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塞爾達傳說:智慧的在線看遊戲的DEI趨勢和SBI公司爭議

DEI是Diversity(多元)、Equity(公平)、Inclusion(包容)的縮寫,它是一種促進所有人的公平待遇和充分參與的框架,包括承認、擁抱、支持和接受所有種族、性別、宗教和社會經濟背景以及其他差異的共生關係、哲學和文化。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針對電子遊戲的內容掀起了一股增進DEI的浪潮,具體表現爲增加遊戲內性少數羣體和不同人種的角色,增加討論性少數的劇情,以及僱傭多元化的團隊。但是,即使很多遊戲公司都熱衷於聲稱自己促進了遊戲DEI,以自己增進了DEI爲榮,玩家羣體對部分爲了DEI而刻意增加或改變的內容並不買賬。對刻意違背慣常審美的主角(地平線),刻意添加的性少數標籤(星鳴特攻),以及刻意添加的有色人種主角(刺客信條),玩家社區表示了廣泛的批評和不滿。

       歸根到底,是遊戲公司在遊戲製作中讓遊戲體驗向DEI讓步,公司自我感覺良好,玩家遊戲體驗不完好。

       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有關注到任天堂宣傳自己在遊戲中添加了DEI內容的新聞,但我認爲塞爾達傳說:智慧的再現無疑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在不犧牲遊戲性,不犧牲遊戲既往設定的情況下,塑造出了一個比以往的塞爾達公主更加豐滿,更加獨立的優秀女性形象。

       在<初代塞爾達傳說>中塞爾達公主首次亮相,她被描繪爲需要林克救援的典型公主形象。雖然在設定中塞爾達公主是代表了三角力量中的智慧三角,但並沒有與加農和林克匹敵的力量。在<塞爾達傳說:時之笛>中塞爾達公主形象變得更加立體,她在遊戲中僞裝成希克,協助林克對抗蓋儂多夫。在<塞爾達傳說:黃昏公主>中塞爾達公主呈現了一個更暗黑、成熟的版本,她被描繪爲“女王”級別的領導者。

       直到<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塞爾達公主被描繪爲聰明、熱情的年輕女性,她在遊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與玩家進行“時空對話”,指引玩家逐步返回到100年前的故事場景。扮演了一個指引者,更是在被抓後與加農鏖戰百年,直到林克甦醒。

       在<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中,塞爾達公主以短髮形象登場,她回到了一萬年前的海拉魯,以時之賢者的身份尋找其他賢者,集結盟友並指引着林克。公主將損壞的大師劍送回過去,並孕育萬年,直到重新遇到萬年後的林克。

       這些變化展示了塞爾達公主從傳統的被救援對象到更加積極主動的角色的轉變,她的形象和角色在系列中逐漸豐富和立體化。

       在<塞爾達傳說:智慧的再現>中,塞爾達公主首次成爲主角。在本人的遊戲體驗中,這既不是簡單的更換主角模型,也不是衍生情懷作品,而是在塞爾達傳說中衆多平行宇宙,無數次勇者加農戰鬥的輪迴中的一種可能性。

       公主依舊是公主,雖然被迫拿起劍戰鬥,但並沒有破壞人們心中的塞爾達公主形象。她依舊聰明,可愛,是人們心中優雅善良的公主,拿起劍並沒有讓他成爲不會說話,有點呆笨的林克。

       在遊戲過程中,塞爾達公主不能像林克那樣徒手攀巖,不能跳的很高(遊戲前期甚至跳不上一個木箱),不能隨便拿起劍戰鬥,這是符合公主的設定,但並沒有與遊戲性相沖突反而是與傳統的塞爾達傳說大迷宮解密非常契合。(再也不會出現像曠野之息中每個神廟都能靠飛彈通過的情況了。)

       在劇情中,與國王和左右大臣和其他王國居民的對話中,一開始都非常擔心公主,不忍心不放心讓公主參加戰鬥,但都是轉念一想,讓公主參加戰鬥,獨立面對自己的命運並非壞事。雖然並非主要討論的議題,但確實展現了從不獨立到女性獨立的思想轉變。而這樣的議題討論和展現是非常順滑而自然的,而不是刻意在角色邊上標註“這是個性少數羣體”一樣既無前因後果,也沒有說服力。

       綜上所述,<塞爾達傳說:智慧的再現>是一個優秀的,沒有SBI公司干擾的,自然而非商業化的,發自心底的優秀的遊戲促進DEI的例子。如果更多的遊戲公司是使用這樣的方式促進遊戲DEI,遊戲社區就不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對和抗議。

       你如何看待遊戲DEI呢?

       寫作不易,煩請點個贊點個電池謝謝喵。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