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交換生學習與生活第三期:初來乍到,上廁所竟然也要花錢?

剛到歐洲的時候,我近乎對周圍一切人和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不過新鮮感就像隆冬的太陽,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其中最令我喫驚的,當屬上廁所要花錢這件事。

前情回顧:歐洲交換生學習與生活體驗第一期:申請流程與準備工作

歐洲交換生學習與生活第二期:乘坐國際航班初體驗及注意事項

宿管拉鋸戰

在吐槽歐洲的衛生間之前,我先聊聊難以忘懷的“宿舍拉鋸戰”。

我拖着一衆行李走進宿舍樓,與前臺的宿管用英語打了招呼,隨後遞給他們我的入住證明,表示我今天要搬進來(check in)。誰知兩個匈牙利大叔接過證明書後,先是仔細打量着我的姓名和入住時間,然後在桌上一堆卡片裏翻了又翻,隨後盯着我的臉看,就像上面寫了字一樣,最後兩手一攤:“很抱歉,我們不能讓你今晚搬進來住。”

我立刻想到也許是入住證明出了點問題,上面的入住開始日期是9月1日,而我爲了提前適應學校環境,8月28號就來了。但我立即援引了和我一起來的另一位國內交換生提前入住的例子,表示她甚至早我幾天就到了並住進去了,爲啥我不能搬進去?

兩人見用英語三言兩語解釋不清,而匈牙利語我又聽不懂,於是立即呼叫支援,一邊打電話給宿管頭頭尋求指示,一邊請旁邊的匈牙利女學生充當翻譯。而我則想到了我的國際協調員(外校負責國際生事務的辦事人員)Panna的名字,便像捉住救命稻草一樣,告訴他們Panna負責我的入住對接,有問題可以找她。

費了好大勁,我才從手機另一端的宿管老大的話裏得知,另一位交換生能提前入住是因爲她提前聯繫了協調員,協調員把她的相關材料(就是桌上那疊卡片)都準備好了。而我可能是因爲郵箱問題沒能成功告知協調員要提前入住,她沒把我的材料轉交給宿舍,因此只能四天後再住進來,這幾天只能先住酒店。

於是我只能自認做事粗糙了些,但向宿管提出我萬里迢迢從東土大唐來西方取經(好像也沒毛病?),帶着這麼多行李來回跑很麻煩,最好能行個方便,允許我寄存行李。他們同意了,於是我兩個大行李箱得以進入儲藏室。隨後負責翻譯的女生又熱心地給我推薦了幾個酒店,怕我不懂還寫在紙條上。可惜價格較貴,四百多人民幣一晚上,我只能邊點頭致謝邊連上wifi尋找更實惠的住宿地點。

這時,一個長着亞洲面孔的女生向我走來,用英文問我宿舍樓的wifi怎麼連。我一開始以爲她是國人,就用中文說了幾句,還問她搬進來幾天了。但見她仍用英語提問,我便明白她可能是東南亞人(後來看更可能是哈薩克斯坦人),便三言兩語告訴了她wifi名稱和密碼。就在我給手機充電,邊檢索酒店名邊尋思今宵酒醒何處時,事情又出了轉機。

原來宿管老大同意我以客人(guest)身份而非學生身份入住,就是費用略貴些(一晚上兩百多),但總比酒店划算。我大喜過望,立刻去儲藏間取了行李,領了門禁卡和鑰匙,奔赴我的新小窩。

留學生宿舍是什麼樣的?

大學以前我從未住過集體宿舍,高中軍訓是臨時住的十二人間,本科宿舍是大寢室12人(共享三個蹲坑,兩個浴室,一個客廳),小寢4人,研究生時期是4人寢。之前總聽說博士生是二人間,外國留學生是二人間乃至一人間。如今攻守之勢異也,我成外國留學生了,享受一等人待遇(狗頭),自然躊躇滿志,大踏步邁進房間裏。

我所交流的外校宿舍樓裏,本科生和碩士生都是兩人間,四個人共享衛生間、浴室、冰箱和微波爐,博士生則是一人間。而我運氣比較好(也可能是因爲花的錢多),被分配到了單人間裏,升格爲博士待遇。

我的房間約莫二三十平大小,有獨立衛浴,微波爐和冰箱。牀上有牀單,枕頭,毛巾和牀頭小燈,窗戶正對着體育場,白天時能看見跑步的人們和街道上的過往車輛。不收水電費,因此可以快快樂樂洗澡了,不用像在國內學校那樣洗澡還要掐好時間以免多花錢。宿舍樓每一層都有廚房,底層還有活動室。

頭兩天閒來無事,宅在宿舍裏哪裏也沒去。宿舍裏的wifi連不了遊戲,我只能用國內帶的匈牙利手機卡(10個g,用完就得扔了)開熱點刷刷碧藍航線的活動(順便還婚了克萊蒙梭),看看電子書。喫飯就靠國內帶來的奧利奧餅乾和法式小麪包解決。

另外我還發了封郵件給我的外校導師(原文是ENS mentor,名義上是導師,其實更像學伴)匈牙利人大衛,告訴他我第一天到達時在宿舍接待處的經歷。我本以爲大衛是個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再不濟也得是二三十歲的大哥,就像國內的輔導員那樣。誰知道他只有二十歲,還是本科生,比我還小四五年。我和他的故事,以後再詳細講。

時差?什麼時差?

或許不少留學生和遊客都曾飽受時差之苦,但是對於我這種晝伏夜出的夜貓子來說,時差什麼的就像不存在一樣,飛機上睡了不知道多長時間,到了宿舍樓還精力充沛,壓根沒有“倒時差”的經歷。

適應語言環境

之前提到過我沒有考託福雅思,單純是用大一的六級成績申的項目,所以口語方面短板明顯。我的經驗就是多看多聽多練。看的是英文文獻,新聞或者小說也可以。聽的是美劇,我的習慣是英文對話加雙語字幕。練的話分爲學術英語和日常交流英語,前者就是在宿舍裏一個人默讀,至於後者,多去商店買東西,多和同一層樓的其他國際交換生聊天就行了。

總之要走出自己的語言舒適區,堅持天天練習。畢竟語言運用就和騎自行車、駕駛汽車、打乒乓球和游泳等實踐性技能一樣,是靠練出來的,而非學出來的。大不了打遊戲時儘可能調成英文字幕,讓自己多熟悉熟悉。

大熱天居然沒有空調?

我來匈牙利時正處於夏天的尾端,但這裏的氣溫仍然居高不下。因爲宿舍沒有空調,我只能靠開窗和多洗澡來降溫。但是晚上開窗容易招來蚊子,所以我的做法是儘量白天開窗,晚上少穿些衣服少喝水以免出汗。實在要開窗,則要做好燈火管制。

至於爲啥宿舍裏沒空調,我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準確的答案。也許是爲了節能環保?也許是因爲歐洲空調的價格和安裝的人工費太貴?也許是文化與習慣差異?也許是冬天有暖氣?除了宿舍外,酒店和餐廳的空調安裝率也不高。

自來水能直飲嗎?

喝水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來到宿舍第二天,我雖然深居簡出,但仍然不時出去尋找直飲水機。宿管站的大叔好奇,問我在找什麼,我說找水。他說找什麼樣的水,我說能喝的水。他哈哈一笑,表示能喝的水無處不在。

他的意思是自來水(tap water)。在歐洲的很多城市,自來水都是可以直接喝的,因爲其採集和過濾符合一定標準。當然事關身體健康,我肯定不能魯莽行事。在查閱了一番資料後,我確定了喝匈牙利的自來水不會顯著影響身體健康,但有不少留學生表示自己掉了頭髮且很可能是喝自來水導致的。

喝自來水與掉頭髮的因果性和相關性尚未得到嚴謹論證。我認真想了想,聽說商店裏的瓶裝水很貴,反正我是法學生,加上經常熬夜,反正本來也沒有多少頭髮好到,不妨入鄉隨俗,落個瀟灑。於是我當即抄起水杯,倒了兩大杯,咕嚕咕嚕喝了下去。之後我又問學伴大衛,他也表示匈牙利的自來水能直飲,讓我無需多慮。

於是乎,我又喝了好幾天自來水。但是後來我去國際生辦公室拿卡時發現協調員Panna的桌上擺着五六瓶瓶裝水,宿舍裏也不時有同學提着礦泉水進來,加上我發現超市裏的礦泉水和其他飲料沒有我想的那麼貴,再加上我發現大衛這小子自己也喝瓶裝水,此後我只有在口渴應急或是要衝泡茶喝的時候纔會用自來水。至於你問我爲啥不煮開了喝,我只能說電熱水壺太大,帶不回去,況且煮開了反而有水垢,眼不見就是沒有。

一個牀邊雜物架敢賣60-70人民幣,1人民幣約等於50匈牙利福林

電梯裏的“1樓”不是底樓

與國內不同,歐美大部分地方建築的底樓(也就是我們的1樓)是0樓,第二層則是1樓,第三層則是2樓……因爲這個文化差異,我也鬧了笑話。有一次我正要去超市買東西,條件性反射地按下了按鈕“1”,結果電梯沒有停在底樓,我走到客廳裏才意識到自己走錯了。今後這樣的悲喜劇還會反覆上演。

上廁所竟然也要收費?

在歐洲外出時不能多喝水,否則要上廁所時會很尷尬,因爲國外大部分公共衛生間是收費的,價格從0.5歐到2歐元不等(1歐大概換算成八元,那就是4元到16元)。究其原因,一是廁所需要清潔、維護、運營,二是防止流浪漢睡裏面。但是我覺得兩個理由都不太站得住腳,國內很多公共衛生間也要維護運營,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收費的會被罵死。另外在那麼多流浪漢出現以前,估計歐洲的公共衛生間也是收費的。

圖裏雅典神廟附近的廁所倒是免費,就是找起來和玩解謎遊戲似的

省錢的法子也有很多,足夠我另外撰寫一篇文章詳細介紹,此處姑且列個大綱,一是少喝水,從源頭解決問題;二是使用app尋找免費廁所,它們一般在旅遊景點周邊,;三是見無人看守時從閘機上越過或底下鑽過,堪比通過鐵絲網;四是去附件的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店裏白嫖,但是有時會有密碼,有時裏面也沒有衛生間(點名批評阿姆斯特丹火車站的星巴克);五是去就近的餐廳、咖啡店、酒吧、甜品店裏適量消費(儘量別點飲品以免惡性循環),順便上個衛生間;六是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爲歐洲的泥土增加肥料,給花草樹木加餐。別不好意思,很多衣冠堂堂的歐洲紳士找不到衛生間時就這麼做,畢竟人有三急。

我以爲我把窗戶弄壞了……

國內的窗戶一般是水平方向左右開,但是歐洲的窗戶很多是可以豎直方向上下開的,其作用大概是從頂部開個縫隙,確保屋內涼快或通風,又不讓自己直接被風吹到着涼或者避雨。我第一次解鎖上下開功能時還以爲自己把窗戶弄壞了……

洗衣機能洗襪子嗎?

在結尾聊一聊黑盒裏經常讓盒友們吵得不可開交的問題:公共洗衣機能否洗襪子?

在歐洲宿舍樓,這個問題似乎是有標準答案的:能。這個“能”字基本不涉及道德問題,而是因爲你幾乎沒得選。以我們宿舍樓爲例,洗衣房共十臺洗衣機,上面就是烘乾機,都是男女共用。別說內衣內褲襪子,連洗鞋的都有。你就算嫌髒決定手洗,但是宿舍裏沒有陽臺(有公共陽臺,但是沒有晾衣杆,宿舍內也很難找到晾衣服的地方),加上陰雨連綿天氣,最後還是避不開共用烘乾機這一關。

因此我的結論是,歐洲人(尤其是生活在宿舍樓的學生)用公共洗衣機洗貼身衣物可能不是因爲缺乏公德心或不講衛生,更可能是長期觀念、洗衣習慣或是懶。也可能是這裏的洗衣機與烘乾機的殺菌消毒能力更強些,他們心裏不覺得膈應。不管怎麼說,在現代社會,各種原則與規則終究會讓位於便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