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2D也不是纯3D,到底什么是“三渲二”技术?

随着3D动画越来越多,人们对极度强调逼真的画面渐渐感到审美疲倦,像爱死机二就曾因画面过多的逼真处理引起了大量的负面评价;而二维技术,在各种数字视觉新技术面前,又过于扁平古旧,且效率低下。

就在三维动画担心恐怖谷和观众审美疲劳,与二维动画愁于标准化地大规模量产之际,三渲二技术出现了,且极大地弥补了两者之间的不足,让效果在三维与二维之间,达成了一个美妙的平衡。

比如国漫《枕刀歌之尘世行》,就完美的展示了三渲二动画的独特美感,给观众们贡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


那随手一截就是壁纸级别的唯美场景,以及帧数爆炸的硬核打斗戏,更是把三渲二的优势展露无遗。

相比单纯的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三渲二技术不仅能让二次元动画批量生产,弥补二维动画产能不足的空缺,还能有效地避免画面崩坏,而且帧数更高,镜头运动更自由。

在项目应用中,既能减轻画师的工作负担,缩减制作成本和周期,又具备自由的运镜方式,更容易标准化和量产,真正能让制作方做到省时省力又省钱。

随着电脑配置的进步,优秀三维软件的出现,三渲二凭借出众的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被广泛应用到视觉开发的各行各业,现在无论是影视、动漫,还是游戏或CG,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什么是“三渲二”?

所谓“三渲二”,是非真实渲染(NPR)常见的一种风格,即“将3D渲染出2D效果”

三渲二是在3D动画工业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某种程度上为了降**作门槛,用3D的制作技术+对模型材质/光泽的仿2D渲染来还原2D领域手绘表现力的一种手法,简单点来说就是用3D的技术渲染出2D的效果,俗称伪3D,也被称为2.5D,但严格来说,它还是属于2D范畴。

与单纯的二维或三维相比,它有许多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首先,三渲二使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可以无缝衔接,适合用二维动画表现的地方就用二维,适合三维表现就用三维,把二者掺杂到其中,也能做到毫无违和感。

其次,三渲二能够抛弃过多写实的光影,减少计算机所带来的材质效果,依靠贴图绘画的细节来展现特殊的美术风格,从而实现对原作的高度还原,整体画面带有手绘的美感,看起来特别养眼。

在细节上,三渲二还能够弥补传统三维渲染造成的线条僵硬、死板的问题,通过2D精修使特写镜头质量更高。

游戏《哈迪斯》角色渲染过程

最后,三渲二技术对传统2D手绘作画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把传统2D作画操作的各个流程拆分开,用3D去模拟2D效果,不仅上手更快,还更容易达到标准化和量产。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画师的工作负担,缩减动画制作的成本和周期,还能让动画具备自由的运镜方式。

《阴阳师》“不知火”CG宣传片

所以,这样“既能提高产能,让帧数更多,镜头运动更自由,又能有效的避免画面崩坏,能达到同等画面效果”的技术。

然而观众的口味总是非常刁钻,所以很多动画和游戏公司开始尝试用三维软件及技术模拟二维画面效果,并且涌现出许多优异作品。

《蜘蛛侠:纵横宇宙》、《爱死机》、《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双城之战》等诸多动画和电影,都体现着三渲二的市场认可度。

游戏方面,米哈游更是借助这样优秀的二次元渲染技术,让《原神》、《绝区零》、《崩坏:星穹铁道》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三渲二”since1988?行业大佬这样发展新技术

不过“三渲二”可并非是近些年的“新鲜事物”,早在1988年,美国动画《Technological Threat》(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动画短片提名)中就已经出现了“三渲二”的雏形

影片中的机器人正是利用3D技术进行的渲染,但在观众看来,这些机器人与2D手绘出的效果并无太大差别。

那时的 “三渲二”,或许只是创作者为节省手绘成本的小尝试,却悄悄为动画技术埋下了一颗跨界的种子。

就这样,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动画界迎来了全 3D 动画的浪潮,皮克斯、梦工厂、迪士尼等动画公司陆续推出了许多全3D动画电影,画风偏向写实卡通的动作与质感。但与此同时,2D 动画并未退场,而是悄悄将 “三渲二” 技术化为 “幕后帮手”。

《埃及王子》《小马王》等经典 2D 作品中,“三渲二” 被用来解决手绘难以攻克的难题 —— 比如复杂的群组镜头、宏大的场景搭建或细腻的特效呈现

而真正让 “三渲二” 大放异彩的,是日本动画人对二次元审美的精准拿捏。

相对于美式动画,日式动画则更偏向于非写实的二次元手绘风格,如果做成三维写实风格,会丧失美感,原有的二次元观众并不买账,因此,日本动漫着力于用三维技术去最大程度的还原二次元手绘效果,迎合二次元观众的审美需求。

随着技术成熟,逐渐一些人物角色也全面用三渲二技术去制作,直到2013年起,《苍蓝钢铁的琶音》开始大量运用“三渲二”技术,再到2016年《亚人》、2017年《宝石之国》的火爆,“三渲二”技术在日本动画中运用得日益广泛。

比如,深受宅男们喜爱的《LoveLive》系列就用到了这一技术,虽然人物是三维模型,但看起来却是比较的流畅,说明制作组为了k帧跳动画还是花了许多心思的。

“三渲二”有什么特点?

一开始“三渲二”技术的应用,是为了保持二维动画的美术风格的同时,减轻画师的工作负担和制作周期,同时还能够具备自由的运镜方式。

比起完全2D手绘,“三渲二”可以节省多次数重复出场的角色或物品的制作负担,比如需要表现战争场面,需要大量军队小兵之类的都会选择类似的处理方法,在当年迪士尼动画《花木兰》中,就曾经大量使用“三渲二”技术。

动画里角色们的表情依然如手绘般生动,但动画师们不用再过度烦恼于镜头运动的局限,各种“大场面”的运动画面清晰度也得到了保证,并且这种保有漫画画风的、充满活力的视觉风格也极大程度上回应了观众们的期待。

这是拳头游戏《符文之地传说》的一个预告片中的镜头, 这里的特效也是三维模拟后实现的三渲二效果。

“三渲二”技术的应用领域

现在的三渲二动画已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品类,三渲二技术在影视、动漫、游戏、CG等视效领域已然是炙手可热的技术门类。

动画方面来说,《蜘蛛侠:纵横宇宙》将多种风格画面融入一部影片中,表现力拉满。

影片将 3D 模型分解为 2.5 万个矢量图层,模拟漫画网点纸效果;通过三渲二技术,突破了传统手绘动画的镜头束缚,同时让角色的动画表现如手绘般赋予张力,保留了所有美式漫画风格表现,同时满足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

另外,《宝石之国》、《灌篮高手》、《鲁邦三世VS猫眼三姐妹》、《EVA剧场版》、《双城之战》等作品,三渲染效果都有着极佳表现。

而近期的《荒野机器人》《猫猫的奇幻漂流》更是把这项技术捧上神坛!

在游戏领域,《原神》作为国内热门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凭借三渲二技术,不仅为玩家带来了华丽动画的特效技能,还通过顶点着色器控制色块分布,实现雨雪天气的平面化表达。每一帧画面都像是动画片级的效果,美轮美奂。

另外,因为中国文化的觉醒,国潮和水墨风格的市场认可度也特别高。把三维和水墨风格结合,也能得到非常独特的体验。

通过三维软件的镜头语言和动画技术,让观众产生了在水墨世界畅游的感觉。

如今,三渲二技术逐渐应用于各大领域,在打入动画影视行业的同时也迅速在游戏领域占据了一壁江山!

而在原神之前,米哈游推出的《崩坏3》就是国内第一个用三渲二技术制作的游戏,其绚丽的游戏效果与精美的角色建模,一举拉高了国内整个游戏业界的美术水平。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