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裁判5》:无聊的游戏千千万,能让我睡着的游戏却是独一份

【本篇评测略有剧透,请酌情阅读】

本期测评游戏《逆转裁判5》相关文章导读:

《逆转裁判123成步堂精选集》评测:《逆转裁判》:奇迹的逆转与回味无穷的感动

《逆转裁判4》评测:《逆转裁判4》:有机会超越神作的,或许只有它自己

《幽灵诡计》评测:《幽灵诡计》:世不二出的文字AVG游戏奇迹

引言

在经历了《逆转裁判4》所带来的惊喜与满足之后,我并没能想到,紧随其后的《逆转裁判5》同样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体验——只不过这个体验实在称不上美好。

我并非是一位没有耐心的玩家,毕竟我钻研了上千小时的游戏都有好几款。我也并非是不喜欢文字AVG,不然我也不会写下这么多长篇评测、通关这么多同类游戏。但是,《逆转裁判5》真的令我昏昏欲睡,让我第一次在文字AVG游戏中体验到了煎熬。

这部作品叙事混乱、节奏拖沓、玩法乏善可陈、人物也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设定,更不用说本就被人所诟病的案件逻辑了。在一番坐牢式地游玩过后,我认为《逆转裁判5》被称作系列最差,确实也是实至名归

无论如何,我还是非常艰难地在昏睡与清醒的循环之中通关了这部作品,而我写下这篇文章,也是想简单聊下我对这部作品更为深入的看法。

一、《逆转裁判5》为何拥有让人昏睡的魔力?

从助眠的角度来看的话,《逆转裁判5》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神作,因为除非我是一觉睡醒就启动这个游戏,否则我总能在游戏启动的十数分钟之内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而由于《逆转裁判5》的助眠效果实在有些好得过了头,以至于我甚至在怀疑是不是我自己游玩时确实太累了,或者我确实当时状态不佳。但在我多轮验证之后也终于发现,有此等神奇魔力的游戏,我实在也找不出第二份了。

那么,为何《逆转裁判5》在游玩体验上会与之前的系列作品有着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我最开始认为,或许是游玩了太多作《逆转裁判》,所以我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审美疲劳的阶段,玩法的重复性导致了新奇感的降低,进而使得我游玩这部作品所获得的乐趣大幅下滑。

但如果再仔细想一下的话便会发现,这显然并不能完全解释这部作品所造成的怪异昏睡效果,因为我在游玩《逆转裁判4》时依然能够兴致勃勃,远不至于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便如此厌倦它的续作。所以实际上,《逆转裁判5》的问题并不应当只用“审美疲劳”的原因来解释

在我个人看来,《逆转裁判5》的昏睡魔力,要“归功”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在于群像化叙事水平的显著退步,而这个退步也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人物特色行为变成了单纯只是为了套用人设,而远非此前那般寥寥几笔便完成的鲜明个性展现,其二则是创作者自以为幽默感极强的对话实则却毫无笑点可言,除了增加本就冗长枯燥的剧本量且让游戏节奏更加拖沓以外,可谓毫无助益。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让我们留到本文的第三部分再详细展开

第二个方面则是在剧情悬念的设计以及反转处理上,游戏平庸的案件本身便没有什么出彩之出,再加之剧情整体过于平淡,每个案件基本都缺少伏笔的埋设与回收,以至于缺乏了太多剧情反转所带来的激情与高潮。唯有在第五案(也就是最终一案),在串联起之前数个案件的前提下,才让剧情多少拥有了一些悬念,但相较于前面几部作品中有着大量伏笔的案件而言,显然还是太过平庸。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让我们留到本文的第四部分再详细展开

该说不说,黑锁这个设计确实出色,可惜只用了一次

第三个方面源自于游戏对大量无意义且冗长的转场的滥用,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更像是前两个方面问题的综合呈现:因为剧情本身就缺乏悬念,所以每次有人在法庭上喊出“意想不到”的“异议”后,会因为缺少悬念与情绪的铺垫,使得给到每个人惊讶表情的特写显得违和且漫长,而且一个案子中往往还会多次出现这种“超级大转折”式的过场,让这种本该气势恢宏、激情逆转的大杀招反过来加深了游戏拖沓的节奏。

从以上三个方面,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出,《逆转裁判5》之所以拥有能够让人快速进入昏睡状态的魔力,更多还是因为在剧情较为平淡的情况下,依然试图沿用之前系列作品的制胜法宝——但很明显的是,山崎刚在最开始接触巧舟鲜明的创作风格时,并没能展现出绝佳的契合度,反而让成功的秘诀变成了更拖后腿的糟粕。

虽说我觉得《逆转裁判5》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能单纯地怪罪于制作人,但游戏的实际体验也并不会说谎,这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令人昏昏欲睡的剧情,令这部作品与前作相比显得格外割裂且混乱,实在很难让人给出偏正向的评价。

二、或许,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亮点

不过,再更多地展开我的攻击力之前,我还是想说说《逆转裁判5》的进步之处。因为正像我在前言中所写的那样,虽然这部作品存在为数不少的问题,但它也绝非毫无亮点。作为大刀阔斧地变更了制作人且改变了游戏整体风格的一部作品,难免也会承受一些转变所带来的阵痛。所以批评归批评,在评测里补充一些游戏本身确实存在的亮点也同样是有必要的。

游戏最值得肯定的一点便是穿插于故事之中的配音动画。

跟御剑的对手戏很不错,可惜就一小段

相比于之前只有纯粹文本演出的《逆转裁判》系列作品,本作最突出的进步便是引入了为数不少经过配音的动画(中文也同样有单独配音演员配音)。这些动画对于游戏整体表现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它可以做到更为言简意赅地交待案件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侧面展露事件相关人员的情绪和心态,让转场更丝滑的同时,传达出更多信息或是营造更多的悬念。

而除了配音动画以外,《逆转裁判5》的整体游戏风格也做出了转变,从此前更偏于卡通动画的2D平面风格,转变到了略为偏向写实些的3D立体风格。这同样能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与突破,或许不少老玩家在最开始时接触全新风格时会觉得有些别扭,但在逐渐适应了全新的画风后,也确实能够感受到全新3D建模对游戏整体体验的拉升(譬如说,它能在让剧情转场表现力更加丰富的同时,还使得角色的表情与动作也更为生动和流畅)。

此外,如果将《逆转裁判5》追加的特别篇也视作这款游戏的一部分的话,那么特别篇多少也起到了一些弥补的作用。特别篇在案件整体的质量上更加出色,并且绫里春美的回归(已经长成一个可爱的大姑娘了)也让老玩家颇感欣慰。因此,虽然它依然存在前后文提到的相关问题,但整体上的观感确实要比本篇好上太多了。

最后,心音全新的“心理疏导系统”,以及逆转思维时依靠多次选择实现最终破局的高潮环节,也算是还不错的玩法设计。

以上这些要素的引入让《逆转裁判5》同前面四部作品有了颇为鲜明的区分,是整个系列转型过程中不错的亮点,特别篇凭借成步堂三部曲的情怀也获得了一定的加分。但,除了这几处非核心的游戏内容可以算作亮点,这部作品其余部分所留下的,便只有遗憾了。

三、人物塑造的崩盘

我最不满意《逆转裁判5》的一点,便是其堪称灾难的人物塑造——无论是主要角色的塑造,还是系列一向来拿手的群像塑造,都只能称之为失败。

先说三位主要角色。

目前steam上推出的、可供玩家游玩的版本完整的名字是《逆转裁判456王泥喜精选集》,那么按理来说,组成这个精选集的三部作品的主角都应当是王泥喜法介。

但实际上,在《逆转裁判4》当中,本应接班成步堂的王泥喜就被智多近妖的成步堂抢走了太多的戏份,而在《逆转裁判5》里,这个情况则更为严重:不仅成步堂再一次作为辩护律师站上了法庭,事务所的新律师希月心音小姐姐也一样全程参与了诸多案件

而且与其说这部作品讲述了王泥喜真正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律师的经历,不如说是它是心音摆脱过去桎梏、真正成为法律界耀眼新星的历程。因为不仅故事中最重要的案件与心音密切相关,法庭上最显眼的能力也同样是心音的“心理疏导”,甚至于在我通关《逆转裁判5》之后,对于王泥喜的印象也仅停留在声音很大的“没有问题”以及他对心音清白的质疑上了。

换言之便是,作为王泥喜精选集中的一部作品,《逆转裁判5》对王泥喜的塑造却近乎寥寥,可谓是让他彻底成为了工具人。

那么,在王泥喜塑造极少的情况下,另外两位主角的表现又如何呢?

很遗憾,或许只有心音的成长称得上是合格。因为你很难想象,那个在《逆转裁判4》里游刃有余地掌控全局,并通过巧妙的设计让王泥喜在获得成长的同时替自己洗刷了冤屈的成步堂,在这部作品里再一次退化成了“流汗黄豆”式的究极小白律师,前后的表现反差属实令人咋舌。

虽然说,我确实非常理解成步堂之于《逆转裁判》系列的重要性,不让成步堂在《逆转裁判5》里出场的话,不仅系列粉丝们会有不小的意见,作品本身的剧情也确实会不好处理。但如此这般前后差异巨大的人设崩盘,依然是应当批评的——既然成步堂的戏份如此重要,为什么在这部作品里塑造得如此崩坏呢?

唯一值得欣慰的或许便是,希月心音在这部作品里的成长弧线是直观且顺滑的,甚至也可以说,《逆转裁判5》的主角实质上便是这位乐观积极却又有些冒失的新人律师。可惜的是,即便心音的塑造已经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但相较于之前作品那些性格张扬且鲜明的角色,她的表现依旧显得平庸,很难给玩家们留下太过深刻的回忆(对比第四部作品对美贯的塑造就会显得非常明显)。

那么,在主要角色塑造失败的情况下,系列作品一向来引以为傲且好评如潮的群像化塑造,又是在哪里出了问题呢?

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倒也并不难推测,私以为,很大程度上是制作人只是试图单纯地模仿这种角色塑造方式,而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这些角色身上,进而使得这些角色的个性表面上看似鲜明,实际上却空有其表。而制作人为了弥补这种塑造力度的不足,又选择增加了这些个性动作的出现频率,却弄巧成拙,让本就枯燥无趣的“个性”更加突出。

检察官也是如此

举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一位是第一个案子的真凶柴旦基器仁(玩了个拆弹机器人的谐音梗),游戏为了突出这位拆弹专家的特性,将他设定成了一位必须依靠打字输出才能对话的角色,然而这种对话形式因为本质上就没有幽默感的文本而显得非常无趣,反倒增加了更多无聊的转场动画,让剧情变得更加拖沓。

另一位则是倒数第二案的委托人星成太阳,在设定上他是一位将不可能化为了可能的传奇航天英雄(同时却也因为那次奇迹般的事件患上了心理障碍,在很多时候会自我怀疑),而他的招牌动作便是一声超长的叹息和化身宇宙飞船升天的动作——而这两个动作除了能硬拖时间之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甚至那一声超长时间的长叹更是能让本就昏昏欲睡的玩家直接安详地闭上双眼。

显然,《逆转裁判5》的群像化塑造是失败的,充斥于游戏中的大量重复枯燥无意义的“特色”动作以及冗长且毫无幽默感的“特色”对白,绝对也是让人昏睡的一大祸首。而也正因如此,我全程游玩下来,并没能记住任何一个证人的特征,关于《逆转裁判5》的记忆,也仅剩下混乱与疲惫。

四、平庸的案件与混乱的叙事线

在人物塑造近乎全面溃败的情况下,《逆转裁判5》的案件设计与叙事水准又能否拉回一些评分呢?

很遗憾,平庸的案件与混乱的叙事能够不拖后腿便该谢天谢地了。

《逆转裁判5》的叙事线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混乱。这部作品的五个案件(或许还可以加上特别篇,因为玩家一般都是按顺序游玩的)发生的顺序并不是时间推进的,第一个案子的准确发生节点是在第四案第一次庭审和第二次庭审之间,而特别篇的时间节点则应当是在第二案和第三案之间

这样的叙事顺序会带来两个很明显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便是因为游戏的剧情跨度特别大,当玩家推进到第四案时,对第一个案子的记忆其实早已模糊了,从而使得第四个案子的叙事本身便是割裂的;第二个问题则更严重,太过散乱的叙事很容易让玩家产生各种倒错的违和感,譬如说,当第一案的真凶在第四案的第一次庭审里“堂而皇之”地站上证人席时,玩家会产生一种荒唐的感觉,进而让整个故事的逻辑显得漏洞百出,从整体观感上来说,实在很难给玩家们留下太好的印象。

而除了混乱的插叙和倒叙手法以外,《逆转裁判5》也并没有采用太多值得说道的叙事技巧,它并没有设计太多的叙事性诡计,也没有多线齐头并进分别讲述三位主角不同视角下的故事。在理成一条乱麻的时间线中,玩家所能感受到的,也唯有叙事节奏与逻辑的混乱不堪。

更何况,《逆转裁判5》的几个案件在设计上也难称优秀,系列一向来被玩家们所诟病的案件逻辑问题在这部作品里依然没能得到改善。而整个大故事背景下所谓的“司法黑暗时代”更是贻笑大方,草率的定罪、荒谬的论证,即便是在不需要讲究太多合理性的虚拟世界中,这样不负责任的故事背景,依然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最后一点则是,这部全程鲜少有配音的作品,搭配上了超长段枯燥无聊的对话文字,却缺少了前作和续作都拥有的互动玩法(比如心灵枷锁、技术侦查等小游戏),虽有心音的心理疏导作为补充替代,但整体上而言游戏的互动玩法依然显得匮乏,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游戏的无趣感。

五、结语——但至少,我依然还能玩到《逆转裁判》

我对《逆转裁判5》并不满意,我很难想象这是那个曾让我废寝忘食通宵爆肝后沉浸其中久久无法释怀的作品的续作,我也没有预见到在《逆转裁判4》的小高潮之后,迎来的却是冗长且枯燥的昏睡之旅。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依然想道一声感谢,因为巧舟与山崎刚依然在努力,他们没有让那个属于成步堂龙一和《逆转裁判》的故事就此折戟沉沙。事实上,在游戏的很多内容呈现上,是能够看得出制作组想要努力呈现的方向的,尽管最后结果不尽人意。

而《逆转裁判5》作为山崎刚接手巧舟后的第一部系列正传作品,这种转型的阵痛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王泥喜的故事本身多少就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巧舟在推出《逆转裁判4》之前,或许都没有想好故事的方向,山崎刚最后不仅将故事完结了,还在《逆转裁判6》中交出了一个尚可的答卷,这本身便已经值得肯定了。

《逆转裁判5》不是一部合格的续作,但当我终于来到故事落幕的时刻,我依然留下了一声叹息:这个曾让我魂牵梦萦的系列,终于是只剩下最后的篇章了,毕竟,遥遥无期的《逆转裁判7》或许真的会就此在质量和销量的迷茫中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了,即便我还尚未体验《大逆转裁判》以及即将到来的《逆转检察官》,我所能够游玩的逆转系列作品也所剩无几了。

但我仍然期望有一天,《逆转裁判》的新作可以让我重拾久违的感动。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