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义父好,错把epic当成宝。之前我还在EPIC每周等着领游戏,时不时用4399时尚小垃圾填充一下库存,增加其实并不会下载的游戏数量。
自从有了赛博义父,什么我念叨了半年的《魔法使之夜》也有了,PS5首发了steam买起来有点蛋疼的《霍格沃茨之疑》也好,很多为了自己库看起来的纯洁性没有入手的小黄油也好(银帕开启!),突然全都有了!
突然感觉,这epic每周4399时尚小垃圾,好像不领也罢?
唯一的问题是,作为赛博家庭相对没那么多贡献的一份子,也需要出工出力,那就是在时间允许时陪各位大佬玩联机游戏,那么本中国steam top富裕家庭,义父最爱玩的是《饥荒》这种生存压力极大(划重点)的游戏,虽然《饥荒》确实是可以玩几百上千个小时不会腻,但也难免有想要尝尝鲜的想法。
那么最近我们开始联机的一款游戏(义父获得了抢鲜体验资格),我感觉上大概是中国版的《饥荒》:它有基于土地公和各种仙人的东方文化故事背景、它有十分丰富的物品制作和建筑制造系统、它有虽然能种田但是95%的试探在收集、探索、狩猎和制作的资源获取和管理系统,但它最最最最大的特征,还是饿的太快了——
KLEI的饥荒叫饥荒,中国版《饥荒》叫“饿了”?
在我很久之前第一次开始和朋友玩联机生存建造游戏时,我们玩的是一款名为《feel the snow》的游戏,认为认为是非常放松的《饥荒》超级Lite版,那次是我朋友的生存建造游戏,这款游戏中,他基本就是一天到晚在家搞基建,然后我负责外出搜刮资源打猎带回来食物投喂他。
然后,我们通关了《feel the snow》,之后他意犹未尽,想要再找款类似的游戏玩玩,我们的第二款游戏是《饥荒联机版》——当我外出觅食时,他每天都在家里饿死,然后退坑了。
当然,事后来看,把锅全部给《饥荒》可能也不一定合适,因为他退坑以后,爱玩的游戏是《城市:天际线》、《双点医院》和《纪元1800》,可能天生当个家里蹲搞基建就天生更适合他,而《饥荒》这种你的胃袋会带来无限压力,挂了会变游魂损失巨大甚至损失属性的游戏则相反。
那么为啥要用这么多的篇幅回顾《饥荒》呢?因为当赛博义父叫我来一起玩《无径之林》,最开始我一眼看过去:哦,种田啊,我可是种田领域大师!但很快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死去的《饥荒》回忆开始攻击我!我也很快明白了为啥这个游戏需要赛博家庭联机:联机的需要,首先是因为真的饿的很快。
人不吃,就会死
在如今吃喝需求已然成为生存建造游戏标配的当下,《无径之林》可能创造了一种最为细致的生存条件需求:
(1)首先需要吃、需要喝只是第一步
(2)第二步在于食物的属性,居然被分成了六大类!
食用属性:吃的效果——红薯能吃饱;
食材属性:烹饪产生的效果——烤红薯才好吃!
饱腹:红薯很填肚子!
水分:红薯吃完更口渴;
营养:红薯的营养,不提也罢;
消化力:消化力越高,吸收营养的效率越高——经过处理的食物(红薯)被消化的效果最好!
然后并不是我对红薯有意见,事实上我在《无径之林》中,刚开始吃的最多的是山药,游戏的画风虽然是不错,但是细节并不算太清楚,导致于很长时间内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地上捡起来的这玩意是木棍!谁知道居然是山药!
不开心,我下面给你吃啊?
然后根据食物的属性区分,我们首先便知道了《无径之林》的食物是可以加工之后再吃的,但其加工的方式和种类,可能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比如你可以用篝火烧烤——还可以在上面摆上一个烧烤架;
你可以用木架晒干肉食——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你可以用瓦罐去熬汤;你可以去铁锅去炒菜——诶嘿,这就不得了了,可以负责任的说,我玩过这么多包含吃饭元素的游戏,很少见到可以炒菜的!
所以你开心吗,不开心,我下面给你吃啊?这游戏是真的可以完成各种中华料理的烹制,从猎物掉落的食材(鸡心、鸡胗、蛇胆、兔腿)到野外可采集的调料(花椒、辣椒等)可见一斑!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研究怎么吃的玩家,大概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比如花椒可以想象就很辣,那么游戏中是真的存在“食气值”这样一个设定,你吃烤肉会上火,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降火,但过热或者过凉都不是最健康的状态,所以需要荤素搭配,才是最健康的。
当然,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
(1)凭什么鸡心和鸡胗不让烧烤啊?制作组懂不懂美食啊?(暴怒)
(2)以上的珍贵动物食材的烹饪手段获取都相对晚,你生吃也不行(所用动物食材必须吃熟的),导致于只能活活浪费,那么这一条问题结合第一条,就更加让人生气了!
这一点嘛,部分也体现在游戏的科技树顺序存在一些还不太合理的地方,导致于很多材料前期获得了只能看不能用,不过考虑到游戏只是刚刚开启EA,大概还是可以期待它未来改进的。
那么关于吃的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本作有极其丰富的细节设定,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
适合联机的第二条理由就是——事无巨细的细节
这恐怕是每个伟岸男性在卧榻上都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细,太细了,《无径之林》内容设定的细致程度,但引导混乱,有一种制作人脑子里大概都懂,但是外人要理解起来门槛有点高的感觉,让我怀疑他是一位处女座的男性,充分的体现了想得多但安排乱的龟毛特性。
食物的细节
比如你想要煲汤的瓦罐,需要先用做泥胚,泥胚的设备需要铜制的轴承,泥胚做完了再去土灶里烧制,土灶需要石头和湿黏土,湿黏土需要把黏土采集之后到水边制作。
当然,我觉得把这样的细节做进游戏本来是十分值得赞许的一种行为,比如《天穗之咲稻姬》就是凭借种田的各项细节带来了和其他公式化种田(恋爱)游戏完全不一样的游戏体验,但是吧——特喵的《天穗之咲稻姬》没有顶着堪比《饥荒》的生存压力啊!总之我觉得要么制作组会在EA上线后被玩家拷打,要么是玩家被制作人的风格同化,总而言之需要由一方来适合这样的游戏节奏。
物理的细节
关于《无径之林》在物理方面呈现的细节,我想说的是:上一个太重可以把桥压塌的游戏叫《龙之信条2》。
《无径之林》对于物理的细节同样是十分的在意,比如游戏中如果你想要造出一把斧头,可能并不是单纯的“你获得了铜斧”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分开打造斧刃和斧柄,然后它会根据物理特性决定武器的重心和你使用时倾斜的程度,甚至是基本的功用。
比如你把锄头和长柄结合,它就只能用来打架(还有一套自己的攻击动作),我有200%的理由相信这个设定是来自《匹诺曹的寓言》(这款魂游就是可以组合武器的刃部和柄部)——这种恶趣味在也体现在主线流程中,比如法宝【万象壶】将无盖之壶,无壶之盖,无用之柄组合起来。
建造的细节
因为在物理细节方面十分的讲究,所以,你懂的,在《无径之林》你没有办法在没有房梁的情况下建造屋顶,所有的建筑结构,都需要有物理力学上的支点,反正上一次我看到类似的造房子真的需要玩家的建筑学设定,是在《英灵神殿》。
当然,你可以说:造房子不就是为了造景,我从帕鲁以来风餐露宿都习惯了,那么对不起,你的绝大部分工具在露天都会损坏(我的晒肉架损坏之后肉也没了,血的教训),当然也有一些取巧的办法,比如一根柱子+一片屋顶,确保垂直角度它有遮蔽,就不算露天了。
不过游戏中有个很难蚌的设定是屋顶只能调45度或者26度,所有很有可能你会造出中分或者奇怪发型的房子,反正我的房顶就没有封好......
最后因为本作的剧情可能涉及到需要玩家挪窝——工作过程中和晚上都会掉san值还是尽量建议睡觉,所以一个辛辛苦苦搭建的家可能需要搬家,那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上文提到的法宝【万象壶】可以一键吸入和放出你的家园!这样的法宝设定是我认为本作最有趣的设定,而基于中华神话的文化背景设定,无疑也给类似的法宝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发挥余地。
脑洞大开的生存建造游戏
在《无径之林》刚刚开放的当下,我还远远没有来得及和我的赛博义父一起完成其中的冒险旅途,但是让我时刻可以感叹的有:“制作人奇怪的想法又增加了”。
这大概是一款“又香又臭”的游戏,香体现在系统设计十分细致,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呈现让人惊喜,臭体现在系统的引导有点乱,尤其是本作顶着巨大食物压力的情况下,可能并不一定能让玩家可以放松的慢慢了解这个世界,可能需要适当做减法。但无论如何,它是一款十分值得体验,也可以带来很多新奇乐趣的生存建造游戏。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