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大廠拋棄的遊戲類型,200款線性fps推薦.第一期

開放世界遊戲沒有目標不知道該幹什麼?策略遊戲不想動腦?找不到路?是時候試試一路突突突,任務目標明確,關卡設計明顯的線性遊戲fps了。

ps:本文爲線性fps,非單機fps,所以無主之地/狂怒等符合fps,但不符合線性定義的遊戲不會放入其中。

使命召喚系列(cod,僅盤點1——14)

因爲部分遊戲黑盒無對應steam鏈接,所以鏈接可能來自各個平臺,史低爲steam平臺價格

雖然說使命召喚不算純粹的單機遊戲,但談到線性fps繞不開的便是使命召喚的單人戰役模式,其關卡設計優秀,隊友形象刻畫鮮明,大場面足夠震撼,主題也是從二戰到未來應有盡有。

但是由於系列作品繁多,因此我會將有共同特色的作品進行分類。

由於動視遊戲當傳家寶賣,所以我其實是推薦學習版的

二戰系列:

這幾部主線無聯繫

使命召喚1

系列首部作品,無呼吸回血,關卡設計即使放到現在也堪稱優秀,單人狙擊,坦克對轟,潛行防守,如今線性遊戲的大部分設計雛形,在這款2003年的遊戲中便早已出現。

流程長度:10h以內

史低:59元,性價比低。

無中文,無解迷

————

使命召喚2

cod1的流程加強版本,也是我個人體感上cod系列中最長的戰役了。呼吸回血機制在這一部中首次出現。

流程長度:二十小時以內

史低:88.5,性價比低

無中文,無解迷

————

使命召喚3

僅在主機平臺上架。

流程長度:10h以內

無中文,無解迷

————

使命召喚5

遊戲由蘇軍反攻德軍爲主線,美日太平洋戰爭爲輔線穿插進行。他不會像大部分二戰題材遊戲一樣着重刻畫人性的沉淪且對自己民族進行美化,有的只是在那個年代下獨有的血腥浪漫以及爲了自己民族未來而誓死奮戰的各國士兵。

其對日軍的狡猾殘酷刻畫的可以說是入木三分,如藏在樹上/裝屍體/在死去的美軍屍體上安置炸藥陷阱/詐降等。這也是系列中首次加入衣物燃燒,人體斷肢,殭屍模式。確實也很符合本作血腥殘酷的風格。

當遊戲末尾蘇維埃紅旗插上國議會大廈的頂層,耳邊響起雷澤諾夫的怒吼時,他已然成爲我心中最棒的二戰遊戲,順帶一提,本作的各種蘇聯風歌曲製作相當精良。總之,如果你能夠接受老遊戲,此遊戲不容錯過。

流程長度:10h以內

史低:88.5,性價比低

無中文,無解迷

————

使命召喚14

無呼吸回血,個人感覺劇情整體瑕不掩瑜吧。美式英雄主義情節佔比過多,我還是更喜歡從客觀角度去描述戰爭的遊戲。

流程長度:10h以內

史低:111.54,性價比低

有中文,無解密

————

現代戰爭系列:

因爲沒有steam版鏈接,所以這裏引用xbox版

三部曲劇情是連貫的。主線劇情強關聯,強烈建議三部都玩。

肥皂,普萊斯,幽靈,馬卡洛夫,謝菲爾德,141特遣隊,你經常能聽到的這些名字便來自於這三部中。人物刻畫極佳,情節跌宕起伏,配樂抓耳,非常推薦。

流程長度:均爲10h以內

均無中文,無解迷

————

黑色行動系列:

如果說現代戰爭系列的主題是正面戰場,那麼黑色行動系列的主題就是懸疑/滲透/幕後作戰。但與現代戰爭三部曲不同的是,此係列每一部主線幾乎沒有聯繫,唯有部分設定與人物會留存到下一部,但故事一定都圍繞着“懸疑”與“陰謀”展開。

此係列最早的一作其實是我前面提到的使命召喚5,其部分設定延續到了使命召喚7中,也就是大衆所認爲的黑色行動系列第一部。如果你想深入瞭解此係列劇情,可以先從5玩起,這裏我就不列入了。

使命召喚7(黑色行動系列第一部)

插敘,倒敘,越戰,搖滾,九龍城寨,記憶閃回,洗腦。這一部玩完後不亞於看了一場精彩的諜戰電影。非常非常推薦

流程:10h以內

史低:114,性價比低

無中文,無解密

————

使命召喚9(黑色行動系列第二部)

黑盒無遊戲鏈接

使命召喚中第一部可自定義武器的戰役模式,第一部電影式過場的戰役,第一部可選多結局/多線的戰役。第一部近未來的戰役。劇情由上一輩人的恩怨與現在兩條時間線穿插敘述,劇情較於第一部來說相對直白。但也算不錯。

流程:10h以內

無中文,無解密

————

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系列第三部)

系列戰役中最燒腦,伏筆與暗示最多的一部,也是劇情兩極分化最嚴重的一部,故事涉及了複雜的人物關係,劇情由不同時間線敘述,你會經歷由過去到未來的多重場景,最終由你親手將一個個碎片化劇情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有人覺得在主打fps的遊戲中搞這種碎片化,燒腦劇情不符合遊戲定位,畢竟很多人只是來突突突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看字幕,更別說記住劇情再整合劇情了。也有人完整梳理劇情後覺得這是系列劇情巔峯。這個就比較主觀了。

這部的殭屍模式內容相當豐富,也是使命召喚在steam平臺唯一一部有創意工坊的遊戲,你可以在裏面訂閱各種殭屍模式地圖。只論遊戲時長與持續可玩性這部是我最推薦的。

單人模式流程:10h以內

無中文,無解迷(這一部打了中文補丁還會造成持續掉幀現象,據說是因爲字幕bug。)

————

以下幾部均爲獨立作,沒有劇情有關聯的續作,並且主題風格也各不相同

使命召喚10

本作關卡設計及玩法豐富,太空、空戰、海戰、潛行、僞裝,鉤索突進大樓,玻璃外牆漫步,操縱軍犬。劇情就是經典的好萊塢大片了。被吐槽最多的地方就在結局,這點可以自己體會,本作製作組還挖了個續作的坑,但目前看來續作是遙遙無期甚至不可能有了。

本作還是同人女重災區,遊戲中人物keegan被稱作k媽。

流程:10h以內

無中文,無解迷

————

使命召喚11

使命召喚中第一部引擎完全重構的遊戲,試聽規格升級幅度最爲驚人的一代,就算現在去玩,11的觀感也依舊不會讓人覺得這是老遊戲。

本作取材至近未來,工業設計語言非常優秀,磁力手套,AR手雷,牆壁透視,動力裝甲,重型機械坦克,靜音炸彈,無人機蜂羣,蒼蠅無人機,遊玩過程中驚喜層出不窮。當然,還有按f表達敬意。

此外,這也是系列中玩家機動性很高的一部,得益於遊戲題材,玩家可以裝備外骨骼護甲,因此你可以作出諸如二段跳,跳躍懸浮,抓鉤,滑鏟,快速閃避等高難度動作。

在劇情方面,本作整體還不錯,有着美劇式的旁白與敘事手法,但結尾有明顯倉促的收筆。讓人感覺這故事本應該還會更長。人物刻畫一般,性格把握不到位。

流程:10h以內

無中文,無解迷

————

使命召喚13

如果說使命召喚11是近未來,那麼這部就是未來了,遊戲體驗就像是親自參演了一部科幻電影,有各種巨型戰艦飛船,未來武器(指未來ak與未來m4)。本作空戰比例很高,艦內戰很多,地面戰則相對較少,可選支線挺多,主線較短。

劇情方面這部的主題是犧牲。壯烈程度應該是系列之最。有人覺得戰友情濃厚,有人覺得犧牲方式過於強行,看個人。

流程:10h以內

有中文,無解迷

————

戰地系列

戰地系列單人戰役雖整體來說不如使命召喚,但其中有幾部也是可圈可點

戰地3

戰地系列中少數具備完整故事線的,寒霜引擎帶來的畫面表現遠超同年的使命召喚9,奇異搞笑的是,這兩部同年發售的遊戲,戰役中都出現了一些同樣的地點,比如紐約,巴黎。

關卡設計水平參差不齊,各個章節質量極度不穩定,有夜戰,航母起飛,時代廣場等高質量關卡,也有一直原地防守或者長時間掩體對射的玩法重複性高設計。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小毛病,如存檔點位置距離過遠,難度飄忽不定,部分語音丟失等。

本作特殊之處在於他有合作戰役模式,並且它的劇情與單人戰役不一樣,是站在npc的角度看主線劇情,只不過關卡質量嘛,我覺得很一般。

劇情敘述風格有種紀錄片的感覺,但其本質還是好萊塢大片,可dice卻通過反轉與倒敘,在這個老套的故事架構中玩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花樣。只有將碎片化的任務串聯後,玩家才能在故事末尾撥開迷霧,發現謎團的答案(其實這部給我的感覺有點像黑色行動,但沒那麼燒腦)

這一部的單人戰役還有本衍生小說,可以當作對單人劇情的補充,但翻譯質量一般。

流程:10h以內

繁體中文,無解迷

史低:9.9,性價比高

————

戰地一

開頭序章應該是整個關卡設計裏最有創意的部分了,這一點請親自體會,說了就沒驚喜感了。往後的每個關卡,幾乎全部都有潛行環節,玩久了讓人感到有點枯燥,而且遊戲過程中有股濃濃的多人模式新手教程既視感。

遊戲分爲幾個大章節,一個章節裏面包含兩三個劇情。每一個大章節主角都不同,可能這一個是海軍,那一個是坦克駕駛員。

其實戰地一單人我本來是不想推薦的,但他的畫面,優化,以及在表現戰爭氛圍及殘酷上,在這個價位只能說還是值得一試的。

流程:10h以內

有中文,無解迷

史低:9.9,性價比高

————

戰地:硬仗

戰地中的異類,少有的高規格警匪遊戲。

故事架構爲美劇,情節設計和電影化演繹也很有影視劇的感覺。甚至還有前情提要與下集預告。劇情總的來說就是主角被陷害然後捲土重來復仇的故事。

載具駕駛手感不錯,有車,船,坦克等載具可供操作,場景橫跨三個州,想欣賞邁阿密與洛杉磯風景的可以購入,颶風天氣關卡也是將寒霜引擎的場景破壞表現得淋漓盡致。本作除了常規的正面突突突與潛行擊倒外,還加入了亮警徽逮捕機制。

由於本作爲死亡空間開發組製作,因此遊戲裏還有大量讓人會心一笑的死亡空間彩蛋

流程:10h以內

繁體中文,無解迷

史低:9.9,性價比高

————

極度恐慌系列

以上三部均爲極度恐慌1,個人推薦順序爲正傳——撤離點——指令

指令的時間線在撤離點與正傳之間,爲外傳,而撤離點則爲本體劇情後的事。

本作可以看爲fps遊戲與恐怖遊戲的結合體,關卡設計一般,但戰鬥部分絕佳,部分地方因爲地圖結構,光源等可能會有輕微迷路。

主角擁有可再生的子彈時間能力,在子彈時間中向敵人身上宣泄子彈時那槍槍到肉的打擊感及遊戲中幾乎每一件物品都被精心製作的擊中反饋,讓人不會感到有任何一顆子彈被浪費掉。頗有種吳宇森電影的感覺

遊戲中敵人的ai即使放到現在也豪不遜色,他們會慢慢搜索每一個角落,被攻擊了會一邊後退到掩體一邊進行火力壓制,躲進掩體露手臂出來進行盲射等。並且還會進行戰術配合,如一人扔手雷逼你走出掩體,另一人架槍。又或是根據玩家位置進行繞後,包抄攻擊。一舉一動全部有對應的無線電語音交流(如進攻!找掩體!),甚至被打中或打死時你也能聽到他們的慘叫,這一點極大增加了玩家代入感。

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碰撞體積,吊燈/投影儀等光源被擊中搖晃時,牆上的畫面也會隨之畸變,效果非常逼真。不同武器對不同物品的破壞效果也完全不同。

恐怖方面除前期有少量的jumpscare及心理暗示部分。後期基本全是戰鬥了。

作爲一款2006年的遊戲,它素質極佳,我強烈推薦。

流程長度:本體10h內,其餘兩部6h以內

本體有少量解密,無中文

史低:均爲7.2,性價比高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