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芽之旅》:下個三年,我們還會相遇影院嗎?

前言:好久不見,《鈴芽之旅》大家應該都看得差不多了吧,本來想着好不容易能趕上一次熱度,結果首映周忙於備考也沒去成。一週下來,大大小小的影評大家也看的差不多了。估計沒啥人看了,就當做自己的碎碎唸了。

本作情況

電影就不做過多介紹了,既然寫的晚了,就發揮一下優勢。簡單總結一下電影到目前爲止的數據:上映第1天,累計票房突破1億元,創造日本動畫電影首日票房新紀錄。截止到3月底,《鈴芽之旅》票房已破4億。兩彈觀影特典的派發,線下線上觀影活動也在不斷開展中,從商業方面來看,該作已出圈,大獲成功。評分方面,Bangumi評分6.9,豆瓣7.4分,貓眼9.3分。大體評價都是中等。

熟悉的風格

電影剛開幕,熒幕顯現出星空草原,由RADWIMPS負責的音樂響起,一種淡淡的懷念感油然而生。本作也是保持了新海誠畫面“每幀皆壁紙”的風格,自然風景的處理十分細緻,風吹草動,小河流水等也很真實。整體偏明亮的配色讓人看起來很是舒適。多處的近遠景切換,畫面動作流暢。除此之外,該作在關門時的特效和色彩衝擊多了不少,再配上音樂,作爲院線電影,視聽體驗是拉滿的。

三線分析

《鈴芽之旅》的故事並不複雜,講述了少男少女相遇,爲阻止蚓厄引發地震,於是踏上關門之旅,並獲得解放成長的故事。用特典中新導自己總結的話來說本作共有三條線索:

1.2011年大地震中失去母親的鈴芽成長故事。

2.變成椅子的草太和幫她變回原樣鈴芽,兩人之間逗趣感人的愛情故事。

3.兩人通過關閉“往門”,防止日本各地發生地震的閉門故事。

我們先說貫穿全作的明線也就是關門線。對於關門線的描寫,新導採用了類似公路片的方式,從九州到東京,向東北延續。路上鈴芽遇到了很多熱心人,感受到了獨特的風土人情,他們或多或少都在默默支持或幫助鈴芽完成她的關門之旅。通過一次次關門逐漸補齊鈴芽草太的故事背景。個人覺得這段還是取決於大家能不能對上電波,有人可能會覺得這部分單調重複,重複着找貓,遇人,找門,關門這幾個過程。直到他們到達東京。

東京的關門之旅也算是本作的高潮之一,不過伴隨着影片過半,該作一些問題也開始凸顯出來。大臣不願再成爲要石,而是讓草太取而代之,鈴芽爲了不讓幾百萬人遇難,糾結之下將草太作爲要石鎮壓了蚓厄。隨後爲了拯救草太又拜訪了在病牀上的草太爺爺。在與爺爺的對話中,一句“沒有草太的世界我很害怕!”成了很多人詬病點。這就涉及到第二條新導口中的明線了——二人逗趣感人的愛情線。新導在特典中提及“我當然想吸引十幾歲的青少年,又不想讓帶家人來看電影的人無聊。便有了變成椅子的草太,和耍弄主人公的大臣”。就結果而言,逗趣的作用是起到了,鈴芽與椅子草太在旅行過程中的互動,對貓咪可愛動作的刻畫收穫了不少人芳心。但是,自從草太變爲椅子後,我們能明顯感覺到草太的存在感淡了許多,因爲我們與他不再有所共情,我們無法通過神情的轉變,面部的特寫,肢體動作等感受到他對鈴芽情感的轉變。我們只能感覺到一個椅子在蚓厄危險中還不忘保護鈴芽的“男主形象”。這份情感鋪墊的缺失是貫穿全作的,或許鈴芽對草太我們可以理解成是青春期少女的一見鍾情,但草太對鈴芽的情感又從何談起呢?“感人”這一詞又如何體會的到呢?

最後,是本作的暗線,也是揭示主題的一條線——鈴芽成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本作的原型背景是日本3.11大地震。不論是電影中的多處暗示明示還是特典中的訪談都提及了這場災難。電影的結尾鈴芽抱住幼年時的自己,遞出椅子,說出“我是鈴芽的明天”,並與草太一同踏嚮明天。可以說這個結尾還是比較巧妙的(如果情感線處理的再好點的話),其回收了片頭鈴芽透過往門看到的常世畫面和三條腿椅子的伏筆。同時鈴芽解放自己內心,坦然接受因地震而失去母親這一事實也是有跡可循。“未來並不可怕,你以後還會喜歡上別人,你也會遇到很多非常喜歡你的人,雖然現在你覺得世界一片黑暗,但黎明終會到來!”這是鈴芽對幼年自己說的原話。這所謂的別人定然是指草太,而“許多非常喜歡你的人”我想正是她在這場旅行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熱情,善良,淳樸無不都是療愈鈴芽的原因。這樣的人所一起生活的,構繪出的其樂融融的平安盛世無不就是黎明。

個人想法補充

特典中新導評價自己的劇情構思說“這個故事中摻雜着五花八門的想法,說實話,我心裏也沒底”。的確,縱觀整部電影,我們能發現很多完成度較低的線索,或者說有很多想做的嘗試。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環姨媽和鈴芽的親情線,我曾一度感覺這纔是本作的主要感情線,但是新導最後還是堅持了“美麗而壯大的世界中,少年少女相逢的物語”。結果這條親情線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鈴芽渴望獨立與環姨媽關心孩子的矛盾也沒有一個結尾。左大臣那一段更是顯得莫名其妙的同時沒有圓回來。總之,這條線真是感到遺憾。

其次就是主線中主旨的闡釋,鈴芽最後的話語我想更多的是獻給所有經歷過災難或者磨難的人話。天災人禍有時不可避免,無論是地震海嘯哪怕是隕石墜落,還是近幾年的新冠疫情,但在銘記悲傷感動的同時(蚓厄就是這一點的體現),勇敢走向明天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還有像“門”這一物像,門連接過去與當下,鎖門是與過去的訣別。同時放在現實生活中,門也是我們每天離家回家必經的。結尾那兩句“我出門了,一路順風!”也正是對平安生活的祝福。

最後,大臣到底代表着什麼,這點新導就提及的比較少了。我不是很能理解大臣爲何一開始不願成爲要石,後來又自願成爲要石,又爲何如此鍾愛鈴芽。這些就留給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吧。

三年之約

其實想說的還有很多,但限於篇幅就不展開了,以上的個人想法僅僅是個人看了電影和企劃冊的一些想法,可能存在過分解讀部分。也歡迎大家討論。

文章結尾,我們回到標題的那個問句。從君名到天子再到鈴芽,三年又三年,新導也即將步入50,在企劃冊中有這樣一句話“現在49歲的我已做不出《你的名字》這樣的電影了,同時,像《鈴芽之旅》這樣的故事,也只有現在的我能製作出來。”的確,我們能從很多地方看到《鈴芽之旅》的嘗試,他想表達很多東西,愛情,親情,人情,災難,過去與未來等等。但很多可能出於種種原因也只停留於嘗試,令人遺憾。

閱歷年齡的增長,新導似乎也在嘗試褪去青春的外衣,或者是在青春題材上賦予更深沉的意蘊,走向商業化。我不清楚身邊那麼多人觀影感覺如何,也不知道他們下個三年是否還會繼續相遇影院。但至少我肯定還會奔赴下個三年,去相遇自己的青春。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歡迎大家聊聊自己觀影體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