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NUC絕唱:Vivid Canyon悅動峽谷 VS Mac mini

這幾年顯卡離譜的價格,意外帶動了Mini PC的發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遊戲黨啊。對於追劇黨和辦公黨來說,既然不需要裝獨顯,Mini PC小巧的體積,自然更加討人歡心。

Mini PC裏最熱門的2個系列:蘋果Mac mini 和 intel NUC峽谷系列,一直是不少MiniPC愛好者的心頭好。不過他們之間的選擇問題,相信應該也困擾過不少朋友。我最近入了一臺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打算用來替換之前使用的蘋果Mac mini(M2),所以本期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和購買建議吧。

配置與升級

我之所以會想要換掉蘋果Mac mini,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配置選錯啦!下單看不少評測說8GB內存完全夠用,但是實際體驗並非如此。特別是用來剪輯有點複雜的4K視頻,或者是使用PD虛擬機的時候,8G內存真的捉襟見肘。但是蘋果Mac mini不能自行升級內存,一旦發現不夠用了,除了復購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了。

而且MAC mini的增配費用也是出奇的離譜,如今內存和SSD早就是白菜價了,蘋果這超過產品價值好幾倍的增配用,也着實讓人難以接受。

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這邊就沒那麼多顧慮啦,一方面可以自行升級、替換內存/SSD,另外一方面即使是官方的升級套餐,價格也非常合理,可以看到16G內存+1TB的套餐和裸機套餐,差價還不到500塊。

而且如果你覺得內存、SSD容量買小了,完全可以自行升級。底部四個螺絲一鬆,就可以打開了,非常得好拆,對小白來說也完全沒有難度的。可以看到intel在每個接口上,還貼心地標註了支持的規格。

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最高支持安裝2條DDR4-3200內存,1條2280規格的NVMe Gen4 SSD,以及1條2242規格的SATA SSD。我入手的是裸機版,然後自己整了2條金百達的DDR4-3200 32G內存(350左右/條),以及一條2TB的金百達KP260 PLUS(500出頭),加起來還不到1200塊。如果是蘋果,升級64G內存+2TB SSD,費用估計1W+了。。。

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有2個版本:

  • i5-1340P:4+8 核,睿頻 4.6GHz,80EU 核顯

  • i7-1360P:4+8 核,睿頻 5.0GHz,96EU 核顯

二者差價1000塊左右,個人覺得預算充足的話,還是一次到位選i7-1360P版。i7-1360P 集顯差不多是GTX 1050/Ti的水平,用來應付主流的網絡遊戲,剪剪片子完全沒問題。

外觀與接口

悅動峽谷峽谷之前,我對intel NUC的外觀沒什麼特別好的印象,因爲基本上都是黑黑的,實用主義外觀。但是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真的讓我眼前一亮,intel給NUC系列招設計師了?白色的頂蓋,銀色的鋁製機身,CNC衝網,藍色的LED燈,靈動溫婉的同時也不失科技感。整體顏值相比前輩們,真的提升太多了。

intel NUC會比同配置的MiniPC要貴一點,畢竟intel NUC主要是服務於商用客戶,所以整體的做工用料、品質、外觀設計,以及售後都是其他MiniPC不能比的。特別是這次的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外觀成本一看就知道不低,外框和底部的衝網,都是一塊完整的鋁材,切割彎折後一體成型的。保守估計Vivid Canyon悅動峽谷相比同配置的Arena Canyon競技場峽谷,成本上至少貴20美元。

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的金屬機身+白色頂蓋,真的是個非常聰明的設計。這讓它能不僅能夠和Mac mini一樣融入金屬科技風的桌搭,也能夠輕鬆融入純白風格的桌搭之中。

把Mac mini放到白色風格的桌搭裏,就會看起來有點突兀。

把他們疊在一起,可以明顯感覺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相比Mac mini要小上很多。他們的高度是差不多的,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稍微高了1.2mm。但是Mac mini的體積卻是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的2.8倍,體積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接口的配置,也是我非常不爽Mac mini的地方,明明空閒的位置非常多,外置的接口卻少得可憐(2x USB 3.2 Gen2 Type-A,2x 雷電4。1x HDMI 2.0,千兆網口),不弄個Hub的話,USB數量根本不夠用。而且Mac mini還全部都是後置接口,臨時要插個U盤,要在機身上摸索半天。

相比之下,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的接口配置就大方多啦!機身相比Mac mini小那麼多的情況下,配置的接口數量不僅更多,整體規格也要高不少:

  • 2x 前置USB 3.2 Gen2 Type-A接口

  • 1x 後置USB 3.2 Gen2 Type-A接口

  • 1x 後置USB 2.0 Type-A接口

  • 2x 後置雷電4接口

  • 2x 後置HDMI 2.1 (支持CEC功能)

  • 2.5G 網口

性能測試

當然,相信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性能,剛好蘋果Mac mini(M2)8G + 512GB的價格,和這臺 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 64G + 2TB價格差不多,我們就拿他們來做個橫評吧~

首先是Cinebench R23,蘋果Mac mini(M2)不管是多線程還是單線程得分上,都要落後於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單線程落後22%左右,多線程落後47%左右。

而在7-Zip的壓縮和解壓測試中,蘋果Mac mini(M2)就可以在壓縮性能上比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更快。但到解壓縮時,就大幅度落後於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

然後是Handbrake的x265轉碼測試,關閉了硬件加速功能(編解碼加速等下單獨測),它就變成了一項基於CPU的視頻編碼測試,主要考驗CPU的多線程性能。結果和Cinebench R23的表現基本一致,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整體的CPU性能,特別是多線程性能,是要大幅度優於蘋果Mac mini(M2)的。

蘋果Mac mini(M2)的CPU性能雖然不如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但是顯卡的3D性能,還是蘋果Mac mini(M2)更強一些,蘋果Mac mini(M2)的集顯性能差不多是桌面顯卡GTX1660的水平,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的集顯差不多是GTX 1050的水平,屬於是臥龍鳳雛了,3A遊戲基本都沒法跑的,畢竟他們的定位都是辦公、生產力爲主。真想要用Mini主機玩遊戲,還是建議看看蝰蛇峽谷或者隔壁的AMD。

蘋果Mac mini(M2)的圖形性能雖然強點,但是蘋果生態上能玩的遊戲實在是太少,掰手指都能數完。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雖然原生圖形性能稍弱,但是它可以利用雷電接口+顯卡擴展塢,外接顯卡提升性能。

不過主流的網絡遊戲,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還是可以輕鬆應付的,比如LOL、《VALORANT(無畏契約)》等等。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1080P跑《VALORANT(無畏契約)》全高畫質,能跑到120~180幀。

說到遊戲,如果你也想入手Vivid Canyon悅動峽谷的話,我還蠻推薦搭配這臺優派VX2781-2K-PRO-W顯示器的:一方面,2K 170Hz高刷,可以搭配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玩《VALORANT(無畏契約)》;

另外一方面,這臺顯示器的不僅整體顏值非常高,而且和Vivid Canyon悅動峽谷非常搭,顯示器的白邊框+白底座和悅動峽谷的白色頂蓋,幾乎0色差,而且表面細膩的磨砂觸感都幾乎一模一樣,屬於是絕配了。

而且如果你有生產力需求的話,可以把優派VX2781-2K-PRO-W顯示器的色域模式,修改爲“sRGB”。這臺顯示器的sRGB色域縮限做得非常優秀,“sRGB”模式下,平均色差ΔE只有1.54。日常修圖、剪片還是非常夠用的。

編解碼測試

有不少朋友以爲顯卡的圖形性能越強,編解碼視頻的速度就越快,這顯然是不對的。視頻的編解碼性能,是板載的編解碼芯片能力 + 軟件編解碼器效率,共同決定的。編解碼芯片大都集成在顯卡之中,但是它的性能和顯卡的圖形性能並不掛鉤。intel和Apple的編解碼能力,一直都是行業裏的第一梯隊,intel 12/13代酷睿的核顯,編解碼速度、質量甚至強過RTX40系獨顯。

本次測試的素材,全都是用松下GH6拍攝的。GH6支持的4K規格還是蠻多的,爲了方便大家參考性能,所以我把大家可能用到的4K規格都測試的一遍。素材格式如上圖,常規幀率格式(60P以下)素材時長都爲2分鐘,100P以上的升格素材爲30秒。4K素材輸出格式統一爲:4K25P H264 65Mbps CBR,1080P素材輸出格式統一爲:1080P25P H264 16Mbps CBR。

如果你是adobe用戶的話,個人不建議用蘋果的設備。蘋果和adobe有過節,adobe對蘋果設備的支持一直都不是很好,在Media Encoder在導出H264視頻的時候,蘋果的M1/M2芯片都無法使用硬件加速。雖然可以H265支持硬件加速,但是目前H264規格依然是絕對的主流,所以如果你喜歡使用adobe全家桶的話,個人建議還是選擇NUC或者其他的Windows PC。

如果強行使用adobe的Media Encoder渲染的話,M2就只能使用CPU去渲染輸出,渲染速度相比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會慢非常多。

所以我把編解碼測試軟件換成了達芬奇,達芬奇對各家的硬件加速都要比adobe更好一些,渲染速度和蘋果原生的Compressor相差無幾,intel這邊在達芬奇上,素材的渲染速度相比ME也提升了很多,所以本次編碼測試全部都用達芬奇來進行了。

首先,是常規幀率測試,讓我非常意外的是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竟然完勝蘋果Mac mini。看來intel的編解碼器性能在處理4K H265/H264素材的時候,效率相比蘋果是更高的。

這種情況在處理高幀率視頻的時候也是一樣的,4K100P的升格視頻,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的表現依舊要更好一些,但是在處理1080P的高幀率視頻的時候,反而敗給了蘋果。

最後

看到這裏,相信你應該理解,我爲什麼會選擇用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替換掉我的蘋果Mac mini了吧?

M1/M2芯片,在編解碼和性能上的優勢已經沒有了,他們如今的優勢,更多體現在能效上。能效優勢在電量相對有限的移動設備上非常明顯,但是對於這種插電使用的Mini PC來說,意義就不大了,大家還是更關心設備的絕對性能。

intel NUC 13 Pro悅動峽谷(i7-1360P)用更小的體積,更加自由的配置搭配,更低的價格,實現了更強的性能。悅動峽谷也是第一次把NUC的顏值,拉到Mini主機裏的第一梯隊,雖然很希望intel能把這條產品線延伸下去,但是intel已經計劃把NUC業務賣掉啦,只能希望後繼有人吧~

(這篇文章寫結尾的時候,刷到intel要放棄NUC業務時,我的心情↑)

最後的最後,聊聊購買建議,Mac mini適合手上已經有不少蘋果設備,對Mac OS非常熟悉的用戶,非常不適合作爲你的第一臺蘋果設備入手。如果你只有一臺PC設備的話,個人強烈建議選NUC,國內Mac OS限制還是太多了,很多軟件都不支持,用起來極爲不便,免不了要PD模擬Windows使用,顧此失彼了屬於是。而且除了Mini PC外,intel NUC還能解鎖軟路由、DIY NAS、HTPC等等玩法,再就業的選擇上也要比Mac mini寬泛很多,未來即便升級性能更強的設備,它依舊能發揮餘熱。

#遊戲周邊# #辦公#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