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瀨玻璃丨文
中年人打FPS总会陷入这样一种困局——
明明先看到了人,但脑子反应不过来,手根本上,最后开枪慢人一步,被反杀。
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宽慰自己:曾经的我也是这么意气风发,靠着18岁的反应在王者局翻云覆雨。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现在被吊打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油管上有个精通DIY的 Youtuber「Basically Homeless」不信这个。
说到底,所谓的“反应”就是大脑在处理信息后,给手臂发出信号,让手臂肌肉收缩,做出对应的操作。与其听从迟缓的大脑反应,不如直接屏蔽掉大脑信号,外部输入,实现机械飞升。
理论成立,实践开始。
Basically Homeless先是测试了自己的反应速度。
他从看到人,到手臂进行移动,要差不多200毫秒。那些在游戏叱诧风云的年轻人只需要150毫秒左右,至于更进一步的职业选手则是100毫左右。
然后他搞了一套系统,通过识别游戏画面,启动对应的继电器,让电流刺激肌肉,带动手臂。
Basically Homeless将这套系统带入靶场,虽然准确率有待提升,但是反应时间却已经压缩到100毫秒以内,可以说是“超人类”。
他尝试用更强的电流,但因为电流造成的疼痛,效果反而更差。又因为自己的大脑,也会因为屏幕上出现敌人,向胳膊发出信号,这么一拉一扯,胳膊直接麻了,最后导致准确率直线下降。
越放松,效果越好。
在解决识别敌我的问题之后,进入实战,图像识别的弊端也随之出现。在尸体没有消失时,系统会自动判定为敌人,发出开枪的指令,然后Basically Homeless0秒拉枪,毫不犹豫。
反应时间被压缩到极限,那么代价呢?
代价就是当看到人的那一刻,电极片会不断刺激手臂,击杀之后留下的不是喜悦,而是电流带来的“齁哦哦哦哦哦哦齁齁齁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END-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