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第三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對外披露,我國正規劃實施一項小行星動能撞擊演示驗證任務,旨在通過實際操作驗證小行星防禦方案的可行性,爲人類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提供技術支撐。
據吳偉仁院士介紹,該任務將採用“伴飛+撞擊+伴飛”的創新模式,計劃發射觀測器與撞擊器兩大核心設備。任務流程中,觀測器將率先抵達目標小行星附近,開展抵近觀測並獲取其形貌、軌道、物理特性等關鍵參數;隨後,撞擊器將對小行星實施高速撞擊,全過程將通過天地聯合監測,結合近距離高速成像等技術,精準觀測小行星軌道偏移、形貌變化及濺射物情況,以此評估撞擊防禦效果。
從任務細節來看,此次防禦驗證的目標區域設定在距地球約1000萬公里處,針對迎面而來的小天體,通過發射動能撞擊器產生巨大動能,力爭使小天體軌道改變3至5釐米。這一軌道偏移量雖小,卻能確保目標小行星在未來幾十年至100年內,不會對地球構成撞擊威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