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今天還是來自光霞雜誌社的快報,或許在以後手機卡的sim卡槽也將像耳機孔、內存卡還有可拆卸電池一樣成爲過去式了,留給手機上的槽位真不多了,一起來簡單瞭解一下什麼是eSIM卡吧。
eSIM即嵌入式SIM是embedded SIM的縮寫。
eSIM卡的優勢:
1.空間革命與設備進化
eSIM通過貼片工藝直接嵌入設備主板,體積僅爲傳統SIM卡的1/10,徹底釋放設備內部空間。以iPhone 17 Air爲例,取消卡槽後機身厚度降至5.5mm,同時電池容量提升15%,並實現IP69級防水防塵。這種設計突破使得三摺疊屏手機(如華爲Mate XTs)、超輕薄平板(聯想昭陽K11)等形態成爲可能,推動消費電子進入“無卡化”新紀元。
2. 動態配置與多網自由切換
eSIM支持存儲10餘個運營商配置文件,用戶可通過OTA(空中下載技術)秒級切換網絡。例如出國前在APP內購買當地數據包,落地自動接入避免高價漫遊;國內用戶可同時運行工作號、生活號、網約號等多賬戶,保護隱私無需多機攜帶。這種靈活性使eSIM成爲“全球通”通信的基礎設施,TravelKon等服務已實現跨境流量費用降低80%。
3. 安全基因的重構
芯片級加密與國密算法的應用,從根源杜絕SIM卡被複制風險。設備丟失時可遠程擦除數據,配合雙向機卡綁定、地理位置校驗等機制,使盜號風險降低90%以上。
未來eSIM卡正式啓用後還能降低更多垃圾的排放和生產。
1. 材料革命與碳足跡縮減
每年全球消耗約50億張物理SIM卡,eSIM的普及預計每年減少塑料消耗超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數千噸。僅iPhone 17 Air取消卡槽一項,就使整機碳足跡降低2%。
2. 循環經濟的數字基石
eSIM的遠程配置特性使設備生命週期管理更高效。企業可通過後臺批量更新物流車隊的通信配置,避免傳統SIM卡更換導致的設備閒置;消費者可將舊手機的eSIM數據無縫遷移至新設備,減少電子廢棄物產生。
此圖片源自2019年,並不是近期發佈。
雖然瀏覽器搜索相關信息會顯示將在2025年下半年全面開放,但個人預計會像5G剛推出時一樣在部分城市試點,穩定後在逐步推開。
而SIM卡槽經過如此長期使用,預計也很難會被直接淘汰,而是eSIM和SIM卡共同存在一段時間後再逐步淘汰或保持共同存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