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闻刺客信条的大名,多年前曾浅尝大革命和黑旗,不过由于当时渣电脑,游戏一直没能玩完,也成了一个遗憾。如今电脑革新,梦回往昔,除了把多年前的白月光,四海兄弟三部曲体验完,就是想试一下我觉得目前性价比最高的神话三部曲。
从6月初到9月末,为了沉浸体验,我分别用126小时全清起源本体+dlc,用200小时全清奥德赛+dlc。然而,面对压轴的《英灵殿》时,我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犹豫。
一方面,前两部已经用了我300多小时,说不疲惫是假的。而网络上“英灵殿是三部曲最差一部”的论调更让我望而却步,整整干了好几个影游才重拾失去的勇气。
但作为完整经历了巴耶克之痛、卡珊德拉传奇的玩家,在真正踏上艾沃尔的征途后,我必须说:它真的值得一玩。
《英灵殿》或许臃肿,但其综合素质毫不逊色,甚至在很多方面远超两位前辈。别人的评价终究是镜花水月,亲自体验方知其中滋味。
三部风景,三种截然不同的史诗
我的旅程始于《起源》。开幕便是古埃及的神秘与苍凉,尽管初始字幕略显不适,但其风景的宏大很快征服了我。无垠的沙漠、点缀其间的金字塔、作为生命线的尼罗河,共同构筑了一种强烈的“朝圣感”。城镇绿洲的生机与荒漠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配合流畅爽快的战斗,为三部曲开了个好头。
紧接着的《奥德赛》,则从厚重的黄沙一跃进入蔚蓝的海洋。它不再是朝圣,而是一场心旷神怡的冒险。爱琴海的波光粼粼、星罗棋布的岛屿、充满活力的城邦,一切都明媚而浪漫。扬帆远航,纵马驰骋,整个世界都洋溢着古希腊的奔放与热情。
正因经历了前两作的美学,《英灵殿》初入时画风的突变才更具冲击力。可以说是“以写实为笔,绘史诗之境”。
对我而言,它舍弃了高饱和度的色彩,转而采用偏冷、写实的色调,但氛围营造堪称三部曲最佳。英格兰不再是静态的背景板,突如其来的暴雨、弥漫的浓雾、刺骨的寒风,都让这个世界“活”了起来。
更关键的是,你不再是孤独的旅人,而是有了自己的聚落和一同劫掠的兄弟。从无到有地建设家园,这种强烈的归属感是前作未曾给予的。
战斗、剧情与那些“又爱又恨”的细节
我觉得近战战斗最爽的就是英灵殿,我愿将其称作狂战士信条。轻武器轻快迅捷,削头去手,重武器势大力沉,肢体横飞。武器各有特色,打击感也完全不同,亮点非常突出。不过在刺杀及跑酷上面,英灵殿过于笨重了。这导致我很少喜欢暗杀,基本进门就是干。远远不如奥德赛的飞雷神爽感(尤其是有了伊述武器范围杀伤)。
剧情上,《英灵殿》采用的“结盟”框架虽显冗长,但每个郡的故事都相对完整,远超《奥德赛》生硬的转折。真正的精华在于取代了传统支线的“世界事件”,这些或诡谲或幽默的短篇故事,成了探索地图的最大乐趣。
很多人诟病的叠石挑战,其实我一开始不懂大家在吐槽什么。
因为刚上手的那几个区域的叠石,基本上有手放上去就行,根本没有什么难度。直到我遇到了需要全部直立,而且需要不断微调,就差最后一个,结果整体轰然倒塌的悲伤,真是气血灌顶。
但是当跑累了,放宽心慢慢试后的成就感也是相当长久的,这最终反而成为了我的振奋剂和刹车片。
只能说,游戏把东西塞得太满了。满到玩家一眼看上去就压力山大,而标识不清突兀出现的各种任务,又带来了极强的挫折感和不适感。
尤其是育碧的确为了丰富游戏,强行复制粘贴甚至是东西做了一半就往上端。直接点名沿河劫掠(多好的底子啊)再加上高频到离谱的闪退现象,和部分内容无法保存(继续点名沿河劫掠)。
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学业、工作、生活,很难像我一样(刚辞职)拿出大量的时间在里面探索畅游了。
总而言之,经过这三部曲的完整洗礼,《英灵殿》在我心中绝非不堪之作,反倒是一部气质独特、底蕴深厚的佳作。
它的确臃肿,但这份臃肿也源于其试图包容的巨大野心,一个更写实的世界、更厚重的战斗、更有温度的角色扮演。
它可能不是最“完美”的《刺客信条》,但绝对是最有“分量”的一作。如果你也曾被流言劝退,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亲自踏上这片北欧的土地,感受那份在阴郁苍穹下亲手开创未来的壮丽。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