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至10月期間,日本各地報告“熊出沒”超2萬起,達到近5年的峯值。而且更爲嚴重的是,往年熊類的襲擊一般是發生在野外,而今年7月以來,7成“熊襲”事件發生在人類生活圈。甚至,在日本首都東京附近,都出現了熊在遊蕩。新幹線的軌道,甚至機場的跑道上,都出現了熊的身影。
![]()
到目前爲止,日本“熊襲”事件已致13人死亡、逾170人受傷,規模與頻次遠超往年。
這些襲擊,66%發生在生活圈,58%發生在白天。過去,90%的受害者是山林作業者,但在今年,城市居民、兒童、遊客在受害者中佔比37%。
![]()
你可能會疑惑:熊不是和獅子老虎一樣都是大型肉食動物嗎?這玩意也能氾濫?
有很多陰謀論者開始說什麼都怪動物保護組織對熊保護的太好了,但實際上並非僅僅如此。
其實,如果瞭解一點日本歷史的人,可能就會知道“熊出沒”的問題已經困擾日本很久了。日本是一個森林覆蓋率很高的島國,所以存在很多適合熊類生存的棲息地。在過去人類開拓自然的時代,人熊衝突根本不算什麼新聞。
比如上世紀初的“三毛別羆事件”,一隻巨大的棕熊闖入北海道的一個開拓點,共造成7人死亡、3人重傷,最後以北海道廳調集逾600人及軍警組成討伐隊,動用60支槍械與阿依努犬搜尋,將罪魁禍首以及其他數百隻棕熊擊斃告終。
![]()
那麼爲什麼現在人類停止了開拓,而棕熊卻開始主動“反攻”人類的地盤了呢?
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全球變暖。
許多熊之所以擴大活動範圍,並逐漸靠近人類居住地,其直接原因是夏季到秋季的食物的不足。熊在非冬眠期間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各種堅果類,各種野果,以及鮭魚類——這些高熱量的食物,在春季到初夏食物極度匱乏的時期,可以迅速幫助熊恢復營養狀態;同時,它們也是熊在冬眠前積蓄足夠脂肪的重要能量來源,支撐着整個生活週期。
然而,最近隨着全球變暖加劇,天氣原因導致橡果等熊類食物減少,而全球變暖導致熊冬眠時間減少,這些都會導致熊類有更多的時間和動機去人類聚集區尋找食物。尤其是今年氣候變暖更是達到一個高峯,日本國內的野生植物普遍歉收,使得大量飢餓的熊類選擇鋌而走險去人類居住區碰碰運氣。
![]()
另一個問題是日本的人口老齡化。
日本是全世界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年輕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導致耕地、鄉村被荒廢,加上環保意識提升,人類的退步使得熊類數量開始恢復。然而熊作爲食肉目的大型動物,根本不是那些留守農村的老弱病殘能招架的,通過新聞也能看到大多數襲擊事件都是老弱病殘在受害。
而且隨着年輕人的離開和人口減少,原來可以抑制熊類擴張的獵人也越來越少了。日本的存量狩獵許可證從1975年的517,800張驟減至2020年的218,500張,不到一半,且其中約60%的許可證持有者年齡在60歲及以上。
爲什麼獵人數量下降這麼快?因爲當獵人簡直就是虧本買賣。
比如在砂川的獵人池上(Ikegami)表示,在當地射殺一頭熊的獵人大約能得到8000日元(約合50美元),或許僅夠支付子彈、汽油等其他費用,幾乎沒有盈餘。在日本捕獵,不僅要繳納狩獵稅,還要承擔獵友會會費等各項開支。在各種野保政策限制和收入來源有限的情況下,再加上年齡的增加,很多獵人最終選擇退出。 至於年輕人,他們更不可能放棄城市裏安逸的生活跑去鄉下白受罪冒生命危險捕獵熊類。
![]()
可以說,隨着全球變暖的加劇以及日本人口的持續衰退,日本的熊災或許只會愈演愈烈,如果準備去日本旅遊和留學的盒友們一定要當心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