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跟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新年快樂,暴富,暴富,暴富!
進入正題,22年夏天第一次打算入手通勤車,考慮再三買了捷安特的ATX860,
確實山地車騎着舒適性各方面都還不錯。期間因爲下雨摔了幾次,不過都問題不大,時間來到24年開年,一次轉彎的時候前胎蹭到地上的油,導致我直接側滑出去,車飛馬路牙子上了。雖然當時直接站起來,人就小腿磕了一下,(這裏還是要提醒大家,騎車帶好頭盔)車貌似也沒啥問題,但過年放了10天沒騎,等過完年再騎的時候,發現後變飛輪整個鬆動了,懷疑塔基斷了。再登了幾天共享單車後,發現果然太難受了,經過短暫心理鬥爭後,決定換車。
換車的想法,其實從23年下半年起就有了,不過考慮到天氣啊,等等因素,本來打算24年開春再買。因爲山地車提前壞掉的小插曲,那就索性把換車計劃直接提前了。說來也怪,我一直看的捷安特的pp和tcr之間糾結,裏面的105機械大套車型,好幾個月一直在看,甚至差點都要下訂了,這時我朋友突然給我推了個牌子——速比特。甚至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天知道速比特,第二天看好車型,第三天就找線下門店訂車,速度之快,我自己都沒想到,難道是車標的魔力嗎?
在等待了約一禮拜後,車到了車店,杭州連綿的雨也終於停了,懷着激動的心,起個大早就去提車。
等上手的第一感覺就是真輕啊。相比上一輛山地車超過15kg的重量,這一輛公路車的重量只有不到一半。以致於山地要費勁才能保持30的巡航,公路只要略微發力就30+巡航了,包括山地極速我只能踩到42左右,而公路使使勁就能上到45,後面因爲沒有足夠安全的加速路,就沒敢更快。在正常通勤1,2個禮拜之後,我朋友突然說,最近天氣好要不咱去騎個小長途。我因爲從沒騎超過20公里的,所以還挺焦慮,怕半路歇菜。
出發前,我們大概準備了大概4,5天,本着儘量輕的原則,東西都儘量少,我最後帶了能量膠(補充應急能量),鹽丸(補充流失鹽分和元素)以及士力架(增加飽腹感)。
在穿着上,因爲當天溫度在10度左右,我選擇了內穿一件夏季薄款的長袖騎行服排汗,外穿冬季防風騎行服(後面有2個口袋可以放東西,而且帶拉鍊,就很有安全感),下身穿了一條普通的秋冬騎行褲。保暖上來說,基本差不多,停的時間太久,再開始騎,一開始會略微有點冷,總的騎行過程中,10度的天,我感覺剛好。這次我們主要騎行的是“翁金線”,雙向單車道,但是車不多,偶爾會有些大車,帶起來的風挺大的。中間有一段大約11公里的路,好像是封閉的公園類型,兩邊攔着裏面不會有車,騎起來很爽,在往返路上也遇到了很多騎友,大家都會熱情的打招呼,喊:“加油!”
這次總長度約爲130公里,單程65公里左右。去的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30左右巡航還比較輕鬆,最後終點有一個100m左右的山,大概10-15度左右的坡,還能爬上去。大概休整了一下,喫了第一根士力架和第一根能量膠,因爲溫度不高,騎起來也有風,基本沒怎麼出汗,所以水也就只喝了幾口。
到返程,一開始40公里感覺還行,進入最後20公里的時候,突然感覺又餓又累,趕緊摸士力架和能量膠,各喫了2根之後,總算是把最後這點騎了下來,當天的感覺就是有點累,晚上回家洗個澡,倒頭就睡。第二天醒過來感覺神清氣爽,這狀態好的,甚至感覺可以再來一個130!
最後,感謝屏幕前的看到這裏,我想說,騎車頭盔一定要帶,中長距離騎行時飯點到了,還是得先喫飯,不然後面餓了是真騎不動啊!大家還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問我,或者發在評論區,直接問萬能網友。貼上我23年底養的魚,也有3個多月啦。
有時候需要一個說下就下的決定,也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