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是如何造成現在這種局面的?錯過移動處理器與 AI 計算

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英特爾(Intel)曾是無可爭議的巨頭,但近年來,這家硅谷傳奇公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一年,英特爾的股價遭遇腰斬,成爲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科技股之一,而最新財報的發佈更是讓投資者感到失望,市值一度蒸發超過300億美元。

同爲芯片巨頭英偉達市值領先很多

英特爾的失誤主要包括錯過移動計算革命和人工智能熱潮的關鍵機遇。

在移動計算領域,英特爾未能及時調整戰略,固守x86架構,未能抓住爲移動設備提供芯片的機會。2007年蘋果發佈iPhone,智能手機迅速成爲全球計算平臺的中心。然而,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由於能效和性能不佳,未能在移動市場取得成功,最終在2016年取消了智能手機業務。

在技術製造領域,英特爾在採用極紫外光刻(EUV)技術方面猶豫不決,導致其製程技術在與競爭對手臺積電和三星的較量中逐漸落後。此外,英特爾在代工業務方面的決策也顯得過於保守,直到近年來纔開始推出英特爾代工服務,但這一轉型似乎來得太晚,未能在市場上取得預期的成功。

英特爾的現任CEO帕特・基辛格提出了新的發展戰略,計劃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新工廠,並承諾向外界開放代工服務。英特爾還開始加大對人工智能和下一代芯片設計的投入,推出了AI芯片Gaudi3,並與亞馬遜擴大合作,爲亞馬遜的雲計算部門定製AI芯片。

股價受挫,利潤下降,市場份額逐步下降

儘管英特爾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市場對其能否成功轉型仍持懷疑態度。花旗銀行的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曾表示,即使全世界的政客都希望他能參加NBA,這也幾乎不可能實現,暗示英特爾的轉型之路充滿挑戰。

英特爾的收入和淨利潤在過去幾年中顯著下滑。2021年、2022年、2023年的全年收入分別是790億美元、631億美元和542億美元,淨利潤則從三位數降至兩位數。爲了應對這一挑戰,英特爾宣佈實施全面的成本削減計劃,包括裁減15000個崗位,佔員工總數的15%,並計劃在2025年將非GAAP研發和行政開支等控制在175億美元,減少20%以上的資本支出。

美國政府的《芯片法案》爲英特爾提供了資金支持,但這是否足以幫助這家曾經的巨頭挽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仍然是一個未知數。英特爾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如何扭轉局面,甚至重奪以往的輝煌,將是帕特・基辛格面臨的巨大挑戰。


在消費顯卡領域,英特爾 arc 顯卡的市場份額也趨近於 0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