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了,還是去玩學習版遊戲吧!

作者:納吉爾法船工

聲明:本文首發於公衆號遊戲水獺

在互聯網騙術飛速升級的同時,電子遊戲受衆的資源檢索能力卻在下降——這一進一退,就拉扯出了一大片“藍海”。

在如今,讓一個從未接觸過單機遊戲的人(尤其是年紀較小的朋友)獨立下載到正確的Steam平臺,已經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首先,他要突破國內知名搜索平臺在搜索榜首設置的諸多難關。打開百度搜索“Steam”,你會發現,在靠前的10條結果中僅有3條鏈接到正經的Steam網站;

而其他各種標註着“官方”“正版”的網站,幾乎都是不同的、打着Steam旗號的假網站。

這些平臺操作的方式都大同小異,就是通過各種看似划算的活動吸引玩家購買遊戲服務,提供的卻是共享賬號。

於是,受害者要麼是隻能在離線模式下游玩遊戲,要麼就是發現自己的雲存檔被其他“合夥人”搞得面目全非,才意識到自己上了當。

典型的假Steam平臺#1

相信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你已經聽到過不少關於在Steam開VIP之類的笑話。

這些笑話的誕生當然是以現實爲土壤的——在很多相關視頻的評論區,你都能看到諸如“我的室友自信滿滿地下載Steam,回過頭驚喜地和我說竟然能微信登錄”的段子,可以說是受害者衆多。

不管這些“室友”是不是他們自己,你能感受到被百度推薦輕鬆拿下的當代玩家確實不在少數——這在七八年前我們高強度衝浪的時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國內搜索引擎還能夠找到不少盜版資源(包括遊戲、動漫、小說等等)的時代,若是沒有鍛煉出強大的、在垃圾中找黃金的信息遴選能力,尋找施法材料的過程都會讓你進入賢者時間;

而因爲《Dota 2》第一次用上Steam平臺的我們,也許也很難想象未來這個難用的“啓動器”會一躍成爲市場的主宰。

《Dota 2》

“盜版Steam”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對於國內市場來說,應該要追溯到《絕地求生》風靡的那個夏天——一款品質算不上非常優秀的大逃殺遊戲乘上了大直播時代的東風,統治了網吧裏的幾乎每一臺電腦。

由於註冊相對複雜,遊戲本身也沒有太多的收藏,“租號”成爲了很多怕麻煩的人的選擇。可能正是由於這次遊戲人口的大增加讓投機者盆滿鉢滿,讓他們發現了利用Steam賺錢可能是一樁無本萬利的買賣。

《絕地求生》

通過天眼查,你能看到在百度搜索前排打廣告的假Steam運營公司,很多確實也是各類租號平臺的實際運營者。這兩者的思路其實是一樣的:利用Steam的名氣和門檻空手套白狼。

而隨着*****的升級,當代少年人從客觀上來說失去了鍛鍊信息甄別能力的動機;再加上大量軟件的會員模式大量普及,上當受騙成了一件無可奈何的事。

在互聯網騙術飛速升級的同時,電子遊戲受衆的資源檢索能力卻在下降——這一進一退,就拉扯出了一大片“藍海”。

“爲內容付費”一方面代表着版權意識的覺醒,另一方面讓投機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其癥結在於別有用心者在強調付費的同時刻意隱瞞了“電子財產”的概念;

再加上本質上沒有過審的遊戲本身在我國處於灰色地帶,結果就是一些玩家在利益被侵犯時不以爲意,另一些玩家有心維權卻遭遇阻力。

這兩方面因素共同造成了不法分子得寸進尺、越來越猖獗——當一錢包的會員卡變成了一手機的VIP,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典型的假Steam平臺#2

當然,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老玩家,有時候一念之差貪了小便宜,也會不慎落入“捕鼠陷阱”,爲自己的黑歷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最近,圍繞Steam的騙術又得到了進一步升級。前段時間,B站up主“steam情報局”發佈了一則視頻,揭露了多發於第三方網購平臺的新型騙術。

投機者這一次依然是故伎重施,售賣的還是離線版遊戲,但是他們爲此做了一個精美的包裝。通過商家給的CDK(儘管格式和Steam要求的有所出入),你確實能把購買的遊戲加入庫中——由於這一步確實是在你熟悉的正版客戶端上完成,所以玩家很容易以爲自己低價買到的遊戲是正規的。

顯然激活碼的格式是有問題的

而事實上,“入庫”這一動作是投機者通過某種方式回退本地Steam版本、“欺騙”平臺達成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遊玩後,你會發現你既沒有和正常遊戲一樣獲得集換卡牌,甚至不會記錄遊戲時長——甚至到商店頁面觀察,也不會顯示“已在庫中”。

一個售賣此類激活碼的淘寶商家的介紹

另外,如果是多人模式(或是有聯網內容)的遊戲,如果不安裝商家提供的補丁(本質上是白嫖Steam服務器架設的私服),你也無法與通過合法渠道購買遊戲的玩家聯機。

前段時間《森林之子》發售時,許多在某寶購買CDK的玩家都中了招,其中不乏庫裏遊戲上百的老手。得知被騙之後,他們不得不想辦法迅速刪除遊戲、重裝Steam,祈禱自己不會喫到紅信。

《森林之子》

評論區有一句話說得很直接:“你貪便宜去買這種東西,還不如大大方方玩個學習版算了。

雖然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在指望受騙者發揚先上車後補票的高尚風氣之前,還是先擔心一下如何在下載學習版的同時會不會被360全家桶狂暴鴻儒吧。

當然,會讓你落入陷阱的不僅有貪慾,還有色慾。

前段時間,有人在小紅車壁紙中分享的黃油和“學習資料”裏“藏毒”,盜取文件解壓者的Steam賬號、兜售庫存,讓無數紳士“傾家蕩產”。我的一位朋友一邊上班一邊看着自己的槍被掛上市場,心急如焚,悔不當初。

在一個其樂融融的地方藏了壞東西,可以說是對“好人一生平安”最惡劣的背叛。

如果連GHS都不能互相信任,那麼互聯網上的信任可以說是蕩然無存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