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W輸出,165W輸入?!極客專屬,“平民”勿入 酷態科15號 Ultra

省流:399元,20000mAh,有屏幕,2C+1A,三口輸出210W,兩口輸入165W

聲明:我是那個平民,我確實用不上210W高功率

之前我體驗了酷態科6號 6000mAh+55W,作爲City Walk,確實驚豔到我了,酷態科就喜歡整這種細分領域的產品。極客態度,我很喜歡。

這次搞了一臺15號 Ultra也是細分領域的產品,不過和超級小的6號正好相反,20000mAh+210W超級功率,說實話,我一開始都沒看懂這東西……

體驗了一段時間發現這東西強是真的強,但是類似我這樣的一般人用不到,還是15號的SE版本更合適我

外觀還是酷態科一貫的設計語言,亮黑色的正面,光感很不錯。一塊兒TFT屏幕隱於其中。

這個屏幕中看還中用,當前電量剩餘(百分比顯示),C1和C2口實時功率(倆口可以同時看),電壓電流還有協議也可以看。甚至還計算有剩餘時間,讓人做好預判。

但是很這事很抽象的地方在於,後面會做涓流充電,時間反而增加。一開始“說好”30分鐘,還剩10分鐘的時候,功率下降,突然變成了20分鐘充滿。希望一下就破滅了

兩側是ABS做了磨砂,從實用角度出發這個設計不錯,拿起來的時候更好使勁(這東西不輕嘞),而且磨砂合集不沾指紋,對潔癖愛好者很有價值。

底部做了防滑條紋。

還有一個可上飛機的標識,這玩意兒上飛機確實有點強。

接口方面,充電寶是倆C口和一個A口組成,C1支持雙向140W,C2支持65W輸入和90W輸出。A口只有33W。

每次充電優先選C1,這個很重要。

雙口充電

這次15U有一個緊急功能,雙口自充。可以用兩個頭子一起充電(一般是100W+65W最好,其實倆頭子支持PD,加起來一共大於90W就行)。可以達到165W自充。這個功能我覺得對普通用戶意義並不大,更多是緊急情況下,比如你還有10分鐘就出門了,但是這時候手機快沒電了,你慌不慌?

如果這10分鐘可以讓20000mAh充電寶充電30%呢?你還慌嗎?哈哈哈

順帶一提,如果觸發了雙口快充會激活酷態科的充電動畫。

出街選誰?

15U的重量和體積在20000mAh充電寶裏面算重的了(590克),其實可以做到更薄,但是功耗放在這裏。

如果出門揹包是小三角包的話,我會選擇酷態科的6號。因爲裝15U直接塞滿了……(解決一下回程的續航焦慮其實就夠了)

如果是大揹包的話,我會考慮15U。

手機充電

比較遺憾,我是IQOO12,做不到很高的功率,借了一臺K50U,可以直接激活小米6A的120W,不過實際跑是在80W。

建議買之前,最好看下自己的手機支持到什麼程度。如果低於65W,建議考慮其他更便宜的充電寶。

單向充電

單向充放電可以長按2秒下面的按鍵進行調整。

說實話,我沒理解這個單向充電的意義是啥?可能是怕熊孩子吧

其實不是的!是防止逆天設備給充電寶充電!沒想到吧~

筆記本充電

15U可以支持140W單口充放電,三口可以一起輸出到210W。

最高支持140W給筆記本充電,實際上這事只能16吋的MacbookPro才能做到,我試了一下我的YOGA Pro14s,直接可以懟着雙烤整。

直接能頂到100W。

總結

總結一下吧,體驗完就更明確了:15U不是給普通玩家設計的。

需求能適配20000mAh+超級快充,除了極客,可能就是“出差精英”了。

出門之前時間不夠,就拿個100W+65W的頭子雙口自充,緊急補個電。在飛機上給電腦和手機同時充電。落地就是滿電開始參加會議。

從定位上來說是彌補15號標準版和20號大塊頭之間的一個空缺。只是這個空缺實在太細分了,導致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個產品。其實我一開始也不能理解……

所以如果你要是需要充電寶的話,我推薦15號的SE版本,65W足夠用了。

酷態科最強的地方其實不是最高充電多快,而是充電兼容性最好,兼容很多家的快充,即使UFCS這種新推出的充電協議,酷態科也可以第一時間跟上。通用性是充電寶最大的價值,沒有之一。你也不想100W充電速度,你手機只能18W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