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掌機這個市場其實之前已有一些廠家在做,但是在 Steam Deck 掌機出來之前,大家關注的熱度並沒有那麼高。隨着 windows 11 做了越來越多的優化,Windows 掌機似乎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起色。
今年就有ROG和聯想兩家廠商推出了掌機,兩款產品各有特色。
最近借到了好朋友的一臺聯想拯救者 Legion Go 掌機來玩,聯想拯救者作爲遊戲設備界飽有盛名的系列,第一次做出來的掌機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本篇測評主要寫作都在聯想Legion Go掌機+藍牙鍵盤下完成 關鍵詞:聯想 拯救者 掌機 Leigion Go 遊戲掌機 steam dock 遊戲機 ROG AMD ROG Ally
配置
CPU:AMD 銳龍 Z1 Extreme 8核16線程
內存:LPDDR5X-7500MHz 板載內存 16G
硬盤:PCIe 4.0 固態硬盤 512G(2242長度 TLC)
屏幕:8.8寸 2560*1600 144Hz 500nit亮度
電池:49.2Wh
重量:854g (主機+手柄)
外觀
右手柄的圓形搖桿下面有一塊小小觸摸板,可以用來控制鼠標,而且可以在設置菜單裏控制開關,防止誤觸。
按下背後的按鈕,可以向屏幕下方輕拉,取下兩個手柄。
加上自帶的磁吸的底座,在右手柄底部打開開關開啓FPS模式,你就得到了一個和高達同款的操控器,來控制鼠標,連中鍵滾輪都安排好了。
屏幕
這臺聯想 Legion Go 掌機的屏幕很妙,8.8寸接近於小平板的體驗,而且是 2560*1600 的高分辨率,還有144Hz的高刷,實際上來源就是聯想自己的平板屏幕,你還可以在右手柄旁邊的位置看到一顆前置攝像頭。
實測屏幕參數情況如下:
亮度參數很不錯,最亮有500nit,畢竟是要考慮戶外場景的掌機,這個該做到位。
色域覆蓋達到了99%sRGB,94%的P3,89% NTSC,介於普通高色域屏和專業設計的廣色域屏之間。
接口
畢竟考慮到還是掌機定位,機器上方和下方分別有兩個全速40Gbps的USB4接口,還有一個耳機口,一個micro SD 卡槽。
USB4的接口基於雷電3協議,和雷電4同帶寬,也能支持 DP1.4 協議外接顯示器。
外接硬盤使用體驗良好,不過如果同時充電,一上一下的佈局就會導致只能把掌機完全平放來用。
這兩個USB4.0接口實際使用的時候,對應屏幕區域會有很明顯的發熱。
電源和電池
機器默認給到的是65W的一個c口充電器,比較小巧。機器本體也支持PD充電,45W的小功耗和100W大功耗都能正常充入。
不過這個自帶的掌機盒子特別重,應該是考慮到了防擠壓,做的比較厚實。
如果追求便攜,也可以考慮外出攜帶45Wh或者65W的的氮化鎵。
電池設計容量49.2Wh,滿電容量51.5Wh。
很有意思的是,這個自帶的聯想的掌機包,給下方的C口做了個開襠褲設計,能夠很方便的直接把充電線插進去。
續航
實際上,掌機和筆記本的續航不那麼完全一樣,除非你把它當小主機來用。
在遊戲的情況下,關閉RGB燈光,使用野獸模式,開啓FPS鼠標,一隻玩CS2,人機模式,實際從 98% 電量到 10% 電量提示插入電量,遊戲時長爲:88 分鐘。
大約估計普通遊戲,這個機器的續航從 100% 到 0% 大約是 100 分鐘,也就是1 小時 40 分鐘。
如果玩大作,估計續航可能會短一點,玩普通遊戲,能開安靜模式或者均衡模式,續航應該會長很多。
烤機測試
這臺機器有分幾種不同的模式,延續了拯救者遊戲本的風格。
散熱模式(TDP)可選
安靜
均衡
野獸
自定義
電源模式可選:
性能
平衡
效率
自定義模式可以自己調整TDP功耗。
有一說一,這個windows自帶的電源模式應該要被限制掉,完全用散熱模式才比較好,不然,這裏用戶全都可以自己選,排列組合一下,能玩出花來,而且模式不對應也會導致調教的問題(比如我開電源效率+野獸,到底是野獸還是效率?)
不同的模式下,單烤CPU的功耗表現如何?
實測這個掌機如果是插電滿血,確實可以跑到宣傳的30W,而且穩定功耗是31.6W,最開始瞬時功耗能上到34.6W,非常亮眼的性能釋放。
但是,考慮到掌機實際的續航需求,在離電情況下,這三個檔位的性能釋放就明顯做了另一種調教。
野獸長時功耗接近20W
均衡長時功耗接近15W
安靜長時功耗接近8W
GPU 單烤,以及雙烤的功耗控制,和上述CPU單烤一致。
而實際不同功耗下,對於核顯的性能表現也是有影響的。
在 32W 的時候,核顯頻率是能跑到 2.2-2.4 GHz。
而到 25W,核顯頻率就掉到了 1.7-2.1 GHz。
在 20W,核顯頻率則是 1.3-1.5GHz 區間。
看起來插電的32W,和不插電的20W,核顯頻率是有比較多差距,實測遊戲幀數會不會差距很大呢?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後面的遊戲表現部分章節,就會馬上揭曉了。
我們先來看看硬件參數和跑分。
硬件參數和跑分
AMD 銳龍 Ryzen Z1 Extreme,看起來很花哨,是一個掌機定製的AMD處理器。實際上和 R7-7840U 大差不差,縮減了面積,砍掉了AI單元,調整了電壓曲線優化能耗比。
Ryzen Z1 Extreme 是8核心16線程,臺積電4nm工藝。採用 zen4 架構,有着不錯的單核性能。核顯爲 RDNA3 Radeon 780M,核心規模 12 CUs,最大睿頻可以達到 2.7 GHz。
Cinebench 以及 CPUZ 相關跑分如下圖所示。
這裏的R23是10分鐘模式,可能會和其他測評的單輪分數有差異。
如果跑單輪的話,不同模式下的跑分對比如圖:
30輪R15數據如下:
插電野獸模式下,3DMARK 相關測試跑分如下:
CPU Profile 單核分數 927,多核分數 5807
Time Spy 核顯得分 2688
Fire Strike 核顯得分 7689
內存相關測試結果如下:
硬盤相關測試結果如下:
機器的網卡是 RZ616,支持 WiFi 6E
PCMARK10測試如下:
遊戲表現
聯想 Legion Go 掌機針對按鍵是有做一些優化的。
而且可以在 “Legion Space”- 設置中心-手柄 裏面修改背後M和Y按鍵的映射。
截圖會全屏截了之後放到一個C盤聯想的文件裏,但是某次win更新+Legion Space更新之後,這個Legion截圖和window截圖就壞掉了,怎麼按也按不出來..... 也不知道是微軟的鍋還是聯想的鍋。
受限於掌機形態,這裏主要測了一些適合這臺掌機的遊戲。
屏幕尺寸8.8寸夠大,所以下面主要的測試主要都是基於1920*1200 比較高壓力的分辨率進行測試。在測試遊戲之前,已經重新安裝了11月底最新的AMD官網的 R7-7840U 驅動。
大一寸強一寸,大屏對於遊戲體驗是顯著有很大提升的。
想了解 800P 分辨率的數據,可以參考另一位博主 @喬木leon 在某乎的這篇測評
《深度使用體驗測試,對比ROG掌機,聯想拯救者Legion Go掌機是否值得購買?》
先來測測喫性能的遊戲。
死亡擱淺,關閉垂直同步,低質量畫質。
插電野獸模式,電池野獸模式的平均幀數表現基本一致,都是45幀。
遊戲過程基本上幀數就是在30-60中間波動。
賽博朋克2077,開啓FRS2超級性能,運行基準測試。
插電野獸模式的平均幀數是58,電池野獸模式的平均幀數是56。
這已經是基本達成可玩,1920*1200分辨率體驗良好。
荒野大鏢客,使用低畫質,開啓FRS2性能,運行基準測試。
插電野獸模式,電池野獸模式的平均幀數都是52。
多數場景下,遊戲幀數沒有掉30以下,都是在35幀數以上。
古墓麗影:暗影,畫質選擇最低。
插電野獸模式,電池野獸模式也基本一致,平均幀數一個48幀,一個49幀
地平線5,選擇1920*1200分辨率,極低預設。
插電野獸模式,開啓 AMD FRS 超高性能,幀數 77 - 118幀,平均幀數97.(畫面有點糊)
插電野獸模式,開啓 AMD FRS 性能,幀數 71 - 108幀,平均幀數89.
插電野獸模式,關閉 AMD FRS,幀數 68 - 107 幀,平均幀數85.
電池野獸模式,開啓 AMD FRS 超高性能,幀數 76 - 118幀,平均幀數94.(畫面有點糊)
電池野獸模式,開啓 AMD FRS 性能,幀數 68 - 103幀,平均幀數86.
電池野獸模式,關閉 AMD FRS,幀數 65 - 95幀,平均幀數78.
如果換成更低分辨率,800P,同樣極低預設,
電池野獸模式,關閉 AMD FRS,幀數可以達到 93-150,平均幀數 118
全戰三國,雖然是要鼠標的遊戲,但是巧了,這個掌機就自帶一個鼠標,所以也可以玩玩。
由於這個測試比較短,所以三國在插電情況下跑了兩輪。
插電野獸模式,選擇1920*1200分辨率,較低畫質,幀數是53-77幀。
不插電的情況下,較低畫質,幀數是21-24幀,不知道爲什麼差距這麼大。
這種性能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還是1920*1200的分辨率,玩玩大作也是勉強可以了,追求幀數的話分辨率再降低一檔即可。
而且可以發現,插不插電,在野獸模式下對於這種不那麼喫核顯性能的場景來說,差別不大。
對於FPS模式,這個手柄還真是可以FPS的,稍加適應,也是可以有很不錯的表現。
CS2,開啓低預設,進遊戲的之後,會報一個驅動不是最新的英文錯誤彈出,但是沒關係,點掉之後可以繼續正常玩。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CS隊友在用什麼跟你一起打遊戲,手動狗頭。
使用1920*1200分辨率,畫面設置爲低預設,野獸模式下插電和不插電幀數表現接近。
插電情況下,幀數表現爲 54 - 138 幀,
不插電情況下,幀數表現爲 46 - 121 幀。
兩個情況下,大部分時間遊戲過程都有60幀,插電就60往上走,電池就是60往下走。
電競對槍這個手柄鼠標能用,但肯定發揮不到完全水平。
除去電競,玩玩FPS更耐玩的大作,比如地鐵離去,測試幀數情況如下:
開啓 1920*1200 分辨率,低畫質
插電情況下,平均幀數爲 97,
不插電情況下,平均幀數 87
這個手柄鼠標的連接觸點稍微有點咯手,剛好是凸點頂在掌心靠大拇指的那塊肉上,要是這裏做成凹點應該會更好。
掌機的扳機和遙感非常好評,用來做賽車類遊戲體驗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精準,手感反饋細膩,就是可惜震動稍微顯得太單薄了一些。
就是整體重了點,拿久了手累,所以一般還是找個桌子把手柄拆卸下來玩比較舒服。
使用體驗
掌機,實際的遊玩場景一定是需要做額外優化的。
聯想有自己做一個 Legion Space 的軟件做控制,集成了遊戲商城平臺,雲遊戲,聯想自己的安卓遊戲模擬器,遊戲庫,以及一個設置中心,體驗非常奇怪。
開機進入之後,在windows登錄進入到桌面之後,他會閃現出來,強制自動前臺喚起,並且有一個進度條的加載時間,加載完之後強制你看一個挺酷炫的 Legion Space 的動畫,接着就進入到了這樣一個地方。
如果你沒網,在底下就會有一個重啓提示按鈕,要求你聯網之後重啓這個軟件。
點擊遊戲庫,就可以直接打開自己的遊戲。
至於其他的地方,像是遊戲商店,裏面可以買正經的steam遊戲,但是它會提示你用“聯想軟件管家”去先裝steam。
通過左手柄上方斜着的這個按鈕,按一下,可以返回到win11桌面,但是,他這個軟件不會退到後臺,就是硬在開始菜單欄裏這麼閃幾下,然後一直在這亮着。
右手柄有一個設置鍵,點開之後會彈出一些設置項的菜單。
這個功能是極好的,但是軟件做得是不太行的。
部分遊戲是可以直接在遊戲內,直接拉出這個設置菜單的。但有不少遊戲在全屏運行的情況下,按這個設置按鈕,居然會退回到桌面,等半秒纔有設置頁出來。
而且在win場景下使用,按一下呼出,再按一下,不但這個菜單設置縮回去,還會直接把掌機帶進 Legion Space 的遊戲中心。
鍵位映射可以支持自定義,但如果遊戲沒有支持得好,還是得自己弄一下。
除開軟件,實際硬件其實還行,就是身形稍微有些壯碩。
掌機遊戲過程還是適合找個桌子,拉開支撐背板來玩,或者是拆了手柄玩。單純手持時間久了會容易累,而且左右下方邊緣不夠圓潤,有點頂着手掌的感覺。
如果說ROG的奧創中心交互能打 80 分,聯想這波軟件交互做得只能有60分。
不過好在官方有在重視這個事情,基本上遇到問題在官方羣或者官方社區反饋,很快會有響應。
另外還有些體驗上詭異的事,在1920*1200分辨率的時候,通過外接屏幕可以正常同步顯示畫面。但是換到2560分辨率之後,不知道爲什麼出現了下面這種很詭異的情況:
不過問題不大,windows設置裏開拓展屏幕就行了,這也不知道是聯想的鍋,還是微軟的鍋,還是這塊平板屏幕的鍋。
有部分遊戲不知道爲什麼會觸發這個分辨率的自動切換,比如荒野大鏢客就會有時候忽然黑屏閃一下,然後分辨率自動從2560x1600,變成了1920x1200,遊戲軟件的窗口也會變成一個小窗。全面戰爭三國,則是如果在遊戲裏退到桌面,再回去,顯示的分辨率會莫名其妙的變成800P,即使遊戲設置和windows設置都是正常的情況下,它就是以800P顯示,得在遊戲設置裏,重新改一次分辨率,就會正常。
看起來像是是遊戲適配的問題,可能是遊戲開發商的鍋。
小觸摸板平時用起來也很好用,畢竟win11雖然有交互上的優化,但是有些小地方手指頭還是不好操控的。
有這麼一個小觸摸板,就很方便。
如果你拆下手柄用來FPS模式的話,裝回去之後發現這個小觸摸板沒法用,你得把手柄下放的FPS開關調成OFF。
這段時間把玩這個機器,最主要的印象其實就兩個。
第一,這機器調試時間可能不夠,完成度不足。
第二,這掌機不像掌機,更像是能當掌機的win平板。
今年的ROG掌機是愚人節有預熱,然後6月開始發售。聯想則是9月在IFA露面,10月31日發售。拿不到一血,掌機市場的先發制人優勢已經無了,如果618,雙11兩個時間節點都沒出來,估計今年有掌機興趣的玩家就都買完機器了,發售晚了就很影響銷量。
目前11月底測試基本上只是有一些詭異的小bug,但是沒有遇到什麼嚴重影響體驗的bug,就發售這一個月,聯想官方大大小小做了非常多的修復,這也能看出一線大廠還確實是相對靠譜有後續跟進的。
雖然是掌機形態,但是和追求便攜的掌機又不是完全一樣。雙USB4.0接口,8.8寸大屏,上手就很有小主機味道,還自己帶個鼠標,拿來當win平板其實非常適合,外接一個藍牙鍵盤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可以考慮接一個 Thinkpad小紅點或者 NuPhy Air75。
當主機用的話,高負載下的野獸模式噪音有點明顯,主要不是聲音大,實際上聲音分貝並不大,主要是聲音太尖銳,這種感覺就像是以前平價輕薄本被拉高風扇轉速之後的嘯叫,一直聽會很不舒服,建議開均衡模式或者安靜模式。
內存這裏3G內存給了核顯,直接用就顯得有些內存侷促的感覺,BIOS應該是可以改的,時間倉促沒有深入研究,但是改小吧,平時拿出來打遊戲,大作可能就會顯存不足了。
上32G內存的SKU,可能不太現實,畢竟要考慮成本和銷量,所以說暫時會有些地方需要權衡。
小結
聯想的這個 Legion Go 掌機是真創新掌機,是掌機,但不只是掌機,有大屏+高性能保證基本遊戲體驗,有可拆卸手柄,手柄還能變垂直鼠標,霍爾搖桿和扳機體驗不錯,很有特點。
但是,從掌機的使用場景來說,也確實存在不少優化空間。
如果你追求純粹外出攜帶的掌機娛樂,可能完成度更好的 ROG Ally 掌機更合適。
如果你是追求多面體一般的多功能,用過垂直鼠標,喜歡FPS模式的手柄鼠標,對這種創新設計感興趣,喜歡又大又亮的好屏幕,可能聯想 Legion Go更合適。
還是那句老話,一切從需求出發,掌機作爲一種特殊形態,基本上是作爲娛樂設備和副手設備來用的,如果你預算很緊張,極致追求性價比,肯定傳統形態的輕薄本或者遊戲本更划算。
以上就是本篇測評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記得點個關注點個贊,感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