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瞭解寄生蟲以及寄生蟲對人體的危害,尤其是南方一些地區對生肉生魚的喜愛,實際上寄生蟲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所以我準備開一個系列,詳細講講各類寄生蟲,今天先來寫寫蜱蟲
說到蜱蟲,很多人都會想到過去農村衛生條件不好的時候,遍地都是的蜱蟲/蟎蟲/蝨子之類的,現在雖然衛生條件好了,但是仍不能完全放鬆警惕。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賈斯汀比伯,當初就是因爲蜱蟲叮咬,患上了萊姆病,出現了一系列症狀,包括疲勞、關節疼痛和頭痛等。這使他不得不暫時遠離音樂事業
蜱蟲的學名叫壁蝨(tick),又名蜱,是專性吸血的有害節肢動物。俗稱草爬子、狗豆子。屬於蛛形綱,蟎亞綱,蜱蟎目,蜱總科。
壁蝨是自然界僅次於蚊子的疾病傳播者。一般棲息於森林、草原、荒漠地帶等草木茂盛處。
它們對汗臭和CO2很敏感,宿主有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鳥類,生存依賴吸食其他動物的血液,寄生於宿主的皮膚上,其中也包括人類。
蜱類呈全球性分佈,除南極洲外,從赤道至北極圈均有發現,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多,並能藉助寄主或載體擴散至世界各地。全世界已發現蜱類810餘種,中國約有110餘種。蜱除因吸血騷擾人、畜或造成動物貧血貧血外,又能引起局部組織損傷、肌肉麻痹,並傳播多種人類疾病。
蜱蟲能傳播疾病與它的發育生活史有關,蜱蟲一生會蛻皮兩次,從卵孵出時是三對腳的幼蜱期(larval stage),第一次脫皮後發育爲稚蜱期(nymphal stage),第二次脫皮後即爲成蜱期(adult stage)。在幼蜱、稚蜱、與成蜱之三期中每一期均需要吸一次血,故一生共吸血三次
三次吸血,一般意味着寄生三個宿主,三個宿主之間就會產生血液傳染,從而傳播疾病!
相對於吸血,蜱蟲會傳播幾種致命傳染病,這往往是蜱蟲宿主死亡的原因:
1.森林腦炎
森林腦炎是由森林腦炎病毒(RNA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傳播一般是全溝硬蜱
本病多見於森林地帶,流行於春、夏季節,病人常爲森林作業人員。森林腦炎病毒寄生於松鼠、野鼠等血液中,通過吸血昆蟲(蜱)叮咬傳播給人。
感染森林腦炎會出現一系列典型腦炎症狀
Ø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眩暈/神志不清
Ø腦膜刺激徵
Ø頸項強直→頸肩上肢肌肉癱瘓
Ø發熱:稽留熱常見,也有雙峯熱和弛張熱
2.萊姆病
這就是賈斯汀比伯得的那個萊姆病,它是一種由伯氏包柔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所引起,經硬蜱(tick)爲主要傳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臨牀表現爲慢性炎症性多系統損害,除慢性遊走性紅斑和關節炎外,還常伴有心臟損害和神經系統受累等症狀。
感染萊姆病,會有特徵性的症狀:
Ø皮膚病變:慢性遊走性紅斑
Ø神經系統:腦膜炎/腦炎/顱神經炎
Ø關節病變:關節滑膜炎類似於類風溼關節炎
Ø心臟病變:心肌炎/心包炎/房室傳導阻滯(心率失常)
3.Q熱
名字很呆萌,但是也是非常危險的烈性傳染病。
Q熱(Q Fever),亦稱寇熱,是由伯納特立克次體(Rickettsia burneti,Coxiella burneti)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傳染病。
伯納特立克次體
發病與地區高度相關,家畜是主要傳染源,次爲野齧齒動物,飛禽及爬蟲類動物。有些地區家畜感染率爲20~80%,受染動物外觀健康,而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胎盤、羊水中均含有Q熱立克次體。
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區都存在疫區,需要持續關注
Q熱立克次體由呼吸道粘膜進入人體。先在局部網狀內皮細胞內繁殖,然後入血形成立克次體血癥,患者會出現發熱/肌痛/乏力/盜汗,進而出現肺炎(大葉性肺炎)和肝炎,最後出現心內膜炎,病死率高達30%~65%
4.蜱咬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
這是一種在新發現的致命傳染病,最早在中國發現,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間,大多分佈在丘陵、林木區以及山區。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 SFTS,俗稱蜱蟲病,是由新型布尼亞病毒導致的傳染病。臨牀表現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爲主要特徵,少數患者病情較重且發展迅速,可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5.無形體病
很中二病的一個名字,但是也非常恐怖。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細胞內的寄生的細菌嗜吞噬細胞無形體(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導致的一種傳染病。該病主要通過蜱叮咬傳播。
密集恐懼症剋星
歐美多發,近些年在我國也有發病病例,主要分佈在安徽/黑龍江/內蒙/新疆
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症狀
Ø發熱/頭痛/顫抖/噁心
Ø多功能臟器損害:心/肝/肺/胰/腎損傷
Ø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Ø癲癇/昏迷
它的症狀和前面提到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很相似,在臨牀上需要鑑別。
————手動分割線————
其實蜱蟲媒傳染病還有很多,這裏限於篇幅就不贅述了,重點給大家講講防治,怎麼避免被蟲蟲咬
在戶外活動時,避免進入較深的草叢或灌木叢,尤其是在蜱蟲活動的高發季節(春夏季)。行走時儘量走在道路中央位置,遠離草叢邊緣,減少蜱蟲叮咬的機會。
去山地林間戶外活動時,穿長袖、長褲,將袖口、褲口紮緊,儘量避免裸露皮膚。
將含有避蚊胺或驅蚊酯的驅避劑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特別是在草地、森林和灌木叢等環境中。
戶外活動後及時檢查身體,查看身體各部位,包括頭髮、腋窩、腹股溝和膝蓋彎等隱蔽部位。如攜帶了貓狗等寵物,還要仔細檢查寵物的身體,特別是耳朵背後等隱蔽處。
發現身體被蜱蟲叮住時,儘快到正規醫院就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