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微星主板的中流砥柱是刀鋒EDGE系列和迫擊炮MORTAR系列,頂級高端是超神GODLIKE與戰神ACE系列,但如果說微星主板中最均衡的,則當然要數其MPG系列的CARBON暗黑主板,因爲CARBON暗黑系列主板一直都設計具有高端主板的8層PCB,也具有超神主板系列最近似的供電規模與供電相數。今天要開箱的,則是微星MPG Z790 CARBON 二代暗黑主板,作爲MPG Z790 CARBON暗黑主板的延續,依然保持其高端規格,例如高品質的8 層PCB 採用2oz 厚度銅和伺服器等級料件、電源強化設計的直出19(105A)+1+1 供電項數、以及PCIe 5.0 插槽、Lightning Gen 5 x4 M.2、USB 3.2 Gen 2x2等等,還更升級了WIFI7無線網絡、以及高達7800+(OC) MHz的DDR5高頻內存等,具體如何我們就從開箱開始看看吧

開箱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微星官網顯示的主板的所有參數介紹

主板的包裝,依然是微星暗黑主板的紫色碳纖維紋理打底,中間則是MPG的大logo和主板的型號:MPG Z790 CARBON MAX WIFI 二代暗黑主板,左上角是微星的龍圖騰logo,右上角是三個intel的小藍標,左下角則是Lightning Gen 5 和 Wifi Solution 7的標誌,右下角則是MPG的標誌

主板的背面則是八大特性介紹與特點和背板IO接口羅列

接下來則取出主板啦,一席暗黑風格配上碳纖維紋理,純純的暗黑風

主板的背面也是沉穩的格調,得益於全新的SMT焊接工藝和四倍強度加強焊點,使得該電器性能得到更大的發揮

大規模的VRM擴展型散熱片,上面帶ARGB燈效的龍圖騰與周圈的碳纖維紋理裝飾,以及下邊MSI的logo

頂部有同樣規格帶斜切開槽的VRM擴展型散熱片,標記了MPG的系列標

整個供電區域,標誌性的19+1+1相供電,更是執着得使用了直出105A處理器供電,使得讓超頻潛力不會因爲主板而拖累,再加上微星的第三代鈦金電感與黑金電容

雙8P的CPU供電,能穩定帶動14代所有高端處理器及兼容12代13代

兩片VRM擴展型散熱片,中間也具有銅管相連

LGA1700這一經典插槽,真香的傳承三代

4條雙邊卡扣的DDR5 內存插槽,二代CARBON暗黑主板使得DDR5內存超頻潛力至高達7800+(OC) MHz

右上角上方的偵錯代碼 LED 燈,右邊的三個PWM風扇下面還有4個簡易偵錯 LED 燈,這兩套板載燈基本可以判斷遇到無法開機的各類故障源了

PCIE區域,5個強大的M.2擴展位和三條PCIE插槽,其中第一條爲配備鋼鐵裝甲的PCIE5.0 X16(當第二條M.2接入SSD時速度爲X8)來自於CPU,第二條PCIE3.0X1來自芯片組,第三條PCIE4.0X4來自芯片組

Z790上方的MPG系列芯片組散熱片代有ARGB燈效

第一條快拆式M.2散熱盔甲,上面標註了CARBON MAX和SINCE 1985

打開所有散熱盔甲,共有5條M.2,其中第2條是PCIE5.0 X4規格,其餘爲PCIE4.0X4規格,其中1、2來自CPU,而3、4、5來自芯片組

前置的USB 3.2 Gen 2x2 20Gbps Type-C端口和前置USB3.0 5Gbps端口,以及6個SATA3端口

主板底部這裏的多個風扇、USB、RGB等多個擴展接口

主板標註的8層PCB

主板的背板上基本排的滿滿當當,除了頂部的MPGlogo外,從下至下依次是清除 CMOS 按鈕、 更新 BIOS 按鈕、 智能按鈕、2 個 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端口 、1 個 HDMI、6 個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 端口、1 個2.5G LAN 、1 個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 端口、1 個 USB 3.2 Gen 2x2 20Gbps Type-C 端口、2 個 Wi-Fi 7天線接口、5 個 音頻插孔和1 個 光纖 S/PDIF 輸出接口。其中WIFI7天線爲新接口,不再需要擰螺絲了

新的鯊魚鰭天線,使用非常方便還帶磁吸功能,新接口也是按下即可鎖止不再需要不停得擰螺絲了

站立狀態的鯊魚鰭天線,藍牙模式更支持5.4主板還提供多根燈效線、USB線纜、驅動優盤、M.2快捷螺絲、說明書和貼紙等等


接下來是拆解,主板非常方便只要把看得到的螺絲擰下並標註使用位置即可輕鬆分離各個部分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VRM擴展型散熱片和芯片組散熱片了,還有IO擋板
供電散熱的規模真的非常強大,多個開槽挖孔增加散熱面積,依然有很大的分量,中間還通過熱管連接,包括使用的導熱墊都是7W/mK MOSFET 散熱墊
音頻接口區域也有一體化散熱,不過在這塊隔離的音頻區應該起到的是隔離作用更大,畢竟音頻部分在機箱內最怕電磁干擾,玄學大無邊

5個M.2冰霜鎧甲,第一條是快拆式,第二條是用於PCIE5.0X4的

背面也帶了導熱墊的

WIFI7無線網卡是來自高通Qualcomm的 QCNCM865AX

最後剝離剩下一張裸板

裸板的背面,DDR5系列需要更高的電器性能,SMT貼片使得背面更整潔了

首先映入眼簾的自然是這強大的21項供電

供電主控來自RAA 229131,來自瑞薩Renesas的PWM主控芯片,右側共9相供電,8相型號爲RENESAS RAA22010540,單相電流高達105A,採用一體式直出Dr.MOS設計;最右側1相VCCGT供電設計,專門爲了INTEL處理器集成顯卡而打造的供電電路,型號爲RENESAS RAA220075R0,最大持續輸出電流爲75A

這1側一共12相供電,其中右側11相型號爲RENESAS RAA22010540,單相電流高達105A,採用一體式直出Dr.MOS設計;最左側的1相VCCAUX供電設計,來自MPS的MP87670,最大持續輸出電流爲80A
這樣的共同組成了直出規格的19(105A)+1(75A GT)+1(80A AUX)超強供電規模

IO背板接口這裏也有許多芯片,例如這裏的intel2.5G LAN芯片、USB 3.2 2x2 控制器的ASMEDIA ASM3242芯片、USB 10 Gbps 中繼器的 GENESYS GL9950VE 芯片、10 Gbps TYPE-C的ASMEDIA ASM1543 TYPE-C 控制器芯片、USB 3.1 Gen 2集線器控制器的GENESYS GL3590芯片

右上角這裏的兩套糾錯燈和4個風扇PWM口,以及2套ARGB接口

隔離音頻區的REALTEK 4080聲卡以及11顆高品質音效電解電容

PCIE區域也是非常強大,每個M.2都有標註

Z790芯片組是最大的,右邊的ASM1061提供了6個SATA3中的最下2個

REALTEK RTS5436I的Type-C供電控制器,和下面的GENESYS GL9950VE 芯片共同爲type-C接口

NOVOTON 的NUC1261NE,這是一顆ARM架構的芯片用於控制主板燈效

華邦的WINBOND W25Q256JV BIOS 芯片

主板背面的4顆LERAIN JYS13008 PCI-E 5.0 X2 切換芯片負責把CPU PCI-E 5.0 X8 切換至第1條PCIE5.0X16 或者第1條PCIE5.0X8和第2條M.2的PCIE5.0X8上

接下來是測試,此時平臺如下配置清單:
CPU:英特爾(Intel)14代 酷睿 i7-14700K 處理器
主板:微星 (MSI) MPG Z790 CARBON 暗黑二代主板
內存:影馳(Galax) 20週年紀念版 DDR5-7200 星曜內存48GB(24GBx2)套裝
顯卡:影馳(Galax) GeForce RTX 4070Ti 金屬大師 OC 12GB
SSD:影馳 (Galax) 名人堂 HOF EXTREME 30 SSD 1TB
散熱:九州風神(DEEPCOOL)LS720 SE DIGITAL 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
電源:安鈦克 Antec NE1000W 金牌全模組/ATX3.0

配件解析

測試顯卡來自影馳的GEFORCE RTX 4070TI金屬大師OC

顯卡採用AD104核心,60組SM單元,CUDA Cores數量7680個,L2緩存49152KB,晶體管數量爲358億個,顯存是12GB、192bit、21Gbps速度、504GB/s帶寬的GDDR6X顯存,而這款RTX 4070TI金屬大師OC則是2310Mhz的基礎頻率,2655Mhz的加速頻率,以及285W TGP、MAX320W

GEFORCE RTX 4070TI金屬大師OC的本體,採用全金屬設計,棱角分明的長方體風格,而其尺寸爲三槽不到:311*125*60mm(不含擋板),323*140*63mm(含擋板),屬於40系顯卡中非常小的尺寸,這款寒光星δ散熱系統終於不再是40系統一的600W超大規格

RTX 4070TI金屬大師OC的背板爲全金屬的設計,PCB也是非常短几乎只有顯卡長度的一半,所以右邊用於散熱的鏤空特別多

顯卡60mm厚,接近三槽厚度(三槽厚度63mm),擋板沒有全佔頂部空餘3mm,頂部平整的設計,中間兩個長方形的鏤空出風散熱,中間爲12VHPWR供電接口

影馳的20週年紀念版星曜內存,頂部全包式果凍型ARGB燈帶,純白散熱馬甲及電泳工藝處理

內存採用了新的海力士MDIE顆粒,爲48GB(24GB*2)套裝,7200 C36-46-46-116的高頻低時序

20週年紀念版的星曜內存套裝包裝爲大大的20週年logo,左上角是影馳的標誌

包裝背面有產品的特性介紹以及燈效、特挑顆粒與保修闡述

20週年紀念版的星曜內存套裝,使用了專屬紀念外觀設計,同時採用了新的海力士MDIE顆粒,所以這套內存爲48GB(24GB*2)規格,頻率爲7200,時序爲36-46-46-116,1.4V電壓與10層PCB設計

內存頂部還有since2003的標誌,而整體採用了純白散熱馬甲及電泳工藝處理,中間的GALAX 的logo則以銀色浮雕打造,馬甲邊框配合多道工藝鍛壓

而這套內存採用了可控RGB燈效設計,頂部披戴圓潤的3D打印透明燈罩,支持四大板廠燈控可隨心調節氛圍燈效

測試的固態硬盤來自影馳的HOF EXTREME30 PCIE4.0 1TB ,它採用來自羣聯的8通道主控完全體PS5018-E18,以及3D NAND顆粒,支持NVMe V1.4,能提供高效IOPS和連續讀寫速度可達7GB/s

純白定製的HOF OF FAME 曲鏡白泳散熱器,全鋁CNC工藝和曲面設計,不僅散熱優秀且馬甲曲線靈動感十足

散熱器使用的是九州風神的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整個冷頭使用陽極噴砂工藝的鋁合金材質

冷頭和冷排也都是九州風神自研第四代產品,風扇菊鏈式供電

九州風神的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LS720 SE DIGITAL,能夠實時可視化智能數顯,簡單易懂輕鬆控制,第四代水泵高效運行,噪音更低,加強版ARGB風扇可實現燈光同步,並提供了5年質保

水冷標配的120 ARGB PWM風扇爲半透扇葉帶ARGB,2250RPM下可提供85.85CFM風量和3.27mmAq風壓,且還帶了降壓線可降速至1600RPM

冷排Z字型排列的冷排鰭片,ANTI-LEAK 動態平衡泄壓冷排,通過壓差改變冷液容積和內部壓力得到釋放,穩定運行從而延長使用壽命;

工業美學的無限反射冷頭,高光透蓋板和ARGB無限反射HALO光環,中間爲九州風神的logo,下面帶獨立的水泵工作指示燈,可顯示溫度、功耗等信息,通過USB連接主板和安裝軟件實現,也非常方便

測試的電源來自安鈦克新款支持ATX3.0和原生PCIe5.0的NeoECO 1000G M白色款電源

安鈦克NeoECO 1000G M電源的轉換效率高達92.71%,採用了全日系電解電容、全橋LLC諧振架構,支持智能溫控啓停

作爲一款高顏值的純白ATX3.0電源,本體採用140mm小體積設計,並且符合原生PCIE5.0和ATX3.0供電標準

電源更支持10年換新的質保

電源採用全模組設計,並且模組接口也是純白風格,左上角則爲最新的12VHPWR接口

測試中的微星MPG Z790 CARBON 暗黑主板二代

測試中的微星MPG Z790 CARBON 暗黑主板二代


主板的BIOS界面還是微星的風格,中間展示了系列的MPG紫色logo

而在F7的簡易界面中羅列了基本信息,中間一排是基礎BOOST頻率和XMP功能以及啓動項調整,下面爲5大類和9項調整條目

而在F7的高級設置中,則羅列了多項功能設置,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設置與超頻項

OC界面則是對CPU的具體調整

以及內存XMP和超頻設置項,還有高級微參調整等等

還有Z790的各項電壓調整策略等等

14700K在默認配置下測試得到單核單核904分,多核14844分

CineBench R24新版軟件測試整個測試平臺成績GPU16724、 多核1977、 單核127

CineBench R23 測試成績單核 2181、 多核35210

影馳20週年紀念版DDR5 7200套條48GB(24GBx2)內存,在默認的XMP超頻之後測試內存的帶寬讀取102.13GB/S、寫入89.1GB/S、拷貝92GB/S,延遲72.8ns

在使用微星的內存MEMORY TRY IT使影馳20週年紀念版DDR5 7200套條48GB(24GBx2)內存超頻至7800 C38-47-47-125之後,測試內存的帶寬讀取122.24GB/S、寫入117.80GB/S、拷貝114.87GB/S,延遲58.5ns,可以說在微星主板MEMORY TRY IT的功能下小白也能簡簡單單對內存進行超頻,而且讀寫拷貝速度以及延遲都提升巨大,雖然,雖然感知不強

影馳名人堂HOF EXTREME 30 1TB 的Crystal DiskMark 的測試成績

魯大師所得整個測試平臺264萬分

在未降壓的情況下,測試14700K使用單烤FPU達到了270W的功耗,CPU溫度來到了86°,大核心與小核心也沒有降頻,對於九州風神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來說成績實屬不錯且性價比很高

3D MARK PORT ROYAL 光線追蹤測試成績 14057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成績 10988

3D MARK TIME SPY 測試成績 22695

3D 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成績 13715

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成績 26294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對微星MAG Z790 第二代CARBON主板開箱的全部內容了,文中表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問題可相互交流,感謝您的閱覽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