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八奏甜熔渣,你聽聽這是不是人話?”
9月4日晚10點,那款讓上千萬類銀玩家魂牽夢繞的《空洞騎士:絲之歌》,正式發售了。這款讓“我真幸運,剛打完本體就能玩絲之歌”蔚然成梗的遊戲,在前不久的科隆遊戲展上“閃擊”公佈了發售日,讓《林中小女巫》《Baby Step》一衆定在9月初發布的獨立遊戲聞風喪膽,紛紛被迫跳票改變發售日期,給“絲之鴿”讓路。
其後,《空洞騎士:絲之歌》官方Team Cherry又確認了這遊戲將不會開啓預購,且不會向任何評測媒體發放搶先評測Key,讓全世界玩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此舉又一次拉動了玩家們的熱情,而其結果就是,在遊戲發售的當天,數以十萬計的全球玩家同時湧入Steam商城,在幾乎同一時間下單付款,將不堪重負的服務器當場擊斃了。看似簡單的購買操作,成了永遠無法到達付款成功事實的“苦痛之路”。
於是,還沒有打開遊戲,甚至沒有付款成功,“絲之歌”玩家們就遭遇了第一場Boss戰,象徵着Steam炸服的“土豆三兄弟”。低端的Boss攻擊角色的血條,高端的Boss攻擊玩家的怒氣條,而這三兄弟直接攻擊服務器,讓你連進遊戲的機會都沒有……放到MUGEN的角色評級裏,高低是個“論外”。
可即便如此,幾十萬玩家還是徹夜守候,直到G胖修好服務器,當晚遊戲的同時在線人數直飆53萬,輕鬆砍下單機區的頭名寶座。
沒辦法,玩家們的期望就是如此之高——儘管已經歷過《永遠的毀滅公爵》無盡跳票後拉出一坨的慘痛教訓,被“火線夜之城”的誇大宣傳騙了一次又一次,但他們還是相信Team Cherry不會讓他們失望——好在,Team Cherry也確實回應了他們的期盼。
《空洞騎士:絲之歌》在完整保留了初代體驗的基礎上,繪製了更大、更絢麗的地圖,爲大黃蜂賦予了更華麗多樣的能力,也帶來了更具挑戰(更陰間)的敵人,甚至給主角大黃蜂做了穿衣和裸衣兩套不同的建模……
遊戲在Steam上的總體好評率,在發售當天便來到了“特別好評”,儘管媒體Key的缺席讓遊戲的Metacritic評分沒有出爐,但所有人都相信《空洞騎士:絲之歌》會重現初代的輝煌,甚至更進一步……
只是,這一片歌舞昇平中,卻偏偏出了個“異類”——沒錯,從《艾爾登法環:黃金樹之影》以來一直困擾着開發者們問題,“環國區好評”又出現了。截至目前,《空洞騎士:絲之歌》在國區共收到超過3000條評價,好評率僅54%,遠低於全區平均的91%水平。
衆所周知,簡體中文區玩家對Steam評價高度敏感,年初我曾寫過一篇論述“國區差評”現象的文章,當時我得出的結論是:由於國內玩家長期缺乏與廠商溝通的直接渠道,且對遊戲的評價標準更多基於其“應有水平”而非“實際水平”,因此很容易趨向於將“差評”作爲意見反饋的渠道,並不是客觀上的“不推薦遊戲”。
不過,這次簡中玩家發起差評攻勢的理由,並沒有那麼複雜——一言以蔽之,《空洞騎士:絲之歌》的簡體中文翻譯,簡直爛得發瘟。
遊戲以一首小詩開幕,其原意無非是“他們看到了你脆弱動人的美貌,他們看到了你用虔誠苦勞織成的平和,他們忘記了你被奴役的沉睡內心,當你醒來他們纔會看到你的真相,野獸的本能會暴露於世。”
說實話,整首詩的用詞並不艱深,比起賣弄詞句,它更注重用句型傳達“外表與內心的反差”,但凡稍有英文背景都能輕易讀懂。
可過了中文翻譯的手後,這首詩卻變得面目全非。
原文中的主語“他們”被替換爲“蟲豸”,第三行的陳述句被替換爲疑問。隨後,不存在於原句的“千絲纏繭”被生造出來。最後一句更是被改成莫名其妙的“本性昭然,衆生駭見”。
“本性昭然”還能理解,“駭見”又是什麼?如果你高考語文有140分以上水平,或許會在漢語詞典中見過“驚見駭聞”一詞,把“驚”和“駭”對調下,我們便有了“駭見”,意思大概是“看了覺得害怕”——通俗易懂的詩句,變成了故作風雅的文言文翻譯題。
可問題是,原文中有“大夥看了很害怕”的意思嗎?答案是完全沒有,這一整句都是譯者的“自由發揮”。
而這樣的“自由發揮”,在遊戲的文本中隨處可見——當你踏出新手村“苔穴”後,會遇到一個關心你的老太太,她一開口,說出的就是文縐縐的“你執刃的姿態不錯,獵手,本領想必了得。”
於是,你控制的大黃蜂聽了也有樣學樣,文縐縐答道:
“在故土,或許有蟲如此看待我。但在此地,力衰之軀只不過是一介旅者。”
人話版本:我的力量受到了壓制,現在我只是一個旅行者了
推了會兒進度,你在廢棄驛站遇到了大夥喜聞樂見的“灰心哥”。但他一開口,那股子小生味兒又冒了出來——“這鐘坑與周遭構造……似是廢棄驛站。”
原來是廢棄驛站啊,我還以爲似是故人來呢。
之後,你又循着打鐵的聲音找到了一個鐵匠。於是,你問“你們的鍛打聲引我前來。你們在這兒做些什麼?可是鐵匠?”
可是鐵匠啊,我還以爲“來者可是諸葛孔明”呢。
有沒有覺得這些句子非常詭異、彆扭?
乍一聽,這些句子像是古言古語,但仔細一想,它們卻無非是在大白話的基礎上,把“正常”的用詞替換成了有“古味兒”的詞語,硬加之乎者也而已——“你執刃的姿態不錯”和“你拿刀的姿勢不錯”除了前者更拗口之外無任何區別,把“你們是鐵匠嗎?”替換成“可是鐵匠?”也塑造不了半點“江湖氣息”。
譯者將幾乎所有文本,都加上了一層文縐縐的濾鏡,直接導致所有的NPC,不論是孩童、老者,還是灰心哥、俠客,一張嘴就像是三流武俠小說裏穿越出來的布衣小生,毫無辨識度可言。
以上這些,還只是遊戲翻譯裏比較擬人的部分——難受歸難受,你起碼在做完僞文言文閱讀理解後,還能看懂個大概的意思。那些“僞人”的部分,只會讓你當場大腦宕機——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這道閱讀題。
七鐘響時運送:
三十節又四奏煙巖,
及八奏甜熔渣。
九鐘響時運送:
二十節又兩奏煙巖,
及七奏甜熔渣。
你聽聽,這說的是什麼“及八”,是人話嗎?
但如果你切到英語看原文,就不難發現這裏的“節”和“奏”都是量詞,如果直譯,這裏大概會翻譯成“第七次鐘響時,運送:三十節又四拍子發煙岩石,八拍子甜美的熔礦渣,所有工人們忠誠的印記”。
可偏偏中文翻譯就是要棄“X節X拍”這種約定俗成的音樂名詞不用,而生造一個“符合韻律”卻不知所謂的“X節X奏”;也不願意爲“Smokerock”和“Sweetsmelt”這種融合詞多做半點解釋,而直接搬出意義不明的“煙巖”與“甜熔渣”;而爲了讓第三句的字數和第一句相當,還非得在“八奏”之前加個莫名其妙的“及”,直接導致了“及八”的出現……賣弄風雅、牽強附會、詞不達意、漏譯錯譯,如果你有個做翻譯的仇家,直接把這首詩發給他,他必會因血壓爆表而大大減壽。
這下真不如機翻了
微博上的專業遊戲本地化博主“Lingomancy話術研”,直接指出了譯者在這些地方所犯的錯誤——《空洞騎士:絲之歌》本身確實是帶有一定古英語屬性的遊戲,但它絕大多數的所謂“古”也不過是把“It's”換成“Tis”,除此之外都是通俗大白話,遠遠犯不着應激式地把所有人套上古風濾鏡。
其實,詞不達意、錯翻漏翻、牽強附會的現象,在遊戲翻譯中相當常見。但通常而言,它們都不易被察覺,且只會在小範圍裏引發爭議。
此前,我在撰寫《天國:拯救2》的評測時,就多次隱約察覺到翻譯有誤,遊戲中甚至出現過把“眼上插着箭矢”翻譯成“眼中唯有深井”之類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誤。但在遊戲發售時,這些錯誤卻並未對遊戲整體評價造成多大影響——因爲,儘管譯者水平有限,卻也保證了最基本的“說人話”,小範圍的錯漏並不會損害玩家的基本觀感。
可偏偏,《空洞騎士:絲之歌》的翻譯問題是整體性的,對“風雅古語”的追求蓋過了最基本的信息傳達,同時作者的水平又極爲有限,導致整個遊戲連一句最基本的“人話”,都難以找到——通常,這種程度的負面影響是隻有“全機翻”才能達到的,但《空洞騎士:絲之歌》的譯者卻證明了人類能捅出的簍子未必遜於機器,純人工“精翻”也能引發機翻級的本地化災難。
由此,玩家羣體的憤怒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個月前,本作的譯者之一曾在小黑盒等社媒上偷偷泄露了遊戲開頭的詩篇,那會兒,他還把最後一句“本性昭然,衆生駭見”譯作“衆生皆見原罪垂”,其後又高調宣佈自己擔任《空洞騎士:絲之歌》的翻譯人員。
他說,“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真正喜歡遊戲的開發者名單中,是作爲遊戲譯員的莫大榮幸”,彼時的他大抵想不到,自己的名字會被玩家們釘在“恥辱柱”上。如今,他的賬號已經全網清空,再也找不到任何內容了。
短短一天之內,“及八甜渣”已經成了堪比“父馬可親”“老頭滾動條”“俸俸伲購美病”的業界熱梗,被B站PlayStation運營等一衆神人來回傳唱……
《空洞騎士》一世英名,竟毀在一個“及八”之上,真是令人始料未及,唏噓不已。
不過萬幸的是,Team Cherry已經通過Steam評論區及社媒等多方渠道,獲悉了本作中文本地化的重大問題,並承諾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改進翻譯。相信大夥很快就會與遊戲中的“及八”與“快哉”,說再見了——不過講真的,這種業界奇觀沒了倒也可惜,不知官方到時候能不能專門留一個“古體中文”的選項,方便大夥時刻瞻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