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唐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会跳出《西游记》里那个身着锦襕袈裟、遇险便呼悟空救我的懦弱形象,仿佛全靠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护持,才勉强走完取经路。
一人通关西游副本,从大唐偷渡
贫僧自东土大唐偷渡而来
公元 602 年,陈祎(玄奘法名)生于洛阳一户普通人家,命运却早早对他露出獠牙 ——4 岁丧母、10 岁丧父,孤苦无依的他只能投奔早已出家的二哥,住进了净土寺。
![]()
寺庙的晨钟暮鼓里,小陈祎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听老和尚念一遍《金刚经》便能一字不差背出,看师兄们辩经时,年幼的他插言几句便能点出关键。
这份聪慧让他赢得洛阳神童僧的名号,13 岁时虽因年龄不够被拒,却凭悟性超群的口碑被破格录取,正式披上袈裟,开启求法之路。

贞观元年的长安,正是大唐初兴的繁华模样,可玄奘的心却被一团迷雾笼罩。
他走遍长安各大佛寺,听不同高僧讲解佛经,却发现有人说众生皆可成佛,有人却称唯有精英能得解脱;
![]()
有的经文强调因果轮回,有的却主张即时涅槃 —— 矛盾的解读像一把把钝刀,反复割着他求法的初心。
必须去佛教的源头看看,那里一定有真经!一个坚定的念头在他心中生根:远赴古印度,前往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
可彼时的大唐刚从战乱中恢复,人口是立国之本,官府对出境管控极严。

玄奘一次次递交通关文牒申请,得到的只有冰冷的不准二字。
他在长安客栈枯坐数月,直到贞观三年,一场大饥荒席卷天下 —— 朝廷为让百姓求生,不得不放宽人口流动限制。
![]()
玄奘攥紧破旧的僧衣,做了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偷渡西行。
离开长安后,途经凉州时,守城士兵盘查森严,他只能白天躲在寺庙讲经掩人耳目,夜里借着月光往西域潜行;
![]()
混进一支西域商队逃出凉州,却在玉门关被官兵按在地上:你就是那个要偷渡去印度的玄奘?
审讯室里,玄奘看着桌上的抓捕文书,想起师父不打妄语的教诲,咬着牙坦然承认:我是玄奘,只为求法西行。
![]()
幸运的是,审讯他的官员李昌是虔诚佛教徒,不仅撕毁文书,还塞给他人干粮,指引他逃往能通往西域的塔尔寺 —— 这座寺庙,
![]()
塔尔寺
后来被《西游记》作者演绎成了五指山,只是困住玄奘的从不是山石,而是世俗规则;
救他的也不是孙悟空,而是陌生人的善意。
![]()
先有塔,后尔有寺”——塔尔寺
悟空举棒嗔唐僧
离开塔尔寺后,玄奘遇到了第一个徒弟 —— 商人石盘陀。
![]()
这个满脸络腮胡、尖耳猴腮的汉子,捧着一锭银子跪在他面前:法师,求您给我受戒,我陪您去印度!
玄奘见他心诚,便为他主持了受戒仪式。

可走了没几天,石盘陀的脚步越来越沉,夜里竟举着刀站在玄奘面前,眼里满是挣扎:法师,您是偷渡犯,我若陪您走,全家都会被处死…… 玄奘闭上眼轻声说:你走吧,我不怪你。
![]()
最终,石盘陀扔下刀策马离去,玄奘从此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只剩一匹老马相伴。
当他走进莫贺延碛 —— 那片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海的八百里沙海时,真正的绝境才拉开序幕。
![]()
第一天还能靠水壶里的水勉强前行,第二天水壶却不慎打翻,水瞬间被黄沙吸干,连痕迹都没留下。
接下来的四天五夜,他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滚烫的黄沙烫穿鞋底,脚底板磨出血泡,沙子嵌进伤口,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
他曾看见远处的海市蜃楼:碧绿的湖水、挂满果子的树,可奔过去只摸到一片滚烫的黄沙;
好几次栽倒在沙地上,想就这样死在求法路上也好,可耳边总响起李昌的叮嘱法师要去求真经啊,

便咬着牙爬起来,牵着老马念着宁向西天一死,不愿东土一生继续前行。
第五天夜里,一阵冷风将他吹醒,老马突然挣脱缰绳朝着一个方向嘶鸣奔跑。
![]()
玄奘跟在后面,没跑几步就听见哗啦的水声 —— 是野马泉!他扑到泉边捧着水往嘴里灌,眼泪混着泉水流下:原来,连老马都在帮他活下去。
走出沙海,更险的难关还在后面。烽火台的守军发现了他,羽箭嗖嗖射在脚边,校尉王祥拿着刀质问:你不怕死吗?

玄奘挺直腰板:我怕的是得不到真经,从不怕死。
王祥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把刀扔在地上:我也是信佛的,送你一匹好马,快走吧,别让其他人看见。
![]()
翻越雪山时,玄奘才懂什么是人间炼狱。山顶寒风像刀子刮脸,雪花灌进衣领冻得人浑身僵硬,
![]()
同行的 25 个随从(高昌国王麴文泰所派),有的被雪崩埋住只露一只手,有的脚滑掉进万丈深渊连惨叫声都被风雪吞没。
玄奘趴在雪地上往下看,深渊里堆满千年不化的白骨,他闭上眼睛默念阿弥陀佛,爬起来继续往上走。
![]()
最终,这 25 人里只有 3 个跟着他走到了印度。
途中遇劫匪那次更惊险:一群蒙面人把他们围在山谷里,抢完财物还要杀人灭口。就在刀要落在玄奘头上时,劫匪们却因分赃不均吵得大打出手,最后四散而去。
![]()
同行路人哭着抱怨财物尽失,玄奘却站起来长啸:珍宝之中唯命最贵!我们活着,就比什么都强!风把他的声音传得很远,也吹散了众人的绝望。
我辩的就是真经
当玄奘终于爬到那烂陀寺门口时,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
![]()
这座古印度最有名的佛教学府,有几千名僧人、几百座佛塔,他最想见的,是 103 岁的戒贤法师 —— 佛教界的活菩萨。
可刚到寺门就听说,戒贤法师重病缠身,疼得连床都下不了,甚至想过自杀。就在玄奘失望之际,寺里僧人跑来告诉他:戒贤大师要见您!
![]()
走进禅房,玄奘看见戒贤法师躺在床上,眼里却闪着光。
老人握着他的手说:前些天我梦见三个骑白象的圣贤,说东土有位僧人要来,你把毕生所学传给他,病就会好。
![]()
现在你来了,我的病真的轻了!
接下来的五年,玄奘成了那烂陀寺最勤奋的学生:每天只睡三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藏经阁读经,油灯熬红了眼睛,手指翻书翻出茧子。
很快,他就能用梵语与高僧辩经,甚至能指出藏经阁里经文的错误,寺里僧人都惊叹:这个东土和尚,比我们还懂佛法!
![]()
古印度的辩经堪称生死战场:失败者要么被赶出寺庙,要么当场自尽。
玄奘第一次参加辩经时,举着自己写的讲稿站在众人面前:若有人能驳倒这里面的任何一个字,我愿把头颅献给 TA!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接下来的十八天,每天都有高僧挑战,却没人能说出一句反驳的话。最后,主持辩经的长老对着玄奘鞠躬:您是解脱天,是我们的智慧明灯!
后来,印度最强大的戒日王为玄奘举办无遮大会 —— 全印度 3000 多名高僧、学者齐聚,各国国王都来围观。
![]()
玄奘作为论主坐在高台上讲经,从日出讲到日落。有位南方高僧准备了几十条反驳理由,刚开口说第一条,就被玄奘问得哑口无言。
十八天大会结束,没人能驳倒他,戒日王亲自为他披上金袈裟,全场高呼大乘天(意为大乘佛教的天)—— 在佛陀的故乡,这位东土僧人成了最受尊敬的智者。
![]()
撒马尔罕国王听说他的名声,派人将他请去。国王本信仰拜火教,听玄奘讲了一夜慈悲为怀,第二天就下令全国信佛教;
高昌国王麴文泰更想留他当国师,许诺金山银山、良田千亩,玄奘却拒绝:我要回大唐,把真经带给同胞。
![]()
麴文泰急了,把他关在宫里,玄奘便以绝食抗争 —— 三天三夜没吃东西,眼看就要饿死,麴文泰的母亲哭着求情:放法师走吧!
最终,麴文泰不仅放行,还与玄奘结拜为兄弟,派 25 个随从(回首上文)、几十匹骆驼,带着足够二十年用的财物送他西行,还亲笔给沿途各国国王写信:这是我弟弟玄奘,你们要帮他!

那时的玄奘在印度已是圣僧:信徒争着摸他的袈裟,连他穿的麻鞋都被供奉起来。可他始终没忘初心:我是大唐的僧人,要回家。
![]()
公元 645 年,他带着 657 部佛经、156 尊佛像、数百粒佛舍利,牵着那匹陪他走了五万里的老马,终于回到了长安。
灵山经卷驮东土,长安百姓迎圣僧
![]()
长安百姓听说玄奘归来,从城门到寺庙挤满了人:有人扔鲜花,有人喊圣僧,连唐太宗李世民都亲自出城迎接 —— 这位曾经的偷渡犯,如今成了大唐的国宝。
![]()
李世民拉着他的手问了一整天西域见闻,最后嘱托:法师,把你一路上的经历写下来吧,让后人也看看外面的世界。
玄奘没有推辞,此后几年,除了翻译佛经,他便趴在案头写《大唐西域记》。
![]()
他记得撒马尔罕的葡萄有多甜,那烂陀寺的佛塔有多高,雪山下的白骨有多寒 ——110 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宗教文化,都被他细致记录下来。
![]()
大唐西域记
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不仅成了研究唐代西域的活史料,更帮印度人找回了自己的历史:印度古代史记载零散,近现代学者正是靠着《大唐西域记》,才理清了本国的朝代更迭与文化脉络。
![]()
此后二十年,玄奘一直在长安弘福寺翻译佛经。他每天翻译到深夜,累了就趴在案头歇一会儿,弟子劝他休息,他说:多翻译一部经,就能多帮一个人。
他总共翻译了 657 部佛经,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解读,还培养了几千名弟子 —— 这些弟子后来分散到全国各地,把佛法的智慧传给了更多人。
![]()
公元 664 年清晨,玄奘翻译《大宝积经》时突然放下笔,对弟子说:我要走了。
唐高宗听说后,跌坐在龙椅上放声大哭:朕失国宝矣!随即下令罢朝三日,全国哀悼。
![]()
长安百姓自发穿上白衣,从弘福寺到城外安葬地,几十里路上全是哭送的人:老人拄着拐杖,小孩被父母抱在怀里,大家都喊着玄奘法师,哭声震得树叶簌簌落下。
![]()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