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翻】維多利亞3 第114期開發日誌 個人漢化

視頻版:第114期開發日誌 大博弈

歡迎大家觀看本期開發日誌,這周我們將介紹勢力範圍dlc中大博弈機制以及相關事件。

其中事件包括俄羅斯在高加索、中亞和東亞地區的擴張,英方的東印度公司,以及日英同盟事件,這些內容都是大博弈的獨有事件。

大博弈

在整個19世紀,俄國與英國在亞洲激烈角逐,以謀求更大的地區影響力。

歷史將其命名爲大博弈,始於高加索與中亞地區,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擴大到中國與朝鮮地區。

大博弈與其他開局目標不同,它是歷史上特定時間段的產物。

擁有勢力範圍dlc的玩家可以在每局遊戲中體驗到大博弈內容,我們將引導玩家參與整個大博弈事件,並鼓勵玩家參與大博弈過程中的各個子目標。

爲了確保最沉浸式的遊玩體驗,大博弈的目標僅限於以下六個史實國家:分別是俄羅斯、英國、波斯、喀布爾、赫拉特、坎大哈。

大博弈事件開始後,玩家將會看到一個子目標列表,第一排是整個大博弈的進度條,下列是各個子目標。

英國與俄羅斯都有提高對波斯的影響、使阿富汗成爲受保護國等目標,同時也擁有各自獨特的目標。我們會在後續的日誌中詳細介紹。

大博弈的核心進程記錄了參與各國的進度。

當一個國家完成一個子目標後,會獲得增益buff,同時將進度條向左或向右推動。

此進度條每年也會根據國家威望與市場GDP的差異向左或向右移動。

如圖所示,大博弈中有三個尚未解決的問題——高加索國家的命運、對阿富汗和波斯影響力的爭奪。

這些都是取得大博弈最終勝利的先前條件。英國和俄羅斯在遊戲開局時就已有所進展,這是因爲歷史上英國人於1831年成功穿越興都庫什進入布哈拉;俄羅斯於1828年達成《土庫曼恰伊條約》。

在大博弈中,最終勝利代表着兩個大國相互競爭,除了軍事層面,還會考量科技、外交方面的成就。


當日志結算時,進度條的位置會決定大博弈的結果,如果進度條位於正中,那雙方都無法成爲該地區的霸權。

勝利的一方會獲得威望,其所在的陣營也會獲得團結度增益;失敗方則會成爲全世界的笑柄。

當然,大博弈並非只有列強的勝利。當地人民會嘗試反抗帝國主義者暴行,如果能夠以中亞國家或波斯的身份,將英國與俄羅斯完全趕出這些區域,那麼大博弈也會結束,兩個列強將同時受到侮辱。

通用內容

雖然英俄兩國都有獨自的子目標,但是大博弈的核心還是兩國爭奪對中亞的影響力。

歸根到底,雙方還是要在此地區比拼誰更具影響力,以達成各自的目標。

阿富汗

參與大博弈的國家可以在阿富汗建立受保護區,以此庇護所有當地國家,同時還需要保護這個區域內的國家十年時間,其間不能有任何阿富汗國家脫離控制。

阿富汗地區的邊界在大博弈期間變化巨大。

1895年,俄羅斯與英國共同商定了阿富汗地區的邊界,締結了盎格魯-俄羅斯條約。

一旦阿富汗統一,新的日誌就會出現,同時大博弈會添加新的子目標。

帕米爾定界日誌代表着英國與俄羅斯爲阿富汗最終邊界進行談判。

根據談判開始時的阿富汗邊境情況,日誌會提出不同的建議,比方說要求或授予不同數量的領土。

(英國決定沿印度河劃定阿富汗東南部邊界,而俄羅斯則決定在北部給它一些領土)

一旦英俄達成一致,阿富汗將決定是否接受此條約。

如果阿富汗拒絕,列強需要再談判一次,並且可以脅迫阿富汗表態。

如果阿富汗仍然拒絕,列強的談判努力將會白費,這一地區的未來註定避免不了戰火。

(圖爲:帕米爾劃界後的阿富汗的不同領土情況。)

波斯

與阿富汗類似,也需要達成子目標來確保對波斯的影響力,但是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波斯的領土完整。

下週將更詳細地展示波斯多變的邊界和擴張主義野心,這意味着波斯可能會在遊戲中有着不同的結局。

世界最高山探勘

在整個19世紀末,歐洲探險家不斷試圖穿越世界最高的山脈,繪製某高原的地圖,並確定進入瓷器內陸的行軍最佳路線。

勢力範圍dlc新添最高山探險隊,如果探險成功,將對大博弈產生影響。

當你的探險家調查世界屋脊時,他們可能會遇到很多東西,來自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高的山脈,或者迷人的野生動物。

除了被凍傷和野獸的襲擊的風險以外,探險隊還可能引發與瓷國的外交事件。

最好要謹慎對待,以免他們被屈辱地遣返回國——或者被永遠留在異鄉。

地區其他內容

在大博弈機制下,大多數目標都是針對具體國家的。

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目標與一個國家在任何遊戲中都可以使用的日記條目相關聯,這些目標可以用來指出特定的日記條目,併爲玩家提供完成這些條目的大博弈積分。

目標與日誌綁定,日誌最終落實到國家上。這些目標會指向日誌的終點,並給予玩家大博弈進程的分數。

高加索戰爭

比方說遊戲開局時俄羅斯就會有“保衛波斯邊境”目標的前置子目標。

高加索戰爭是高加索衝突的產物,而衝突在遊戲開局前就已經開始了。18世紀中葉,俄羅斯嘗試吞併切爾克西亞,從而引發這場衝突。

1836年,高加索伊瑪目國與切爾克西亞仍在嘗試脫離俄羅斯的統治,這一地區實際上處於權力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有效管理。

俄羅斯希望控制南高加索地區,但需要通過格魯吉亞軍事通道,而這一通道會受北高加索地區叛亂的威脅。

如果俄羅斯失去對北高加索的控制,南高加索自然也難保。

高加索戰爭日誌開啓時,事件會間歇性發生,並影響戰爭的形勢。

這些事件會破壞當地基建,這使得鎮壓伊瑪目國和切爾克西亞更加困難,更甚會蔓延至俄羅斯境內。

如果俄羅斯點出了特定科技,或者停戰協議到期,這場衝突就可能進一步升級爲全面戰爭,允許俄羅斯對這些國家發起外交博弈。

一旦戰爭升級,高加索地區的俄羅斯軍隊將向政府提交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米柳京備忘錄。

接受這份備忘錄會使軍隊指揮官滿意,但最終會走向高加索戰爭的歷史結局——該地區遭到毀滅性破壞,人口銳減,切爾克西亞人被強行驅逐到奧斯曼帝國。

切爾克西亞與高加索伊瑪目國同樣有與該衝突有關的內容,具體請關注下期開發日誌。

米柳京備忘錄與相關的人口銳減等事件將對所有玩家開放,其餘內容則需要勢力範圍dlc。

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事件,因此很有必要加入到遊戲中。

哈薩克斯坦

截至1836年,哈薩克大草原已經被俄羅斯帝國統治了幾十年。可汗幾乎形同虛設,哈薩克諸侯受俄羅斯指派的各個蘇丹將軍統領。

然而,這種管理形式也出現了問題。在遊戲初期,俄羅斯會收到提醒:哈薩克貴族凱涅薩·卡西穆裏已經崛起,他將領導哈薩克人反抗俄羅斯的統治。

當該事件觸發後,大博弈的核心目標會更新一項新項目,哈薩克叛亂將作爲新的子目標,與其關聯日誌一起出現。

草原的和平日誌是通過緩慢而和平地吞併哈薩克保護國來完成的,如果哈薩克保護國的獨立傾向過高,或者十年內沒能吞併它,就會判定爲失敗。

在此期間,凱涅薩叛亂的相關事件可能會被觸發,進而導致俄羅斯的哈薩克附屬國的獨立傾向提升。

此事件也會同時在哈薩克各諸侯國以及中亞的可汗國觸發,允許這些國家在凱涅薩發起叛亂,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

如果俄羅斯對該地區的統治瓦解,各附庸的獨立傾向過高,凱涅薩將會奪取大玉茲,並對俄羅斯發動獨立戰爭,並與他拉攏的盟友一起反叛。

如果俄羅斯對該地區的統治瓦解,各附庸的獨立傾向過高,凱涅薩將會奪取大玉茲,並對俄羅斯發動獨立戰爭,並與他拉攏的盟友一起反叛。

如果俄羅斯成功鎮壓叛亂,就會在大博弈中取得進展。但失敗的代價遠遠更爲沉重。凱涅薩並不一定是英國合作對象,但他取得勝利會間接利於英國,畢竟,俄羅斯進軍阿富汗的道路將會變得更爲曲折。

而如果俄羅斯獲得勝利,就有機會整合中亞各個可汗國,並在研究開化使命後,解鎖新的日誌——征服土庫曼斯坦。

俄羅斯其他子目標

在整個遊戲過程中,俄羅斯將定期解鎖額外的子目標,以此推進大博弈的進程。

這些子目標都是歷史上俄羅斯的史實事件,也是大博弈機制的專屬事件。

重新勘定中國邊界子目標體現俄羅斯帝國對中亞、外滿洲領土擴張的野心。在19世紀中葉,俄羅斯在清帝國邊境劃定租界,其中外滿洲是俄羅斯通向太平洋的重要一步。

這最終導致了英國對於自己在太平洋的殖民地的憂慮,其後續因而選擇與日本結盟。

如果想要完成該子目標,俄羅斯必須從瓷國獲取這些領土,然後強迫瓷國放棄宣稱。

如果AI瓷國被鴉片戰爭以及其他因素削弱,俄羅斯就可以通過東方的統治者日誌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與塔城議定書來實現目標,同時儘可能避免戰爭,並減少瓷國對於收回這些土地的慾望。

“獲得滿洲特許權”子目標也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有關,是由俄羅斯在外滿洲收服和合並一個國家引發的。

此子目標鼓勵俄羅斯在滿洲獲得一個條約港口,並建設歷史悠久的東北鐵路,直到1916年阿穆爾河線開通,該鐵路是橫貫西伯利亞鐵路最東的支線。

俄羅斯租借外滿洲之後,就會解鎖建立朝鮮保護國的野心。

俄羅斯認爲朝鮮一旦落入其他列強之手,就會成爲摧毀俄羅斯遠東海軍基地的跳板。歷史上,俄羅斯帝國在甲午戰爭之後,從外交方面入手與日本競爭對朝鮮的影響力。這場無聲的鬥爭隨着日本通過政變殺死朝鮮王后,迫使朝鮮國王躲進俄羅斯大使館而達到高潮。

隨着幾項協議的達成,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係將在短期內升溫,這些協議將在韓國建立平衡的局勢。

“確保朝鮮受保護”子目標則是另一條路線,尼古拉二世及其黨派選擇完全控制朝鮮。

英國子目標

19世紀30年代,英國公民和船隻曾幫助切爾克西亞抵抗俄羅斯。儘管援助始終保持在有限範圍內,僅包含戰鬥物資與極少數的志願兵,因爲英國國內始終認爲擴大在黑海的影響力更符合英國的利益。

擾亂俄羅斯的高加索日誌子目標體現了英國民間和政治社會中,旨在協助切爾克西亞的種種舉措,以避免他們認爲最壞的結局——俄羅斯通過高加索一路南下,最終控制奧斯曼帝國。

”擴張英屬印度“子目標標誌東印度公司將控制區域擴張至緬甸和今天的巴基斯坦地區。強大的東印度公司或英屬印度是此地英國制衡俄國的底牌,並且可以以此爲跳板輻射亞洲其他地區。

爭奪帕米爾高原子目標代表着英國在1902年的未執行的計劃——其計劃與阿富汗合作,直接軍事入侵武裝奪取帕米爾高原的控制權,並建立一個獨立的緩衝國。

儘管歷史上這一計劃英國並未付諸實踐,但俄羅斯對塔吉克斯坦的佔領確實爲英國提供了干涉的理由。

如果英國能夠成功奪取塔吉克斯坦或在其權力集團中建立一個新的塔吉克斯坦國家,它將在大博弈中獲得決定性優勢。

英國的最後一個獨特的子目標是對抗俄羅斯向太平洋輻射。英日同盟也是因此建立的,目的就是爲了遏制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擴張。這一子目標是由俄羅斯在外滿洲發展海軍基地引發的,預示着英國在太平洋艦隊將面臨威脅。

下週我們將介紹剩餘小國在大博弈中扮演的角色,包括但不限於日俄戰爭,感謝大家觀看,翻譯p圖41張配圖真的很不容易,電電我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