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ZEN5的銳龍9000系列已經發布一陣時間了,最高端的9950X已經進入秒沒階段......看來大家對ZEN5的銳龍性能還是非常認可的,尤其是頂級生產力,從ZEN3時代就沒有對手,如今是進一步奠定了銳龍的高端地位——那麼中低端呢?這次的晚發測試,就直接針尖對麥芒,9600X大戰14600K!
產品規格
其實這代R5 9600X從紙面規格上看,升級還是不小的,除了架構從ZEN4升級到ZEN5之外,最大的升級在於TDP功耗從105W大幅度降低到了65W,簡直是對散熱沒有任何要求了,功耗大幅降低的同時最高頻率也從5.3GHz提升到5.4GHz,畢竟這次工藝也從5nm升級到4nm了,就憑這點就值得表揚!
測試平臺
銳龍R5 9600X的包裝還是和首發的其他產品一樣,採用了比較小的包裝,不過這次雖然是65W TDP,但是並沒有提供原裝散熱器,不過這點功耗隨便撿個散熱器都能用,這點要比Intel划算多了!
作爲中端產品,當然就沒必要搭配太高端的主板了,華碩的TUF B650M Plus重炮手主板依然能打,X870主板定位高端,也得9月底纔出,而B650的升級B850和平替B840,更是要到年底年初去了,因此現階段B650仍然是AM5平臺的性價比選擇,尤其是重炮手上9950X也沒問題!
內存依然是金士頓Fury Beast加KC3000的組合,AM5平臺還有一個好處是不挑內存,DDR5 6000這種便宜大碗的內存就跑滿了,高也不過6200-6400,而Intel則要7200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性能,誰更持家不用多說了吧!
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上,這次是6大核對6+4湊數核的跑分之戰,不過這代9600X的單核性能完全超過了14600K,大概幅度在5%左右,多核心差距進一步縮小,如果146K關掉那湊數的4個小核,多核成績就沒這麼好看了。
溫度功耗則是完完全全的碾壓了,畢竟146K的TDP功耗差不多是9600X的兩倍,實際Package功耗則超出了兩倍,不經意間,連i5都要小200W了,真是灰燼之王啊......
遊戲性能方面完全無懸念,畢竟14600K如今不論是單核性能還是頻率上都不如9600X了,只有喫雞這種特別優化過的遊戲上尚能挽回一點顏面,其他遊戲只有被打的份,頂破天就是個五五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測試採用的Windows 11 23H2對ZEN5優化還有問題,新版24H2可提升ZEN5最高10%的性能,等24H2正式發佈之後我們再測測看。
總結
其實一張圖就可以殺死比賽了:
這是Intel自己官方公佈的“延保”CPU型號範圍。換句話說,以上這些CPU都有風險。雖然前陣子Intel打了129微碼補丁,不過硬件已經生產出來了,靠軟件的“修復”只能是苟延殘喘,並且從13、14代質量問題曝出以來,Intel拒絕承認問題、甩鍋給主板廠的傲慢態度也非常令人反感。更何況,今年Intel又雙叒叕要換接口,從LGA1700變成LGA1851,如今再選擇14代,CPU暴雷+主板淘汰,和AMD那邊一個AM4用足7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甚至十幾年前AM3的散熱器還能繼續用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