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299元有線8k 無線4k PAW3395傳感器 58克重量 nano接收器 凱華黑曼巴微動
22年11月星閃1.0標準發佈,但一直沒什麼產品出現,去年的九月華爲宣佈最新的Metapad Pro版本將會率先支持星閃技術,之後星閃的消息就越來越多了,而在年前,我收到了機械師發來的L8air,其除了是星閃鼠標之外,比較讓我感興趣的是,其採用的是類蝰蛇V3的非對稱鼠標模具,而實際使用上來說,其本身的手感方面也較爲相似,我還是那個觀點,使用較爲成熟的模具設計總比在原模具上瘋狂大改出來的四不像要好得多。
那,按照慣例,先簡單的開個箱吧,首先是外觀方面,得益於星閃規定的白綠配色要求,這次的L8AIR包裝盒不是熟悉的藍白包裝了,而是採用了白綠包裝,但大體設計風格沒變,依然是渲染圖+商品名+廠商標的部分,沒有太多的文字描述,顯得比較簡潔乾淨,因爲這個我還蠻喜歡機械師家的設計風格的。
打開後就可以看見本次的主角本體了,顏值方面還是蠻不錯的,畢竟也是小蝰蛇不是~本身星閃聯盟的配色設計也是非常漂亮的,不過很多老哥說擔心這個白色短時間發黃,這點似乎不用太擔心,因爲其材料似乎和雷神的那款星閃差不多,而那款我用到現在大半年有了,其本身並沒有出現太明顯的發黃現象,後面會有相關的展示,可以看一下對比~
從包裝內取出所有產品可以看到,其包含了一個鼠標本體,一根傘繩線(稍硬),一本說明書以及一份防滑貼,其本身並沒有帶有備用腳貼,並且與max版不同,其本身並沒有帶有無線座充,不過相對的,其價格也做了一定的區分,同時其本身的尺寸更適合小手用戶。
通過和雷神的星閃鼠標對比就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大小差別了,雷神是常規尺寸,而機械師的air則是設計爲中小手尺寸,對於手長在18cm以下的用戶比較友好,而19cm以上的大手可能使用起來會有點怪,那可以去購買MAX版本,模具也是一樣的。相較於雷神版本的模具,我更喜歡機械師的模具多一點,非對稱式的手感的確舒服。
從上面可以看到,除了左右非對稱之外,air的高度也不是一直的,並且高度差比較明顯,上手體驗比較舒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或許是聯盟規定?其本身的充電口設計和雷神的一樣,都是需要使用其自帶的扁口C線才能正常使用,普通數據線會因爲高度問題卡住,無法插入接口,這點還是有點不合理的,建議後期可以做些優化。
鼠標本身的滾輪方面側刻感較爲明顯,但有些發肉,希望後期可以將無級變速滾輪切換加進來,那體驗感會更好一些,微動方面其採用了黑曼巴微動,其本身的質感相較於其他例如紫金微動之類的表現,要稍硬一些,玩久了手指可能會有些累,但其本身的確定感很足,應該會對某些老哥的胃口。
背面則是採用了上下一體式的腳貼設計,不過在頂角處都做了彎曲處理,所以並不會出現卡鼠標墊的情況,順滑度方面值得信賴,而左側的三模開關以及右側的dpi按鍵也算是中規中矩,全白色的底面相較於雷神的黑白色,我更喜歡一點。
側面配有兩個側鍵,其在驅動中原生支持宏定製,這點還算不錯,但兩枚側鍵之間縫隙稍大,可能有進灰的風險,但AIR拆卸較爲簡單,取下底部的腳貼,擰下兩枚螺絲然後撬開即可,上腳貼未設計螺絲孔位。
接收器方面,其採用的依然是nano接收器,和雷神設計款一脈相承,但顏色稍有不同,其顏色稍暗一些,順便在這邊提一下,星閃目前當做2.4g+技術來看就可以了,因爲其本身設計上是需要電腦內置才能無需接收器連接的,但現在的電腦大部分都沒有內置相關硬件,所以需要使用接收器才能連接,但星閃本身的抗干擾能力更強,並且其本身的回報率要更好一些,同時接收器本身是可以一帶多的,但目前並不能多鼠標聯用,應該是廠商之間未互相開放的原因。
至於回報率方面,其本身支持4k無線和8k有線,實際體驗上感覺還是用接收器模式比較好,因爲線材本身較硬,所以會有比較明顯的拖拽感,而無線則沒有這個問題,4k的回報率對於大部分老哥來說都是足夠使用了,並且因爲其本身對CPU要求較高,所以如果使用的處理器爲九代及以前的版本,大概率跑不滿8k,那不如就用4k打遊戲了。
同時鼠標本身的重量方面,其帶接收器的重量爲約60克,這對於一個無開孔的傳統設計鼠標來說,的確算是比較優秀的重量了,對於輕量化老哥是好選擇,不過如果你是“習武之人”常年用的是滿配G502,那這個可能對你來說多少是有點太輕了。
總結與碎碎念
鼠標本身的素質還是不錯的,手感比較舒服,是偏細膩的手感表現,相較於雷神的那款打磨的更爲優秀了一些,但按鍵手感稍硬,且線材比較固定,不過實際體驗較爲不錯,可以給個八分的樣子,如果最近有換鼠標的想法,這款可以嘗試一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