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暴击+双人硬行:拿什么喜欢你,我亲爱的《小小梦魇3》

通关《小小梦魇3》后,我瘫坐在小伙伴家没有椅垫的木头凳子上,忍着即将发作的“智窗”,问了他一句:

我请你玩《双影奇境》,你就请我玩这个?

而从他长叹一口气的动作,以及略带便秘之难色的表情里,我也能看得出来,这游戏显然也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当然,我的问话里确实也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有一说一,自从得知《小小梦魇3》可以双人游戏后,我的确对它的双人玩法怀揣着高预期。

可实际玩过之后,真心觉得体验和预期之间的落差有点大:

明明可以“单人就行”,却偏要搞个“双人硬行”。

两位角色一个拿着扳手,一个拿着弓箭,本以为会围绕这两个工具展开一些合作谜题设计,但实际却是鲜有关联。

只有最开始打虫子的时候,一个射下来飞虫,一个在地上敲亖,还让我觉得这是个可以双人合作的游戏。

其余的大部分时间要么是一起推个箱子,要么一起拉个小门。

加上两个角色之间也没有什么动作交互,不像是《双人成行》或《双影奇境》那样,在游戏的过程中,两个角色的关系会逐渐发生变化。

而《小小梦魇3》的游戏过程中,两个角色之间好像很难建立关系纽带,以至于游戏玩起来既没有双人游戏的交互感,也没有单人游玩的恐怖压抑感,可以说体验非常割裂。

只能说,《小小梦魇3》双人游戏的设计,既没有过多角色之间的故事羁绊,也没有在玩法上的新鲜感,属实没什么必要。

而游戏的过程中,我俩最开心的体验部分,反而是试着在本作中找寻前两代的彩蛋。

比如在嘉年华的那个章节里,发现“妙脆角”的时候,着实是挺高兴的,感觉就像是遇到老熟人一样,甚至想找他叙叙旧去。

但无奈,这种“有就比没有强”的短暂快乐,并不能撑起游戏的核心体验。

既然说到核心体验,就不得不提游戏的高额定价与简短而又平庸的流程。

在我的印象里,全程在做的事情好像基本就是在:

拉闸、推箱子、装电池、开门。

谜题的设计平庸无奇,甚至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和小伙伴竟然同时打起了哈欠,这是我在玩《小小梦魇》系列以来第一次能玩到打哈欠。

游戏的全流程差不多4小时上下,就算是玩的慢一点,估计5.5小时左右基本能全部玩完。

而回看它标准版¥178的定价,接近¥20一个小时,说实话,我真心感觉不太值得。

不是我非要刻意对标其他游戏,反观原价比《双影奇境》,按流程和价格比来说,一个小时也只要¥10多,玩家的心里怎么可能不去做一下对比呢?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呀,是不是?

而如果你要问我,那《小小梦魇3》就真的这么一无是处、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那我告诉你:有的朋友,有的。

前两代《小小梦魇》在氛围感的塑造上,在这一代算是得到了传承。

暗黑的主题、低沉的音效、阴郁的色彩,这些共同组成了《小小梦魇3》的压抑氛围。

《小小梦魇》系列的艺术风格也算是在诸多游戏中独树一帜了,特别是在游戏的后两章,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就很正了。

所以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各位,至少在系列延续的体验上,不会出现割裂的感觉。

另外,游戏严格来说应该只有四个章节,后面的两章我觉得是体验比较好的,那种紧张压抑的冲击一波接一波袭来,这才有种我玩的是《小小梦魇》的感受。

当然,如果全部四张都能达到后两张的体验,或许我对《小小梦魇3》的定价,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不满。

但不管怎么说,游戏的问题就在于上述说到的两大硬伤,算是彻底把它为数不多的高光给盖过了。

游戏到了中期,甚至一度有一种“机械前进”的感觉,明明是在游戏,注意力却不知道神游到哪里了。

特别是系列老玩家,尽管很多元素都得以保留,但《小小梦魇 3》或许仍然难以满足他们对前作那种深度恐怖体验的期待。

而至于是否值得购买,我觉得游戏的评分,已经可以说明大部分玩家的观点了,除非你是特别喜欢,不然就还是等一等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