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了你十年,卻用整個四月,編織了一個我不愛你的謊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四月,重新回顧《四月是你的謊言》,故事劇情自貝多芬的《月光曲》而起,最後遺憾終於一曲從未合奏過的《愛的憂傷》,宮園薰爲古典樂賦予了強烈的情感,就算悲傷難抑,遍體鱗傷地處於谷底,也不能停止演奏!此生無悔入四月,生命中永遠會有人令人懊惱的事,但我們知道,人是爲了不留遺憾而活着的。
四月是你的謊言
四月,由兩位熱愛音樂演奏的人相遇開啓。
我在盛開的櫻花下遇見你,從此命運不再屬於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目及之處全都開始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全世界,都開始發光發亮。
對於許多初入四月的人來說,幾乎第一次看就深深地被劇情所吸引,看到結局後淚崩,不忍心再看,以後的每年四月,總會忍不住打開B站再刷一遍四月,可每每進度過半,卻又不忍心刷到結局,我們是多麼希望四月的時間線停在有馬公生和宮園薰彼此相遇之處的那一刻啊!
回到四月最初的開篇,乍一看似乎有預感這是部戀愛番,但實際上故事內核對友情、對愛情、對人生有着更深層次的探討,並且以古典樂演奏家的精神貫穿整部番,質量極高,讓我們從整個四月的序章起開始欣賞。
月光曲
四慌開篇,一位少年優雅地坐在斯坦威鋼琴前,彈奏着著名的“月光曲”,又稱爲“月光奏鳴曲”,是貝多芬最著名的鋼琴作品之一。一連串急促的上升與下降的音階,伴隨着激昂決絕的琴聲,少年一雙靈活的手飛快律動着。
少年演奏的這一片段爲“月光曲”的第三樂章,以升c小調開始,極速的音階、跨度較大的音程,對於如此小點的男孩來說,需要嫺熟的技巧和出色的協調能力;隨後是一段富有表現力的旋律,少年的演奏突顯貝多芬的抒情才華,兩個片段交替出現,緊張與寬鬆相間,相互輝映形成了音樂的高潮。
少年的演奏堪稱技巧與激情的完美結合,整個樂章充滿活力和力量,節奏緊湊,強烈的音樂張力貫穿始終。第三樂章與第一樂章寧靜夢幻的氛圍形成鮮明對比,呈現出一種激盪的情感,彷彿揭示了《月光曲》背後隱藏的狂熱與衝動,這背後同樣蘊含着少年此刻的心境。
貝多芬
少年便是四謊的主人公有馬公生,母親是一名音樂家。在小學課本中,我們讀過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故事,講述貝多芬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演出,晚上散步的時候被一所茅屋裏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吸引,聽到茅屋裏兄妹的對話,情不自禁地走進茅屋即興創作了月光曲。
但實際上,“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說:“聽了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盪漾的皎潔月光。”月光曲的第三樂章非常流行,也是對演奏者技巧要求極高的篇章,少年精湛的演出自然也能體現有馬公生“人形節拍器”之名。
但在技巧背後,我們也能讀出一種掙扎衝突與命運抗爭的心境,第三樂章開頭通過每一個音符傳達給聽衆激盪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貝多芬音樂中的力量與激情,儘管樂章中充滿了憂鬱與痛苦,但它並未沉溺於悲傷之中,反而以勇敢的姿態面對命運的挑戰。
第三樂章
當我們瞭解有馬公生的童年後,再回頭看這一段月光曲的演奏,既有對母親逼迫自己練琴時的掙扎衝突不解,體現在第三樂章始終保持着高度的張力,彷彿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
也有個人情緒上的起伏,體現在貝多芬巧妙地利用音樂元素與動態變化,營造出緊張與寬鬆相間的音樂氛圍,使得《月光曲》第三樂章跨越了時空的界限,深刻感受到貝多芬對人類精神的讚美,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其成爲永恆的音樂傑作。
雖然我們難以看到少年臉部的表情,但我們卻能從他的演奏看出,母親希望公生能夠體驗到貝多芬在第三樂章中傳達出來的堅強精神,最終成爲一名聞名於世的鋼琴家,但很顯然,彼時的公生並不能理解這些,因爲這源於母親的謊言。
第一次謊言
以下情節會有劇透。
在有馬公生的整個人生中,有馬公生經歷了兩個人的謊言,第一次謊言是在他童年時期,公生天賦過人,在唸小學時就贏得許多鋼琴比賽的大獎,劇集中不斷閃爍着公生的回憶,母親有馬早希給人的印象似乎總是非常嚴厲,而且略帶恐怖的氛圍。
上面構圖中,即使是外面強烈的陽光,也難掩母親的“黑暗”,有馬公生只能背對陽光接受母親的訓斥,早希的魔鬼式訓練成爲有馬公生對鋼琴演奏的“心理陰影”,這些陰影連兒時玩伴青梅竹馬的椿也很難治癒。
實際上這第一次謊言,從開篇有馬公生演奏《月光曲》時就已經埋下鋪墊,稚嫩的小手卻展現出嫺熟的技巧,明明是煽動性極強、情感激昂豐富的月光曲第三樂章,對應的卻是木訥看不到表情的演奏,公生無法理解母親的謊言,直到他遇到宮園薰後,這是愛的憂傷。
愛的憂傷
“吶吶,媽媽,明明有《愛的喜悅》和《愛的憂傷》兩首曲子,爲什麼你從來只彈《愛的憂傷》呢?”
“那是因爲,要先去習慣憂傷啊。”
在四謊中,有馬早希是一名音樂家,爲日本著名音樂大師的弟子,自身鋼琴技藝就已經十分出衆,當瀨戶紘子因爲看到了公生並未學過鋼琴就會彈奏,發現了公生極高的鋼琴天賦,向早希建議將公生培養成鋼琴家。然而,早希起初並不想讓公生走音樂路。
因爲作爲音樂家她深知這條路的艱辛,而且作爲母親她也不願意看到公生去喫那樣的苦,直到公生自己選擇走上這條路後,早希發現自己時日不多,只能選擇化身魔鬼母親,希望公生能儘可能學習到更多的鋼琴技巧,以致於讓公生對母親產生誤解,甚至認爲是自己的原因導致母親病情加重。
第二次謊言
我喜歡了你十年,卻用整個四月,編織了一個,我不愛你的謊言。
遇到宮園薰後,整部番第十三集迎來轉折點,有馬公生演奏母親最喜歡的曲子《愛的憂傷》(拉赫瑪尼諾夫編曲版),伴隨自己的手指越來越沉重,以及臺下的質疑聲,公生像是在發泄自己對童年母親過於嚴厲的憤怒情緒。然而,難道公生所熟知的“愛的憂傷”是這樣的嗎?
那個回憶中似“魔鬼”的母親,與這首曲子旋律優美且略帶憂傷的原貌似乎並不一樣,《愛的憂傷》明明應該用華爾茲圓舞曲的優雅經典形式所呈現,不知不覺中,公生受宮園薰鼓舞找到了演奏該曲的正確方式。
到這一刻,公生才真正理解了母親,當年表面上嚴厲的教導,實則卻是《愛的憂傷》中這種,明明自己深愛着兒子,但卻看不到他長大,一種還來不及去愛的憂傷。當他再次遇到“友人A”宮園薰後,這樣的謊言場景竟然重演,公生也沒有等到與宮園薰的合奏......
相關文章:
勃拉姆斯——我一生的音樂,都只寫給一個人
瓦格納——歌劇之王,小鬍子最崇拜的作曲家
李斯特——貓和老鼠,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貝多芬——月光曲與《四月是你的謊言》
莫扎特——《肖申克救贖》的配樂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賞析
肖斯塔科維奇——第二圓舞曲欣賞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芭蕾舞劇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情人夢》,第二鋼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德九“自新大陸”,斯拉夫舞曲!
海菲茲——被上帝親吻過的小提琴手
薩蒂——愛情電影最佳古典樂,裸體舞曲
施特勞斯——《莎樂美》,從王爾德到進擊的巨人
馬友友——大提琴聖經,巴赫無伴奏組曲
坂本龍一——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梁祝——當民樂遇到交響樂
北京冬奧——開幕式古典樂欣賞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