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0Ti顯卡 IGN6分:原地踏步,跟3060Ti性能相差不大!

2023年5月24日,RTX 4060Ti顯卡正式開賣,IGN編輯傑奎琳 · 托馬斯(JACQUELINE THOMAS)給出6分評測,認爲英偉達的新顯卡毫無誠意,RTX 4060 Ti在1080p上性能還算不錯,DLSS+光追性能方面也有明顯的改進,然而相比於上一代的3060Ti,這塊399美元顯卡性能上相差不大,感覺英偉達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4060Ti

在RTX 4070發佈的一個多月後,英偉達終於推出了GeForce RTX 4060 Ti顯卡,主要面向的是1080p遊戲,然而英偉達爲了混淆視聽,將顯卡割成兩個不同的版本,它們的大部分參數規格相同,但在最關鍵的顯存上分爲8GB和16GB兩個版本,其中16GB將在23年7月上市。

目前來說,我們不知道額外的8GB會有多大提升,但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英偉達對16GB版本499美元定價肯定不值得買。而且,8GB的4060Ti基本上就是一個強化了的RTX 3060 Ti,價格相同,只是有了更好的光線追蹤功能。

因此,只有那些非常有錢的玩家,纔可以在4090這種高端顯卡上,體驗到大規模的升級;那些看起來預算有限的玩家,則可能還要再等一年,才能在這個價位上看到一款性價比更高的顯卡!




自從去年10月,老黃推出了1599美元的RTX 4090以來,英偉達在40系的每一塊顯卡上,都比上一代的同型號顯卡有了大幅的價格提升,最大的“戰犯”就是RTX 4080顯卡,價格幾乎是RTX 3080的兩倍!

幸好,如今發售的RTX 4060 Ti,避免了大幅漲價的這種趨勢,4060 Ti的8GB版起售價爲399美元,如果你想要更大的顯存,可以等7月即將推出499美元的4060Ti 16GB,但這都接近RTX 4070的599美元了,價格十分尷尬!

當然,399美元這個價位沒有太大問題。RTX 4060 Ti的價格與RTX 3060 Ti相同,而且性能上也基本保持一致,特別是在沒有光線追蹤或DLSS 3.0的遊戲中,二者的差距並不大。




儘管40系價格大幅上漲,但除了4060Ti以外,其他每張卡在性能上都有大幅提高,英偉達很罕見地沒有帶來性能更強的升級顯卡。今年晚些時候,預計還將推出299美元的RTX 4060,價格上略微更實惠,但我懷念249美元的GTX 1060就能暢玩1080p的時代!

與其他的40系顯卡一樣,RTX 4060 Ti使用Ada Lovelace架構,並帶來了第四代Tensor核心,從本質上講,這意味着4060Ti可以更好地處理光線追蹤和AI任務。

4060 Ti只有34個流式多處理器,CUDA核心總數爲4352個,低於RTX 3060 Ti中的4864個核心,要知道它們的價格完全相同。而且,顯存也與上一代顯卡的8GB相同,但只有128-bit的顯存位寬,如果說Ada Lovelace圖形架構在性能上不見得比安培架構更好,那麼4060 Ti參數規格上反而是降級了。




相比於3060Ti的200W,4060 Ti這張顯卡的功率只有160W,降低GPU功率確實意味着Nvidia可以節省電力,確實降低了顯卡散熱的壓力,在測試測試中,RTX 4060 Ti最高僅達到過68°C。不過,這與顯卡散熱也有很大關係。

與RTX 4070類似,英偉達找到方法將從RTX 3080開始的雙風扇,通過設計導入到這個小小的顯卡中,功率很小再加上超強的散熱設計,這也是爲什麼看起來外型巨大的RTX 4090沒有太大的散熱壓力!但是,與其他的40系顯卡一樣,RTX 4060 Ti使用了12VHPWR 16針供電,而非傳統的8 Pin。

當然,在1080p下運行任何當前帶有光線追蹤的遊戲,4060 Ti的性能其實都沒有問題,特別是如果從GTX 1060或RTX 2060這樣的老式GPU升級到4060Ti,那麼確實可以在1080p上獲得一個相當大的提升!




在這些顯卡基準測試中,1080p下使用“高質量”預設,在1440p下使用"平衡"預設,因爲在實際遊戲中,玩家預期就是想在1080p下暢玩遊戲,特別是在那些沒有光追的遊戲中,我們可以看到4060Ti的性能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以《賽博朋克2077》爲例,在1440p下,RTX 4060 Ti比RTX 3060 Ti領先了15%;同樣,在《殺手3》中,4060Ti可以獲得13%的性能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這13%的性能提升需要玩家等兩年,同時還要掏出一樣的價格購買顯卡!

與RTX 4070相比時,情況會變得更糟,在《賽博朋克2077》中,RTX 4060 Ti在1440p下比RTX 4070慢24%,而在《地平線5》中,差距達到26%,其中4060Ti的顯存問題很大,特別是在2077這樣遊戲中。8GB顯存對大多數1080p的遊戲來說是足夠的,但在1440p時就是一個大問題。




當然,16GB的RTX 4060 Ti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問題,但它的價格和RTX 4070只差100刀......隨着每一代新RTX顯卡推出,DLSS變得越來越強,這一次升級主要是AI幀生成技術,在傳統的遊戲渲染中,CPU通常會提前給GPU提供一些幀,即渲染隊列。


DLSS 3.0取代了渲染隊列,使用Tensor核心在實際幀之間生成新幀,可以預測每個像素在合成幀中的位置,這確實增加了一點延遲,這就是爲什麼當你打開DLSS時,會默認啓用Nvidia Reflex來降低延遲,DLSS就是4060Ti的最大賣點!


Nvidia沒有誠意發佈性價比高的顯卡,使用更有效的AI模型,來人爲地提升性能將是問題的關鍵。總體來說,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在1080p上性能還算不錯,在DLSS+光追性能方面也有明顯的改進,然而相比於上一代的3060Ti,這塊399美元顯卡性能相差不大,感覺英偉達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往期文章:

IGN評測:PS5上最好的25款遊戲!

IGN評測:爲什麼IGN總愛給遊戲評到8分高分?

IGN評測:爲什麼IGN不採取多人評測方式?

RTX 4070顯卡 IGN8分:體積小巧,年輕人第一款40系顯卡!

《艾爾登法環》IGN滿分:難度讓人驚訝,87小時才通關!

《戰神:諸神黃昏》IGN滿分:完美的藝術品,將系列帶向新高度!

《生化危機4:重製版》IGN滿分:史上最佳生化系列遊戲!

《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IGN滿分:開放世界的新天花板!

《異度之刃3》IGN8分:150小時都玩不膩的JRPG!

《迷失Stray》IGN8分:喵星人的奇妙冒險!

《原子之心》IGN 8分:蘇式美學,致敬《生化奇兵》!

《怪獵崛起曙光》IGN7分:有意思缺乏創新,不如冰原

《沙丘:香料戰爭》IGN8分:RTS光榮重返厄拉科斯!

《樂高星球大戰》IGN8分評測:天行者傳奇

《霍格沃茨之遺》IGN 9分:滿足你對魔法世界的所有幻想!

《臥龍:蒼天隕落》IGN 8分:動作遊戲中最棒的魂類遊戲!

《死亡空間》IGN 9分:重製版口碑封神,最佳科幻恐怖遊戲!

《狂野之心》IGN 8分:媲美《怪獵》的大作!

《數碼寶貝:絕境求生》IGN6分:戰棋系統不如火焰紋章!

《如龍:維新極》IGN 7分:動作與歷史結合,令人愉悅的遊戲!

《哥譚騎士》IGN5分:歡迎來到哥譚市,戰鬥有待改善!

《斯普拉遁3》IGN8分:充滿新鮮感的戰役模式!

《寶可夢朱/紫》IGN6分:優秀的開放世界,畫面效果不佳!

《獵天使魔女3》IGN9分:Switch上最頂級的動作遊戲!

《最終幻想7 核心危機重聚》IGN 8分:重製遊戲的榜樣!

《八方旅人2》IGN 7分:過於保守,但依然值得體驗!

《蔑視》IGN7分:精湛硬核藝術品,戰鬥略顯不足!

《死亡島2》IGN 7分:不如消逝的光芒2,且缺乏創新性!

《瘟疫傳說安魂曲》IGN8分:老鼠多得讓人興奮!

《木衛四協議》IGN7分:死亡空間的精神繼承者,但創新不足!

《森林之子》IGN 8分:吸取前作優點,最強生存類遊戲!

《Forspoken》IGN 6分:跑酷很帥,但地圖“問號”太多!

《衝就完事模擬器》IGN7分:簡單愉悅的解壓之作!

《High on Life》IGN 8分:無厘頭的荒誕射擊遊戲!

《Hi-Fi Rush》IGN滿分:讓人從頭爽到尾的黑馬神作!

《守望先鋒: 歸來》IGN8分:5V5模式,但未達前作巔峯!

《F1 22》IGN8分評測:非常出色,改動不如前作激進!

《F1車隊經理》IGN8分:選擇法拉利,當場拿下比諾託!

《FIFA 23》IGN7分:系列絕唱,EA最後一款FIFA遊戲!

《幽靈線東京》IGN7分:澀谷都市傳說,遊戲性有待提高

《小緹娜奇幻之地》IGN8分:與無主之地3變化很小!

《賽博朋克2077》IGN9分:美麗的城市,豐富可選的互動世界!

《漫威蜘蛛俠》GS9分:優秀的重製遊戲,搭配PS5手柄體驗最佳!

《最後生還者重製版》GS8分:關卡有些過時,但故事依然讓人難忘!

《PS VR2》IGN 9分:索尼技術巨大飛躍,沉浸式體驗!

《最終幻想16》IGN 前瞻評測 :鬼泣5的打擊感,戰鬥體驗拉滿!

#gd的ai&遊戲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