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元6939年的一封"情书/遗书"——游戏开发进度汇报#3

All the days of my appointed time, will I wait, till my change come.

Thou shalt call, and I will answer thee.

—Job XIV: 14-15.

————————————

在我生命的这段时光里,我会一直等待,直到我的转变到来。

你呼唤我,我就会应允你。

—《约伯记》第十四章:14-15节。

上述语段作为引言被收录于《库帕洛伊时间舱登记簿》

此书印刷于1938年,而后被分发给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旨在帮助人们找到那个于1939年埋藏起来的第一个“西屋时间胶囊”。

致未来的信函 它开始了自己史诗般的旅程。

1939年4月,二战前的最后一次世界博览会在纽约举办,主题是“明天的世界和建设”。

1939年 特赖龙和佩里球

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未来

人们怀抱着对当下的迷茫、未来的希冀,埋下了这颗长2.3米,直径约22.2厘米,重约360千克的西屋时间舱,留给五千年后的人类。

由西屋电气公司在1938年制造的“时间舱一号”

当我们回顾过去,意识到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脆弱、易消逝时,我们就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努力保存世界上现存的一些物质与精神遗产,好让人们对这些遗产的了解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因为根本无法预知世界的未来:各个民族、国家与文化都在不可预测的进程中不断前行。在当今时代,我们很难想象会有一个比我们当前的生活更不幸福、更不文明的未来。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每一种文化都会经历发展、鼎盛以及衰落的必然周期。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文明最终也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摘录自《库帕洛伊时间舱登记簿》第5页

1938年9月23日正午,秋分的精确时间点,时间舱一号被放入位于法拉盛草原可乐娜公园的竖井中。

埋藏在公园下方15米处

时间舱外壳由专门为该项目而设计的有色合金制成,材料名为库帕洛伊(Cupaloy)。合金的设计可抵抗5,000年的腐蚀,由99.4%的铜、0.5%的铬和0.1%的银制成。

为了让五千年后的人们能够精确定位、解读时间舱,科学家们留下了当时的天文数据与英语图解指南以供后人参考推理,并建议后人通过电磁场来寻找时间舱。

《登记簿》要求其内容随着语言的发展被翻译成新的语言。

它包括一系列插图,准确标示了1938年英语的33种音每一种在口腔中形成的位置,哈灵顿博士称其为“口腔图”(mouth map)。用来帮助将来的考古学家识别英语,因为现有的语言可能会失传。

各种姿势的涂鸦小人

时间舱一号内放置了75种织物、金属和塑料,以及35种日常小物品,它们被保存在隔热、密封、充满了氮气的玻璃壳中。

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当代艺术和新闻事件被记录在“微文件”微缩胶片上,其容量超过一千万词和一千张图片;为便于查看,舱内不仅配有小显微镜,还附有如何制作大型查看器和电影放映机的说明。

一同入舱的还有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物品,包括一本《生活》杂志、一个丘比娃娃、一美元硬币、一包骆驼香烟、一顶莉莉·达奇的帽子、一部雷电华新闻片,以及存有西尔斯目录、词典和年鉴等数百万文字的微缩胶卷。此外,小麦、玉米、燕麦、烟草、棉花、亚麻、水稻、大豆、苜蓿、甜菜、胡萝卜和大麦等各类种子也被封存于舱内。

新闻片中包含以下情景:

  1.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于1938年7月3日在宾州葛底斯堡战役75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演讲,南北战争双方老兵出席最后团聚活动。

  2. 著名飞行员霍华德·休斯作为1939年纽约世博会"空中大使",于1938年7月完成历时3天19小时15分钟的环球飞行。

  3. 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赢得1936年奥运会百米赛跑冠军。

  4. 大学橄榄球赛:1936年11月哈佛-耶鲁对决于康州纽黑文"耶鲁碗",耶鲁以14-13获胜。

  5. 棒球大联盟全明星赛在俄亥俄辛辛那提克罗斯利球场举行,1938年7月吸引28,000名观众。

  6. 美国太平洋舰队1938年3月从加州长滩出发进行六周演习,展现战列舰编队航行。

  7. 苏联在莫斯科红场庆祝193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两个士兵行进镜头。

  8. 自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最大规模武力展示,1938年4月佐治亚州本宁堡演习中的坦克与其他战争机器。

  9. 空袭,1938年6月中国广州(包括四组情景:摄影师戴头盔在飞机驾驶舱准备起飞拍摄 / 远处爆炸升起的浓烟 / 街道上惊慌失措的平民 / 在救助伤员时受伤的红十字工作人员)

  10. 1938年4月佛罗里达迈阿密时装秀(观众围坐泳池观看模特展示超前夏季时装的奢华场景全景 / 穿长款海滩外套的两位女郎 / 敞开外套展示泳装、戴宽檐草帽的两位女郎 / 午后便服)

  11. 1939年世博会预展(1938年5月,近500辆机动车与花车在曼哈顿市中心街道巡游,沿途纸花飞舞、人群夹道 / 承载尖方碑与圆球建筑缩微模型的"主题花车")

除此之外,美国总统罗斯福还邀请了三位当时的重要人物撰写书面留言,即《致后人书》:

罗伯特·A·密立根,他首次分离并测量出了最小的电荷单位——电子;1923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托马斯·曼,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发现者与倡导者。

但愿后代在读到这些记载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自豪与理所当然的优越感。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理性的呼唤被人类的自相残杀所取代。

世博会在废墟中沉寂了19载年头,直到1958年才得以继续举办。

1964~1965年世界博览会上,人们在1939年的时间舱一号旁埋下了时间舱二号。

1964年的时间胶囊在设计上与1939年的基本相同,只不过这次它是由克罗马克不锈钢制成的,而且其所收录的文物数量也要少得多。

时间舱二号更像是一本关于时间舱一号的“年鉴”——只不过是对前一版内容进行了更新,以反映1939年至1964年间发生的变化罢了,并没有像一号舱那样尝试去详细记录那个时代的风貌。

1939年的那次展览真正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当时“未来已来”的趋势正处于巅峰阶段,人们所憧憬的未来仿佛触手可及。

因此,1939年的展览中出现了大量展示未来城市、机器人甚至奶牛棚的展品,时间舱一号正是这种乐观情绪与美好愿景的真实体现。

然而到了1964年,“未来已来”的趋势却开始出现动摇:那个长期以来被人们预言的未来,其实才刚刚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起来——虽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至少已经出现了端倪。

1939年的展览强烈地传达了关于未来的乐观情绪,而1964年的展览则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这些内容,仿佛是在试图说服自己相信那些美好的愿景一样。

假如我们隔天就要灭绝,我们要拿什么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

就像旅行者号上的金唱片一样,在本作中“时间舱”将与“人类切片计划”一同作为证据,在剧情中以关键线索的形式存在。

但本作中为即将毁灭的人类刻下墓志铭的“人类切片计划” 是以外星人的视角出发设计的,因此更接近于《动物世界》纪录片的调性。

虽说目的都是留给“兴许存在”的后人参阅,但这种形式相对于冷冰冰的文物来说,可能更会凸显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诞感”。

1946 年 波兰华沙 一位摄影师用画布掩盖了战后的废墟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