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生还者2》解读:当仇恨不再正当,我们能否走下去?

文/Elsey

内含剧透与争议性内容,请谨慎观看

很久之后再回看《The Last of Us Part II》这部作品几乎违背了所有叙事的快感逻辑,它不想让你舒服,而是要让你理解痛苦。它不像传统的故事那样提供答案,而是把玩家丢进一个泥泞的循环里。没有人是对的,也没有人是错的,那些情绪的纠结与模糊,贯穿在每一个选择中。

我想从游戏的标题开始,然后逐步和你讲讲这场关于复仇的故事,并穿插分析这部游戏更深层次的表达。

The Last of Us:模糊而充满韵味的标题

从标题开始就体现了这部作品的模糊感,在语法结构上,The Last of Us并没有明确指出The Last是什么,也没交代Us是谁,这有种留白的模糊性。

可以理解为:最后的生还者,指代那些在灾难中活下来的人们,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残余。也可以从情感意义理解,当世界崩塌,暴力与冷漠成为常态,我们还能保留多少人性与信任?

游戏的第一部讲的是物理意义上的幸存,末世里仍有人性,仍有爱。而第二部讲的是精神意义上的幸存,在仇恨与罪恶中,有宽恕与重建的可能吗?

同一句标题,在不同的篇章中产生不同层次的回响。

The Last of Us读起来短促又柔和,结尾含糊,它听起来不像一个标题,更像一个墓碑上刻着的叹息。

而这声叹息,就让它在整篇故事中回荡吧。

乔尔之死:复仇循环的开始

如果说《The Last of Us》这个标题是对文明与人性的凝视,游戏的剧情便是在这个命题下展开的一场关于复仇与宽恕的探索。

整个故事的因果循环从第一部结尾开始,在游戏的第一部结尾,乔尔拯救了艾莉,为了救她,他杀光了火萤组织的科学家,乔尔并没有告诉她真相,这个谎言挥之不去。

艾莉从小就经历过朋友被感染的痛苦,而自己却带着免疫幸存,她渴望去拯救他人,大过自己的幸存意义。她知道乔尔那种父爱,但却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不是仅仅作为乔尔的寄托,愤怒乔尔没有给她选择的机会,她试图原谅乔尔,却又被内心拉扯。

“不能原谅乔尔的选择,她也无法真正原谅自己继续活着。”

直到在乔尔死前都没来得及真正实现这份和解。

乔尔是一代中的英雄,但他的死亡却极具羞辱性,乔尔放下了末世中的警觉,被用高尔夫球棍活活打死,却毫无还手之力

这场死亡发生的又早又突兀,玩家和艾莉一样,被迫目睹乔尔的死亡,震惊愤怒困惑交织。

这场死亡,开启了整个复仇循环。仇恨从乔尔转移到艾莉,艾莉延续着复仇。这种复仇的渴望发酵成愤怒,玩家和艾莉一起踏入暴力的回声。

封闭的迷宫,无法回头的复仇

艾莉与乔尔的关系在他去世前没有弥合,她失去了修复关系的机会,亲眼看着乔尔死去却无法保护他。

从表面上看,艾莉踏上旅程,是为了替乔尔报仇,她表现出极强的执着。然而,游戏中多次暗示,这个行为动机并不单纯。

游戏中多次出现她回忆乔尔被杀的画面,这些闪回具有真实PTSD特征:视觉鲜明,伴随强烈情绪,夜间的猛然惊醒,大口喘气,满脸恐惧,无法入睡。

心理学中,当人经历严重创伤,当亲人被杀或无法挽回的遗憾时,会出现情绪转移,将无法处理的自责,悔恨,无力感,转化为可控的愤怒和复仇欲望,以维持内心的行动感与控制力。

我要为他报仇=我正在为他的死做点什么

换句话说,她不是为了复仇追踪埃比,她实际上在逃避乔尔之死给她带来的无力与悔恨。但复仇是一个虚假的修复工具,它不是治愈,而是让人产生我能掌控这段痛苦的错觉。

“如果能杀了埃比,我就可以修复这一切”。

艾莉踏上了复仇之路,她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她就不得不永远的面对那个残酷的真相,她已经永远失去了乔尔,也失去了弥补的可能。带着这种被创伤驱动的执念,艾莉离开了杰克逊。一路上,她的行为越来越极端。

当你按住按钮暴力审讯梅尔,画面没有胜利音乐,没有奖励,取而代之的是艾莉的干呕与恐惧。随后,当你找到并杀了梅尔并发现对方怀孕时,游戏的摄影和节奏刻意压缩,让你几乎无法呼吸,让艾莉情绪濒临崩溃。

艾莉的复仇行为已不是外向的攻击,而是自惩,她在通过惩罚他人来惩罚自己,用暴力掩盖失去乔尔的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带来短暂错觉,却让她不断失去自我。每一次她靠近复仇目标,愤怒似乎都能暂时平息,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空虚。

因为她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杀死埃比,而是让乔尔的死重新有意义,而这是复仇永远无法给予她的。

杀戮并不能重建秩序,只能反复提醒她:乔尔依然死了,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让乔尔的死亡重新发生在自己心中

“我做到了...但我一点也没好过来。”

艾莉的镜像:仇恨与被仇恨的两面

剧本的高明之处在于,乔尔之死的真相与背景,并不是一次性给出的,而是被叙事故意分段揭露。

游戏一开始,乔尔被埃比用高尔夫球棍残忍杀死。玩家和艾莉一样,几乎没有上下文,只看到陌生人杀死我最爱的角色。埃比的动机被完全隐藏,她被塑造成冷酷无情的反派。

而当游戏强制让你扮演埃比后,所有隐藏的信息被重新拼合。

埃比的父亲正是乔尔当年杀死的火萤医生,他在执行那台能制造疫苗的手术,埃比亲眼看到父亲死在手术台前,她的复仇不是冷酷,而是悲痛。

你被安排去照顾小狗,与朋友共处,你逐渐理解埃比不是怪物,而是另一个艾莉。

埃比的复仇也并未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在她的团体中发生过多次纷争,欧文早已厌倦战争与仇恨,认为他们与火萤,与乔尔一样,只是在延续杀戮的循环。梅尔试图劝她停止追逐过去的阴影,提醒她你已经报过仇了,她虽然身处群体,但她背离了朋友与自己的人性。

艾莉与埃比之间并不是正邪对立的关系,而是两条同构的命运线。

一个失去了父亲,一个失去了父亲般的人。她们都被仇恨驱使。她们都被创伤塑造成外表强硬的复仇者,但那种坚强只是掩盖脆弱的壳。

她们都试图通过掌控他人来掌控命运,但每一次杀戮,只会让那种失控更深。

叙事融合:交汇与破碎

埃比看到了朋友的死,追随留下的线索找到了艾莉,两条命运的同构线最终在剧院交汇。在艾莉与埃比第一次战斗时,艾莉输了,如果从纯粹的生存逻辑看,埃比完全有理由杀掉艾莉,因为艾莉杀了她所有的朋友,埃比身负重伤,留艾莉活口可能带来隐患。

从任何求生法则出发,斩草除根都是最优解。但游戏刻意让她在最合理的一刻做出非理性的决定,这是人性的介入。

在那一幕之前,埃比经历了几件关键事件,她亲眼看见了自己复仇后的空虚,她因为复仇失去了所有同伴, 她与小男孩囚禁与逃亡,小男孩成了她最后的家人。在这种状态下,埃比的精神重心已经完全改变。

她不是那个有目标的士兵,而是变为一个像乔尔一样的守护者。

埃比先放下了,她的目标从消灭威胁变成了保护小男孩。

“请别让我再面对这一切。”

自我原谅:复仇的尽头

在剧院,艾莉复仇被中止了,但她是因为被打败而停下。艾莉与蒂娜开始一段牧场生活,这是艾莉第一段旅程的收束。

当汤米告诉艾莉,找到埃比的踪迹了,他看到了汤米曾受到的伤害,艾莉看到了这个男人身上无法消弭的伤疤,艾莉无法与他对视。

“我让你失望了,我让乔尔失望了,我让自己失望了”

艾莉的创伤从未被整合,她以为能建立新生活,拥有伴侣和孩子,就能覆盖掉过去的痛苦。但牧场生活越平静,创伤反而越突出,因为当一切都安稳时,她才听得见内心那种失落的回声。

艾莉一直通过行动来定义自己,在杰克逊,她是巡逻员,在复仇旅途中,她是战士。她的人生充满目标与动能,而在农场,她第一次被迫停下。

但她不知道如何只是活着,因为对她而言,活着必须有目的,而乔尔的死剥夺了那个目的,复仇成为唯一能让她感到有力的事情。

“如果不去杀她,我还剩什么?”

她无法与蒂娜共享那种宁静,因为她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平静。她活着,但觉得那是一种背叛。她与蒂娜争吵,执意再次踏上复仇。

在这一刻,剧本又一次让几乎所有观众产生反感,这是刻意为之的,你不赞同你游玩的内容,但你必须前进。

“你在哪里”

艾莉为了复仇,已经把自己逼到了死亡边缘。 她失去了乔尔,爱人,孩子,她去找埃比时几乎是赴死式的求答案。她以为杀了埃比能结束一切,但当被她掐到濒死,闪回中浮现的不是仇恨,而是乔尔的笑,那是她记忆里唯一温柔的瞬间。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不是在为乔尔复仇, 而是在惩罚自己,她放手那一刻,其实是第一次真正原谅了自己。

游戏在那一幕用极强的镜像语言:

开场:艾莉亲眼目睹乔尔死去,想要报仇。

收尾:艾莉想杀掉凶手,但选择放手。

这不是逻辑改变,而是价值观改变,她放过埃比,其实是放过那个反复重演悲剧的自己。

作品从来不是在讲被复仇的追求所吞噬,而是在讲人类在失去理性后,还能否再次做出带有温度的选择。

第一步作品讨论的是爱的执念,父母对孩子的爱,如何走向尽头。相反,这部作品讨论的是,恨的终点,恨也是爱的另一面。

结语

在大多数游戏中,玩家的选择是正义的,是有目的,有意义的。但在这里,你的行动不产生救赎,不带来快感,只留下疑问。你不能改变结局,也无法逃避过程,正如现实中的人那样,你只能被迫继续。

玩家不再是控制者,而是被带入暴力循环的一部分,如果你作为玩家无法放下仇恨,其实你也成功地感同身受了“放下仇恨有多难”。

这正是剧本设计有意出的悖论:你在拒绝暴力的同时,也在亲手制造它。

“当仇恨不再正当,我们还能走下去吗?”

——“终于可以。”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