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吐槽一下,確實目前的筆記本產品來說,續航並不算是一個做的很好的點。
而絕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會卡住民航限制,不會做到100Wh電池,你能看到的win筆記本電池,基本上是 99.99 Wh,85Wh,75Wh,64Wh,56Wh 這幾個檔位。
哪怕強者如斯的 MacBook Pro 輕度辦公也做不到24小時不充,不過以正常人,白天使用工作使用情況來看,只有輕度文檔工作情況,早上8點,幹到晚上8點,12小時續航應該可行。win筆記本,現階段多數筆記本,基本上中等負載能維持4-9小時左右。
舉一些例子,給大家瞭解一下現狀。
之前使用pcmark8實測, 來看看小新pro16的數據,
爆肝五天 酷睿 Ultra 續航實測 -- 聯想小新 Pro16 真續航報告
明顯看出,不同性能狀態情況下,續航情況不盡相同。
性能模式的不同,對於耗電的影響至關重要。
本質上其實外出攜帶使用的時候,需要自己對性能和續航做一些取捨。在不影響辦公的情況下,不會導致卡頓的情況下,降低性能檔位,能顯著增加續航。
市場上有不少人在意續航,但是主流更關心都還是性價比和性能。
如果你真的真的很在意續航,建議是上 筆記本電腦充電寶+低功耗長續航辦公本。
充電寶有兩大類推薦,第一類是你有車,有戶外需求的,買一個大的戶外電源放後備箱,有備無患。
直接把電池加上一個五萬多毫安時的備胎,一天絕對是夠了。
第二類,就是兼顧一些便攜,考慮20000/30000毫安時的充電寶產品。品質優先的話可以考慮奈特科爾(NITECORE)NB20000 ,如果要性價比那就看國產,紫米和倍思這兩個也是一直自用,應該靠譜。
電池不夠,外設來湊,硬要堆續航靠這個就行了。
不是做不到,而是綜合市場成本各種考慮來說,做了沒人買。
硬要對電池代價,那就是佔據更多的空間,佔據更多的重量,從而導致不得不縮減相關散熱和其他部件的設計。現在絕大多數輕薄本都有支持c口的pd充電,所以對於這種長續航的需求,完全可以通過外置的筆記本充電寶和外置電源來解決。
長續航的筆記本,可以優先考慮看看下面這些。比如堆料電池的輕薄本,開安靜模式或者節能模式,把性能拉下來,屏幕亮度再搞低一點,續航體驗稍微好一些。小米最近就新發了一個99wh的新款 Redmi Book Pro 16,也可以看看。
另外呢,也可以考慮比如調教更爲溫和,有低功耗部件的商務本。
比如考慮惠普戰系列偏溫和調教的戰66和戰x,低功耗部件設計,拓展性和接口豐富。
不過戰66處理器是舊舊款的馬甲,性能弱一些。
續航差的相關因素有很多,有部分耗電是在更高亮度,更豔麗顏色,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上,有部分耗電是在各種散熱模組用於壓住發熱更大性能更強的CPU,有部分耗電是由於紅藍兩大廠的CPU確實就是喫電,還有部分原因是廠商對於性能模式調教,沒有充足的時間精力成本,去精益求精。
尤其是對於低負載,高負載,再低負載,這種很貼近實際使用的調度細節,核外功耗的調配,都是看大廠的技術水平的。
未來,這就得看 intel 和 AMD 能不能在新架構上整出一點新東西了。
高通倒是續航能拉長,功耗也低,但是本身的性能表現沒有那麼盡如人意,而且 win on ARM 限制了生產力兼容性,還有轉譯性能損耗,註定只能輕度辦公。
今年的高通新品性能跑分不錯,不知道會不會有廠商錢多頭鐵,繼續再跟高通整一個二合一筆記本出來。之前真實測評過 win on ARM 的二合一,只能說和筆記本還是有不少差距。
(有興趣朋友可以在網上搜搜這個標題:【維P測評】小米 XiaomiBook 12.4 二合一平板筆記本 - 可堪小用但任重道遠的副手二合一 )
另外,高密度電池,新材料,各種新技術也有可能會在續航上有些提升。
但是,你不買我不買,做出來只會虧得慘兮兮。
希望未來整個消費市場能更活躍一點,能有足夠的利潤和研發來繼續推進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