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頭
說來慚愧,2024年都快結束了,自詡爲極客玩家的我,纔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到NAS,曾經的我天真的以爲NAS不就是幾個陣列組成一個存儲池,給我的電腦擴容使用的嗎?
在電腦現存好幾T硬盤空間的情況下,沒有一絲絲存儲焦慮,根本沒有深入去了解過NAS產品,更不要說使用心得了。
機緣巧合,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小米關於NAS的一則需求調研,讓我重新燃起對NAS產品的好奇,並在幾個數碼平臺上搜索了一下相關信息,這不搜不要緊,一搜簡直就要了我的命,NAS簡直就是極客玩家的命中註定。
NAS的用途之我見
正如故事開頭所說,在我真正接觸到NAS之前,我一直高呼NAS就是僞需求!有這錢我買個4090不香嗎!但是等真正入手後,我才知道我錯的有多離譜。
1、數據中心——各種資料集中管理
對NAS來說,數據是萬物之始,不論NAS現在的功能有多豐富,應用有多先進,數據存儲一定是NAS的核心功能,沒有之一。
在沒有入手NAS前,我的數據分佈是東一塊西一塊的,有些在手機裏,有些在wps裏,有些在筆記本的舊硬盤裏,還有一些在網盤裏,一到關鍵時刻就找不着了,效率極低。而且一個不小心,數據還很容易丟失,壞道以後dg掃盤都掃不回來,或者被網盤給各種和諧。
入手NAS以後,它爲我提供了多種方案,來實現我的數據集中管理與快速檢索需求。
綠聯提供了基於手機、pc的跨平臺管理客戶端,通過這些客戶端,我可以指定電腦、手機中的資料實時同步,或定期備份到NAS裏。
我用的比較多的是備份功能,尤其是對工程類項目的冗餘備份。因爲綠聯雲備份功能支持多個版本的增量備份,意味着我可以在保留正本的同時,儘可能多的在NAS端創造副本。比如我今天修改了一個文件,備份到綠聯雲以後,過了幾天如果發現問題,我可以在綠聯雲的版本資源控制器裏找到當天的備份副本用於還原。
而同步功能也同樣很不錯,其支持雙向、僅上傳、僅下載三種策略,我在舊筆記本、常用電腦、辦公室電腦中都安裝了綠聯雲客戶端,實現了NAS和客戶端間的文件一致性。通過文件管理器應用,隨時隨地的跨越設備進行資料查閱、修改。
相比於PC端,手機端則更注重於相冊的備份,在開啓該功能後,即便是綠聯雲保持在後臺運行,依舊可以源源不斷的備份我手機中的照片到NAS裏。對於不同的用戶,不同的手機,綠聯雲會自動生產含設備名稱的文件夾,也不用擔心多設備下照片會串在一起。
資源一多,搜索會不會變得麻煩呢?並不會。綠聯雲內置了全局搜索功能,在選定可搜索範圍後,系統會定時建立搜索引擎,我們只需要搜索關鍵詞,就能找到NAS裏所有涉及到的資料,十分方便。而且對於搜索記錄,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保留備用。
2、網絡中心——我的網絡樞紐
綠聯最新的DXP系列私有云,包括我自己購買的DXP4800P,都擁有至少2.5G以上的網口,搭配NAS內的網絡橋接功能,可以將綠聯雲變身成爲一臺交換機甚至路由器來使用。
以旁路由爲例,綠聯私有云支持通過虛擬機或者docker安裝經典的開源路由項目——openwrt,並將該軟路由定義爲旁路由,任何網關指向openwrt旁路由的設備,都可以享受到openwrt內的各種服務,比如網絡優化、去廣告、windows激活、網易雲音樂解鎖等。
再比如網絡橋接模式,開啓後NAS搖身一變成爲了一箇中繼點,可以下接交換機或者PC電腦,實現更多設備的上網。
還有一種比較有意思的玩法,就是搭建虛擬網橋,這個模式下,綠聯內置的虛擬機功能搖身一變成爲了路由器可管理的設備,對我來說,不再需要單獨爲這些開發服務器設置網絡,節約了我大量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於coding。
不過在我們初次設置網絡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局域網內部,虛擬網橋會直接佔用一個網卡端口,而物理網橋則是將兩個網卡合併在一起成爲一個聚合口,無論那種方式,新建虛擬網橋沒問題,但是新建好後要等兩分鐘左右纔行。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不需要搭建網橋,虛擬機裏面的系統也是可以被路由器分配ip。
3、娛樂中心——觀影休閒兩不誤
影視娛樂需求,說實話在沒有買NAS前我是完全沒有的,基本上都是在微博或者抖音上看看片段,也從來沒有想過NAS裏可以實現怎麼多休閒娛樂的功能。因此這也是我買NAS的核心原因之一,在檢索了諸多NAS資料後,海報牆、小說庫、漫畫庫、影視庫等等,無疑讓我覺得存儲有了更有趣的價值,而後也入門了115、PT的坑,讓我尋找資源更加便捷。
綠聯私有云在娛樂方面提供了影視中心、音樂、相冊等工具,基本滿足了我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需求。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據說新版的綠聯私有云,沒有延續舊版本里包含的小說、有聲書等應用,所以在漫畫、小說這一塊依舊有欠缺。
先說說影視中心應用,在最新的一次更新裏,影視中心已經實現了幾乎所有流媒體格式的播放,包括HDR、杜比、4K硬解等等,尤其是針對Applte TV、IOS客戶端的升級,實現全平臺不論是PC客戶端,還是手機客戶端,都可以很好的播放我儲存在NAS裏的影視劇資源。
同樣的,影視中心是自帶海報牆的,而且設置方法也很簡單,選擇我通過下載工具下載後的文件夾就可以了。
海報牆的刮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The MovieDatabase網站提供的api來調取影視劇資料從而實現元數據的採集,另外一種就是使用綠聯影視中心內置的智能識別方案。通過我的體驗,The MovieDatabase的這種方案要更準確一點,不論是中文刮削還是英文刮削,體驗感都要好很多。內置的智能識別對流媒體資源的命名要求,相對還是會高一些,希望這一點以後可以優化,畢竟獲取API還是有一些技術要求的。
除了影視中心,我的核心需求還有音樂,綠聯雲內置的音樂應用可能比較方便的根據專輯、歌手、歌曲等信息檢索,並生成播放列表。遺憾的是現階段還不支持音樂共享,不過基於系統的定位,音樂共享功能應該很快就會上線。
相冊管理功能對我來說的需求不大,個人照片都是些截圖和工作內容,然後就是小姐姐了。不過相冊管理裏有一個AI功能倒是挺有意思的,除了模糊照片識別、人物識別、相似照片識別、敏感內容識別、ORC識別、場景識別外,還支持自定義訓練。我體驗了一下,指定了一個物體進行訓練,訓練完成以後,可以快速的把我相冊內的所有相關物體識別出來,這個就很方便了,可以讓我快速整理一系列照片並統一彙總到一個相簿中。
4、研發中心——我和我的極客之旅
既然自稱是一個極客,對NAS的性能和生產力肯定是有要求的。最基礎的就是虛擬機和docker功能,前者爲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開發環境,後者爲我提供了各種有趣的應用和開發工具。
目前綠聯的虛擬機驅動有點問題,在windows系統的優化上還需要加強,不過還早開發主要用的還是linux系統,所以體驗還是可以的。以我爲例,我安裝了ubuntu、centos、debian三款linux發行版系統,以滿足我項目在不同環境下的適配。另外還安裝了一臺三劍客的win10系統,用於訪問家裏的路由器等其它設備,偶爾也拿來迅雷下載些資源。
除了虛擬機,docker的玩法就顯得更加多樣化了,很多人可能對docker不理解,這個東西又叫容器化系統,簡單的理解就是各種安裝好應用的虛擬機,或者是手機商城裏的應用。通過一鍵部署的方式將別人開發的軟件在自己的NAS上使用。
尤其是8月份更新了docker compose的功能,這是繼羣暉、威聯通後,第一個對compose實現前端支持的成品NAS系統。我們可以通過docker的項目功能,填入網絡上分享的compose.yaml配置文件,實現docker應用的一鍵安裝。
另外綠聯還突出一個無腦安裝,就在於它的文件目錄體系和羣暉一模一樣,所以我們只要拿着羣暉的教程,直接套在綠聯私有云上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轉換、編輯,簡單無腦又高效,應用生態無形之中又擴大了。
綠聯私有云NAS怎麼選
最新一代的綠聯DXP系列,一共發佈了2盤位、4盤位、6盤位、8盤位一共9款新品。分別是綠聯DXP2800、DXP4800、DXP4800 Plus、DXP6800 Plus、DXP6800 Pro、DXP8800、DXP8800 Plus、DXP8800 Pro、DXP480T Plus;它們採用了英特爾最新嵌入式處理器,從N100、8505,再到1215U、1235U、1255U型號均有;網口配置從2.5G、雙萬兆再到雷電4均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選擇,我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挑選心得。
(一)家用級/個人用途
一般來說,家用級在2盤位、4盤位中選擇就可以了,因爲家用級數據存儲不會很多,4盤位做raid5的情況下,可以使用60T以上的存儲空間,相當於100個手機容量,足夠放下各類照片、視頻。
綠聯DXP2800:
新品中最基礎的版本,2*機械盤位,2*SSD盤位。CPU爲N100,32G內存,算是目前主流的配置,網卡上只有1個2.5G網卡,網絡玩法上會少一些。
綠聯DXP4800:
家用級中的主推產品,比DXP2800升級爲4機械盤位,網卡升級爲2個2.5G網卡,增加SD3.0卡槽,其它配置不變,應該是最適合家用的產品。
綠聯DXP4800 Plus:
DXP4800的升級款,網卡升級爲 萬兆+2.5G網口,可以實現千兆公網與萬兆局域網的組合,可玩性直接拉滿。CPU方面升級爲Inter 8505處理器,支持雙內存條,5核6線程,性能比N100提升很多。屬於家用級中,需要折騰NAS的用戶。
(二)極客/團隊/PT玩家
企業級的選擇,主要集中在6盤位和8盤位,這裏提到的PT玩家也是一樣,都是對海量存儲資源有要求。
綠聯DXP6800 Plus
搭配英特爾i3-1215處理器,除了CPU和盤位的升級,最核心的是增加了一個PCIe 4.0擴展槽,方面極客玩家增加額外的設備。
綠聯DXP6800 Pro
雙萬兆網口,增加2個TBT4雷電接口,不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都可以比得上真正的企業數據中心。其多接口的文件傳輸方式,將局域網內的傳輸速度提升到最大。此外,從DXP6800 Pro起,還增加了對8K影視的物理支持。
綠聯DXP8800:
對標DXP6800 Pro,增加了2個盤位,其它升級幾乎可以忽略。
綠聯DXP8800 Plus:
對標DXP8800,主要升級CPU,CPU從i3-1215,升級爲i5-1235,接口方面無變化。
綠聯DXP8800 Pro:
對標DXP8800 Plus,主要升級CPU,CPU從i5-1235,升級爲i7-1255,接口方面無變化。
(三)攝影/剪輯/美工/極客
綠聯DXP480T Plus
這是最特殊的一款,爲全閃NAS,支持4個M.2 Nvme SSD固態,搭配雷電4接口幾乎可以達到40Gbps的傳輸速度,但是實際上會受限硬盤的速度,適合對存儲空間需求不大,但是對桌搭、靜音、小巧、快速讀取的用戶使用,最合適的就是各類攝影大佬、剪輯大佬。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