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一直流傳着“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表達出一種飯後散步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意思。時至今日,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喫完飯之後做什麼纔是科學、健康的?
當我們喫完一頓飯後,此時食物纔剛剛開始消化,大部分積壓在胃中,身體開始爲消化食物提供更多能量,同時血液也更多集中在胃腸道。此時是不適宜任何運動的,若強行運動,一方面,會使血液流向運動系統,延緩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容易消化不良。另一方面,也會加重胃腸道負擔,若是劇烈運動,則很有可能會引發嘔吐、高血壓、某些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乃至更嚴重的後果。
但當我們飯後休息一段時間(30分鐘-1個小時)後,做一些輕鬆地活動,如散步、輕度伸展等,對身體確實有益。此時身體已經有足夠的時間消化食物,運動對消化系統的干擾沒有那麼嚴重了,此時輕度運動有促進胃腸蠕動,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等作用。而這段等待的時間具體多長與我們進食的多少及身體狀況有關,可以是30分鐘至2個小時。
飯後休息這段時間又應該怎麼做呢?站着?坐着?還是躺着?答案是站坐均可,但儘量不要躺着,若因某些原因(如臥病在牀)不得不躺着時,也不要平躺,而應將上半身墊高,傾斜角度最好在30°以上,平躺存在胃酸反流、胃腸道負擔加重的風險。
綜上所述,“飯後走一走”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飯後等一下再走一走”,另外,從健康角度來說,建議大家不要把每頓飯喫得太飽,特別是腸胃不太好的朋友,少食多餐絕對是比一日三餐更好的飲食方式。身邊的家長有些抱怨孩子喫飯太少,我會跟他們說喫得少也沒關係,只要滿足每天的營養需要,用餐次數越多,每餐飯量越小,反而是更健康的飲食方式。
最後,感謝你能看到這裏,你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動力。我是實誠文人,下期再見。
參考文獻:
[1].飯後7個習慣傷健康[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1(12):3.
[2]化曉護.關於“飯後”的四大誤區[J].江蘇衛生保健,2022(04):47.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