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记得20年高考完的那个长达三个月的暑假(7.9高考~国庆后大学开学),虽然过得飞快但也还是留下了不少记忆深刻的人和事,《信条》的观影便是其一。当时仅三年之后(诺兰14年的《敦刻尔克》),诺兰又一力作登上院线,让我也终于有机会第一次在大银幕上一睹诺兰IMAX摄影机实拍影像的魅力。如今,一晃眼三年就过去了,在诺兰新作《奥本海默》大陆上映前夕,特此来聊聊当时《信条》的观影感受。
![]()
诺兰的片,惯例都是要多刷的,但对于这部片,我一刷过后急切想二刷的心情没有以往看诺兰的片子时那么强烈。
![]()
逆熵进行时间逆转,时间钳形等新奇的设定,影片内的角色纷纷沦为解释此设定的工具人,导致影片想表达的情感精神内核很弱、很隐晦甚至有点经不起推敲。诺兰为了突出展现出其作者特色和电影理念,只好削弱其他方面,在这部影片体现得尤其突出。前期花大力气解释设定的文戏,后期烧脑炫酷的时间正逆流的场面,看懂的人会神清气爽,看不懂的会困认为妥妥的烂片。
![]()
除此之外,影片最惊艳我的地方就是其配乐,对情节的衬托、节奏很把控都恰到好处,与星际穿越的配乐有异曲同工之妙(ps:即使两部影片的配乐并不是同一个人);其次,影片的精神内核或者说可能是诺兰想表达的可能只有两字:宿命。
正如影片中所讲“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人从出生到死亡无非是一直在和命运抗争到最后接受,过去的已经发生,无论你做什么,这就是宿命,永远无法改变,改变的只是你到达这唯一终点时路上的风景。尼尔,男主,萨特,凯特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宿命。无法解脱的始终是宿命本身。
![]()
总而言之,看到红蓝大战到结尾尼尔对男主说的一番话,一切变得清晰起来了。看懂信条,弄清楚它在讲什么,弄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并不难,一遍足矣。但是,要清楚每条时间线的细节,清楚影片中几个时间钳形计划的操作流程及细节,每个人物在正逆时间里的状态,每个人物在不同向时间里看待事物的角度,很难,对于我这种智商不高的人可能需要多刷还要参考一些其他博主的影评解析才能弄懂。所以……先溜为敬
![]()
“只有我能在限定时间里打开那扇门”
“我必须再回去”
“为这项任务编织另一段过往”
“我们才刚拯救世界”
“不能留下任何风险”
“若是改变做法 结果会有所不同吗?”
“发生过的事已经发生了”
“这是对这个世界运作的信念”
“而不是袖手旁观的借口”
“宿命?”
“随你怎么说”
“你会怎么说?”
“现实”
“让我走吧”
“你一直没说是谁找你来的,尼尔”
“你到现在都还没猜到?是你啊”
“只是跟你原来想的不一样”
“你在过去有个未来”
“对我来说是多年前”
“对你来说是多年后”
“你认识我很多年了?”
“对我来说 这是一段美好友情的结束”
“但对我来说 这只是开始”
“我们携手干了一番事业”
“你一定会喜欢的 我保证”
“整项任务都是时间钳形攻势”
“谁的任务?”
“你的!”
“你才完成一半”
“我会在一开始见你,朋友”
![]()
结尾这段对话真的对我暴击,霎时感慨万千,却一时语塞,什么也说不出,冥冥之中一切都早已被安排好了,这大概就是信条的宿命吧。
![]()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