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存在微劇透
本文作者 白羽夜茶會 狸奴自悠然.
《山河旅探》是奧祕之家開發的一款國風橫軸本格推理探案遊戲。“以本物之象,及本事之象,次第安頓於各處所。”世間絕無真正完美之犯罪,唯有未被發現之線索。
《山河旅探》是今年年初向國產遊戲界拋出的一枚重磅炸彈,在嚴謹的本格推理下,是別出心裁的背景考究與劇情設計。流程15h左右,當前steam好評率96%。
真實生動的時代背景
遊戲發生的年代是20世紀初近代中國(1900年左右),清末民初--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多種文化交融碰撞的風雲年代。此時的中國喪失了主權,淪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此時,洋務運動(1861始)已經進行多年,維新運動(1898)剛剛結束,大量的西方先進思維、科學技術也隨着列強的殖民湧入中國。
洋務運動推動近代中國工業
偵探小說進入中國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於1898年首次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受到熱烈的歡迎。它展示了西方人嚴謹的思維與斷案流程,開拓了當時迂腐國人的思想。
福爾摩斯探案集進入中國時的譯名:華生包探案
“中國之鞠獄所以遠遜於歐西者,弊不在於貪默而濫刑,求民隱於三木之下,弊在無律無包探爲之調偵。”——《神樞鬼藏錄》序林紓*《馬丁·休伊特探案集》
近代文學家林紓先生認爲,古代中國律法查案體系中因並沒有偵探這一存在,導致了很多嚴刑逼供的慘劇與冤假錯案的產生。而偵探小說進入中國,有益於中國法律制度的改革。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別出心裁的人物設定
我們的主角便是一位曾留洋學習的偵探——沈仲平與他的助手阿福二人組。(幻視福爾摩斯與助手華生)沈仲平是一位嚴肅理性的偵探,有着文人的沉穩與出色的斷案能力。
沈仲平
兒時父親因吸食鴉片導致家庭窘迫,他在哥哥的幫助下渡過了壓迫的童年。但也落下了一定的精神問題。遊戲中當我們苦苦思考不得其解的時候,分裂的人格便會出現與我們以對話的方式促進思考。
而助手阿福,設定上是中國近代出色科學家徐建寅的兒子。性格上冒冒失失,有點貪喫,但精通格致學(可以理解爲近代對於物理、化學、天文、生物等科學學科的合稱),也製作很多新奇的發明。在旅途中也幫助沈仲平許多。在遊戲中我們也有阿福視角的部分。
助手阿福
除開兩位主角以外,各位配角的塑造也同樣非常精彩。
跌宕起伏的劇情
《山河旅探》的劇情與遊戲背景深度聯繫,第一二章與當時爆紅的偵探小說有關;第三章便帶我們進入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有着重要意義的漢陽鐵廠;
漢陽鐵廠
第四章的案件由於發生在船上,製作組也充分調查了近代船隻的結構構造,在此基礎上創作兇殺案;第五章帶玩家來到同時期的倫敦;第六章則反映了當時中國主權受侵害的現實。
中英官員不公平的共審
三年前親愛的哥哥離奇死亡,沈仲平往返於中英之間尋蹤覓跡,調查疑案的真相。這既是遊戲名中“旅探“的由來,也是貫穿整個遊戲劇情的暗線。在一個個章節中串聯暗線,最終在第六章撥得雲開見日升,迎來故事的高潮。
哥哥沈伯安離奇死亡成爲疑案
嚴謹自洽的推理設計
遊戲中設計了屍體檢驗、證物檢驗、收集證言、出示證物等等環節,分析環節鬆弛有度,邏輯嚴謹自洽。(雖然筆者玩的時候腦子跟不上)配合上音樂的營造,讓人沉浸其中。
連環殺人案中羣體證言
嫌疑人也會質疑沈仲平邏輯中的漏洞來爲自己辯解,此時我們便要再次地回想案件細節,提供能駁倒對方的證據。尤其是第六章中,阿福在手頭幾乎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絕境逢生,筆者根本是提着心的同時進行頭腦風暴。
而推理環節的“打擊感“也是做的恰到好處,製作組使用醒目的文字跳動動畫與角色動態動畫帶來了視覺衝擊,這些簡短的“勝利結算畫面”對苦苦思考後獲得正確答案的玩家來說是一種正反饋。
上圖中的獬豸是中國古代代表公正的神獸
精良的製作
美術上採用國畫風與水墨漫畫風,製作組考據了大量的博物館史料、老照片、與文史專家深度交流,在遊戲中還原百年前的建築樣式與地方風貌,讓玩家感受到清末民初的歷史人文內涵。
配音方面,cv老師們的實力很強,在展現和塑造人物形象上十分自然。挑不出啥毛病。不過並不是全配音,在審案環節與重要劇情環節是全配音,不過大家並不用擔心,這兩個環節在遊戲中是佔比很大的。
遊戲中有一個知識與史料欄目,在遊戲過程中會不斷解鎖,幫助玩家瞭解一些刑事專業知識與歷史背景。筆者認爲在遊戲中做這樣的軟科普十分有意義。也可見製作組是真真正正下了很多功夫在調查史料上的。
它的動畫製作一樣是十分精良的。配合劇情演出很出彩。人物的表情、口型、動態動畫也是十分流暢的。
不世出的國產佳作
筆者給《山河旅探》的評分是9.5/10,這個遊戲只有中國人能製作。它將玩家帶到那個真實又夢幻的近代,中國自強之路舉步維艱,但仍有鬥士前赴後繼突破國內阻撓與國外封鎖爲國家帶來發展。正如當前國內遊戲面臨重重阻礙,同樣有着像《山海旅人》這樣的優秀國產遊戲敢於站出來迎難而上,它們是中國遊戲行業中的驕傲。勇氣,是人類歷史上恆古不變的讚歌。
最後以遊戲中主角的一段臺詞結束本文,願中國遊戲越來越好。
我曾見過一位修撰,爲思想解放和文學創新而奔波于田野鄉間。
我曾見過一位匠目,爲突破鍊鋼技術桎檔而廢寢忘食、嘔心瀝血。
我還知道一位官員,即便沒有圖紙,硬是靠錘子敲出第一艘火輪船。
除他們外,還有千千萬萬中國人雖身處逆境,仍在努力改變時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