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全網五年的“油王”田一名,在演唱會反被粉絲折磨了?

人間油物

我曬乾了沉默,悔得很衝動。

就算這次錯過也↗不會再錯——我怎麼跟着唱起來了?

2025年8月,那位模仿“人類高質量男性”的田一名、因爲“我曬乾了沉默”而爆火的田一名,再次回到了大家熟悉的地方,表演起了那首“曬乾了沉默”。

老地方、老裝扮、老歌曲、老觀衆——依舊是熟悉的卡點,依舊是油膩的扭胯身體動作。不同的,是他更靠後的髮際線,還有一衆人們的感慨: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油。

折磨

說來也慚愧。多年前,初見田一名的扭胯表演時,我第一反應,就倆字:

傻β。

那是一種基於刻板印象的“傻β”兩字。

那時我可能不太會想到,在往後的日子裏,這位會成爲無數少男少女夜裏魂牽夢繞的犯錯素材;更想不到,四五年後的自己會在工位上發瘋,對着旁邊老阿吽老師演唱田一名版《愛情專屬權》——然後被後者以“黴菌要打過來了”爲由強行制止。

初見田一名那幾條視頻時,許多人感到的是無窮無盡的折磨。一身油膩的裝扮,以及對於“人類高質量男性的模仿”,讓當時不少人一邊皺着眉頭,一邊思考——這個比亞迪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那種感覺像是什麼呢,就像是有着雙面具冰杖焦灼的瑪爾扎哈,用一個E從小兵身上傳染給了你,就像是不小心踩到提莫的蘑菇上,觸發了殘疫蘭德里風暴狂湧與黑暗收割。

互聯網上有田一名的追隨者,將這位網紅在2018~2021年曆程,劃分爲五個階段:做原創音樂的階段,做土味小網紅的階段,做街邊歌手階段,開始翻唱《熱愛105°C的你》階段,曬乾了沉默階段。

這五個階段概括一下,倒也簡單——中國傳媒大學科班出身,基本功不錯,試過很多正常路子但是不行,開始搞抽象後,火了。

在外網,他最火的翻唱是《熱愛105°C的你》,一句“super idol”讓他一炮而紅——關於他在外網的知名度,你可能沒有個直觀感覺,但如果說是“中國版保加利亞妖王”,你大概就能get到不少。

儘管唱功已經實屬不錯,但他歌曲更多作用,在於“折磨”。妝造一定是要煙燻的,動作是一定要誇張油膩的,就好像送到嘴邊的大肥肉,一口咬下去全是油。

這種折磨的最大受害者之一,當屬油管上第一網紅,甲亢哥speed。

這哥們睡覺時候,常常有好事者爲其點播音樂。在粉絲高強度的轟炸下,speed早已對某些事物達到了脫敏的級別,強如大張偉的《陽光彩虹小白馬》,也只是讓他微微抬眼——但當“super idol”的音樂環繞響起,八個方向隨機噴灑的礦泉水巨大噴流從互聯網屏幕中射向speed的臉時,他卻再也坐不住,一把暴起關閉音樂。

當然,這幾首歌,也就是田一名最爲人所知的那幾首了。

在大衆的聚光燈轉向下一個風口之後,田一名的內容產出,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節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屬於平穩但不出彩、不出圈的狀態——在那幾首歌給他帶來熱度之後,這四年來田一名粉絲的波動總幅度,其實沒超過15%。

直到今年,一件事情的發生,讓他再度站在了臺前。

“甲亢哥”speed的中國行。

對比

作爲今年內網關注最多的互聯網事件之一。speed的中國行,是外面瞭解國內的窗口,亦是一次綜合性的“展示”。

這裏既有少林的當頭棒喝、也有重慶夜景的如夢似幻,有梁小龍師傅一番極具哲理的傳道(“its pain,its you”)、也有沒活兒硬整玩爛梗狂蹭一路的網紅——概括下來,那就是牛逼與垃圾同行,唐氏和大神齊飛。

而田一名,大概是speed在中國行之中,被公認觀感最好的那幾個。

講道理,田一名的出場,其實沒有貢獻什麼超越大衆觀感的好活兒或者狠活兒——但這位最難能可貴的點在於,其實就倆字:

得體。

作爲短視頻時代的網紅,只要你足夠“正常”,就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人。你很難想象“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八個字兒,能跟這位油王扯上點兒關係。

直播中出現的田一名,沒有標誌性的浮誇裝扮。一身裝扮不油、也不噁心,臉上甚至還帶點兒社恐人特有的拘謹,如果不是那張臉在大衆心裏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活像個誤入其中的路人。

或許是他衣服上“中國”二字,無形中爲此增加了很多的重量,也大概是此前在酒吧與街邊駐唱累積下來的經驗,讓田一名進入狀態很快。工作人員沒有在手機找到音樂原聲,他就乾淨利落地表示“no music”,隨後直接倒數三個數,以清唱帶動現場。

在這場世紀會面的合唱中,當二人共同擺出那個標誌性的手勢時,某種衆樂樂的“天下大同”之感似悄然而出。

一番合影、唱完兩遍“super idol”。這哥們擁抱一番、互相道別轉身就走,就消失在人海之中,舉止中,似乎有那麼點“事了拂衣去”的瀟灑感。

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蜻蜓點水。

在聚光燈之下,大衆開始重新審視這位“人間油物”田一名,同時也在審視着這些年來,互聯網上出現的一切妖魔鬼怪式的網紅。

——於是,田一名翻紅了。

藝術

什麼東西,都怕對比。

這些年,人們見過的“類人”網紅太多。有辱罵父母家人者、一口吞下奧利給者、設計劇本騙錢者、走黑紅拼命帶貨者……

互聯網的流量效應,將人類個體的道德下限拉到一個有些恐怖水平。相比之下,田一名所謂的獵奇視頻,僅僅是視頻製作時刻意營造的一種油膩感,而他私底下狀態,也在speed的直播中展現了出來。

這四年來,在見識了互聯網上的妖魔鬼怪後,田一名所謂的“油”,似乎不再是滿口的油膩,而是做一道古怪菜餚的最好底料。

我想你知道,互聯網是熱衷於造神的。在翻紅之後,田一名過往的閃光點開始被一一挖掘出來,同時被冠以了一個標籤:

“不接廣,不帶貨,純報復澀會,純折磨粉絲。”

你好,其實他過去是接廣子的,雖然不多。

做自媒體不變現肯定是不符合邏輯的,但這位的商業化程度,說實話確實算很低的那一檔,以至於不少人都下意識以爲,這位只是純折磨人來的。

在這一段時間內,人們似乎想把他捧成惡墮版的冬泳怪鴿——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復讀“不接廣子”這句話。

儘管在翻紅之後,田一名在商業化的路上一路狂奔,這幾個月來的各路商單,其實從來沒停過——比如被廣泛認爲拿走了他第一次的“轉轉”(甚至被寫進了百度百科裏),再比如某牌滴眼液、遊戲、某些牛奶……

這些本是無可厚非的的事情。更何況,這些視頻的“藝術”成分,也越來越高了。

互聯網的自適應屬性,使得粉絲原先的話術從“從不接廣子”,變成了“連甲方一起折磨”——畢竟,塞廣告其實並不怎麼影響他抽象的“藝術”表演。那些投了錢的甲方,反倒會被連帶着認爲身上有點大病,無形中還消解了不少商業化的副作用。

在翻紅之後,田一名的粉絲們,搞起了兩種行爲:

其一,截鬼圖;其二,用鬼圖當頭像。

(鬼圖警告)

要記住,在田一名的評論區,不要點開任何一張圖片——尤其是看起來性感非常的圖片,因爲他們都是江湖中知名的“幻影坦克”,表面看上去光鮮豔麗,點開就會變成田一名的火辣鬼吻。

在這種奇怪的潮流中,觀衆們開始截取田一名古怪表演之中的每一幀當做頭像。就這樣,互聯網上的田一名開始越來越多——無論是模仿者、還是用他的鬼圖當頭像的人。

借用他人一句話,田一名開始“繁殖”了。

到上個月,田一名拓展業務,入駐了油管。

一身正常服裝,一口流利英語,要不是知道他以前做過啥,你可能會以爲他是哪裏冒出來的生活區小帥哥。

許多人可能會疑惑,爲什麼油管裏的田一名看起來這麼正常,莫非是油管裏的油,和田一名裏的油天然不相融?

其實這個問題,多打打遊戲,你就能明白:

在丟AOE之前,是不是得先用表演/傳送聚一波怪?

演唱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近年來,大體量粉絲的網紅舉辦線下演唱會,已經成爲一種趨勢,它是一種較爲直觀的變現乃至回饋粉絲的手段。辦好了,那就是化虛擬爲現實的雙向奔赴——只是,線下演唱的質量……就像網紅這個行業本身一樣,上限和下限都讓人感到恐怖。

其中有代表性的,當屬最近爭議極多的旺仔小喬。不久前,千萬網紅“旺仔小喬”宣佈舉辦了個人演唱會。票價高昂、戴着面具不露臉、沒有原創且難聽——在鋪天蓋地的新聞與粉絲討伐之中,震驚的人們(包括我),紛紛都在詢問:

“旺仔小喬是誰?”

另一邊,8月17日,成名已久的田一名,也在上海的萬代南夢宮藝術中心搞起了個人線下的音樂會(甚至不叫演唱會)。

這個演唱會兩檔價格,199、399元,不能說絕對便宜,但起碼在上海這種地方真不算貴。就價格來說,這場演唱會可能更應該叫livehouse。

鑑於場地沒有座位制度,399的可以先進去選地方——有不少人玩梗。“399的選外場,看內場199的被折磨”。

開播之前,觀衆的請求出奇一致:“求你跟旺仔小喬學學,把面具戴上”。

顯然,他們不太想受折磨。

但實際上,一切並沒有向大衆預期的方向走。提前一個小時就出場的田一名,沒有帶來什麼古怪的裝扮與招牌的熊貓式煙燻妝,觀衆看到的,只有一個正常穿搭略顯油的主唱。簽字、合影……演唱會開幕前的一個小時裏,這哥們都在忙着和粉絲營業。提前進去的人,把這裏幹成了簽名會。

敬業二字,其實不是什麼很高的讚賞,只不過是一個靠粉絲喫飯人相對基本的要求——只是,現在許多站在聚光燈下的人,好像連這點都做不到。

實際到了演出的時候,被折磨的,反倒成了臺上的田一名本人。

全開麥,一身正裝,實力依舊在線,人卻遠比網上拘謹,整場演出中口味最重的,大概也就是開幕時大屏上的一個親吻——反倒是臺下一羣狂歡的觀衆,聲浪一波蓋過一波,前排的人甚至舉着手中田一名的“親吻鬼圖”肖像晃悠着。

折磨者與被折磨者的身份,開始兩極反轉。

究竟是田一名造就了他抽象的受衆,還是這種受衆催生了現在的田一名?這個問題不會是現場觀衆所想,因爲他們需求的是樂子,而非答案。當199元能買到純粹的笑聲,專業唱功不過是讓票價更值回本的陪襯。

大衆的耳朵聽不出一個人的發聲技巧有多高級,但至少,一個人唱得好不好聽,他們心裏還是有數的。

正常,網紅。這兩個字能放在一起,本來就有點不太正常。

寫在最後

今年8月,田一名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廣場,再次曬乾了沉默。

人們看到的,除了更壯實的身板與更堪憂的髮際線之外,不少人還多了點兒感慨。

這些年來,大衆對於抽象內容形式的接受程度,已經存在了轉變——他們已經比以前更能接受某些獵奇的東西。而當田一名的標籤從“油”到“抽象”再到“藝術家”,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已經算是名利雙收了。

來源@LucyF不是路西法

平心而論,給網紅加上一個美好的品德,是一個危險的行爲。因爲在聚光燈下,所有的內容,都有可能是被精心設計好的東西。但對田一名而言,我們或許,能用另一個褒義詞來形容他:

——“聰明”。

也不知道爲啥,四年之後,當看完speed的中國行、再度看見田一名的那些油膩視頻和攝影放出的花絮時,我竟然感到了一絲絲上頭

——大概,我是真的有大病了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