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
雞形目雉科虹雉屬鳥類。
因爲其絢麗多彩的奇特羽毛,也被人們稱爲九色鳥。是尼泊爾的國鳥,也是印度北阿坎德邦的州鳥。
大致分佈:
分佈於阿富汗東部、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不丹、印度東北部和緬甸北部,在中國分佈於西藏東南部。
通常棲息在海拔2500~4500m之間,終年被雲霧籠罩着的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灌木叢、草甸等地帶中。
在海拔2700~3700m之間最爲常見,冬季生活的海拔範圍會下降至2000m。
外貌:
是典型的高山雞類,屬大型雉類,體長在70cm左右。雄鳥重約爲19.8~23.8kg,雌鳥重約爲18~21.5kg。
雄雌異色,雄鳥通體多彩,雌鳥顏色暗淡。
雄性有多彩的羽毛,雌性則與其他雉雞一樣,顏色更加柔和。
雄性的顯著特徵,包括長長的金屬綠色羽冠以及背部和頸部的銅色羽毛,以及在飛行時最爲顯眼的白色臀部。
雄性的尾羽呈均勻的紅褐色,向尖端逐漸變深,而雌性的下尾羽呈白色,帶有黑色和紅色的條紋。
此外,雌性的喉嚨上還有一個明顯的白色斑塊,尾巴上有條白色的條帶,可用來區分。
生活習性:
通常在白天活動,大部分時間都在覓食。夜晚則棲於陡峭的岩石上。
是羣居鳥類,經常成對或成小羣出現。它們通常在冬季聚集成大羣共同棲息。
冬季有時可以結成20~30只的大羣下降到海拔2000m左右的地方生活。
非常善於交流,會使用各種叫聲來表達攻擊性、警報或試圖吸引配偶的意圖。但是該種鳥通常很害羞。
叫聲很響亮,聽起來像 “pi-pi-pi”。
覓食方面:
植食性鳥類,它們在高山地區尋找植物的根莖爲食,有時也喫昆蟲和無脊椎小動物等。
十分善於挖掘,可以用彎曲鋒利的嘴挖掘泥土。能忍受雪,並在雪中挖掘以獲得植物根和無脊椎動物獵物。
它們還喜歡一次性收集大量食物,以供以後食用。
繁殖方面:
實行一夫一妻制,繁殖期爲4~6月。
巢較簡陋,通常建於林下植被較爲稀疏的森林裏。每窩產3~8枚,孵化約27天。蛋的顏色爲帶有紅褐色和紫色斑點的淡黃色,孵化期爲28天。
3個月大時,幼崽就能夠自己進食,6個月後,幼崽就可以完全獨立了。此刻,它們也會像父母一樣,準備嘗試尋找自己的領地和配偶。
完全成熟爲2年。
保護現狀:
棲息地的破壞和非法捕獵(因爲羽毛很豔麗,當地人認爲製成帽子佩戴象徵着地位和權威),是對棕尾虹雉最大的威脅。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
我是奇怪的bot,本文爲補檔,感謝觀看~
話說...真是五彩斑斕的黑啊。好好看!
再話說,我好像很久沒有寫新的了,不過絕對沒有人發現對吧վ'ᴗ' 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