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改編影視劇一直是熱門話題,近期網飛以及亞馬遜等網絡流媒體也是一下子公佈了多部遊戲真人劇拍攝計劃。
《戰神》、《最終生還者》、《死亡擱淺》等熱門遊戲都將改編成真人劇,這讓無數玩家心中一緊,因爲真人劇99%都是把遊戲內容改編的一塌糊塗,讓人無法直視。
而這些真人劇無不打着“最好的遊戲改編作品”來作爲宣傳,就像著名“精神變態”尼爾·德魯克曼在採訪中表示
“相信《最後生還者》將是最好、最真實的遊戲改編。此前一些作品改編失敗是因爲原材料不夠強大,也或者是製作人並不瞭解遊戲本身。”
從官宣的劇照來看,我對這部作品的質量持懷疑態度。當然,遊改動漫近幾年一直佳作頻出,《賽博朋克:邊緣行者》、《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等都是很優秀的作品,但與之相反的則是影視劇這邊的死氣沉沉。
說到遊戲改編影視劇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生化危機》、《刺客信條》、《獵魔人》、《神祕海域》、《光環》,或許你可以一下子想到很多,但是要說哪個拍的好,那真的是一言難盡。
選角是遊改影視劇的一大硬傷。
作爲看劇的第一觀感,主角還不還原,好不好看決定了許多人能不能看完第一集,但是遊改劇的選角真的是一言難盡。政治正確就不用多說了,《獵魔人》中咖喱味的葉奈法,要不是有大超撐着估計沒多少人能看得下去。
更不用說今年網飛新劇“黑化危機”,不知道的還以爲只有黑人才會中病毒。除了爲了正確而改變角色膚色外,考慮到明星流量,有時候也會選擇流量大但是不符合人設的演員,《神祕海域》中湯姆·赫蘭德飾演的德雷克讓人一直感覺是蜘蛛俠,太重的個人色彩表演讓玩家無法帶入到德雷克的角色當中。
爲了流量和政治正確,完全不考慮原著的進行選角,這讓遊改影視劇永遠無法和動漫一樣進行還原。
人黑點、醜點就算了,面對自己喜歡的遊戲作品硬着頭皮也能看,但是對於遊戲劇情和世界觀的胡亂改編讓憤怒的玩家忍無可忍。
“我曾參加過一個項目,就是《獵魔人》。其中,一些編劇非常不喜歡這些書籍和遊戲,這是劇情災難和士氣低落的根源。”
這句話出自Netflix劇集《獵魔人》前製片人,Beau DeMayo最近的一次Instagram故事問答。
要是說這兩年還勉強能看的遊改影視劇那恐怕只有《獵魔人》了吧,不過最新作《獵魔人:血源》已經翻車,豆瓣評分5.2,M站評分也僅有1.1。
《獵魔人》前兩部爲什麼能夠在玩家羣體中口碑尚佳,最大的原因就是玩家在劇中看到了符合原著,符合遊戲的場景。
“傑洛特”的扮演者亨利·卡維爾表明過自己《巫師》粉絲的身份,還說他是在玩過《巫師3:狂獵》後去看的原著,而拍《巫師》真人劇的體驗對他來講“就像是又玩了一遍遊戲”。
大超後來也表示願意連續演7部獵魔人,他對角色傾盡全力的演繹,更是讓傑洛特被觀衆譽爲劇中最接近原作的角色。
玩家對大超不再出演獵魔人的選擇感到惋惜,這次《血源》的表現也讓玩家知道了爲什麼大超會選擇退出。
作爲一名遊戲玩家,最不想看到的恐怕就是對遊戲內容的胡亂改編,美名其曰“突破原著的限制”,這對巫師忠實玩家大超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事實,這時候選擇退出也是不願將獵魔人的名聲毀在自己手裏吧。
除了《獵魔人》,《光環》電視劇的製片人Steven Kane也曾在採訪中表示,他和編劇團隊並沒有以任何形式“查看或談論”過遊戲原作,他們只關心《光環》電視劇的角色形象和世界觀。
沒玩過遊戲,沒看過原著,這樣憑藉着自己隨心所欲的進行創作,成功將《光環》中厚重的人類戰爭改編成了情情愛愛,而評分也是狠狠地打了這些人的臉。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操作自己的角色隨意的探索,強調的是玩家的互動性和代入感,一部遊戲玩家可以玩到成百上千個小時,而留給劇集的只有短短的1小時12集的空間發揮。
對於受到遊戲影響力來觀看這些影視作品的觀衆來說,影視作品對原作內容的削減必定會造成遺憾,而對於那些只是想來看場電影或者看部電視劇的觀衆來說,不夠完整的世界觀又會讓人覺得迷惑。
現在的遊戲改編影視劇陷入了兩難的困境,一邊要討好玩家羣體,一邊又要發展新的觀衆,結果到頭來拍出來四不像,玩家羣體沒有感受到遊戲中的樂趣,而新觀衆也對劇中的劇情感到雲裏霧裏。
遊改影視劇就是這樣“永遠熱衷但永遠在失敗”,或許在未來能有一部翻身作品吧,實在不行,咱搞一搞動漫是吧,那玩意喜歡的人多啊!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