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给大家写了一篇明朝历史的荐书文章,其中热度最高的自然是《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笔下的大明王朝从巅峰走向落寞,故事写到1644年便戛然而止,今年明末的话题又被炒得很热,这篇文章结合明史大佬顾诚教授的学术著作,继续和大家聊聊《明朝那些事儿》后面没有写完的那些历史。
![]()
01 南明
南明的国祚,恰似帝国黄昏最后的悲歌,
弘光、隆武、永历——三帝更迭如走马,
开局尚有半壁江山的生机,可执棋者却步步错算,
将反攻的锐气消磨于派系的争斗之中,
江南的富庶成了权臣的筹码,前线的忠魂反而沦为内Dou的弃子,
一个本有一战之力翻盘的局面,最终却因人心的溃散而满盘皆输。
![]()
上文回顾了弘光与隆武朝的故事,从1644年崇祯自缢,
再到1645年弘光被俘、1646年隆武遇难,
而南明抗清斗争的真正主力,其实是张献忠四大义子领导的大西军余部,
从张献忠在凤凰山死后,大西军残部在孙可望等人的带领下,
严明军纪,主动放弃四川转进云贵,
大西军利用云南土司沙定洲叛乱的契机,
以“为沐府复仇”为由兵不血刃地进入昆明,并迅速平定了全省,
在短短三年内,孙可望等人将混乱的云南,
建设成一个吏治清廉、经济繁荣、军力强盛的大明后方基地,
在稳固云南后,大西军正式与南明永历朝廷联合,兵分两路发动反攻,
名将李定国两蹶名王,一度收复南方数省,让天下看到了复明的希望,
但是却因为孙可望的个人野心膨胀,大西军最终功亏一篑,
接下来,我们再将视角转向南明朝廷,也就是南明最后一个政Q——永历,
比较搞笑的是,永历开局居然和弘光、隆武一样都是天崩开局,
永历本人也是贪生怕死之辈,而扛起抗清大旗的,还是民间的义士们。
![]()
02 永历帝
1646年八月,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杀,
九月,消息传到湖广和广东、广西等地,
在南明各地官绅中又一次引起极大的震动,此时南明急需确立新的继承人,
从血缘亲疏来看,明神宗的孙子、桂王朱由榔成为最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人。
在瞿式耜等官员的推动下,朱由榔于1646年十月在肇庆就任监国,
不过朱由榔本人虽然样貌堂堂,但生性懦弱、自幼失学,缺乏主见和治国能力,
他极度宠信懂宫中礼仪的太监王坤,导致宦官干Z,
两广总督丁魁楚为争夺首辅大学士之位,与王坤勾结,
破坏了朝廷用人规矩,引发何吾騺、陈子壮等官员的不满与抵制。
刚监国七天,一听到赣州失守的消息,整个朝廷便惊慌失措,
在宦官王坤和首辅丁魁楚的主张下,朱由榔不顾瞿式耜等人的反对,
仅十天后便仓皇放弃广东首府肇庆,逃往广西梧州。
永历帝朱由榔这一跑,无异于向广东全省宣告朝廷已经抛弃了他们,
直接造成权力真空,所以在弘光、隆武两朝已经覆灭的情况下,
永历内部居然再次出现了内D!
![]()
03 绍武争立
前文聊弘光和隆武时期都谈到了内D问题,
比如弘光一朝,东林党人长期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反对福王(弘光朱由崧),
而隆武一朝也出现了唐王(隆武帝朱聿键)和鲁王监国(朱以海)对立的局面,
等到了永历帝时期,新朝廷建立不到一周,
被永历排挤的隆武朝旧臣苏观生,利用永历君臣西逃的机会,
在广州拥立了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鐭,抢先称帝,改元“绍武”。
这导致在广东一省之内,同时出现了两个南明朝廷,重演了此前争立的悲剧。
十一月初八日,唐王朱聿鐭在广州即位的消息传到梧州,
桂王朱由榔和廷臣丁魁楚等人大吃一惊,
被迫返回肇庆,正式称帝,改元“永历”。
在调解失败、使者被杀后,绍武和永历双方爆发了内Z,
你能想象弘光和隆武接连被清军夷灭后,剩下第三个朝廷永历开局又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
桂、唐二藩的争立,给南明残疆剩土的地方势力也增添混乱,
广的何腾蛟、堵胤锡、章旷以及其他文武官员都先后收到了两个朝廷颁发的“喜诏”,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站在桂藩朱由榔一边,唐藩使者处处受冷遇,
但事实上既给了他们“择君”的机会,朝廷的威望自然相对削弱,
日后朝廷驾驭不了这些地方军阀也是自然的事情,瞿式耜在一封信中写道:
“自唐僭号而广之府库尽为所有,广之属邑并邻郡皆为所煽。我监国之诏未达,而彼登极之诏先颁。凡吊钱粮、征兵马,动辄牵碍。光三(丁魁楚字)乃集议,仍请跸肇庆,登大宝,少司马(兵部侍郎)林佳鼎力佐之,在廷亦遂不敢梗议。十一月十八日正位端州(即肇庆),即行颁诏,兼议攻守之事。”
![]()
瞿式耜
04 继续内D
永历朝廷派出的军队在广东三水县初战告捷,
不过主帅林佳鼎因胜利而骄傲轻敌,被绍武军总兵林察用“伪降计”诱入埋伏,
林佳鼎的内河小船无法对抗绍武所用的海盗大船,
部队登陆后又陷入泥淖,最终几乎全军覆没,主帅林佳鼎溺水身亡。
败讯传到肇庆,永历朝廷又陷入一片惊惶失措之中,
大学士瞿式耜自告奋勇,督领招募的义兵前往迎敌,
没过几天,就又传来了清军占领广州、绍武覆亡的消息。
原来清将李成栋利用绍武全力西向与永历军内Z的机会,
率军从福建经潮、惠,对广州发动突袭,
清军直接封锁消息,伪装成明军,兵不血刃地闯入广州城,
反观绍武君臣仍在梦中,对清军的到来毫无察觉,甚至将报信者斩首,
由于精锐部队已悉数派出内Z,城中无兵可守,广州重镇就这样糊里糊涂地陷落。
绍武帝朱聿鐭被俘后自缢,而最早拥立绍武的苏观生题壁“大明忠臣,义固当死”后自尽,
所以绍武从建立到覆亡仅存在一个多月,
唯一“业绩”就是挑起内Z,然后将广东拱手相送清军。
![]()
05 逃往湖南
内Z已经耗尽了永历朝廷的实力,而广州陷落又唇亡齿寒,
永历故技重演,在1646年底再次抛弃肇庆,向广西腹地梧州、桂林等地逃亡,
清军随即进占肇庆、梧州,明广西巡抚曹烨在道旁摇尾乞降,
被当地知县万思夔以“木龟”刻名的方式公开羞辱,
永历朝首席大学士丁魁楚,在逃亡路上脱离皇帝,
企图带着多年搜刮的巨额财富私下降清,以换取高位。
李成栋将计就计,假意应允,待其出降后,
半路将其杀死,尽夺其家产,仅白银就收缴八十余万两!
永历帝畏清如虎,在桂林稍作停留后,
仍不顾大学士瞿式耜的泣血劝谏,执意要继续逃往湖南,投靠军阀刘承胤。
大学士瞿式耜坚决反对,他指出朝廷不组织抵抗,只是一味避敌先逃,
“今移跸者再四,每移一次,则人心涣散一次。人心涣而事尚可为乎?”
朱由榔根本听不进去,在司礼监太监王坤、锦衣卫马吉翔的怂恿下,向全州逃难。
瞿式耜只好请求自己留守桂林,会同思恩侯陈邦傅稳定广西局势,
并且推荐礼部尚书吴炳入阁任大学士司票拟之职,
而且瞿式耜出于稳定人心的考虑,要求朱由榔无论如何不要离开广西,
那怕暂驻于靠近湖南的全州也好,不料永历帝畏清若虎,不久后还是逃到了武冈。
![]()
06 广东沦陷
在其他明将纷纷弃城逃跑的情况下,瞿式耜镇定自若,组织留守军队,
依靠百姓和西洋大炮,两次击退了来犯的清军小股部队,
成功保住桂林,暂时稳住了广西的局面。
广东南明官军的情况就非常不堪,佟养甲派兵从广州北上占领韶州,
南雄不战而降,明高雷廉琼巡抚洪天擢退守琼州府,
清副将阎可义领兵渡海,洪天擢兵力不敌,乘舟逃走,琼州遂为清军占领,
就这样,广东十府之地全部沦入清方之手。
从兵力而言,佟养甲、李成栋本部兵马只有四千一百余名,
从福建带来的原郑芝龙旧部施福、施郎、洪习山、黄廷等部也不过几千人,实力相当有限。
1647年正月,李成栋率主力进攻广西,广东清军留守兵员更形单薄,
然而,腐朽无能的永历朝廷不知清军虚实,非降即逃,近于自行瓦解,
镇守柳州、南宁一带的明庆远伯陈邦傅也被清军声威吓倒,
私自派人同佟养甲、李成栋联络,准备投降清朝,
而在永历朝廷仓皇逃跑、广东防务空虚的危急时刻,
以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为代表的广东仁人志士站了出来,
他们自发组织义军武装抗清,为永历朝廷的维持争取空间,
华南的这些义士成为南明抗清斗争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史称南明“岭南三忠”!
![]()
陈邦彦
07 岭南三忠
陈邦彦是广东顺德人,崇祯年间举人,曾任南明永历朝兵科给事中,
曾劝永历帝朱由榔不要与绍武内D,但未被采纳。
等到清军攻入广东,岭南三忠之首陈邦彦率先举起义旗,
他联络义军数万人,在江上大败清军水师,
并一度进攻省会广州,迫使清两广总督佟养甲急令李成栋从广西回援。
在他的影响下,第二位义士张家玉也起兵反抗清军,
张家玉是广东东莞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
早年曾支持隆武帝,后因不满郑芝龙专Q而辞官,
他率军攻占增城、博罗等地,引发了全省范围内的连锁响应,
南海、顺德、龙门、潮州等地义军蜂起,声势浩大,
不过,清军李成栋回师后对义军进行了残酷的Z压,
张家玉在东莞兵败,家属被杀三十余口,但他百折不挠,
继续转战并收复多地,最终在增城兵败,中箭负伤后投水自尽。
第三位义士陈子壮是广东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
他因为反对阉党、弹劾魏忠贤被罢官,
曾任崇祯朝的礼部侍郎,后任南明弘光帝礼部尚书,
隆武时被起用,但因与郑芝龙不合而辞官归乡。
![]()
陈子壮
08 兵败就义
1647年,陈子壮与陈邦彦密谋,联合广州城内降将和伪降义师为内应,
策划了一场里应外合、夺取广州的周密计划,
然而因计划泄露,内应被清军提前清除,攻城失败,
随后清军主力对义军各部展开围剿,陈邦彦在清远兵败被俘,
陈子壮在高明城破后被俘,两人均被押送至广州,
陈邦彦临刑时,慷慨写下《狱中五日不食临命歌》:
“天造兮多艰,臣之江也浒。
书生漫谈兵,时哉不我与。
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
崖山多忠魂,先后照千古!”
歌罢,陈邦彦从容就义,死后,永明王其追授邦彦兵部尚书,谥忠愍。
陈子壮则遭受“寸磔”酷刑而亡,与东晋程旼、唐代韩愈、张九龄,
北宋刘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齐名,并列为广东八贤,
广州人民为纪念他建“陈子壮祠”,民间尊称“**烈公”。
张家玉则是投湖自尽,以死殉国,消息传到南明朝廷,
永历追授其为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
不久,又加赠太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增城侯,谥“文烈”,
广州有“三忠祠”供奉三人,民间长期流传“广东三忠,气贯长虹”的说法。
![]()
张家玉
09 牵制清军
可以说,如果没有岭南三忠,
南明永历朝廷可能很快就像弘光(1年覆灭)、隆武(1年覆灭)一样,被清军迅速剿灭。
清廷对南明官员采取“降者不杀”策略,若无坚定抵抗者,许多地方可能直接投降,
而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联合起兵,迫使清军分兵应对,
李成栋原计划迅速西进追击永历帝,但因“三忠”的抵抗,
不得不先平定广东义军,为永历朝廷争取了喘息时间。
而且岭南三忠还间接影响了李成栋,他不满清廷封赏,
在“三忠”抗清的影响下,李成栋选择归顺永历朝廷,
使南明一度收复广东、江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再回头看一直跑路的永历帝,他极度惧怕清军,将广东百姓全部抛弃,
带着朝廷逃到了湖南武冈沦为地方军阀刘承胤的人质,
一开始,刘承胤专门派人去迎驾永历帝,
永历帝进入武冈后,立即被刘承胤架空,这才发现刘承胤是“挟天子以自重”,
随后永历被迫封刘承胤为安国公,从此“政事皆决于承胤”,
刘承胤本人则骄横跋扈,俨然成为武冈的“土皇帝”,他为了索要军饷,竟率兵包围皇宫,
绝望的皇太后只能搜尽宫中所有簪珥首饰,凑出不足五百金的财物上交。
刘承胤还企图废掉永历,另立自己的女婿为帝,
永历帝只能暗中书写密诏,向外界求救,言辞极为悲切。
![]()
10 军阀角力
当督师大学士何腾蛟来到武冈后,他对刘承胤的专横极为不满,
主张永历迁回桂林,刘承胤随即反击,
不仅要求解除何腾蛟的兵权,甚至当面索要何腾蛟的“督师敕印”,气焰嚣张。
在被何腾蛟以实力不足为由顶回后,刘承胤竟企图在半路谋杀何腾蛟,
而何腾蛟早有防备,他早就请求调拨了一支可靠的云南军队作为亲兵,然后趁夜色成功逃离。
这边何腾蛟和刘承胤角力,何腾蛟看到情势不对拔腿就跑,
后脚另一位将领张先璧又率数万大军来到武冈,刘承胤再次出于私心阻止他入城,
导致双方剑拔弩张,险些火并,再次上演了明军内部对峙的闹剧。
1646年(顺治三年)八月,清廷以恭顺王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
偕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领兵往征湖南两广,
次年(1647)三月,孔有德率领的清军由岳州进兵长沙,
明督师何腾蛟、恢抚章旷与总兵王进才等闻风而逃,浏阳总兵董英以城投降,
清军占领长沙后南下衡州,明总兵黄朝宣投降,
休整过后,清军再进攻湖南武冈、永州,
盘踞武冈的军阀刘承胤,在象征性抵抗后,决定投降清朝,
并企图将永历皇帝作为“进见礼”献给清军,
为此,他一面封锁城门防止皇帝出逃,一面自己剃头前往清营接洽,
永历帝察觉到刘承胤的阴谋,在刘母的帮助下,
才得以仓皇逃出武冈,不过逃亡途中与太子失散,永历太子及大学士吴炳等人被清军截获。
等到武冈失守,南明官军发生大规模投降,投降的伯爵、总兵、各级官员及士兵多达近七万人。
![]()
永历帝嫡母王太后致罗马教宗信件
11 谁的南明?
至此,永历帝的逃窜之路也告一段落。
而我们再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的南明?
当永历帝朱由榔和他的朝廷,在清军的虚影面前一逃再逃时,
广东、广西的大好河山和亿万百姓被皇帝弃之如敝屣,
而像丁魁楚这样的高官显爵,在盘算着如何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去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像刘承胤这样的地方军阀,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还要借帝献降,
他们都是南明的统治集团,在这些人心中,
南明早已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可以随时出卖的筹码,一个可以挟持的工具。
而与此同时,在他们身后那片被抛弃的土地上,
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这些被“朝廷”遗忘的人,却用行动给出了另一个答案,
他们的南明,在东莞、在增城、在高明,在每一寸不愿被铁蹄蹂躏的乡土里,
在“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呐喊中,在“我乡无叩头宰相,但有断头宰相耳”的铮铮誓言里,
龙椅上的君主仓皇西奔,沦为军阀的人质时;
乡野间的书生却选择了向死而生,成为南明真正的脊梁,
从人民史观的角度看,南明真正的悲剧,不在于帝王的颠沛流离,
而在于民众的英勇抵抗,最终被统治阶级的自私与懦弱所辜负,
“岭南三忠”和千千万万追随他们的义士,
正是他们以布衣之身,行天子之事,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
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强行拖住了清军南下的主力,
为那个早已不值得拯救的永历朝廷,换来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我写南明史不是为帝王将相作传,而是希望给让大家看到南明这段帝国黄昏悲歌中,
仍有一群最为可爱的人,他们以生命为代价,
为这个民族在最黑暗的时刻,留下了何为“气节”、何为“风骨”的永恒答案,
朝廷虽死,但天下未亡,他们的牺牲点燃了人心的火焰,
这或许就是岭南三忠留给历史最后的启示。
(南明史这个系列我已经更新了快一个月,写到永历也接近收尾阶段了,计划接下来再写几期郑成功、李定国和张煌言们的故事,大家感兴趣可以多多支持~)
![]()
往期历史相关:
精罗落泪——罗马史该如何入坑?
历史天花板——中国通史必读:从入门到进阶!
明末1644——《明朝那些事儿》没有写完的历史
明末1644——天下无敌的大明,《明事》未竟的历史!
明末1644——南明史入坑,明朝末年的故事!
明末1644——李自成的崛起,闯王之路!
明末1644——张献忠的崛起,大西王之路!
明末1644——襄阳之役,闯王东山再起!
明末1644——孙传庭的悲歌,大明最后的脊梁!
明末1644——拯救大明王朝,崇祯为何不南迁?
明末1644——李自成为何失利,没能成为刘邦、朱元璋?
明末1644——吴三桂为何投清,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真的吗?
明末1644——山海关大战,李自成为何快速崩盘?
南明1644——南明为何昙花一现?
南明1644——谁能拯救南明危局?
南明1644——南明弘光为何只坚持了一年?
南明1644——南明为何没有联合李自成?
南明1644——南明初唯一的北伐,为何迅速失利?
南明1644——扬州失守,史可法为何没能拯救南明?
南明1644——东林文人们,真的是清流吗?
南明1644——南明最强明君,隆武帝为何没重振大明?
南明1644——南明为何又联合李自成的大顺军?
南明1644——张献忠的四大义子,南明传奇抗清名将!
明朝历史——除了《明朝那些事儿》,还有哪些明史神作?
唐朝历史——《刺客信条:王朝》,唐朝历史神作有哪些?
三国历史——看完《三国演义》,还有哪些三国历史神作?
魏晋南北朝——《东晋门阀政治》,魏晋南北朝好书推荐!
春秋战国——读完《商君书》,春秋战国史有哪些经典著作?
考古寻秦记——《秦始皇的兵与城》有多么伟大?
妖怪文化——《日本の妖怪百科》,游戏中的日本鬼!
大唐刺客——《刺客信条王朝》,做成游戏靠谱吗?
冷门佳作——《康熙的红票》,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
汉朝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王莽是“穿越者”吗?
八王之乱——《全战三国》,司马家为何是短命王朝
历史神作——《东晋门阀政治》,史学天花板!
国剧巅峰——《大明王朝1566》,被埋没的历史剧
裸体舞曲——《大明王朝》,封神配乐古典名曲
明朝悬案——朱元璋脸上,真的有72颗麻子吗?
天涯神贴——《明朝那些事儿》,一个时代的离去!
#gd读书#
#gd历史杂谈#
#gd的ai&游戏杂谈#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