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
目前全網都沒有非常詳細的威聯通最新的入門教程,這篇打算從一開始的選購裝機到設置使用上手全部講講。
本篇是從超級新手出發,一步一步來進行的,有很多細節會穿插其中,請收藏慢慢看!
目錄
新機到手前的準備
1、確定容量、確定系統盤、確定存儲池的建立方式
2、考慮局域網速度、網線長度、路由器、交換機
3、考慮公網IP或者IPv6
新機上手
1、重置NAS
2、進入控制後臺
3、系統安裝
建立存儲卷
1、存儲池概念
2、RAID 磁盤陣列是什麼
3、存儲池操作教程
應用商店
手機應用
外網訪問
SMB協議
正文
首先介紹一下我用來演示的設備是威聯通TS-464C2。
威聯通TS-464C2是一款4盤位旗艦NAS,它的處理器是全新的Intel celeron N5095,性能非常強,比上代J4125處理性能強30%,集顯性能強了4倍。它還提供了2個M.2 NVMe SSD插槽,8GB可拓展內存,HDMI2.0接口,2個2.5GbE網口,無論是win11虛擬機、軟路由、Docker、HTPC家庭影院都能輕鬆駕馭,可以說是一步到位的機型。
新機到手前的準備
很多玩家買了NAS之後,肯定還想買很多搭配的設備,比如路由器、UPS、交換機、網線等等。筆者從自身角度出發,來給大家談談該怎麼買。
1、確定容量、確定系統盤、確定存儲池的建立方式
首先肯定是要考慮硬盤,你需要的空間是有多少?根據自己的需求容量來購買匹配的硬盤,比如筆者需要60TB左右的空間,筆者用了4塊22TB的酷狼Pro系列硬盤,組成RAID 5陣列就差不多有60TB可以用了。
如果對raid知識不瞭解,不確定自己到底要用多少塊硬盤來達成自己的容量,也可以去威聯通官網,直接拉到頁面最下方,打開“QNAP RAID 容量計算器”。
個人建議,家用玩家(不追求極高安全性)只推薦靜態卷和raid1這2種存儲卷建立方式。不推薦使用存儲池,因爲雖然通過存儲池可以建立厚卷和精簡卷,但它們只是多了快照功能和Qtier技術,而且使用存儲池後降低了10%左右的存儲卷讀寫性能,家用的話不太推薦。
如果你有3個盤位,推薦1個raid1靜態卷和1個單一靜態卷。
如果你有4個盤位,推薦1個raid1靜態卷和2個單一靜態卷。
如果你有SSD,推薦做單一靜態卷,這個單一靜態卷可以做系統盤,也可以做重要數據盤,還可以做PT下載盤,也可以做PCDN掛載盤。
爲什麼要用SSD來掛PT和PCDN業務呢?有2個原因,一是防止機械硬盤噪音,SSD一直運轉沒啥噪音的。二是SSD的可靠性都較高,比較耐造,一時半會幹不壞。但是SSD的成本比機械硬盤高,所以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自身條件來進行。
2、考慮局域網速度、網線長度、路由器、交換機
現在威聯通的新NAS全部都是2.5G網口,很多玩家可以以極低的成本來獲取局域網2.5G的速度。但是要達到局域網全部2.5G的話,那麼就需要考慮2.5G交換機,WiFi6路由器(注意是要帶2.5G網口,且這個網口可以作爲LAN口)。
筆者提供下自己做的一套組網方案,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光貓接在路由器上面,我使用的華碩AX6000紅蜘蛛路由器。目前來說,只要是wifi6路由器都行,現在的路由器質量都不差,儘量選擇滿血wifi6路由器。
其次是2.5G交換機,萬能的海鮮市場只要300塊錢左右,如果爲了更高的品質,更穩定的速度,也可以看看威聯通的QSW-1105-5T,我個人用的是QSW-2104-2T萬兆交換機。
此外,如果要支持2.5G的話,至少得有一個正常的CAT5E網線,很多5類網線速度只有100MB/s每秒,質量差點的網線只有10MB/s。很多玩家發現組完之後家中的速度只有10MB/s,首先先看看網線問題。老式的5類線質量極其差。
注意:超5類網線在60米內是可以支持萬兆傳輸的。
3、考慮公網IP或者IPv6
這部分比較深入了,我會在後面細講!
但是有些玩家買NAS之前也可以先考慮起來。首先確定自己家中的寬帶是否可以開通公網IP?這個需要具體看當地政策。
你可以直接打電話給寬帶提供商,說:“我家中需要安裝監控,請幫我開通一下公網IP功能。”正常情況下,電信會回答:“好的,提供一下賬號,等5分鐘後,重啓一下家中的光貓就好了。”但是聯通和移動不太確定是否會提供,每個地方政策不同。
大部分玩家是獲取不到公網IP的,這時候需要尋找替代方案的,比如ipv6其實也是公網ip,可以一樣使用的。我個人目前用的就是ipv6體驗極佳。我用DDNS解析ipv6,在外面隨時隨地訪問,速度一樣是滿速!
另外,DDNSTO,Zerotier,Nconnect,frp等等其實也可以使用的。不過其中frp操作複雜、zerotier容易被運營商QOS、DDNSTO連接數太少,雖然有些小缺點,但是,但是以上都是免費的!
新機上手
1、重置NAS
折騰機器失敗,以及買二手NAS的玩家注意看,reset鍵按住時間不一樣,重置效果不同。
這個表一定要仔細看:
其中如果只是系統重置,不刪除數據,那麼只需要按住設備重置按鈕(RESET按鍵) 3 秒鐘。
如果是全部重置,那麼就是按住10秒,共享文件夾刪除,但是用戶數據不刪除。
2、 進入控制後臺
首先到威聯通官網下載Qfinder Pro應用,有Windows版本,也有Mac版本。
進去官網首頁,打開“支持”,打開“計算機版公用程序”。
然後就可以看到Qfinder Pro應用,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下載。
把NAS和電腦通電接入同一個局域網內,按一下電源鍵開機。
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局域網,就是在一個路由器下面機器都在同一個網段裏面,無論是接的有線還是無線,他們在同一個局域網內。
然後打開電腦端的Qfinder Pro應用,可以看到已經搜尋出來NAS了。注意NAS開機這個過程需要等1-2分鐘。
選擇NAS,點擊“登入”。
進入智能安裝頁面,後續是真的很簡單,按照頁面介紹點擊下一步即可。請注意,筆者發現默認的時間頁面不太對,請手動選擇到正確時區。
請注意:重置或者二手機器選擇Qfinder Pro頁面登入,它的密碼是admin,賬號是你NAS的MAC地址,這個地址在Qfinder Pro裏面可以看到,在NAS列表最右邊。
點擊登入即可,直接進入空白系統,這時候需要修改密碼,全部進行設置。
3、系統安裝嚮導
選擇“啓用智能安裝”頁面之後。
可以選擇機身自帶的系統版本安裝,也可以去官網下載最新的版本安裝,筆者建議直接以當前版本安裝。
需要用戶自己填寫NAS的名稱,賬號名字,賬號密碼。注意:密碼必須包括大小寫和數字。
設置時間,請選擇正確的時區(北京)
設置IP地址,如果是老手一般推薦固定IP地址,新手就先使用自動取得IP地址吧。
你家裏有幾個系統的電腦,就選擇幾個系統進行安裝。
最後看一眼設置,沒問題點擊確定。
設置新系統中,等幾分鐘就可以了。
建立存儲卷
大家都知道是使用硬盤來作爲存儲,但是如果到了NAS系統,硬盤是以什麼形式來存儲的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存儲池與存儲卷的概念。
存儲池:理論知識
威聯通會把存儲分成存儲池與存儲卷,其中底層是物理硬盤,上層是邏輯存儲區域。物理硬盤 HDD/SSD 構成存儲池 Storage Pool,存儲池之上劃分卷 Volume,捲上劃分共享文件夾 Shared Folder。
用我們平常使用的 Windows 系統進行類比:
1、Shared Folder 相當於 Windows 下的一個文件夾,可以單獨配置用戶的存取(Access)權限。
2、Volume 即是邏輯分區,例如 C 盤、D 盤這樣的。
3、Storage Pool 即是對底層硬盤的一層邏輯封裝,將 RAID 等底層細節隱藏,不暴露給上層的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序。當底層硬盤發生更換、故障時,都不會影響上層系統的運行(前提是你做了 RAID1 等冗餘設置)。
4、Hard Drives 即是在現實中真實存在的硬盤本體。
通過HDD/SSD 構成“存儲池”的過程就是使用磁盤陣列(RAID)來進行。其中物理硬盤作爲底層,需要有着極高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一般推薦NAS盤和企業盤。RAID放在下面一段來講。
一般而言,建立完存儲池後還要在上面建卷才能使用,在存儲池上又提供厚卷、精簡卷2種卷形式。請注意,靜態卷由於不具備存儲池的屬性(就是說沒有快照、Qtier、版本控制功能),所以這個是單獨另外建立的,它與存儲池層級並列,且建立好就可使用。
靜態卷:適合放置對磁盤性能要求高的應用或文件,例如作爲下載盤,或者用於存放虛擬機的硬盤。不支持快照。
厚卷:支持快照、LUN,適合存放照片等一般文件。沒有特殊需求的話一般使用厚卷。
精簡卷:支持快照、LUN,空間非常靈活,用多少就佔用多少,原理和虛擬機的虛擬硬盤類似。性能比較差。
對於一般玩家而言,如果沒有快照與Qiter的需求,筆者更推薦靜態卷,性能大概會好個10%~20%。
RAID:理論知識
這裏再來講RAID。
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獨立磁盤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磁盤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盤,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盤組,利用個別磁盤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盤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盤上。
簡而言之,RAID可以提供安全性、讀寫性能、存儲池容量,具體根據陣列類型而定!
RAID方案常見的可以分爲6種。
JBOD、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10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嚴格上來說不是一種RAID,因爲它只是簡單將多個磁盤合併成一個大的邏輯盤,並沒有任何的數據冗餘。數據的存放機制就是從第一塊磁盤開始依序向後存儲數據。如果某個磁盤損毀,則該盤上的數據就會丟失。
RAID 0無冗餘備份,存儲池包含所有硬盤容量,硬盤全部用來提升讀寫能力。簡單而言:假設10塊硬盤組成RAID 0陣列,存儲池讀寫能力變成單個硬盤的讀寫能力的10倍!硬盤只要損壞一塊,陣列內所有硬盤的數據會立刻丟失。
RAID 1是一種鏡像磁盤陣列,其原理就是把一塊硬盤的數據以相同位置指向另一塊硬盤的位置。RAID 1又稱爲Mirror或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證用戶數據的可用性和可修復性。它只支持2塊硬盤。存儲池容量只有單塊硬盤容量大小,不能提高存儲性能,硬盤可以允許隨機損壞一塊。它的高數據安全性,尤其適用於存放重要數據,如服務器和數據庫存儲等領域。
RAID 5將數據以塊爲單位分佈到各個硬盤上。RAID5不對數據進行備份,而是把數據和與其相對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存儲到組成RAID5的各個磁盤上,並且奇偶校驗信息和相對應的數據分別存儲於不同的磁盤上。當RAID5的一個磁盤數據損壞後,利用剩下的數據和相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去恢復被損壞的數據。它的容量爲(n-1)塊硬盤總容量,存儲性能提升(n-1)倍,硬盤可以允許隨機損壞一塊。
RAID 6同RAID5一樣,數據和校驗碼都是被分成數據塊然後分別存儲到磁盤陣列的各個硬盤上。RAID6加入了一個獨立的校驗磁盤,它把分佈在各個磁盤上的校驗碼都備份在一起,這樣RAID6磁盤陣列就答應多個磁盤同時出現故障,它會進行兩次奇偶校驗,以提供寫入保護,因而RAID 6的寫入速度小於其它級別的RAID。RAID 6容量爲(n-2)塊硬盤總容量,存儲性能提升(n-2)倍,硬盤可以允許隨機損壞2塊。但是在4塊硬盤的情況下,RAID 6的計算相較於RAID 10而言會更加密集,所以重建速度較慢。
RAID 10其實結構非常簡單,首先創建2個獨立的RAID 1,然後將這兩個獨立的RAID 1組成一個RAID 0,RAID 10容量爲2塊硬盤總容量,存儲性能提升2倍,硬盤可以防止兩個磁盤同時出現故障,但是這兩塊硬盤不能是存儲同一份數據的硬盤。如果發生意外,RAID 10重建速度較RAID 6更快。
大家對於各種RAID 磁盤陣列的選擇,擁有太多種方式,我隨意列舉幾種資深老玩家的方法:
1、全部靜態卷。根據文件重要程度,按需手動備份資料到多個靜態捲上面,從而保證數據安全性。
2、2個HDD組成RAID 1靜態卷,其餘的全部單一靜態卷
3、4個HDD組成RAID5靜態卷。
4、非企業級需求,家用不推薦使用存儲池!
5、非企業級需求,家用不推薦使用Qtier。
存儲卷實際操作
(1)打開頁面上的“存儲與快照總管”。
(2)首先選擇左側的“存儲/快照”,再選擇右上角的“創建”,有“新存儲池”或“新卷”。請注意:如果需要“厚卷”和“精簡卷”就選擇“新存儲池”,如果選擇“靜態卷”就選擇“新卷”。
(3)筆者以建立“靜態卷”爲例,爲大家做一次演示。先點擊“新卷”。
(4)選擇傳統配置,也就是靜態卷。一般推薦新手都選擇靜態卷。
(5)選擇是一塊硬盤組成單一靜態卷,還是多塊硬盤組成RAID磁盤陣列的靜態卷。
(6)是否啓用SSD預留空間,選擇否;然後打開高級設置,把警報臨界值取消,這個沒啥用。
(7)接下來點擊完成,等待建立完成即可。
使用應用商店
建立完存儲卷之後,就可以安裝APP應用了。
首先打開“App Center”應用,咱們就可以下載各種各樣的應用。
需要注意的是:NAS系統裏面的應用和Windows系統裏面不一樣,應用不要全部都打開,不用的應用一定要停掉,不然會在後臺一直運行,佔用資源,讓系統變卡。
這是筆者的應用庫,可以看到很多不用的都停掉了,已經變成灰色了。
推薦安裝的應用有:
Qumagie(照片查看)
HBS3(同步工具)
qBittorrent(PT下載工具)
最常用的就是file Station文件管理器。
其次是myQNAPcloud,這是一個賬號登錄的地方, 管理自己的賬號,如果要外網訪問必須要把賬號設置好纔可以。
手機APP安裝
目前,筆者手機上裝了比較多的應用。
其中必裝的有:Qfile Pro、Qumagie、Qmanager
拓展安裝的有:Qvideo、Qsirch、Qget、Qnotes3、Qremote
Qfile 是 NAS 的文件管理工具。
Qumagie 是 NAS 照片管理工具,支持上傳、下載、查找、分享等。
Qmanager 是一個系統管理工具,可通過手機查看 NAS 狀態、安裝 NAS 應用、設置 NAS 等。
Qsirch 是一個快速查找 NAS 文件的工具。
Qget 是一個在手機端即可控制 NAS 遠程下載的工具。
Qnotes3 是 NAS 上面的筆記工具。
Qremote 是遙控器工具,當啓用 HDstation 時候可以使用。
外網訪問
這部分需要做功課了!
什麼是外網訪問,就是你出門在外的時候,需要訪問你家中的NAS這個過程。
綠聯、極空間、聯想、雷克沙都是自建服務器,訪問數據從自家服務器中轉,所以不需要公網IP,但是羣暉極空間自建服務器很差,所以比較依賴公網IP。那麼哪個好呢?當然是公網IP好,公網IP是讓你的NAS數據直接傳到你的手機,直連是穩定在滿速傳輸;中轉顧名思義,就是你的數據先去品牌方自建的服務器走一趟,再到你的手機,中轉最高傳輸速度是滿速。
那麼什麼又是公網IP呢?
簡而言之,就是指以公網連接Inter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網 IP 是主機用來與外部網絡通信的公網 IP 地址,處於公網的電腦可以與其他的計算機互相訪問。
公網IP只需要打電話給寬帶運營商那邊申請即可,一般情況下,你打電話給寬帶運營商,說我家裏需要安裝監控,請幫忙開通一下公網IP。電信客服會回覆:好的,我現在爲你辦理,請您5分鐘之後重啓家中光貓設備即可。至於聯通與移動大概率是不行的。請注意:每個區域的政策都不一樣。
咱們目前申請的公網IP又分爲動態IP與靜態IP,一般家庭用戶只能申請到動態IP,只有企業級用戶才能申請到靜態IP。
另外咱們常說的公網IP一般是指IPv4公網,其實現在國內很多區域不給IPv4公網IP了,那麼IPv6其實也是公網IP,一樣使用的。
什麼叫做動態IP?
就是你的公網IP用一段時間地址就會變掉。靜態IP則是地址一直都不會變。
但是動態IP並會不影響你日常的使用,因爲還有一個技術叫做DDNS(Dynamic Domain Name Service,動態網域名稱系統) 。DDNS就是將用戶的動態 IP 地址映射到一個固定的域名解析服務上,用戶每次連接網絡的時候客戶端程序就會通過信息傳遞把該主機的動態 IP 地址傳送給位於服務商主機上的服務器程序,服務器程序負責提供 DNS 服務並實現動態域名解析。
開啓了DDNS服務之後,不管公網ip怎麼變化,在nas或者路由器端的域名解析是固定的,所以我們就可以通過域名進行訪問家中的設備。
域名是什麼?
簡而言之,儘管IP地址能夠唯一地標記網絡上的計算機,但IP地址是一長串數字,不直觀,不容易記住,於是人們又發明了另一套字符型的地址方案,即所謂的域名地址。形容一下,域名相當於是在IP地址上穿個外套,人還是同一個人。
對於羣暉、威聯通而言,兩者都提供有2級域名供用戶免費使用。
當玩家已經拿到公網IP之後,家中公網IP將如何設置呢?
如何配置公網IP?
咱們以威聯通NAS爲例,家中網絡環境爲光貓撥號,橋接,架構爲光貓→路由器→NAS。首先咱們找到“myQNAPcloud 雲服務”。
接着,我們需要註冊一個 QNAP ID進行登錄。註冊完要選擇所有自動配置。
後面在DDNS裏面開啓upnp功能,NAS與路由器都可以自動配置,自動配置 DDNS,以及自動配置 myQNAPcloud Link。到這裏一般都結束了,因爲後面upnp會自動配置好網絡。
但是這個過程需要等待一會兒,不一定是即刻生效。
注意路由器也要打開UPNP。
另外如果沒有公網IP也不要擔心,我也沒有公網IP,我用的是ipv6。
首先,路由器要打開ipv6功能。
其次一定要關閉ipv6防火牆。
然後NAS就會自動解析IPV6地址,直接使用DDNS裏面的地址,如XXX.myqnapcloud.cn:端口號,就可以在外面訪問你的NAS了,也是直連,也是滿速。
看網址,就可以登錄進來了。
SMB協議
最後再說一個局域網的協議玩法。
SMB(Server Message Block)通信協議是微軟和英特爾在 1987 年制定的協議,主要是作爲 Microsoft 網絡的通訊協議,它是當今世上網絡文件系統協議兩極之一的存在。
SMB 使用了 NetBIOS 的應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簡稱 API)。另外,它是一個開放性的協議,允許了協議擴展——使得它變得更大而且複雜;大約有65個最上層的作業,而每個作業都超過120個函數,甚至Windows NT也沒有全部支持到,最近微軟又把 SMB 改名爲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並且加入了許多新的特色。
簡單而言,SMB 協議是在局域網上用於服務器文件訪問和打印的協議。CIFS 可以看做是應用程序協議如文件傳輸協議和超文本傳輸協議的一個實現。
那麼如何在 NAS 中如何體現?
1、直接在電腦“網絡”掛載。
2、 通過 Qfinder Pro 掛載。
直接在電腦“網絡”掛載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電腦要和 NAS 處於同一個局域網。打開“我的電腦”,然後點擊“網絡”,可以看到“計算機”裏面有一個設備名稱“NAS59B838”這就是咱們局域網內的 NAS。
稍後,點擊它進入登錄頁面。
賬號密碼是 NAS 的登錄賬號及密碼,注意請勾選“記住我的憑據”,這樣子下次登錄就不用再輸入密碼了。
進來後可以看到 NAS 裏面的文件夾,咱們隨便選擇“homes”文件夾,右鍵點擊,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
然後返回“我的電腦”,就可以看到“網絡位置”多了一個卷,這個卷就是 NAS 裏面的文件夾,它平時表現就和本地的卷一樣,可以隨意使用。
通過 Qfinder Pro 掛載
在電腦上打開 Qfinder Pro,選擇好你需要掛載文件夾的 NAS,然後選擇“網絡驅動器”,會出現一個框提示選擇 IP 地址,選擇通訊協議,咱們選擇 SMB/CIFS。
點擊確定之後,咱們就要開始輸入 NAS 的賬號密碼了。
注意請勾選“記住我的憑據”,這樣子下次登錄就不用再輸入密碼了。
進來後可以看到 NAS 裏面的文件夾,咱們隨便選擇“homes”文件夾,右鍵點擊,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然後返回“我的電腦”,就可以看到“網絡位置”多了一個卷,這個卷就是 NAS 裏面的文件夾,它平時表現就和本地的卷一樣,可以隨意使用。
總結
很高興寫完了這麼長一篇教程,我是加勒比考斯,求個關注點贊,謝謝各位大哥!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