建立更多的情感聯結,玄學層面的“鏈接”和“傳訊”隨着大衆占卜的流行進入夢女們的世界,養男主屬性的棉花娃娃幾乎也成了夢女標配(沒有說養棉花娃娃一定等於夢女的意思)。
當然,一個角色,夢女多了,熱血一上頭,難免會有一些外人無法理解的行爲或見解。小紅書熱帖“某某乙遊角色救了我媽的命”由於太過抽象被各大營銷號轉發,成爲夢女“最丟人的一集”。
圖上原博僅爲個例,只是因足夠有噱頭才被廣泛傳播,如果用這個個例代表乙遊夢女全體,似乎有失偏頗。
更具有噱頭的夢女形象在各大社媒的聲音最大,每個夢女又都擁有着極強的個人屬性,無法組成羣體,久而久之,那些沉默的、大多數的夢女就被不理智形象所代表了。
但大多數的真·乙遊夢女不會給自己的夢向劇情打上男主單人tag,甚至不會發表在公開可見的社交平臺上。當然,如果是專門做第二人稱夢向飯的廚子,那打不打tag憑廚子習慣吧。
如果將目光放在這部分羣體上,在扒了不少小紅書和微博帖子,深諳各種夢女術語後,筆者好像有了新發現,她們談的戀愛似乎要比現實戀愛更加浪漫,也更能體現理智。讓這部分乙遊夢女甘願沉淪的,不是某某大手商業化包裝後完美無缺的萬能人設,而是男主提供的正面情緒價值,還有投射在這段親密關係中的自我處境。
可能,夢到最後,夢女都會走向愛自己。其實從夢女約夢文、夢圖等行爲中,也能看出來,夢女在這段感情裏處於絕對的主體地位,一切舉動都是爲了讓自己得到滿足。
“愛蕭條”時代的理智選擇?
上述的夢女主體地位,也是爲什麼我說她們談的戀愛要比現實戀愛更加理智。
討論現實世界親密關係的學者無一不會提到親密關係中的投射,羅蘭·米勒表示從伴侶身上感知到的相似性和理解越多,這段親密關係就越令人滿意,克里斯多福·孟則講企圖用自己投射在伴侶身上的需求改造伴侶會引向情感危機。
最終導向都是告訴讀者,你要跟現實伴侶磨合才能收穫成長,你對伴侶的不滿其實是對自己不滿的潛意識投射,伴侶是你的鏡像,你不該討厭而是要學會接受和包容,最終才能實現HE。
但和乙遊男主談戀愛不需要磨合,也不需要改變,廠商推出男主的目的,就是爲了愛你。對於一部分女性來說,付出同樣的戀愛成本,在乙遊男主身上獲得的情緒價值要大於現實,這似乎是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選擇。
尤其是在這個所有親密關係都伴隨着壓力的時代,乙遊夢女在戀愛上的選擇似乎並不令人意外。佳偶天成天生一對的浪漫故事似乎一夜間銷聲匿跡,互聯網不再流傳愛的故事,而是流傳愛而不得和改弦易轍,圖書館30秒和“她的理想還長存嗎”跨越年齡和性別成爲be美學代名詞。
女性視角的敘事帶着對愛情的悲觀態度,數據則佐證了這份悲觀並非捕風捉影。據2024年3季度民政統計數據,結婚率再創新低,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登記數量下降到474.7萬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94.3萬對。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一同發起的“中國人私生活質量調查”指出,年輕一代的性活躍度在下降,“性蕭條”時代似乎悄然到來。研究共收集了6828份有效問卷,其中,1995-2003年出生的人羣中,14.6%男性和10.1%女性(均有伴侶)表示,過去一年沒有性生活,而70後、80後、90初的人羣中,這個比例是6%-9%。
在這個學生忙着卷論文競賽卷春招秋招,打工人忙着不被裁員加班996、007的時代,不管是婚姻還是性生活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找一個伴侶磨合上兩三年、最終在這段親密關係裏收穫自我成長和愛情的行爲在之前被稱爲“小確幸”,在現在可能會被叫做“醒醒,智者不入愛河”。
這能怪誰呢?唉,經濟下行,唉,2024,唉,2025。
同是這個時代的普通一員,轉向二次元戀人懷抱的乙遊夢女,或許並沒有那麼難以理解。至少今天,不管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情,也不管是自己約稿還是官方放送,她們的男主大概都會說一句:聖誕快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