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2D也不是純3D,到底什麼是“三渲二”技術?

隨着3D動畫越來越多,人們對極度強調逼真的畫面漸漸感到審美疲倦,像愛死機二就曾因畫面過多的逼真處理引起了大量的負面評價;而二維技術,在各種數字視覺新技術面前,又過於扁平古舊,且效率低下。

就在三維動畫擔心恐怖谷和觀衆審美疲勞,與二維動畫愁於標準化地大規模量產之際,三渲二技術出現了,且極大地彌補了兩者之間的不足,讓效果在三維與二維之間,達成了一個美妙的平衡。

比如國漫《枕刀歌之塵世行》,就完美的展示了三渲二動畫的獨特美感,給觀衆們貢獻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


那隨手一截就是壁紙級別的唯美場景,以及幀數爆炸的硬核打鬥戲,更是把三渲二的優勢展露無遺。

相比單純的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三渲二技術不僅能讓二次元動畫批量生產,彌補二維動畫產能不足的空缺,還能有效地避免畫面崩壞,而且幀數更高,鏡頭運動更自由。

在項目應用中,既能減輕畫師的工作負擔,縮減製作成本和週期,又具備自由的運鏡方式,更容易標準化和量產,真正能讓製作方做到省時省力又省錢。

隨着電腦配置的進步,優秀三維軟件的出現,三渲二憑藉出衆的工作效率和作品質量,被廣泛應用到視覺開發的各行各業,現在無論是影視、動漫,還是遊戲或CG,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什麼是“三渲二”?

所謂“三渲二”,是非真實渲染(NPR)常見的一種風格,即“將3D渲染出2D效果”

三渲二是在3D動畫工業技術進步的背景下,某種程度上爲了降**作門檻,用3D的製作技術+對模型材質/光澤的仿2D渲染來還原2D領域手繪表現力的一種手法,簡單點來說就是用3D的技術渲染出2D的效果,俗稱僞3D,也被稱爲2.5D,但嚴格來說,它還是屬於2D範疇。

與單純的二維或三維相比,它有許多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首先,三渲二使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可以無縫銜接,適合用二維動畫表現的地方就用二維,適合三維表現就用三維,把二者摻雜到其中,也能做到毫無違和感。

其次,三渲二能夠拋棄過多寫實的光影,減少計算機所帶來的材質效果,依靠貼圖繪畫的細節來展現特殊的美術風格,從而實現對原作的高度還原,整體畫面帶有手繪的美感,看起來特別養眼。

在細節上,三渲二還能夠彌補傳統三維渲染造成的線條僵硬、死板的問題,通過2D精修使特寫鏡頭質量更高。

遊戲《哈迪斯》角色渲染過程

最後,三渲二技術對傳統2D手繪作畫有着巨大的優勢,它可以把傳統2D作畫操作的各個流程拆分開,用3D去模擬2D效果,不僅上手更快,還更容易達到標準化和量產。

這樣不僅可以減輕畫師的工作負擔,縮減動畫製作的成本和週期,還能讓動畫具備自由的運鏡方式。

《陰陽師》“不知火”CG宣傳片

所以,這樣“既能提高產能,讓幀數更多,鏡頭運動更自由,又能有效的避免畫面崩壞,能達到同等畫面效果”的技術。

然而觀衆的口味總是非常刁鑽,所以很多動畫和遊戲公司開始嘗試用三維軟件及技術模擬二維畫面效果,並且湧現出許多優異作品。

《蜘蛛俠:縱橫宇宙》、《愛死機》、《忍者神龜:變種大亂鬥》、《雙城之戰》等諸多動畫和電影,都體現着三渲二的市場認可度。

遊戲方面,米哈遊更是藉助這樣優秀的二次元渲染技術,讓《原神》、《絕區零》、《崩壞:星穹鐵道》在衆多產品中脫穎而出。

“三渲二”since1988?行業大佬這樣發展新技術

不過“三渲二”可並非是近些年的“新鮮事物”,早在1988年,美國動畫《Technological Threat》(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中就已經出現了“三渲二”的雛形

影片中的機器人正是利用3D技術進行的渲染,但在觀衆看來,這些機器人與2D手繪出的效果並無太大差別。

那時的 “三渲二”,或許只是創作者爲節省手繪成本的小嚐試,卻悄悄爲動畫技術埋下了一顆跨界的種子。

就這樣,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動畫界迎來了全 3D 動畫的浪潮,皮克斯、夢工廠、迪士尼等動畫公司陸續推出了許多全3D動畫電影,畫風偏向寫實卡通的動作與質感。但與此同時,2D 動畫並未退場,而是悄悄將 “三渲二” 技術化爲 “幕後幫手”。

《埃及王子》《小馬王》等經典 2D 作品中,“三渲二” 被用來解決手繪難以攻克的難題 —— 比如複雜的羣組鏡頭、宏大的場景搭建或細膩的特效呈現

而真正讓 “三渲二” 大放異彩的,是日本動畫人對二次元審美的精準拿捏。

相對於美式動畫,日式動畫則更偏向於非寫實的二次元手繪風格,如果做成三維寫實風格,會喪失美感,原有的二次元觀衆並不買賬,因此,日本動漫着力於用三維技術去最大程度的還原二次元手繪效果,迎合二次元觀衆的審美需求。

隨着技術成熟,逐漸一些人物角色也全面用三渲二技術去製作,直到2013年起,《蒼藍鋼鐵的琶音》開始大量運用“三渲二”技術,再到2016年《亞人》、2017年《寶石之國》的火爆,“三渲二”技術在日本動畫中運用得日益廣泛。

比如,深受宅男們喜愛的《LoveLive》系列就用到了這一技術,雖然人物是三維模型,但看起來卻是比較的流暢,說明製作組爲了k幀跳動畫還是花了許多心思的。

“三渲二”有什麼特點?

一開始“三渲二”技術的應用,是爲了保持二維動畫的美術風格的同時,減輕畫師的工作負擔和製作週期,同時還能夠具備自由的運鏡方式。

比起完全2D手繪,“三渲二”可以節省多次數重複出場的角色或物品的製作負擔,比如需要表現戰爭場面,需要大量軍隊小兵之類的都會選擇類似的處理方法,在當年迪士尼動畫《花木蘭》中,就曾經大量使用“三渲二”技術。

動畫裏角色們的表情依然如手繪般生動,但動畫師們不用再過度煩惱於鏡頭運動的侷限,各種“大場面”的運動畫面清晰度也得到了保證,並且這種保有漫畫畫風的、充滿活力的視覺風格也極大程度上回應了觀衆們的期待。

這是拳頭遊戲《符文之地傳說》的一個預告片中的鏡頭, 這裏的特效也是三維模擬後實現的三渲二效果。

“三渲二”技術的應用領域

現在的三渲二動畫已經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品類,三渲二技術在影視、動漫、遊戲、CG等視效領域已然是炙手可熱的技術門類。

動畫方面來說,《蜘蛛俠:縱橫宇宙》將多種風格畫面融入一部影片中,表現力拉滿。

影片將 3D 模型分解爲 2.5 萬個矢量圖層,模擬漫畫網點紙效果;通過三渲二技術,突破了傳統手繪動畫的鏡頭束縛,同時讓角色的動畫表現如手繪般賦予張力,保留了所有美式漫畫風格表現,同時滿足了觀衆對影片的期待。

另外,《寶石之國》、《灌籃高手》、《魯邦三世VS貓眼三姐妹》、《EVA劇場版》、《雙城之戰》等作品,三渲染效果都有着極佳表現。

而近期的《荒野機器人》《貓貓的奇幻漂流》更是把這項技術捧上神壇!

在遊戲領域,《原神》作爲國內熱門的開放世界冒險遊戲,憑藉三渲二技術,不僅爲玩家帶來了華麗動畫的特效技能,還通過頂點着色器控制色塊分佈,實現雨雪天氣的平面化表達。每一幀畫面都像是動畫片級的效果,美輪美奐。

另外,因爲中國文化的覺醒,國潮和水墨風格的市場認可度也特別高。把三維和水墨風格結合,也能得到非常獨特的體驗。

通過三維軟件的鏡頭語言和動畫技術,讓觀衆產生了在水墨世界暢遊的感覺。

如今,三渲二技術逐漸應用於各大領域,在打入動畫影視行業的同時也迅速在遊戲領域佔據了一壁江山!

而在原神之前,米哈遊推出的《崩壞3》就是國內第一個用三渲二技術製作的遊戲,其絢麗的遊戲效果與精美的角色建模,一舉拉高了國內整個遊戲業界的美術水平。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