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俠傳》:人如草芥,天命壓秧,衆生惺惺抵抗

本篇文章涉及部分劇透,建議暫未打通一週目的玩家取捨性閱讀。

6月14日終於發售的《活俠傳》,可能是今年截至目前,我所玩到的最讓人糾結的遊戲。

十分模糊,需要反覆試錯才能略通門道的黑箱劇情網絡,以及猜拳式的底層戰鬥邏輯,都使人非常抓狂,在二週目竭盡全力也未能成功救下大師兄的那個瞬間,也很可能會成爲我2024年最大的破防瞬間。

不過如果只是這樣,我大概也不會在投入了27h時間後,仍然心懷不甘決定踏上第三週目的旅程。欠缺火候的黑箱設計、過分固執的骰子隨機抉擇(目前已經可以更便捷地SL了)與有所忽視的情節正反饋,是《活俠傳》首發版本令我想砸鍵盤的點。

而讓我放不下的地方,則在於遊戲有着市面上相當難得的文案水平:它既不咬文也不嚼字,但偏偏就是能把每個字都揉進“風塵”裏,以寥寥幾句話構建出一個極具感染力的場景。

而這些文字和場景之間的相互串聯,又最終被落實爲了一個人如草芥、天命壓秧的殘酷世界。就像我不會忘記《活俠傳》裏那數不清的破防瞬間一樣(不論是玩法上還是劇情上),我也同樣不會忘記,遊戲以入微的筆墨塑造出的一個又一個惺惺抵抗於天命的血肉鮮活的人。

當然——瑞笙除外!

*瑞笙大概是此前遊戲中最爲臉譜化的角色,套的是比較傳統的龍傲天設定,劇情中的表現基本就是機械化的降神降神再降神,所以我暫時不會把他歸類於“惺惺抵抗於天命的血肉鮮活的人”。不過在如今的版本中似乎已經不那麼無敵了,是個報仇雪恨的好時機。

唐門:或許不是最好的港灣,但存在着最珍視的人

遊戲最開始設立的一系列矛盾點,其實都聚焦於趙活與唐門內部之間的關係——首先是趙活堪稱“唐門壓箱底暗器”的臉,使其遭受同門的冷眼與排擠;其次則是趙活“萬年外門弟子”的身份,讓趙活永遠都無法接觸到真正的武學,在唐門式微逐漸走向下坡路的日子裏,理所當然地淪爲了門派中唯一的底層雜工。

但之所以能夠始終留在唐門,除卻幾乎看不到希望的“轉正”可能之外,更多的因素,大概還是在於唐門中的幾個核心角色,都已經在暮暮朝朝的相處中,成爲了趙活生命裏無法拋卻的光點。

其中最閃最明亮的那顆是小師妹唐默鈴。趙活只要和小師妹相伴、對話乃至見面,都能夠恢復大量心相(心情),所以前期保持心相的最佳手段,就是定期前往女弟子房潛伏,偷偷陪伴小師妹讀書摺紙,來獲得好心情。

而《活俠傳》配合文案設計得最爲精絕的地方,便在於大多角色身上都有着一條持續遞進的伏筆鏈。

例如初見小師妹時,其名字裏的“默鈴”和“身系七串從來不響的鈴鐺”很委婉地傳達了“生性淡漠”的屬性,而鈴鐺意象本身也與小師妹相貼合,只是明明外在活潑靈動,內裏卻異常的緘默無聲。

但隨劇情推進,小師妹身上“從來不響的鈴鐺”的祕密逐步得到了揭露——鈴鐺不響並不是因爲鈴鐺是壞的,而是小師妹身懷爐火純青的的天地無聲勢與的強大的輕功,哪怕登上高山絕壁,也不會發出一點兒響動。

雖然謎底已經浮出水面,但畢竟我們一直未見鈴鐺真正響過,所以這種說法在趙活的視角里,本質上其實依舊是存疑的,於是這條伏筆鏈最終在後山上迎來了高潮。

而這個瞬間也是《活俠傳》之前Demo中最讓人動容的瞬間:

“小師妹一言不發,身上所繫的鈴鐺卻鈴鈴作響。”

短短一句話,卻很好地收束了整個伏筆鏈條,並徹底地給三個問題留下了解答——第一:鈴鐺確實不是啞的;第二:小師妹真的很強大,因爲這是同門共處這麼多年來,趙活第一次聽見鈴鐺的聲音;第三:在掌門危病時,小師妹的心沒亂;在強制招親時,小師妹的心也沒亂;但這一次在後山再遇趙活時,小師妹的心卻真的亂了。

同樣的長線型的伏筆鏈,也以不同程度體現在其他的核心人物身上。比如大師兄唐布衣扮演的角色,就像是半個孫悟空,神通廣大、性情放浪,路見不平便要一棍子招呼上,對待唐門內的雞毛瑣事愛答不理——例如他主持段考的方式,是讓大家別打架了,趁着天氣好用暗器去捕魚。但卻對心中看重的人和事異常上心——例如想方設法地給無法學習唐門武功的趙活送祕籍,又例如與飛石幫的約戰看似不義,實際上是爲了促成美滿雙贏的好結局。

這條伏筆鏈傳遞的隱藏信息是,大師兄向來都是無敵的。因爲他的所有瀟灑肆意、所有我行我素,與所有萬花叢中過片葉皆沾身的登徒子行爲,都是建立在無敵這個前提條件之上的,因此在流程中,性格看似最不牢靠的大師兄,反而是最牢靠,最能夠穩定人心的。

而這條伏筆鏈的終點,是打破伏筆本身——即大師兄並不無敵。也因此在返道唐門,主角和大師兄被更強之人半路截殺的橋段,其實比與小師妹的重逢來得還要更讓人動容:

在昏死之際,趙活看見了自己心中的夢魘:成爲舉世無雙的帥大俠,練神功,開後宮,名滿天下,腳踩廟堂。而目睹此景的大師兄,卻是邊嘲諷邊說出了真實想法:

“我和我師弟說話,你老兄是誰呀?武林盟主?大宋皇帝?我又不認知,麻煩閃邊。”

“你說的大俠,就是這種虛榮的怪胎嗎?”

“師弟,我和你說呀,你埋怨我的那些事,重活一世我也照樣會幹。我天生註定要幹出這些事來的。朋友之間,不就是應該不分彼此,經常互相陷害互損嗎?”

趙活自以爲自己再一次被大師兄救了,自以爲之後也能繼續與大師兄爲伴,把一個個強敵扳倒,卻發現大師兄此行是在與他告別。

而之後趙活說的話,則詮釋了伏筆本身的粉碎,與衆生不敵於無情天道的凌冽——

“你怎麼能死!大家都在等你回去!你可是大師兄啊!”

“你必須……你必須一直玩世不恭,遊刃有餘的樣子。你應該是不死之身才對啊。”

道理相通的設計邏輯在三師兄和四師兄身上也有所展現。三師兄是一位雖然武功一般,但博覽羣書的儒俠,理應居於幕後,卻在掌門危病後毅然接過了代掌門的使命,並與趙活挺着胸膛將唐門的“烈火”延續到了最後;四師兄是一位唯利是圖的腹黑商人,但卻也會根據與趙活的好感度爲商品減價,並賣給主角來自於旁門的武林祕籍。

所以,不論是對於遊戲中的趙活還是屏幕外的我而言,唐門或許不是最好的港灣,但卻存在着最爲珍視的人。

崆峒:夏侯蘭真美,小梅真癲,鬱竹妹真可愛

在塑造上同樣十分出色的,還有來自崆峒派的幾位少女。其中被稱爲“江湖最美”的夏侯蘭,我在兩次周目流程中都沒能觸發到劇情線,但是聽說做得相當不錯,暫時先按下不表。

只在約戰飛石幫的時候有過一面之緣,所以對她的印象只停留於確實還挺美。

然後是在崆峒留學期間,主動找上來的飛天門嫡傳女弟子虞小梅,初見給人的感覺是又癲又無忌,比如強行讓白鶴學習武功,以及有事沒事就愛拉着趙活去跑步。以及有一處細節是,雖爲飛天門,但小梅其實對門內的“修仙”行爲比較反感,趙活如果去飛天門進行“修仙”的話會掉小梅的好感度,所以大概也能從側面表現小梅的心並不在門牆之內。

小梅線接下來發生的擁有反轉性質的事件,便是讓大師兄葬命的那場截殺——小梅也參與其中,戰鬥前的那一刻我認爲她確實很癲,明明對趙活有着很高的好感,也出走拜入了唐門,卻依然沒有選擇去違抗幕後勢力的指令,依然不顧情面地來截殺趙活和大師兄。

但在趙活擊敗小梅,並去援助大師兄時,小梅卻意外地流出了眼淚——事實上,她已經預見了江湖大局欲來的風雨,希望讓趙活離開唐門與中原,爲的只是能讓趙活留住自己的性命。

除此之外,我個人感覺在崆峒留學期間,最有意思的事件是趙活和鐵拳門鐵匠鬱竹妹妹的一系列互動。像是最開始因爲長期眯着眼的緣故,鬱竹只因爲趙活是門內的一個普通弟子,而初來乍到的趙活只道鬱竹是一個普通的女鐵匠。

然而在解開局面之後,二者都從旁人口中聽到了謠言——鬱竹聽到的是“長得奇醜的趙活是由妖怪幻化而來的,會喫人”,而趙活聽到的則是“鬱竹是鐵錘殺人魔,殘忍無情”,最終的結果是在下一次見面時兩人都變得相敬如賓了起來。

其實我還是很希望能看到趙活和鬱竹之間的劇情,會發生怎樣的後續展開的,不過估計還是要等官方慢慢填坑了——不過在優先級上我個人更傾向於小梅,畢竟鬱竹現階段的後續期待點,更多的是聚焦於趣味性的層面上。

葉氏兄妹:留不住雲裳,我真的很抱歉

再往下讓人愁斷腸的,是葉氏兄妹葉雲舟和葉雲裳的劇情。這對兄妹的名字其實也有明顯的照應之處,比如最早遇到葉雲舟是在唐門外的小鎮上求藥,而慷慨解囊的趙活在之後受邀到訪的地方,便是葉氏兄妹所居的一葉扁舟,至於葉雲裳則由於生病,總是緊緊裹着一身裘襖。

關於葉氏兄妹,特別是葉雲裳,其實路線總體上和我初見時的揣測是大差不差的——葉雲裳身上的病大概是極難被醫治的病,而所謂的“俏皮愛搗蛋”和“任性妄爲難伺候頂尖兒麻煩的妹妹”,可能全都只是葉雲裳在患病之前的性情與形象。

葉雲裳在舟上和在唐門的所有表現,也確實都符合這套維持已久的人設。例如會通過蠻橫的撒嬌來博人好感,在唐門會刻意和四師兄爭寵,讓趙活喂她喫飯,會在犯錯要挨葉雲舟的打時,軟兮兮地想讓小師妹替她挨一半打。

但是在精通丹藥的二師兄出走,在唐門救治無果,準備就此啓程離開的時候,葉雲裳卻掉了眼淚:在唐門的日子她很滿足,和默鈴做了朋友她很開心,她不想再踏上無盡的奔波,也不想再繼續拖累爲此可以拼上一切的葉雲舟了——她或許早已經不是那個任性妄爲的小公主了,或許只是爲了讓所有牽掛之人心安,才頂着病魔維繫着那套傲嬌蠻橫的做派。

在唐門外的城鎮,與趙活臨行道別時,她微笑着說:

“……不了,既然今生無緣,就大發慈悲,特別放你一馬好了。你別送我了,無論是人或心,都留在這裏吧。”

如何用最簡短的道別辭,既展現角色性格,又表明離別傷感,還能隱隱暗示此間埋葬的情愫呢?——“大發慈悲”和“放你一馬”是她延續到最後仍不願放下的驕蠻,“今生無緣”是她對於別離有心無力的感嘆,而最後的“無論是人或心,都留在這裏”,則更像是她對於逝去情愫的無可奈何的釋然。

而隨後與小師妹“二人時光”式的告別,則又是對過往設定和包袱的衝破——驕蠻的葉雲裳扔掉了所有的驕蠻,哭着與小師妹拉勾起誓;從來記不住路的小師妹決定認路,希望遲早有一天能下山去找葉雲裳。

葉氏兄妹的劇情線在此處中斷,而他們似乎也終究沒能逃過天命的偏視——留不住葉雲裳我很抱歉,希望這條路線也能儘快迎來更完整的後續情節吧。

關於正邪、草野與廟堂:不分明暗的江湖,與塞滿舊憶的過去

在門派羈絆與兒女情長之外,《活俠傳》的整個劇情網絡還牽涉着許多個大局。例如宋國與金國之間的紛爭,正派與魔教之間的對抗,以及由過去的前仇舊怨埋下的一顆顆種子,結出的一個又一個複雜的果實。

而以這些正與邪、草野與廟堂之間的一系列矛盾爲基石,所創造出來的江湖,實際上是黑白極不分明的。例如正派就一定正心嗎?並不見得——南宮家力圖引導衆人開闢大同世界,但明面附和的各家門派卻心懷鬼胎;共同成立武林盟看似是爲了團結一心,對抗魔教勢力,但實際上不過是黨同伐異的戰爭藉口,爲的只是鞏固既得利益者的戰果,來實現對整個江湖的進一步掌控。

所以在推進過程中,見證這個江湖明面暗面的裏裏外外,並看見這些角色塞滿了舊憶的過去,會在今天的局面中創造出怎樣的蝴蝶效應,同樣也是充滿驚奇感的一環。

而這大概也便是《活俠傳》能夠創造出極強感染力的原因:既是親歷,亦是見證。我們親歷着的是山門夜雨中一位位故人的留與別,是廣闊武林一步步走向大廈將傾的血與酒,而我們一路不斷在見證着的景象,則是——

人如草芥,天命壓秧,衆生惺惺抵抗

小師妹和葉雲裳告訴了我“沒有人是永遠停留的”,大師兄和趙活多達90種的死法告訴了我“沒有人是永遠無敵的”,而爲情爲義幾乎傾注了一切的南宮家主與錦香宮主則告訴了我“沒有人是永遠清醒的”

而這些橋段、這些場景和這些瞬間所澆築出的堆積成山的不捨和遺憾,大概纔是在破防多次之後,我依然還想要前往下一個周目探尋更多可能的理由。

最後,也便以《侍世》當中的最後一段歌詞,來爲我的第二週目旅途落下帷幕、爲我接下來的第三週目掀寫序言吧——

掙不脫饒不過敵不過,

血流長河又成道成佛。

天命壓秧,

衆生惺惺抵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