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裁判5》:無聊的遊戲千千萬,能讓我睡着的遊戲卻是獨一份

【本篇評測略有劇透,請酌情閱讀】

本期測評遊戲《逆轉裁判5》相關文章導讀:

《逆轉裁判123成步堂精選集》評測:《逆轉裁判》:奇蹟的逆轉與回味無窮的感動

《逆轉裁判4》評測:《逆轉裁判4》:有機會超越神作的,或許只有它自己

《幽靈詭計》評測:《幽靈詭計》:世不二出的文字AVG遊戲奇蹟

引言

在經歷了《逆轉裁判4》所帶來的驚喜與滿足之後,我並沒能想到,緊隨其後的《逆轉裁判5》同樣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體驗——只不過這個體驗實在稱不上美好。

我並非是一位沒有耐心的玩家,畢竟我鑽研了上千小時的遊戲都有好幾款。我也並非是不喜歡文字AVG,不然我也不會寫下這麼多長篇評測、通關這麼多同類遊戲。但是,《逆轉裁判5》真的令我昏昏欲睡,讓我第一次在文字AVG遊戲中體驗到了煎熬。

這部作品敘事混亂、節奏拖沓、玩法乏善可陳、人物也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設定,更不用說本就被人所詬病的案件邏輯了。在一番坐牢式地遊玩過後,我認爲《逆轉裁判5》被稱作系列最差,確實也是實至名歸

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艱難地在昏睡與清醒的循環之中通關了這部作品,而我寫下這篇文章,也是想簡單聊下我對這部作品更爲深入的看法。

一、《逆轉裁判5》爲何擁有讓人昏睡的魔力?

從助眠的角度來看的話,《逆轉裁判5》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神作,因爲除非我是一覺睡醒就啓動這個遊戲,否則我總能在遊戲啓動的十數分鐘之內進入昏昏欲睡的狀態。而由於《逆轉裁判5》的助眠效果實在有些好得過了頭,以至於我甚至在懷疑是不是我自己遊玩時確實太累了,或者我確實當時狀態不佳。但在我多輪驗證之後也終於發現,有此等神奇魔力的遊戲,我實在也找不出第二份了。

那麼,爲何《逆轉裁判5》在遊玩體驗上會與之前的系列作品有着如此之大的差異呢?

我最開始認爲,或許是遊玩了太多作《逆轉裁判》,所以我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審美疲勞的階段,玩法的重複性導致了新奇感的降低,進而使得我遊玩這部作品所獲得的樂趣大幅下滑。

但如果再仔細想一下的話便會發現,這顯然並不能完全解釋這部作品所造成的怪異昏睡效果,因爲我在遊玩《逆轉裁判4》時依然能夠興致勃勃,遠不至於會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便如此厭倦它的續作。所以實際上,《逆轉裁判5》的問題並不應當只用“審美疲勞”的原因來解釋

在我個人看來,《逆轉裁判5》的昏睡魔力,要“歸功”於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在於羣像化敘事水平的顯著退步,而這個退步也分爲兩個方向:其一是人物特色行爲變成了單純只是爲了套用人設,而遠非此前那般寥寥幾筆便完成的鮮明個性展現,其二則是創作者自以爲幽默感極強的對話實則卻毫無笑點可言,除了增加本就冗長枯燥的劇本量且讓遊戲節奏更加拖沓以外,可謂毫無助益。關於這方面的討論讓我們留到本文的第三部分再詳細展開

第二個方面則是在劇情懸念的設計以及反轉處理上,遊戲平庸的案件本身便沒有什麼出彩之出,再加之劇情整體過於平淡,每個案件基本都缺少伏筆的埋設與回收,以至於缺乏了太多劇情反轉所帶來的激情與高潮。唯有在第五案(也就是最終一案),在串聯起之前數個案件的前提下,才讓劇情多少擁有了一些懸念,但相較於前面幾部作品中有着大量伏筆的案件而言,顯然還是太過平庸。關於這方面的討論讓我們留到本文的第四部分再詳細展開

該說不說,黑鎖這個設計確實出色,可惜只用了一次

第三個方面源自於遊戲對大量無意義且冗長的轉場的濫用,這方面的問題其實更像是前兩個方面問題的綜合呈現:因爲劇情本身就缺乏懸念,所以每次有人在法庭上喊出“意想不到”的“異議”後,會因爲缺少懸念與情緒的鋪墊,使得給到每個人驚訝表情的特寫顯得違和且漫長,而且一個案子中往往還會多次出現這種“超級大轉折”式的過場,讓這種本該氣勢恢宏、激情逆轉的大殺招反過來加深了遊戲拖沓的節奏。

從以上三個方面,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出,《逆轉裁判5》之所以擁有能夠讓人快速進入昏睡狀態的魔力,更多還是因爲在劇情較爲平淡的情況下,依然試圖沿用之前系列作品的制勝法寶——但很明顯的是,山崎剛在最開始接觸巧舟鮮明的創作風格時,並沒能展現出絕佳的契合度,反而讓成功的祕訣變成了更拖後腿的糟粕。

雖說我覺得《逆轉裁判5》出現這種情況,也並不能單純地怪罪於製作人,但遊戲的實際體驗也並不會說謊,這些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令人昏昏欲睡的劇情,令這部作品與前作相比顯得格外割裂且混亂,實在很難讓人給出偏正向的評價。

二、或許,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一些亮點

不過,再更多地展開我的攻擊力之前,我還是想說說《逆轉裁判5》的進步之處。因爲正像我在前言中所寫的那樣,雖然這部作品存在爲數不少的問題,但它也絕非毫無亮點。作爲大刀闊斧地變更了製作人且改變了遊戲整體風格的一部作品,難免也會承受一些轉變所帶來的陣痛。所以批評歸批評,在評測裏補充一些遊戲本身確實存在的亮點也同樣是有必要的。

遊戲最值得肯定的一點便是穿插於故事之中的配音動畫。

跟御劍的對手戲很不錯,可惜就一小段

相比於之前只有純粹文本演出的《逆轉裁判》系列作品,本作最突出的進步便是引入了爲數不少經過配音的動畫(中文也同樣有單獨配音演員配音)。這些動畫對於遊戲整體表現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它可以做到更爲言簡意賅地交待案件或故事發生的背景,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側面展露事件相關人員的情緒和心態,讓轉場更絲滑的同時,傳達出更多信息或是營造更多的懸念。

而除了配音動畫以外,《逆轉裁判5》的整體遊戲風格也做出了轉變,從此前更偏於卡通動畫的2D平面風格,轉變到了略爲偏向寫實些的3D立體風格。這同樣能算是一個不錯的嘗試與突破,或許不少老玩家在最開始時接觸全新風格時會覺得有些彆扭,但在逐漸適應了全新的畫風后,也確實能夠感受到全新3D建模對遊戲整體體驗的拉昇(譬如說,它能在讓劇情轉場表現力更加豐富的同時,還使得角色的表情與動作也更爲生動和流暢)。

此外,如果將《逆轉裁判5》追加的特別篇也視作這款遊戲的一部分的話,那麼特別篇多少也起到了一些彌補的作用。特別篇在案件整體的質量上更加出色,並且綾裏春美的迴歸(已經長成一個可愛的大姑娘了)也讓老玩家頗感欣慰。因此,雖然它依然存在前後文提到的相關問題,但整體上的觀感確實要比本篇好上太多了。

最後,心音全新的“心理疏導系統”,以及逆轉思維時依靠多次選擇實現最終破局的高潮環節,也算是還不錯的玩法設計。

以上這些要素的引入讓《逆轉裁判5》同前面四部作品有了頗爲鮮明的區分,是整個系列轉型過程中不錯的亮點,特別篇憑藉成步堂三部曲的情懷也獲得了一定的加分。但,除了這幾處非核心的遊戲內容可以算作亮點,這部作品其餘部分所留下的,便只有遺憾了。

三、人物塑造的崩盤

我最不滿意《逆轉裁判5》的一點,便是其堪稱災難的人物塑造——無論是主要角色的塑造,還是系列一向來拿手的羣像塑造,都只能稱之爲失敗。

先說三位主要角色。

目前steam上推出的、可供玩家遊玩的版本完整的名字是《逆轉裁判456王泥喜精選集》,那麼按理來說,組成這個精選集的三部作品的主角都應當是王泥喜法介。

但實際上,在《逆轉裁判4》當中,本應接班成步堂的王泥喜就被智多近妖的成步堂搶走了太多的戲份,而在《逆轉裁判5》裏,這個情況則更爲嚴重:不僅成步堂再一次作爲辯護律師站上了法庭,事務所的新律師希月心音小姐姐也一樣全程參與了諸多案件

而且與其說這部作品講述了王泥喜真正成爲能夠獨當一面的律師的經歷,不如說是它是心音擺脫過去桎梏、真正成爲法律界耀眼新星的歷程。因爲不僅故事中最重要的案件與心音密切相關,法庭上最顯眼的能力也同樣是心音的“心理疏導”,甚至於在我通關《逆轉裁判5》之後,對於王泥喜的印象也僅停留在聲音很大的“沒有問題”以及他對心音清白的質疑上了。

換言之便是,作爲王泥喜精選集中的一部作品,《逆轉裁判5》對王泥喜的塑造卻近乎寥寥,可謂是讓他徹底成爲了工具人。

那麼,在王泥喜塑造極少的情況下,另外兩位主角的表現又如何呢?

很遺憾,或許只有心音的成長稱得上是合格。因爲你很難想象,那個在《逆轉裁判4》裏遊刃有餘地掌控全局,並通過巧妙的設計讓王泥喜在獲得成長的同時替自己洗刷了冤屈的成步堂,在這部作品裏再一次退化成了“流汗黃豆”式的究極小白律師,前後的表現反差屬實令人咋舌。

雖然說,我確實非常理解成步堂之於《逆轉裁判》系列的重要性,不讓成步堂在《逆轉裁判5》裏出場的話,不僅系列粉絲們會有不小的意見,作品本身的劇情也確實會不好處理。但如此這般前後差異巨大的人設崩盤,依然是應當批評的——既然成步堂的戲份如此重要,爲什麼在這部作品裏塑造得如此崩壞呢?

唯一值得欣慰的或許便是,希月心音在這部作品裏的成長弧線是直觀且順滑的,甚至也可以說,《逆轉裁判5》的主角實質上便是這位樂觀積極卻又有些冒失的新人律師。可惜的是,即便心音的塑造已經算得上是“鶴立雞羣”了,但相較於之前作品那些性格張揚且鮮明的角色,她的表現依舊顯得平庸,很難給玩家們留下太過深刻的回憶(對比第四部作品對美貫的塑造就會顯得非常明顯)。

那麼,在主要角色塑造失敗的情況下,系列作品一向來引以爲傲且好評如潮的羣像化塑造,又是在哪裏出了問題呢?

造成這一現象的緣由倒也並不難推測,私以爲,很大程度上是製作人只是試圖單純地模仿這種角色塑造方式,而並沒有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這些角色身上,進而使得這些角色的個性表面上看似鮮明,實際上卻空有其表。而製作人爲了彌補這種塑造力度的不足,又選擇增加了這些個性動作的出現頻率,卻弄巧成拙,讓本就枯燥無趣的“個性”更加突出。

檢察官也是如此

舉兩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一位是第一個案子的真兇柴旦基器仁(玩了個拆彈機器人的諧音梗),遊戲爲了突出這位拆彈專家的特性,將他設定成了一位必須依靠打字輸出才能對話的角色,然而這種對話形式因爲本質上就沒有幽默感的文本而顯得非常無趣,反倒增加了更多無聊的轉場動畫,讓劇情變得更加拖沓。

另一位則是倒數第二案的委託人星成太陽,在設定上他是一位將不可能化爲了可能的傳奇航天英雄(同時卻也因爲那次奇蹟般的事件患上了心理障礙,在很多時候會自我懷疑),而他的招牌動作便是一聲超長的嘆息和化身宇宙飛船昇天的動作——而這兩個動作除了能硬拖時間之外,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那一聲超長時間的長嘆更是能讓本就昏昏欲睡的玩家直接安詳地閉上雙眼。

顯然,《逆轉裁判5》的羣像化塑造是失敗的,充斥於遊戲中的大量重複枯燥無意義的“特色”動作以及冗長且毫無幽默感的“特色”對白,絕對也是讓人昏睡的一大禍首。而也正因如此,我全程遊玩下來,並沒能記住任何一個證人的特徵,關於《逆轉裁判5》的記憶,也僅剩下混亂與疲憊。

四、平庸的案件與混亂的敘事線

在人物塑造近乎全面潰敗的情況下,《逆轉裁判5》的案件設計與敘事水準又能否拉回一些評分呢?

很遺憾,平庸的案件與混亂的敘事能夠不拖後腿便該謝天謝地了。

《逆轉裁判5》的敘事線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混亂。這部作品的五個案件(或許還可以加上特別篇,因爲玩家一般都是按順序遊玩的)發生的順序並不是時間推進的,第一個案子的準確發生節點是在第四案第一次庭審和第二次庭審之間,而特別篇的時間節點則應當是在第二案和第三案之間

這樣的敘事順序會帶來兩個很明顯的問題:第一個問題便是因爲遊戲的劇情跨度特別大,當玩家推進到第四案時,對第一個案子的記憶其實早已模糊了,從而使得第四個案子的敘事本身便是割裂的;第二個問題則更嚴重,太過散亂的敘事很容易讓玩家產生各種倒錯的違和感,譬如說,當第一案的真兇在第四案的第一次庭審裏“堂而皇之”地站上證人席時,玩家會產生一種荒唐的感覺,進而讓整個故事的邏輯顯得漏洞百出,從整體觀感上來說,實在很難給玩家們留下太好的印象。

而除了混亂的插敘和倒敘手法以外,《逆轉裁判5》也並沒有採用太多值得說道的敘事技巧,它並沒有設計太多的敘事性詭計,也沒有多線齊頭並進分別講述三位主角不同視角下的故事。在理成一條亂麻的時間線中,玩家所能感受到的,也唯有敘事節奏與邏輯的混亂不堪。

更何況,《逆轉裁判5》的幾個案件在設計上也難稱優秀,系列一向來被玩家們所詬病的案件邏輯問題在這部作品裏依然沒能得到改善。而整個大故事背景下所謂的“司法黑暗時代”更是貽笑大方,草率的定罪、荒謬的論證,即便是在不需要講究太多合理性的虛擬世界中,這樣不負責任的故事背景,依然是無法令人滿意的。

最後一點則是,這部全程鮮少有配音的作品,搭配上了超長段枯燥無聊的對話文字,卻缺少了前作和續作都擁有的互動玩法(比如心靈枷鎖、技術偵查等小遊戲),雖有心音的心理疏導作爲補充替代,但整體上而言遊戲的互動玩法依然顯得匱乏,這無疑進一步加重了遊戲的無趣感。

五、結語——但至少,我依然還能玩到《逆轉裁判》

我對《逆轉裁判5》並不滿意,我很難想象這是那個曾讓我廢寢忘食通宵爆肝後沉浸其中久久無法釋懷的作品的續作,我也沒有預見到在《逆轉裁判4》的小高潮之後,迎來的卻是冗長且枯燥的昏睡之旅。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依然想道一聲感謝,因爲巧舟與山崎剛依然在努力,他們沒有讓那個屬於成步堂龍一和《逆轉裁判》的故事就此折戟沉沙。事實上,在遊戲的很多內容呈現上,是能夠看得出製作組想要努力呈現的方向的,儘管最後結果不盡人意。

而《逆轉裁判5》作爲山崎剛接手巧舟後的第一部系列正傳作品,這種轉型的陣痛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王泥喜的故事本身多少就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巧舟在推出《逆轉裁判4》之前,或許都沒有想好故事的方向,山崎剛最後不僅將故事完結了,還在《逆轉裁判6》中交出了一個尚可的答卷,這本身便已經值得肯定了。

《逆轉裁判5》不是一部合格的續作,但當我終於來到故事落幕的時刻,我依然留下了一聲嘆息:這個曾讓我魂牽夢縈的系列,終於是隻剩下最後的篇章了,畢竟,遙遙無期的《逆轉裁判7》或許真的會就此在質量和銷量的迷茫中陷入難以擺脫的困境了,即便我還尚未體驗《大逆轉裁判》以及即將到來的《逆轉檢察官》,我所能夠遊玩的逆轉系列作品也所剩無幾了。

但我仍然期望有一天,《逆轉裁判》的新作可以讓我重拾久違的感動。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